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冬季在地裡放一排排的「地籠」可給他帶來近十幾萬收益!

2021-01-13 小雷說農

在廣西賀州黃其村農民黃小貴承包了一片地,站在村頭舉目望去,一排排整齊黑乎乎的東西在他承包的土地上呈現著,看起來非常像的在裝「地籠」,地籠 大家都知道是裝在有水的地方,農民卻在地裡放這樣的地裡,這讓很多人都懵逼,就連村裡人都不知道是什麼,農民黃大哥靠在地裡放「地籠」每年賺十幾萬!

看到黃大哥把「地籠」拿開後,一顆顆金燦燦的東西呈現在眼前,原來他在地裡放的地籠是種植韭黃,據介紹在冬天種植韭黃比較麻煩,這種地籠蓋上去既可以保溫又可以隔絕光線,因韭黃是黃色,要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因無陽光供給,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合成葉綠素,就會變成黃色,所以稱之為「韭黃」。

農民黃大哥抓住冬季種植韭黃的人特別少,而市場又緊缺這種蔬菜,於是他在村裡承包了近50畝地來種植韭黃,因為冬天比較冷,種植什麼都比較難,加上韭黃種植時又不能見光,於是他就想到用這種用塑料做出來的直筒用來蓋著韭黃生長,這樣生長出來的韭黃雖說產量不高,但非常嫩,而且營養價值比較高。

從播種到收割只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收割後的韭黃還會繼續生長出來,農民在這個冬季用這種所謂的「地籠」種植一般能割4茬,市場一般可賣到七八元一斤,每茬純收益4萬多元,在這個冬季靠這個「地籠」可收益近十幾萬!

相關焦點

  • 地籠是禁用漁具?為何在農村裡,地籠又被稱為「絕戶籠」?
    地籠屬于禁漁工具,國家禁止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的方法進行捕撈,特別是在禁漁區或者禁漁期間,使用地籠違法捕魚,會被沒收漁具,同時還會處以五萬以下的罰款。地籠的叫法有很多,有的地方叫蜈蚣網、火車籠、絕種籠、絕戶籠,地籠主要利用了魚蝦喜歡鑽的特點,因此地籠有個入口,裡面一層套一層,魚蝦一旦沿著第一個入口進入,就會一直往裡鑽,再加上地籠的網目特別小,只要魚蝦進入地籠中
  • 農民把小時候歌曲裡的魯冰花種在地裡,竟白白賺了300萬!
    其實不然,這世界上還真的有魯冰花,花兒也非常漂亮,種在地裡年入300萬沒有任何問題!在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城關鎮杜家河村,就有一位農民種了6畝魯冰花,經過前期培育,魯冰花開時一片燦爛,瞬間讓這個小村莊火了起來,也讓這位農民狠賺了一筆。魯冰花種植戶名叫朱旭成,幾年前,他在外旅遊時,偶然間看到了魯冰花,但當時還不知道這花的名字,回去一查才知道這就是小時候歌曲裡的魯冰花。
  • 多地二手房降價十幾萬,新房卻在漲價,是什麼原因?
    前兩天胖丁出去兩天考察項目,時間上實在太趕,就沒來得及更新文章,今天回來,把這兩天在三地簡單的了解的情況給大家分析一下。二手房十幾萬的降,是什麼原因,樓市價格要降了嗎?首先房地產作為區域性比較強的行業,再說市場、趨勢、漲跌等,都離不開區位的關係。
  • 大安區回龍鎮:「農民夜校」搬進花椒地裡 接地氣聚民心
    四川新聞網自貢11月23日訊(明豔)22日,大安區回龍鎮當地黨委政府把農民夜校的課堂搬到了省級貧困村關帝村花椒地裡。當地的雲龍果蔬專業合作社邀請了農技專家,給前來聽課的貧困戶們發放花椒管理年曆和防治病蟲害的技術資料。
  • 地籠放河裡好幾天了,今天拉起來查看收穫,拿回家足夠炒一盤了
    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應該都是可以清楚的知道,那就是有山有水氣候宜人的的農村裡,最大的樂趣那就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原生態山珍野貨。農村裡的山珍野貨有很多,不少是很美味且值錢的,生活在這樣子的環境裡,農村人最喜歡就是搞野,沒事的時候上山放放老鼠夾,或是往有水的河流等環境放放地籠。
  • 地籠網不能隨意放!
    他們時常在內陸河道中放置地籠網、魚罾、魚籪等捕魚設施,等待意外的收穫和驚喜。 殊不知,隨意放置地籠網,不僅破壞漁業資源,還會影響河道行洪、排澇安全,違反《蘇州市河道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面臨法律處罰。
  • 農民雞鴨中套養「它」,一胎繁殖四隻,年繁殖四胎,增收十幾萬
    ,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養殖一些雞鴨鵝等普通家禽,而這些養殖大的家禽被人們稱之為「土貨」,這種所謂的土貨在市場有錢都買不到,因為養殖的較少,一般都是留著過年自家吃,在江西高安農民李坊就在雞鴨中套養了「它」,一胎繁殖四隻,一年繁殖四胎,年增收十幾萬!
  • 湖南常寧:秧苗連排「站」 農民田間地頭學技術
    大片水田上,一排排整齊充滿希望的秧苗豎成線、橫成排,宛如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紅網時刻衡陽4月30日訊(通訊員 錢輝 周少賁 記者 蔣楠)專業技術人員講解機械插秧技術、插秧機操作常識及常見故障排除,現場技術操作演示……4月27日,湖南省常寧市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機插秧)技術培訓」在田間地頭舉行,讓常寧市農機事務中心的黨員幹部和40多名農機推廣員「告別」昔日坐在會議室「枯燥無味」的學習。
  • 水庫裡放了地籠,大叔第二天拉起來一看收穫還不錯,有幾十條野貨
    水庫幾乎在農村裡就可以看到,對於水庫有所了解的就可以知道,水庫裡面不僅僅是有水,還有不少喜歡生活在水裡的野貨。人們在了解過後那就是經常搞野,像是這位農村大叔平日裡也是沒有少搞野,這次也是讓水庫裡放了幾個地籠搞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有放進餌料的地籠在這有著不少野貨的水庫裡已經是一個晚上了,不知道裡面都有搞到什麼野貨呢?
  • 農民被迫當「地奴」,「黃宗羲定律」重現
    剝奪農民福利陳家井村地處浙江幹線公路47省道蘭溪段的北側,距離蘭谿市區6公裡。這是一個擁有1370人的行政村,478戶,年人均收入約7000元。原有1000來畝耕地,現在只剩下近850畝,人均耕地僅0.62畝,土地資源非常緊張,連續9年未新批宅基地,無地建房成為農民最頭疼的一件大事。
  • 農村裡的"鴿子王" 賣鴿子蛋年均純收入超10萬(圖)
    青島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於泓 通訊員 任緒傑 馬曉萌)一排排鴿籠整齊排列,供水機、配料機有序運轉,4000餘只體型肥碩的鴿子「咕咕咕」歡叫著啄食食槽裡的糧食……在新河鎮前爐村鴿子養殖棚裡,養殖戶肖玲玲一邊從籠中將鴿蛋撿出放進框內,一邊觀察鴿子的生長情況,誰能想到,就這麼一間不大的鴿籠,一年能給肖玲玲帶來十幾萬的純收入
  • 一條地籠裡幾十斤死魚,這種「河中殺手」危害超過電魚!
    更令他震驚的是,裡面竟然密密麻麻全是死魚,沉甸甸可能有幾十斤……「估計放了很久了,好幾斤的大鯉魚、鯽魚都全死了……太可惡了,要麼放了就趕緊來取,這不是破壞生態又浪費嗎」劉先生非氣憤說,這樣捕魚惡劣了,破壞性太大——對於一條地籠就能捕殺這麼多河魚,他也是感覺很吃驚。地籠殺傷力這麼大?
  • 好幾天沒收的地籠,還能抓到個頭不錯的大魚,可讓小夥樂壞了
    好幾天沒收的地籠,還能抓到個頭不錯的大魚,可讓小夥樂壞了。在農村地區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忙碌的身影,一般都是忙著手頭上的農活;而在幹完農活,有空閒的時候,許多人就會選擇來到野外進行搞野,不知道大夥有沒有嘗試過呢?
  • 安鄉縣大鯨港鎮收繳地籠近300公斤
    尚一網訊(通訊員 丁楠 劉穎)自禁捕退捕工作開展以來,安鄉縣大鯨港鎮採取3條措施,收繳地籠近300公斤,回收漁船460隻,勸導違規垂釣者近200人次。
  • 他曾提前一年出售演唱會情侶票,一年後看著一排排空位讓人心痛!
    導語:他曾提前一年出售演唱會情侶票,一年後看著一排排空位讓人心痛!情侶之間約會必備的項目有哪些?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看電影、演唱會,兩人既能夠享受視聽盛宴,又能盡情享受兩個小時的相處時光,真是一舉兩得。
  • 小夥用三個地籠在水庫裡抓魚,沒想到收穫豐富,竟然裝了滿滿一桶
    可以從圖片裡面看到這小哥還是挺聰明的,放了三個地籠在水庫裡面,只要在裡面放上一些誘餌就可以等待魚上鉤了。小夥用三個地籠在水庫裡抓魚,沒想到收穫豐富,竟然裝了滿滿一桶。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這個地籠是小哥從早上就開始放在那的了,聽小哥說他們前幾天也有放過一次地籠,可是效果不理想,他們當時還放了三個地籠在水庫裡面呢,覺得這三個地籠的話應該是能抓到許多魚的,可是小哥那天把地籠拉上來後就懵了,根本就沒有什麼魚,可是小哥不信邪又再放了一次地籠在水庫裡。
  • 對地籠捕魚蝦「Say No」!崇明長興4個多月清理地籠1500條
    下水後,他用自製的鐵鉤子在河裡來回拖拽,不多時就勾起了一個足有20多米長的地籠網,裡面爬滿了蝦、蟹。「這種地籠網都是違規放置的,我們要帶回去。」老顧把地籠網裡的蝦、蟹倒回河裡,然後把地籠網裝上了車。全鎮現有鎮級河道71條、145餘公裡,村級河道141條、80餘公裡,其他坑塘水體41個、24公裡,全鎮水域面積近4平方公裡。豐富的水體為長興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卻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商機」。長興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有一些私捕人員經常在大小河道內違規放置漁網、地籠網、絲網等捕撈器具抓捕各類魚、蝦、蟹,這對環境造成了很大危害。
  • 都說種地不掙錢,他卻靠種植紅薯年收入十幾萬,方法很特別
    然而,也還是有很多的農民朋友是不願意放棄自己辛辛苦苦種出的果實的,他們認為,只要自己有一顆勤勞的心,加上多動腦筋,一年下來不會比在外面打工差的。在我國的陝西省,就有一個抱有著這一種想法的農民朋友。陝西的王先生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他卻靠著自身的不斷努力,憑藉著30畝的紅薯地而使自己的年收入達到了十幾萬,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一種形似狗爪子的珍貴海鮮,在石縫裡長成一排排,小夥拔得真過癮
    一種形似狗爪子的珍貴海鮮,在石縫裡長成一排排,小夥拔得真過癮俗話說,靠海吃海。這對於很多住在沿海地區的人來說,就深有體會了,人們不僅能吃到各種海鮮,還能去趕海,體驗收穫的樂趣,而且每次總會有意外收穫,比如擱淺的八爪魚、礁石下的螃蟹等。
  • 志願者巡護松花江,抓「地貓」清「地籠」……
    野鴨媽媽帶著寶寶「出街」啦,看它們在水中嬉戲有多好,可禁漁期仍有人使用禁用漁具濫捕魚蝦。志願者呼籲:給水鳥們留點食物吧。今天(7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團隊繼續開展「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衛戰」行動,20名志願者一天下來巡護松北區漢河河段7.5公裡,首次發現並及時清理掉了「地貓」和百米超長地籠等捕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