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讓我們更加親近」

2020-11-25 人民網

  2018「印跡國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近日在荷蘭海牙舉行。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巧奪天工的非遺手工藝品、喜慶歡快的中國歌舞以及現場交流互動,一下就把中荷兩國人民的感情距離拉近了,譜寫了一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交響樂。

  現場書畫創作臺前聚集了很多觀眾,他們認真地觀看中國書畫家現場作畫。海牙市前經濟發展部部長羅納德·科斯特對中國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欣賞一位書畫家創作完成一幅書法作品之後,請求現場拜師學藝。在老師手把手地指點下,科斯特用毛筆寫了一個「福」字。

  「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這是我用毛筆寫的第一個漢字。」科斯特激動地對本報記者說。其他幾位嘉賓也躍躍欲試,在中國書畫家指導下紛紛學習書法。

  交流活動由國中美術館牽頭組織,由荷比盧華人旅遊協會、荷蘭松柏軒書畫院和國中美術館聯合舉辦。據悉,今年是國中美術館組織開展的第五次「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歐洲行活動。過去幾年裡,近60名宋莊藝術家先後到義大利、法國、德國等30餘個歐洲國家,與當地同行和民眾進行面對面交流。荷蘭是今年文化交流活動的第四站,之前已完成在波蘭、捷克和德國的文化交流活動。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後,我們便積極響應,用實際行動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國中美術館館長張國中對本報記者說,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關鍵基礎。要加強同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為「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廣泛社會基礎。「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過去5年,我們每年都自發開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活動,為促進民心相通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國中這幾年「歐洲行」的最大感受就是,歐洲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越來越深,熱情越來越高。「隨著人文交流的日益頻繁,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之後,歐洲民眾越來越歡迎『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希望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

  海牙旅遊局局長漢斯·迪茨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說,中國民間藝術家帶來的作品充滿生活氣息,很有感染力,能引起歐洲民眾的共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荷蘭與中國的人文交流水平大幅提升,交流活動既有政府間的『大』項目,也有民眾間的『小』活動。這些活動增進了我們雙方的相互理解,『一帶一路』讓我們彼此更加親近。」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建設的所有成果,歸根結底是要造福各國人民,讓普通民眾得到實惠。「一帶一路」建設,既需要經濟合作,也需要真情交流和民心共振。

  (本報海牙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3日 21 版)

(責編:嶽弘彬、樊海旭)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新華社發 2.數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百年不遇的疫情大流行確實給整個世界帶來了災難性打擊,但同時也迫使我們探索新的生存與發展之道:電子商務以及更加寬泛的數字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綠色經濟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得到廣泛認同與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深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推進……這些都從客觀上為中國和相關國家未來更好地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了新方向。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必須要搞「一帶一路「的原因、戰略規劃及時代背景解讀。  「一帶一路」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 「一帶一路」便利外貿企業出口
    中國商務新聞網訊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穩步推進。通過不斷減少貿易壁壘、搭建平臺、完善促進進出口政策等,中國製造、中國建設、中國服務受到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歡迎。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宏大經濟願景,需要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儘早建成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通道網絡,實現區域互聯互通,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達到一個新水平,彼此之間經濟聯繫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格局。同時,要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使不同文明互鑑共榮,各國人民友好相處。
  • 美國人正反思:我們對「一帶一路」的看法,哪些錯了?
    (新華社)此時,距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近6年,在這6年時間裡,西方大國對於該倡議的態度已由最初的試探與猶疑,轉變為現在的融入與合作。若將外媒近幾年的報導串聯起來便可發現,這個轉變的過程其實有跡可循。中國與歐洲「是時候相互靠近了」「我們認為對就做!」
  • 融入「一帶一路」共同推進綠色發展
    同時,可以在「一帶一路」公園旁邊開發綠色可持續的智慧城市,以綠色人性化的設計來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通過綠化設計減少城市的汙染。現在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處在垃圾包圍當中,而全國文化工程的項目不是很夠。為了使城市發展變得更加持續化,「一帶一路」文化園區項目可以放在垃圾填埋場上進行開發建設,利用奧地利30年的土地修復技術經驗來清理土地,達到可持續發展。
  • 「一帶一路」建設者創作並唱響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
    我們文藝工作者與『一帶一路』中外建設者共同創作與唱響《我們相信》這首全球戰疫歌曲,表達的是全世界人民熱愛和保衛生命、熱愛與守護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心聲。」據了解,中交集團是位列世界500強91名的中國央企,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國際工程承包商,海外有近千個在建工程項目,在海外15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實質性業務,有240多個境外機構。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一帶一路」這一全球性倡議正在證明,它是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能夠完全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經濟合作機制。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馬庫斯表示,我們支持所有可以改善基礎設施的努力,就像「一帶一路」倡議在拉丁美洲、在巴西所展現的那樣。
  •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我們相信》MV發布:全球「一帶一路」建設者在一起 2020-04-01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帶一路:大三角錐戰略
    一帶一路,很多人不明白是幹什麼?簡單點說,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當大哥的路,中國雄起的戰略之路。
  • 米凱萊·傑拉奇:他們已享受「一帶一路」的紅利,卻要我們當心中國...
    【採編/李泠,翻譯/馬力,視頻/劉富東】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來自37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本屆峰會。其中不乏新朋友的身影,如來自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友人。 一個月前的3月23日,義大利籤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開啟了中意合作的新局面。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菲財長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我們完全支持「一帶一路」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菲方對「一帶一路」有什麼期待?《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了菲律賓財長卡洛斯·多明戈斯。多明戈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菲關係重新煥發活力後,兩國間的強大協同作用顯而易見。「中國是我們快速增長的投資來源和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也受益於來自中國的越來越多的旅遊者。
  • 一帶一路海外推廣三要素
    光明網訊 8月8日,「一帶一路·百人論壇」首屆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是「『一帶一路』:從願景到行動」。鳳凰國際智庫主任王衝圍繞「『一帶一路』下的媒體與傳播」作了發言。要名正言順,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語闡述這個看起來有些繁雜的願景,這種表述應該考慮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以及如何在規避不同文化話語衝突的前提下,完成我們對「一帶一路」的建構。  這就要求我們的表述應該考慮到受眾的本身特徵,一方面採取其能夠理解的話語風格,另一方面規避其理解中帶有明顯負面意義的語彙。
  • 在「一帶一路」終點感受歐洲港口的魅力 | 「一帶一路」海外港口...
    相關閱讀:「一帶一路」視野中的德國不萊梅組合港由不萊梅港和不萊梅哈芬港組成的不萊梅組合港,是歐洲最重要的通用港口之一。相關閱讀:「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荷蘭鹿特丹港鹿特丹港是歐洲第一大港,被譽為「歐洲門戶」,覆蓋全球逾千個港口的500多條遠洋、近洋、支線船及滾裝船航線,現在還正好處在「一帶一路」的終點,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 海外網評:「一帶一路」為非洲一體化「鋪路架橋」
    (來源:新華社)當地時間1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波札那外長誇佩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自此,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國家已增加至46個,彰顯中非推動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堅定決心。中非傳統友誼深厚,雙方彼此信賴,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2020年以來,中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相互聲援、團結戰鬥,成為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
  • 阿里山(一路一帶)香菸:最新價格多少?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 "愛寵物哈" ,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
  •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嚴 冰一帶一路》日文版,並於6月24日亮相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該書從中國的人民出版社引進。為配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故事工作室」派出精幹團隊,專訪「一帶一路」沿線65國近80名青年精英。他們用中文、母語說「你好,『一帶一路』」,談自己對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和祝福。
  • 「一帶一路」上舞起麥西來甫
    「走出去」、「引進來」 「一帶一路」放光彩  思前想後,我發現了學生們思想相對封閉,眼界相對狹隘的根源——沒有「走出去」的條件,也難以發掘「引進來」的途徑。小到個人,大到集體,只有不斷「走出去、引進來」才能不斷獲取新鮮血液,教育發展也是如此。對於西部教育,優質教育資源不足,難以保障人才培養是問題的本源。
  • 喚醒沉睡的阿薩爾鹽湖(一帶一路5年間)
    提起吉布地,人們會想到它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海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有炎熱的氣候和一望無際的荒原。吉布地90%以上的國土為黃沙與石礫所覆蓋,植被稀疏,大多是低矮的灌木叢。因此人們將吉布地稱為「巖石、黃沙與鹽的國度」。現在,吉布地已經變了一番模樣。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與吉布地攜手合作,共同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