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展望世界2021】

「生命之路」的擔當 「復甦之路」的希望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胡必亮(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

2020年,全球遭遇百年未遇的疫情大流行,各方面都受到了嚴重衝擊。「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但「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與活力,為全球抗疫和穩定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更強勁需求,激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相關國家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互利共贏新發展。

2020年5月9日,開往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中歐班列(武漢)準備從吳家山站駛出,該班列滿載3500立方米、294.42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支援塞爾維亞及周邊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華社發

 1.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

一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直接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在疫情傳播最嚴重的特定時期,建設項目在有些國家不得不停工停產;二是疫情大流行使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有些設備、物資、原材料不能及時被運送到建設項目工地,因此有些建設項目的建設速度被迫放緩;三是受疫情影響,有些建設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嚴重衰退,相關國家無法繼續提供必要的配套資金與物質保障,給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儘管如此,「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陷於停滯,即使有些企業確實在疫情最嚴重時期出現過停工停產的情況,但很快就復工復產。與通常年份情況相比,2020年的「一帶一路」建設表現出十分明顯的特點,正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在2020年12月舉行的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會議上所指出的,「一帶一路」建設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抗疫情角度看,在疫情肆虐情況下,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作用,在抗疫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有三件事情十分重要:一是共同致力於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生命之路」。通過打通陸上、海上、空中運輸通道,儘可能多、儘可能快地從中國向「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運輸抗疫物資。中歐班列在這方面表現十分突出,2020年全年開行的班列就超過了一萬列,將中國與歐洲的20多個國家、90多個城市聯通起來,其中運送的緊急醫療物資到2020年11月底就已超過了800萬件。此外,中國也通過與相關國家共建「空中絲綢之路」,給世界各國運送援助的醫療物資近2000噸,包括大量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盒等。

2020年9月22日,工人在斯裡蘭卡科倫坡港口城施工。科倫坡港口城是斯裡蘭卡與中國「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新華社發

二是共同致力於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確保人民健康的「健康之路」,包括從國家層面相互分享防疫方案和診療方案、相關國家之間相互提供抗疫援助,中國還向一些「一帶一路」夥伴國家派出了醫療專家隊,有的中資企業則根據其所在國的實際需要,建設臨時醫院,組織生產當地所急需的醫療防護物資,等等。

三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共同開發疫苗,有的疫苗已經開始使用。中國企業同俄羅斯、埃及、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阿聯等「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合作開展疫苗三期試驗,都已取得良好效果。有些國家如土耳其、埃及等國已經開始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疫苗,更多的國家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也將很快使用中國企業生產的疫苗。

從穩經濟方面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不利影響,「一帶一路」夥伴國家也不例外。因此中國與夥伴國家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的經濟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過去的一年,經過中國與夥伴國的共同努力,這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第一,發揮投資對刺激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7%。這說明即使是在十分嚴峻的疫情形勢下,中國對「一帶一路」主要相關國家的投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增長。

第二,穩住貿易增長。從「一帶一路」貿易情況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為6.75萬億元,同比增長1.5%,高於整體的外貿增幅0.8個百分點。在全球供應鏈出現比較嚴重斷裂的情況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仍然保持正增長,這對於穩定相互之間的經濟發展與保障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2020年8月21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的一處新冠病毒檢測機構,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與南一線醫護人員交流。新華社發

第三,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降低疫情對相關國家帶來的負面影響。東協10國都是與中國密切開展共建「一帶一路」的夥伴國,隨著疫情的發展,相互之間的合作不僅沒有被隔斷,反而更加密切。通過增強跨境電商合作以及促進更加緊密的投資合作,加上中國與東協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相對較好,東協從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就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加上中國早已就是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因此雙方目前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實現了貿易方面很好的互利共贏發展。正是在這樣更加密切的貿易、投資關係的積極影響下,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東協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終於在2020年11月共同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掀開了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新階段,為亞太地區和全球經濟加快復甦注入了新動能。

此外,非洲聯盟與中國政府前不久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成為中國與區域性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明確就合作內容和重點合作項目提出了時間表、路線圖。從長遠來看,這一協議的籤署,有利於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而促進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也有利於更好地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目標;從短期來看,這樣的深化合作,有利於促進雙方在抗擊疫情、復甦經濟方面取得更好的合作成果。

第四,更加積極地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儘可能地減緩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初期,世界貿易組織曾於2020年4月初做出預測,認為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下降12.9%~31.9%。但世貿組織在10月初對預測進行了更新,認為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只會下降9.2%。其中,電商對於促進疫情下的跨國貿易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中國為例,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了9.7%。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框架下,中國過去幾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絲路電商」建設,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的跨境電商貿易實現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全覆蓋,這對促進中國和相關國家的電商發展都發揮了積極影響。

這是2020年10月21日在寮國萬象省航拍的建設中的萬萬高速橋梁(右)和中老鐵路橋梁(左)。新華社發

第五,快速地實現復工復產。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最嚴重時期,很多「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被迫停工,但絕大多數建設項目又都很快復工。「一帶一路」建設核心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項目,在巴基斯坦疫情發展最嚴重的2020年3月被迫中斷建設,但很快於4月有序復工復產。喀喇崑崙公路二期工程、卡洛特水電站、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瓜達爾港、瓜達爾新國際機場等各個建設項目,目前都處在正常建設中。在印尼,由中國路橋承建的萬隆高速公路項目,3月暫停了部分區域施工,但到5月底已全面復工;由中國電建承建的雅萬高鐵項目3號隧道建設工程也在4月底順利實現貫通,雅萬高鐵在疫情中建設順利。作為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建設也並沒有因為疫情而中斷,位於中老邊境連接兩國的近10公裡的跨境隧道——友誼隧道9月成功貫通。在非洲,中土和中鐵聯合建設的非洲大陸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即使在疫情最嚴重時期,運營也沒有中斷,為衣索比亞疫情期間的各項運輸保障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其商業運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做法。

第六,努力維護全球供應鏈基本穩定。中國同很多「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建立了暢通貨物流動的「綠色通道」並努力改善陸、海、空多式聯運方式,保障國際大通道運輸的正常運營併力爭提高運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建立了便利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這對保障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都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從保民生層面來說,從以上提到的情況來看,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家堅持從多方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努力通過合作抗疫而保障人民健康,通過推動復工復產而保障人民就業,通過穩定經濟而保障人民收入。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是二十國集團成員中緩債金額最多的國家,其中接受緩債的部分國家就是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夥伴國。這些都直接為保障中國和相關國家人民的基本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9月22日,身著民族服裝的寮國姑娘在中老鐵路福格村隧道貫通儀式上自拍。新華社發

 2.數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

百年不遇的疫情大流行確實給整個世界帶來了災難性打擊,但同時也迫使我們探索新的生存與發展之道:電子商務以及更加寬泛的數字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綠色經濟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得到廣泛認同與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深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推進……這些都從客觀上為中國和相關國家未來更好地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了新方向。

一是數字「一帶一路」建設勢頭良好。疫情下的數位技術及數位化行業的發展已成為人們維護基本生存的重要保障,譬如說在隔離情況下通過網購方式解決購物的問題,還有網上教育、網上辦公、網上就醫等問題。這次疫情也極大地推進了基於數位技術的整個數字經濟的發展,譬如說電商貿易、智能製造、智慧旅遊、智慧金融、智慧農業等都得到了快速發展。這就為中國和「一帶一路」夥伴國共建數字「一帶一路」提供了新機遇,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中國與「一帶一路」夥伴國已經在「絲路電商」、數字交通走廊建設、跨境光纜信息通道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疫情必將促使這方面的合作在新的一年裡更加深入,也必將取得更多更大的合作成果。

二是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深入人心。疫情使整個世界都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了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中國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基本引領,已經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框架下與相關國家一起,提出了綠色投資原則,建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成立了綠色投資基金,今後的任務就是與相關國家一道,堅定地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綠色發展之路。

三是可持續發展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基本遵循。這次疫情也證明了世界各國共同努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今後的共建「一帶一路」工作,就是要根據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基本要求,切實地加以落實。中國已宣布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同時中國也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此外,中國還承諾其森林蓄積量、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等都進一步增加。我們清楚地知道,要達到以上目標,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中國一旦做出承諾,就一定會做到。這表明了中國堅定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也表達了中國的希望,那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和促進整個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更加深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前景廣闊。一方面,疫情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將國與國、人與人隔離開了;另一方面,為了克服疫情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不利影響,一些國家聯合起來,通過建設更加緊密的區域經濟合作關係來緩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上文提到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以及中國與非盟籤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都屬於這樣的情況。很顯然,這將直接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更好的發展,更有利於為相關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一種新的動能,促進相關國家共同發展。中國已經宣布願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表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前景廣闊,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未來可期。

3.把更強的共建願望變為更多的共贏成果

疫情給整個世界造成了很多麻煩,但也給我們以很多啟示。從共建「一帶一路」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了以下幾點重要啟示:

一是由於歐美受疫情打擊嚴重,其對外投資能力比以前有所減弱,相應地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於來自中國的投資依賴程度隨之有所提升,因此更多國家對於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望反而比以前有所增強,「一帶一路」建設的需求隨之增強。由於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比較好,復工復產比較早,生產能力強,因此中國的供給能力依然十分強勁,這就為疫情中以及後疫情時代的「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和保障。

二是疫情檢驗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理念和基本原則,即秉持開放包容透明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特殊重要性。正是在這樣的合作理念和基本原則引領下,中國與相關國家在「一帶一路」多邊合作平臺下以視頻形式舉辦了多場國際會議,在與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促發展相關的金融、稅收、能源、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具體政策上進行多方協調,推進各方共識落地。

三是在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共建「一帶一路」應從實際出發。中國與相關國家商定了密切合作的重點領域,即醫療衛生與聯合抗疫、數位技術與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等,並切實地加以推動。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理念,共建「一帶一路」各方應牢牢抓住抗擊疫情、促進經濟復甦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核心問題,不搞地緣政治對抗,不搞意識形態競爭,從而使得相關各方都取得良好的務實合作成果。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4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挑戰,而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使世界各國經濟和社會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面對疫情考驗,「一帶一路」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相關項目持續推進,合作成果亮點頗多,成為疫情陰霾中的一抹亮色。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一帶一路」建設助推全球經濟疫後復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百年變局加速演變,風險挑戰有增無減,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零和博弈思維和單純追求自身狹隘相對收益的觀念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大行其道。在合作與對抗、多邊與單邊、開放與封閉的較量中,中國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
  • 「一帶一路」建設者創作並唱響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形勢十分嚴峻。抗擊、防控和戰勝疫情,是當前全人類共同的使命,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必須共同擔當。我們文藝工作者與『一帶一路』中外建設者共同創作與唱響《我們相信》這首全球戰疫歌曲,表達的是全世界人民熱愛和保衛生命、熱愛與守護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心聲。」
  •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2020-04-01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駐俄大使:「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抗擊疫情帶來希望
    文章中提到,「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抗擊疫情、重振經濟帶來希望。張漢暉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世界經濟深陷衰退背景下,中國經濟加速企穩回升成為全球經濟復甦最大的利好。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有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了203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普華永道: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其中,基礎設施行業具有將人力資本、設備、服務和市場充分連結的功能,可打破經濟發展中的各種瓶頸,促進經濟增長。「設施聯通」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方向,以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管道、空間綜合信息網絡等核心的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加快形成。今年一季度「一帶一路」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88萬億美元。
  • 中規院發布《「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
    11月22日,「『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20)》篩選世界505個城市為研究對象,基於包容共享的發展視角,構建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及「一帶一路」潛力城市指數,用於評估城市參與全球發展的活力及潛力,揭示當前全球城市演進中的變革和趨勢。
  • 大雁塔到雁棲塔,「一帶一路」雁陣再出發
    原標題:大雁塔到雁棲塔,」一帶一路」雁陣再出發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會標惹人關注,會標上方是黃色的綢帶,代表陸上絲綢之路;下方是藍色的綢帶,代表的是海上絲綢之路;兩條綢帶連接在中間的塔影中。中間的塔影是那座塔?是陝西西安的大雁塔還是北京雁棲湖的雁棲塔?
  • 中國已與138個國家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已受益→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希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歐盟智庫專家佐戈普洛斯表示,「一帶一路」合作提升了希臘和比雷埃夫斯港的優勢,讓當地獲得了發展機遇,更經受住了今年疫情的衝擊。以比雷埃夫斯港為例,「一帶一路」倡議,正以其推動共同發展的實際效果,贏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
  • 海外網評:「一帶一路」為非洲一體化「鋪路架橋」
    (來源:新華社)當地時間1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波札那外長誇佩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自此,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國家已增加至46個,彰顯中非推動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堅定決心。中非傳統友誼深厚,雙方彼此信賴,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2020年以來,中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相互聲援、團結戰鬥,成為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論壇舉行
    9月29日下午,「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舉行分論壇——「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論壇。論壇邀請來自全國各界的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進行精彩演講,為與會嘉賓帶來了一場豐富的綠色能源「思想盛宴」。  主辦單位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志在論壇致辭中說,當前,正是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機。
  • 2020年「一帶一路」進出口逆勢增1% 與中國經濟關聯度現區域差異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對媒體表示,大多數「一帶一路」項目堅持不停工不裁員,持續推進,一批新項目順利啟動,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衝擊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風險普遍上升。
  • 快來測測你的英語水平——「一帶一路」,你譯對了嗎?
    在中國加速向世界舞臺中央前行的進程中,如何準確、簡潔、快速、正面地對外展示中國形象、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媒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帶一路」英文如何翻譯?相信還有人給出「OneBeltOneRoad」這樣的誤譯,而正式譯法應為「TheBeltandRoad」。
  • 森大牽手IBM 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標杆
    近日,森大國際集團(以下簡稱森大)與IBM宣布進一步擴大合作,IBM將幫助森大深化和完善全球供應鏈體系,實現一體化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質的運營,並通過信息化平臺建立智慧、彈性、靈活的供應鏈;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實現業財一體化為業務決策提供有效數據支撐;同時還將啟動森大整體的IT規劃與建設,為整個集團的數位化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打造「一帶一路
  • 建設「一帶一路」上的亮點工程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全球抗疫進行時】土耳其連接歐亞大陸,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歐洲的門戶,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土兩國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在土耳其的中資企業保安全、抓生產,這些奮鬥者們的堅守,使多個重大「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逆勢推進。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沿線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本著求同存異理念,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及時協商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請問如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設施聯通領域的合作?
  • 一帶一路國際日文藝大使羅志強會見紐西蘭國家黨主席彼得.古德費洛
    原標題:一帶一路國際日文藝大使羅志強會見紐西蘭國家黨主席彼得.古德費洛近日,紐西蘭國家黨主席(大洋洲「一帶一路」促進機制榮譽主席)彼得·古德費洛攜紐西蘭國家黨代表團訪華,「一帶一路」國際日文藝大使羅志強代表「一帶一路」國際日主席陳恩田先生與紐西蘭國家黨主席彼得·古德費洛友好交流並出席相關活動
  • 「一帶一路讓我們更加親近」
    2018「印跡國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近日在荷蘭海牙舉行。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巧奪天工的非遺手工藝品、喜慶歡快的中國歌舞以及現場交流互動,一下就把中荷兩國人民的感情距離拉近了,譜寫了一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