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Discovery教育落戶深圳,中國一帶一路文化駛入全球高速公路

2021-01-10 美通社

深圳2017年5月13日電 /美通社/ -- 中國文化教育產業迎來資本化熱潮,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國文化走出去並如何可持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活動現場

2017年5月12日,「2017中美大教育產業國際峰會暨中證中美探索大教育產業投資基金髮布會」在深圳隆重召開,由中證併購基金整合銀團資本與Discovery全球教育集團等全球頂級教育資源聯合發起建立的中美教育大產業合作平臺——「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正式成立。

此次峰會由中證併購基金聯合深圳市國際投融資商會、美國SOI最優投資控股、華盛資本集團、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福田金融+創新聯盟、上海教育報刊社、中華教育產業聯盟、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科技聯盟、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會等聯合協辦。

美國Discovery教育集團主席兼執行總裁 William F. Goodwyn、美國教師教育學院協會(AACTE)主席Sharon P . Robinson、美國國家教師專業標準委員會主席兼總裁 Peggy L . Brookins、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吳穎民、深圳市第四屆、五屆人大常委/深圳市國際投融資商會執行會長郭小慧、中信證券深圳管理總部總經理劉明濤、中證併購基金總裁朱劍峰、招商資本慧合投資董事總經理鍾暉、鼎暉投資董事總經理李磊、海雲天教育集團董事長劉彥、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會主席陳銘賢等近二百位中美教育界、投資界、企業界精英共同參與了這一國際合作籤約盛典。

全球頂級教育傳媒品牌攜手強勢資本落戶中國

在2017中美教育大產業國際峰會上,由中信證券旗下中證併購基金牽頭國內外銀團資本,聯合投資Discovery全球傳媒集團「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落戶深圳,為推進我國「一帶一路」文化教育戰略開創了嶄新的精準直通全球的高速公路。

Discovery在全球擁有超過30億用戶,遍及200多個國家地區,通過45種語言進行全球轉播。探索教育(Discovery Education)是探索全球傳媒旗下的頂級教育品牌,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高品質數位化教育資源,變革課堂學習體驗,賦予教育工作者強大豐富的教育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服務對象包括300萬名教育者和超過3000萬名全球學生,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教育體系。

據美國Discovery教育集團主席兼執行總裁 William F. Goodwyn介紹,他們之所以選擇將「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落戶於中國深圳,主要在於中信證券作為中國資本規模較大的證券公司,其資質、實力與信譽都非常過硬;同時,中證併購基金作為中信證券旗下一家創新開放型的基金管理平臺,在投資併購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雙方在中美教育優質產業的合作具有高度共識和良好合作基礎。

優質資本與優質文化教育、全球頂級資源融合的典範

中證併購基金總裁、Discovery中國文化教育平臺總負責人朱劍峰博士認為,「探索中國」教育平臺作為中證併購基金2017年著力推進的重點項目,是價值產業全球化、文化傳播全球化、文化運營全球化、產業投資基金全球化的多重實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

在本次峰會上,基於「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運營推廣已經揭開了序幕,展現了一系列的成果,包括「200億級中美探索大教育產業投資母基金」、「中美大教育產業投資併購全球聯盟」均已正式啟動,而AdvancED(世界先進教育認證組織)大中華區認證委員會也正式成立。

中信證券深圳管理總部總經理劉明濤認為,此次中證併購基金與Discovery全球傳媒集團旗下「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將成為美國頂級全球資源與中國優秀資本、優秀文化教育、優質產業碰撞與合作的一個歷史時刻,有望改變中國知名企業、城市與文化全球軟實力產業輸出與可持續運營的長期困境,提高中國優秀文化、教育、產業進入全球市場效率,重塑中國城市、企業和資本構建全球影響力價值品牌與全球化合作路徑,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優質資本共同推動中國一帶一路文化與軟實力戰略實現,共同推動「中國夢」的偉大復興。

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的中國文化教育真正「走出去」

文化教育是溝通世界的橋梁,也是世界秩序的建設者。中宣部、文化部多次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動中華優秀文化教育「走出去。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尤其需要文化教育發揮特殊作用。

中證併購基金合伙人/副總裁、Discovery中國文化教育平臺首席召集人梁宇東指出,「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落戶深圳,正是對「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文化教育「走出去」的生動實踐。

依託Discovery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的傳播能力,「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可以聚集優質中國文化、旅遊、健康、教育及特色產業項目,以及優秀企業、先進城市品牌進行全球化推廣、合作,形成對海外主流人群的文化傳播,讓世界勁吹「中國風」。

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會主席陳銘賢認為,中國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文化項目,尤其是中華文明瑰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加需要讓全世界認識和了解中華優秀文化,Discovery中國文化教育平臺的落地,就是較好的藉助Discovery覆蓋全球的傳媒和教育落地客戶資源,真正助推中華文化走出去,走的好,走的遠,同時加強對港澳臺地區和海外華人圈具有中華優秀文化元素的國際化課程推廣,讓海外更好的認同中華優秀文明。

此外,「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開展中國文化、產業文化、城市文化品牌為主的全球產業化、教育載體化實踐,協同中國「一帶一路」進行文化教育產業落地運營模式建立,參與孵化培育各類專項「一帶一路」文化教育產業扶持資金和中國先進文化全球產業投資基金(或母基金)。

促進文化教育資源與產業地產、特色小鎮的融合發展

2017年,文化部牽頭負責「實施文化金融扶持計劃」、「支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三個重大項目。中央也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大有可為,對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我國中國產業地產與文化類特色小鎮持續升溫,大量項目都迫切需要優質文化教育內容的嵌入與整合,以提升其整體價值。

 「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將整合具有全球化推廣運營和產業運營價值的優質中國文化項目,加以課程化、教育化、地產化、特色小鎮化,實現發現、培育、升級、推廣和掛牌交易。不僅可以為產業地產與文化類特色小鎮項目引入全球頂級的優質文化教育內容,促進優質文化教育資源整合與產業地產融合發展,也將促進我國文化項目重資產價值化和全球價值資本化。

推動中國國際教育、私立教育改良升級

美國常青藤教育協會大中華區總裁、Discovery中國文化教育平臺國際召集人 Emily Hu認為,美國的探索教育作為一個國際化的超級教育平臺,擁有全世界完備科學、STEM視頻化數位化課程體系、教師備課體系、教育評測技術與全球頂級教育資源整合能力,而這些都是當前中國國際教育與私立教育極為欠缺的資源。因此,「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的搭建,可以引進這一系列優質資源,促進中國國際教育和私立教育的改良升級。

撬動我國在線教育成為剛需產業

Emily Hu認為,僅僅從在線教育的角度來看,「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也將產生徹底的顛覆作用。與美國相比,我國在線教育整體營收能力差距很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在線教育擁有非常成熟的在線課程學分認證與學分制度,這就使得在線教育可以真正成為剛需。「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將引入包括AdvancED全球教育認證體系下形成完備的教育標準和學分認證體系,撬動中國在線教育成為爆發的剛需產業,同時推動中國優質在線教育項目藉助Discovery中國文化教育平臺走向世界,影響世界。

連接廣電系統形成新型國際教育

Emily Hu表示,Discovery國際電視網在全球擁有17個電視品牌、45種語言的節目、30億訂閱訂戶,「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的創建,有望為中國電視媒體尤其是有線電視網絡家庭客戶提供大量優質國際學分視頻數位化教育課程內容,形成對中國有線電視網絡的深度參與、廣泛合作,進而形成具有連接億萬家庭的新型國際化視野的新型教育。

相關焦點

  • UWEE體育教育聯盟啟幕 川企助力一帶一路文化交流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日電  由UWEE歐美亞教育聯盟、BRITF「一帶一路」國際人才專項基金聯合舉辦,北京體育館協會、成都長靴貓擊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北科長城國際學院協辦的UWEE體育教育聯盟中國發布會11月2日在京舉行。
  • 中國網際網路溢出效應加速 獵豹移動多款產品落戶「一帶一路」
    ■本報記者 賀 駿  在高鐵、基建、電信等行業大舉布局「一帶一路」的同時,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也是不甘落後,行動支付、新聞客戶端、直播、遊戲等產品正在加速落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在業界看來,這些產品在國內的競爭已是紅海,隨著市場空間接近飽和,溢出效應開始顯現。
  • Costco星河項目正式入駐深圳南中國首家店落戶龍華
    美國知名的會員制倉儲式超市公司Costco,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深受矚目,南中國第一家店終於敲定!  近日,由星河強力引入全球第二大零售商Costco正式與深圳市政府籤署《總部經濟發展合作協議》,以「深圳特斯拉速度」順利完成總部認定,Costco星河項目更是作為重點項目被列入2020年深圳市重大項目名錄。
  •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6:10 來源:長盛川湖北青磚茶   以茶為媒 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落戶長盛川青磚茶產業園  12月4日,「三峽大學來華留學生國情及文化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長盛川產業園順利進行。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2020-04-01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研究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研究——以孔子學院為例  馬溯川 姚生旺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向前推進,「一帶一路」的成效已在中亞地區釋放出較大的活力,孔子學院作為中國與中亞地區的友好結晶和重要文化交流平臺,增進了中國與中亞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
  • 地方丨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保持增長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深圳外貿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展現出強大韌性。深圳政府部門及海關連續出臺穩外貿穩外資措施,通過制度創新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用好用足原產地等政策,為企業減負增效,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支持深圳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樓繼偉說,中國倡建亞投行是有利於各方的多贏之舉,這是中國更多承擔國際責任、促進亞洲地區團結合作、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的重要行動。域內外國家的積極參與將有利於體現亞投行的廣泛代表性。對於美國至今沒加入亞投行,他回應說,中方與域內外國家進行了廣泛接觸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美國相關部門一直保持溝通。
  • 專訪日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負責人進藤榮一:炒作「中國債務陷阱...
    他曾表示「美國政府搞貿易保護主義的行徑實在是愚蠢至極」「21世紀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的世紀」。2017年11月底,為讓日本社會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正為解決全球性棘手難題提供有效方案,年近八旬的進藤榮一與多名日本學者在東京發起成立日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就中日關係、「一帶一路」倡議等問題專訪進藤先生時,老人顯得很急切,一再強調:「請中國等待日本的合作。」
  • 「一帶一路」建設助推全球經濟疫後復甦
    特別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眾多行業停擺、國際合作遇阻的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全球經濟復甦、盤活地區經濟循環提供了重要平臺和渠道,為構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全球化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發展動能。「一帶一路」是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
  • 科大訊飛承建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正式落戶
    DoNews 12月4日消息(記者 丁凡)2020年12月3日,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市科大訊飛未來港隆重舉行。此次儀式在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指導下,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 「一帶一路」有哪些歷史文化內涵?
    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為世界和人類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整套「中國方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我們看到了這一「中國方案」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中大放異彩。中國有決心、有信心通過「一帶一路」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 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走向世界
    央廣網青島12月4日消息(記者王偉)12月3日,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舉行。「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是教育部國家語委應對新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革命的重要的舉措,是落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任務,切實服務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構建。」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說。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但「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與活力,為全球抗疫和穩定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更強勁需求,激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相關國家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互利共贏新發展。
  • 科大訊飛承建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正式落戶 已覆蓋169個國家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構建了人類更加自由和互動的交流平臺,是對中國乃至對世界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關鍵性事件。而要做好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 「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語言學習場景。作為建設者和運營者,科大訊飛在源頭核心技術上的創新與突破,使這個平臺的發展具備了可能性。為什麼落戶青島?
  • 2018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今晚開幕,絲路之花如約綻放!
    在這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季節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美妙樂章又將在深圳奏響。今晚,2018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以下簡稱「音樂季」)將在深圳音樂廳開幕。音樂季藝委會主任葉小綱介紹:「開幕式是萬花筒,令人眼花繚亂,但內容非常紮實。」這場美妙的音樂之旅將持續到4月29日。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普華永道: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這份題為《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的研究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已從中國倡議變成全球共識,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國際機構和企業的認同與支持。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進出口總值為9.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0.8%,高出中國外貿整體增速7.4%,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貿易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020年儘管全球貿易受新冠疫情打擊,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累計進出口總值仍然增長1.5%,高於中國全球整體進出口增速的0.7%,為6.75萬億元。
  • 美國人正反思:我們對「一帶一路」的看法,哪些錯了?
    (新華社)美國此前聲稱「一帶一路」倡議與西方利益格格不入,並要求盟友聽從命令,但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年3月31日建議稱,美國的要求應該被「禮貌拒絕」,因為英國(如何發展)與中國的關係由英國政府決定。報導稱,如果正確處理,「一帶一路」倡議對英國而言,與其說是威脅,不如說是機遇,英國沒有理由將中國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