諾貝爾獎得主羅素:是童年時期的孤獨,成就了後來的我

2020-12-04 諸神的恩寵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

羅素是一位世紀智者。縱觀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出生貴族家庭,坐過牢,獲過諾獎,愛過很多人,還收過一個天才學生。

一、 童年無比孤獨

都說女孩要富養,其實男孩也要富養。這種富養,不僅指物質條件,更指精神薰陶。羅素之所以能成為大學者,與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羅素出生於英國蒙茅斯郡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他曾祖父是內貝特福德公爵六世,祖父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擔任過外相和首相。

羅素是家裡排行老么,他上面有一哥一姐。他剛一歲多時,命運就向他伸出了魔爪。那一年,他母親和姐姐感染白喉相繼去世,一年半後,他父親也因病過世。

不到兩年時間,羅素和哥哥從寵兒淪為孤兒。祖父母不忍見孫子受苦,便將這小哥倆接到自己家中撫養。祖父母住在潘布羅克宅邸,那是維多利亞女王賜予的封地。

當時,祖父已經83歲。和孫子們在一起時,他時常會提起自己年輕時的某些輝煌時刻。祖母性格安靜謙遜,她也常給孫子講羅素家族的光輝歷史。

貴族血統以及由這種血統所帶來的自由主義精神,深深感染著羅素,讓他很小就意識到,自己的家族有為公眾服務的責任。

這種嚴肅的家庭氛圍,養成了羅素溫和穩重的性格。一轉眼,他到了上學的年紀,祖母覺得公立學校不適合貴族子弟,於是便讓他在家接受教育。

羅素的老師,除了家庭教師外,還有他的姑姑阿嘉莎和叔叔羅洛。直到16歲考入劍橋大學前,羅素一直都在家學習。

祖父家的物質條件極好,貴族的生活方式,奠定了羅素優雅而平和的人生底色。然而,童年歲月留給羅素最深的印象卻是:孤獨。長大後,羅素說,自己從未體驗過童年交友的樂趣,甚至連想都不敢想。

為了排遣寂寞,羅素常去花園玩耍。和大自然的接觸中,他的智慧也被一點點開啟。後來羅素回憶說,小時候他經常會想,自己的父母究竟是怎樣的人。因為太孤獨,他總愛思考深刻的問題。而思考問題本身,帶給了他極大的快樂。

孩子天性都愛自由,而祖父母家的規矩特別多,這讓年幼的羅素倍感壓抑。在那個大家族裡,沒有人真正關心羅素的內心。就在他最孤獨無助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羅素11歲時,哥哥開始教他幾何。漸漸地,羅素愛上了這門學問。一頭扎進數學的世界後,羅素找到了真正的快樂。隨後,他又愛上歷史和文學。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羅素忘了時間,忘了孤獨。讀完了自己是書後,羅素還不滿足,他又將祖父書房裡的書讀了個遍。

晚年時,羅素說自己小時候曾一度想要輕生,「是大自然、書本以及數學,將我救了回來。」

從羅素的童年經歷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啟示。一個人在遭受命運打擊時,如果沉溺於痛苦本身,必將越來越消沉。相反,如果他能把時間花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上,全心全力去做好它,那麼,他一定會找到人生的意義,繼而獲得巨大的幸福。

二、婚姻之路異常坎坷

1890年,羅素拿著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學習。

初到學校時,他不知道廁所在哪裡,又羞於啟齒問別人,於是,他每天都步行去車站附近的公廁方便。羅素內向敏感的性格,可見一斑。

在大學,羅素師從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懷特海。當初,羅素參加入學考試時,就是懷特海把他推薦給了校方,可見他有多欣賞羅素。多年後,羅素也當了老師,他也收了一個著名學生——維根斯坦。維根斯坦是天才,有人認為,他的成就超過了羅素。

在羅素的學術生涯中,懷特海和維根斯坦是最重要的兩個人。而羅素的一生,都在和像他們一樣的頂級牛人打交道。近視者朱,近墨者黑。可以想見,羅素的精神世界有多豐富多彩。

事業上,羅素獲得了巨大成功,而婚姻上,他走得並不順利。羅素一生結過四次婚,擁有數不清的情人。在情感世界裡,他始終像個飢餓的孩子,一路追尋愛情,只為擺脫孤獨。

1894年,羅素戀愛了。他的意中人,是比他大5歲的美國平民女孩愛麗絲。當他興衝衝地把戀愛的消息告訴家人時,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

然而,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阻力越大,動力越大。最終,羅素還是力排眾議,迎娶了愛麗絲。他們的婚禮現場,沒有羅素的一個親人。幾年後,這段不被祝福的婚姻,因為羅素的出軌而宣告結束。

之後,羅素又結過三次婚。而每一次離婚,都是因為他移情別戀。直到80歲高齡時,他還能同時和幾個女人談戀愛。從世俗的角度看,他確實很渣。然而,回顧一下他的童年經歷就不難發現,他之所以對愛情如此執著,可能是源於他童年缺愛的事實。

一個人越沒有安全感,就越想從他人身上獲取安全感。對羅素來說,尋找安全感的方式,就是不斷戀愛。羅素也知道,自己的花心傷害了很多女人。晚年時他說:「在我所愛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們,我的心地將偏狹得多。」

一戰爆發後,英國加入了盟軍。羅素投身反戰運動,在各地發表和平演說,還撰寫了許多反戰傳單。後來,英國逮捕了羅素,其後,他在獄裡度過了六個月。

一年後,羅素收到劍橋大學的復職通知書。但他向學校提出申請,要了一年的假期。1920年9月,梁啓超邀請羅素來北大講學。隨後,羅素攜第二任妻子來到中國。

在中國,羅素受到了頂級禮遇。中國文化人的幽默、敏銳的洞察力及高超的鑑賞力,讓他吃驚之餘,讚嘆不已。

三、數學家獲諾貝爾文學獎,一生都在期盼世界和平

大學時期,羅素主攻數學,課餘研究文學、哲學、政治和宗教。

他花了十年和老師懷特海合著了三卷本的《數學原理》。這套書,被視為數學和邏輯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此外,羅素提出了著名的「羅素悖論」,推動了20世紀數學基礎的研究。

哲學上,羅素著有大名鼎鼎的《西方哲學史》。此外,他和維根斯坦、摩爾、弗雷格等人一起開創了分析哲學流派。

數學和哲學,是羅素最著名的兩個研究領域。有意思的是,羅素在1950年獲得的諾貝爾獎,卻是文學獎。一個數學家榮獲文學獎?有沒有搞錯?

沒搞錯!瑞典文學院認為,羅素對於20世紀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通過自己的各種著作(數學、哲學、歷史、文學等),極大推動了人類進步。所以,為表彰他創作了多部捍衛人道主義的偉大作品,瑞典文學院決定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其實,羅素本身就是文學家,他寫過很多文辭優美思想深刻的小說和散文。所以,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對他來說,名至實歸。

冷戰時期,作為一個關心人類命運的知識分子,羅素敏銳地意識到,在未來,核武器將對人類文明造成重大威脅。於是,他與愛因斯坦等學者聯手,共同發表了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文章大聲疾呼世界和平。

1959年,BBC採訪羅素。主持人問他:「羅素伯爵,假定這段錄像將被我們的後人看到,請問您想對未來的人們說些什麼?」

羅素沉吟片刻後,淡定地說: 「我想說兩點:一是智慧,二是道德。有關智慧,我想說,不管你在研究什麼,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麼。永遠不要讓自己被自己更願意相信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地去審視,什麼才是事實。」

接著,他又說:「關於道德,我想說,愛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這個日益緊密相連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容忍彼此。總會有人說出我們不想聽的話,想要共存,而非共亡,就必須學會寬容與忍讓。因為它們對於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存續,是至關重要的。」

這一年,羅素87歲。十一年後,他在家中溘然長逝,享年98歲。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哲學的本質,何嘗不是如此。

愛因斯坦說:「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中國,王小波、劉瑜等學者也對羅素推崇備至。羅素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了,然而直到今天,他的著作依然影響著千千萬萬普通人。

這就是世紀智者羅素的魅力。

【今日互動】你最喜歡的哲學家是誰?請說說他的故事吧。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籤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世紀智者羅素:學會享受孤獨,永遠追求愛情,是人生兩門必修課
    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 羅素是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每一個頭銜,都是他人生成就的見證。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或至少有很大一部分) 來自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身份。所以,一般讀者衝著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號,自然想著去查找和閱讀他的文學作品。然而,讀者很可能找不到他的什麼小說作品,所看到的大多是散文或短論之類的文集,甚至有人會推薦讀《西方哲學史》這樣的作品。一開始,這似乎會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一位文學獎得主最出名的作品中竟然沒有小說。
  • 羅素:我為什麼而活
    (《維基百科》)()()羅素在數學哲學上採取弗雷格的邏輯主義立場,認為數學可以化約到邏輯,哲學可以像邏輯一樣形式系統化,主張邏輯原子論。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西歐思想,言論自由最勇敢的君子,卓越的活力,勇氣,智慧與感受性,代表了諾貝爾獎的原意和精神」。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或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身份。所以,一般讀者衝著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號,自然想著去查找和閱讀他的文學作品。然而,讀者很可能找不到他的什麼小說作品,所看到的大多是散文或短論之類的文集,甚至有人會推薦讀《西方哲學史》這樣的作品。一開始,這似乎會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一位文學獎得主最出名的作品中竟然沒有小說。
  • 諾貝爾獎十大最年輕得主:獲獎者保持頭銜最長99年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2019諾貝爾獎揭曉》專題報導作者 | 卡麥拉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享有聲望的科學獎項之一,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遺囑中將自已大部分財產設立化學、物理、文學
  • 留學選校|新常春藤,羅素集團,澳洲八大……,都是啥意思?
    八所學校中的七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它們全部是美國一流名校、也是美國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高校聯盟。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一樣它們同時接受聯邦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贈,用於學術研究。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2015-07-07 10:02: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 世界上最安靜的首都,「盛產」諾貝爾獎得主,你知道是哪嗎?
    布達佩斯是名人輩出的城市,詩人裴多菲和音樂家李斯特等名人都在這裡生活過,也「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從這個國家中共走了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早晨從維也納酒店出來就下大雨,是這次旅遊第一次碰到下雨。乘上汽車就發現美景就在眼前,把焦點對準汽車玻璃的水珠,街景為虛景時就產生這樣的效果。進入布達佩斯市區的街景。
  • 諾貝爾獎得主弗裡德·穆拉德做客「麓山論壇」,一群「00後」來追星
    三湘都市報11月8日訊(記者 黃京 通訊員 張明明 黃林鍵) 86歲高齡的弗裡德·穆拉德,是1998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他在幫助與推動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加強與中國科學界的合作方面,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和努力,並於2007年獲聘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中國漢字,是一種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文字,它最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往上則可以追溯到黃帝命令倉頡造字,如果還要往上追溯,則能夠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結繩記事。不過,由於外國的文字發展歷史比較「特殊」,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的文字和文化都不是特別的理解。
  • 我們經常聽到的英國羅素集團大學是什麼?
    羅素集團簡介 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成立於1994年,由英國最頂尖的24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組成,是全世界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著名高校聯盟。
  • 諾貝爾獎得主最新發表RNAi新方法
    諾貝爾獎得主最新發表RNAi新方法 來源:生物通 2006-11-15 10:19     來自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遺傳學系,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生物學系
  • 暨大負薪教授語出驚人 諾貝爾獎得主是「狼狗」
    從好奇心出發,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為對生命的好奇,才對動物植物好奇,使得生命科學學科成立,因為對打雷、閃電的好奇,才有了天文學、後來發展成環境科學。可惜人們總是關注科學結果,而忽視了科學本身。」  這種對科學的定義真讓在座學生大跌眼鏡。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我們不幸福的根源是什麼?
    正在經歷心流的人,內心一片寧靜,他會忘記時間的流逝,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即便發生八級地震,他也不會有任何感覺。此時,他心裡會湧出巨大的幸福感。羅素所說的人不能全身心去做一件事,就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其實正是從反面應證了心流理論。緊接著,羅素總結出人們生活不幸福的兩大根源,一是社會制度,二是心理狀態。
  • 戰鬥民族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巴甫洛夫
    這是一場追逐時間的徵程,只有拼盡全力才會無愧於心,才會完成一個科學家的最高使命,毋庸置疑,巴甫洛夫做到了,作為生理學和心理學,雙重領域的科學巨璧,他的成就獨領風騷百餘年,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俄國中部小城梁贊,他的父親喜歡看書,受到父親的影響,巴甫洛夫自小就看了許多書籍著作,成績優異。
  • 羅素:不想拿諾貝爾文學獎的數學家不是好哲人
    撰文 | 閔婕  責編 | 莫尼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位科學家可以稱得上是博學廣識,能夠在不同領域都獲得極高成就,那我們今天講的這個人一定符合標準。大概偉人都不得不經歷生活帶給他們的磨難,在男孩出生後的2到4年裡,他的父母親相繼因病去世,而他則被送到祖父母家裡,在那裡開始了他的童年以及啟蒙教育。  他就是英國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作家、社會評論家、政治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伯特蘭·羅素。
  • 10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五個中國人
    「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每年關注度最高的科學界頒獎之一,雖然名字裡帶了搞笑,但是這個諾貝爾獎的總獎金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億。——辛巴威幣當然,也簡單給大家換算一下……100萬億,分給10個獲獎者,每人10億:10萬億辛巴威幣的鈔票,大約相當於4美元。
  •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又有多位科學家憑藉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不同獎項。  今年是第27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是「第一屆」。
  • 諾獎得主費裡德·穆拉德來鄭調研
    大公網訊 昨日,鄭州市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靳磊會見來鄭調研並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的諾貝爾獎得主費裡德·穆拉德。
  • 諾獎得主有話說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科技之城」上海舉行——4大洲,25國及地區,超過100城,近14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參加這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盛會。 其中,兩位新鮮出爐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