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助推全球經濟疫後復甦

2021-01-11 光明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百年變局加速演變,風險挑戰有增無減,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零和博弈思維和單純追求自身狹隘相對收益的觀念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大行其道。在合作與對抗、多邊與單邊、開放與封閉的較量中,中國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以多邊主義為根基,從平等的國家關係出發,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追求互利共贏,為新型經濟全球化鋪路。特別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眾多行業停擺、國際合作遇阻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全球經濟復甦、盤活地區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平臺和渠道,為構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全球化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發展動能。

「一帶一路」是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事件中,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命運與共、攜手並肩、守望相助,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維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健康之路,「一帶一路」成為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在國際海運、空運因各國疫情封閉措施而大受影響的情況下,「一帶一路」陸運及時向沿線國家運送防疫物資,促進沿線國家合作應對疫情,發揮了暢通國際物流的積極作用,也為穩定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中歐班列為例,中國海關出臺了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十項措施,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支持開展以鐵路運輸為紐帶的多式聯運業務,支持利用中歐班列開展跨境電商、快件、郵件運輸業務,指導企業運用中歐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響。僅2020年1至5月,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發貨量同比上升28%和32%,累計運送防疫物資12524噸,有力支持了沿線國家抗擊疫情。

「一帶一路」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疫情期間,匈塞鐵路、中孟帕德瑪大橋、中老鐵路曼邁一號隧道等基建項目成功實現抗疫、復工兩不誤,彰顯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大生命力。截至2020年9月,中國已同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籤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2020年前9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穩步推進,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29.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837.1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31.3億美元,分別佔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的55.7%和58.2%。可以說,「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從總體繪就布局的「大寫意」步入精巧細緻的「工筆畫」階段。細繪「一帶一路」的「工筆畫」必將進一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必將惠及各國更多的普通民眾,也必將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強的動力。

「一帶一路」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一帶一路」倡議與方興未艾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遙相呼應,疫情雖重創了世界經濟,卻使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跨境電商等服務得到更廣泛應用。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拓寬合作渠道,通過抗疫物資貿易、醫護及科技人員抗疫經驗交流、遠程醫療、構建公共衛生信息分享和應急管理網絡等方式,合作應對全球疫情,打造出「健康絲綢之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政策協調,分享復工復產經驗,通過聯合發行抗疫特別債券等方式籌措資金,通過雲展會、雲洽談、雲籤約等方式挖掘沿線國家經濟增長潛力,打造「數字絲綢之路」。藉助科技的力量,中國海關提出了「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合作理念,推動與其他國家(地區)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再上新臺階,將有力促進全球互聯互通。

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啟示之一便是,促進互聯互通、堅持開放包容,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應對全球性危機和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潘雙吉,系遼寧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2020年「一帶一路」進出口逆勢增1% 與中國經濟關聯度現區域差異
    報告認為,作為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的支持下,「一帶一路」倡議將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發展數字經濟、綠色投融資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報告認為,受各國自身經濟結構差異、疫情前發展趨勢、政策空間及改革進程的不同等因素影響,預期「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復甦進程將顯著分化,而經濟及財政債務風險仍將普遍處於高位,並且部分國家的外部風險短期內難以緩釋。張婷婷對21記者解釋稱,美、歐等全球主要經濟體仍是疫情重災區,外部需求總體維持疲弱態勢,疊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身疫情的發展,成為抑制其後續經濟復甦的主要因素。
  • 魯大學子舉辦英語演講比賽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學院專業建設規劃專題研討會,明確專業建設的重點是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注重內涵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翻譯研究團隊「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翻譯策略」研討會,探討中國文化特色的傳統翻譯理論基本術語的翻譯方法,並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語境下的「系統式」翻譯策略構架。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展望世界2021】 「生命之路」的擔當 「復甦之路」的希望「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胡必亮(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2020年,全球遭遇百年未遇的疫情大流行,各方面都受到了嚴重衝擊。
  • 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挑戰,而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使世界各國經濟和社會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面對疫情考驗,「一帶一路」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相關項目持續推進,合作成果亮點頗多,成為疫情陰霾中的一抹亮色。
  •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2020-04-01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強: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營造...
    周強出席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第二屆研討會暨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新聘活動強調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營造良好法治環境12月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第二屆研討會暨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新聘活動在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線上線下同時舉行
  • 普華永道: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這份題為《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的研究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已從中國倡議變成全球共識,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國際機構和企業的認同與支持。通過長期追蹤和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動態,普華永道觀察到,「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 通過長期追蹤和研究「一帶一路」的發展動態,普華永道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在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習大大在博鰲說,「 『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是開放的,我們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 如果你認為亞投行是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單單「福澤」亞洲國家的話,就錯了。對於發達國家而言,亞投行可以擴大其投資需求,進而拉動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復甦。這對亞洲各國有利,也對意向參加的有關國家共享亞洲發展的機遇有利。這是多贏!
  • 特變電工打造「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從酷暑難耐的南亞巴基斯坦、印度,到滴水成冰的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誕生於新疆昌吉市的重大裝備業製造企業——特變電工,充分利用位於「一帶一路」核心區新疆的地緣和人文優勢,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電力絲綢之路」和世界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成功轉型為國際產能輸出與合作的製造業民企「先行軍」。
  • 海外網評:「一帶一路」為非洲一體化「鋪路架橋」
    與此同時,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中很多項目沒有因疫情停滯,相反顯示出十足韌性——中國在非1100多個合作項目持續運行,大量技術和勞務人員堅守崗位,有力促進非洲國家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復甦。其中,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已於12月在衣索比亞提前開工建設,成為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象徵。
  • 建設「一帶一路」上的亮點工程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全球抗疫進行時】土耳其連接歐亞大陸,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歐洲的門戶,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土兩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在土耳其的中資企業保安全、抓生產,這些奮鬥者們的堅守,使多個重大「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逆勢推進。
  • 中國已與138個國家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已受益→
    本月15日,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該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中印尼高速鐵路合資公司董事長詹德拉表示,由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符合印尼的國家利益,雅萬高鐵將為印尼展現未來的誘人前景。中印尼高速鐵路合資公司董事長 詹德拉:印尼有很多(建設)需求,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項目,如果有更多的投資,將對我們的國家建設產生更大的影響。
  • 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有望恢復增長   世行報告稱,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萎縮4.3%後有望在2021年恢復增長。報告預計,2021年發達經濟體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將分別增長3.3%和5%,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分別增長3.5%和3.6%,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 「一帶一路」建設者創作並唱響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
    大洋網訊 「你看,你看,黎明曙光,穿越過往,照亮路的遠方;天地蒼茫,縷縷陽光,照耀錦繡河山……」今天,在「一帶一路」從事建設的海內外中交四航局建設者,與中國廣東、北京、雲南、天津四地音樂人合作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WE BELIEVE),完成創作錄製,並向全球發布。
  • 中國駐俄大使:「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抗擊疫情帶來希望
    文章中提到,「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抗擊疫情、重振經濟帶來希望。張漢暉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世界經濟深陷衰退背景下,中國經濟加速企穩回升成為全球經濟復甦最大的利好。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有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了203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中英文對照】張德江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的演講(全文)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求,符合各國加快發展的內在願望,有助於促進沿線經濟建設和全球經濟繁榮,有利於加強人文交流、維護世界和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繼承歷史遺產,共同開創未來的深刻啟迪。早在兩千多年前,亞歐大陸的兩端就開啟了對話,絲綢之路也由此肇始。中國秦漢時期,古絲綢之路已形成並逐步發展,到隋唐時期,進入最繁榮的階段。
  • 「每日一習話」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
    習近平: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加快長江經濟帶上的「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擴大投資和貿易,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這段話出自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 美國Discovery教育落戶深圳,中國一帶一路文化駛入全球高速公路
    全球頂級教育傳媒品牌攜手強勢資本落戶中國 在2017中美教育大產業國際峰會上,由中信證券旗下中證併購基金牽頭國內外銀團資本,聯合投資Discovery全球傳媒集團「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落戶深圳,為推進我國「一帶一路」文化教育戰略開創了嶄新的精準直通全球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