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彈來襲,麥兜哲學暖心放送,為什麼這隻小豬這麼戳人淚點

2020-12-05 咆哮的大碼

在這個好片雲集的史上最強四月,怎麼用荷包裡有限的錢看更多更值得看的電影,成了小編絞盡腦汁思考的問題。不過,有一部電影是小編不管怎麼計劃都繞不看的必看好片,那就是時隔五年在大陸重映的催淚動畫——《麥兜:我和媽媽》。當年在電影院裡看得小孩子心花怒放,大人卻鼻涕眼淚一大把,沒想到一晃已經過去五年了。每次想起電影裡的那些經典臺詞都還會感覺眼圈泛紅。不過《麥兜:我和媽媽》雖然讓人感動,不過小編最喜歡的麥兜電影卻另有一部,那就是2009年上映的《麥兜響噹噹》。

麥兜和媽媽

《麥兜響噹噹》的主角當然還是那個做什麼都笨手笨腳的,土生土長的香港小朋友麥兜,但是這次的故事背景卻從擁擠匆忙的香港轉移到了仙氣飄飄的武學聖地武當山。望子成龍的麥太為了麥兜的未來,也北上來到了內地,並且把麥兜送到了太乙春花門武術學校學習太極拳。在山上的麥兜還是和以前一樣,每天慢慢吞吞的,夥同別的偷偷在煉丹爐裡煮泡麵。每天聽著園長和MISS陳編出一堆哄小朋友習武的小口訣,時間過得又慢又悠閒。而在之後的世界幼兒園武術大賽上,麥兜雖然被來自各地的小朋友KO,但是卻歪打誤撞的領悟了祖先麥子,名兜字仲肥曾經參透的人生哲理。

麥兜練功

麥兜的是香港漫畫界的神鵰俠侶謝立文和麥家碧夫婦創作出的一隻卡通小豬,他總是笨笨的,被評定為多元低智能,而且胖的沒有腰。可是就是這樣一隻懵懵懂懂,看起來總是在四處碰壁的小豬,卻總是能很容易地領悟出一些我們這些看起來精明的人所領悟不到的人生哲理。「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麥兜作為經典的卡通形象,他的系列電影已經有七部之多,每部麥兜電影都能從小小的麥兜的平凡生活故事裡,傳遞出無限的溫暖治癒的力量。

麥兜感悟人生

在小編看來,麥兜系列之所以能風靡全世界,主要是因為根植在電影裡的草根文化和平淡的處世哲理。那些瑣碎但是又趣味橫生的經典臺詞,說出了我們想說但是又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人生總結。無論是掙扎著,快樂著長大的麥兜,還是望子成龍,每天都在拼命賺錢的麥太,亦或是即使瀕臨破產失業也仍然咬牙堅持的園長和MISS陳,我們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一個個雖然平凡渺小但是絕不服輸,絕不放棄,樂天知命的小人物,其實也是大銀幕外的我們的真實寫照。麥兜之所以動人,在小編看來,就在於其中這股真實的力量。

麥兜和朋友們

而在這部《麥兜響噹噹》裡,為了迎合更廣闊的內地電影市場,麥兜也隨著來到了內地。香港草根處世哲學和高深無為的道家文化居然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麥兜第一次離開媽媽,在沒有空調沒有電視沒有快快雞偷偷掉眼淚,這個看起來總是慢半拍的小豬也在慢慢的成長。在小編看來,這部《麥兜響噹噹》的北上,其實也很大程度地代表了香港電影向內地市場的靠攏,兩地不同的電影觀念正在互相促進並逐漸融合併,華語電影正在形成即統一又多樣的風格。

麥兜麥太母子情

對小編來說,這部《麥兜響噹噹》裡最打動我的還是麥兜和麥太相依為命的親情。不同於其他幾部裡面,麥兜每天在麥太身邊,母子二人耳鬢廝磨,在《麥兜響噹噹》裡,一直相依為命的麥兜麥太第一次分開。原本沉浸在細碎的日常生活的母子情,因為距離和思念而變得更有分量。《麥兜響噹噹》也讓小編想起自己剛住校的時候,只有真正離開家才能明白家的意義,才能明白家人的意義。

平凡的處世哲學

從2001年第一部《麥兜故事》問世到現在,麥兜已經陪伴了我們將近二十年。快快雞、魚丸粗面、菠蘿油王子、馬爾地夫的夢想,這些小確幸的夢想陪著我們成長,而仿佛永遠也不會長大的麥兜依舊在那裡,在擁擠的香港九龍大角咀的小房子裡,在我們對過去的記憶裡。不管人生進行到了哪個階段,回頭看麥兜,總能在他的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總能學到讓人茅塞頓開的人生哲理。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我們這麼愛這只不完美甚至還有點笨笨的小豬的原因吧,因為他其實就是善良樂觀的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麥兜麥嘜》系列:平民百姓的生活哲學(圖)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訊 8日,著名出版策劃人、書評家、語詞收藏人黃集偉先生接受了人民網文化頻道的訪談,黃集偉說,《麥兜麥嘜》系列書的主旨是「平民百姓生活的哲學」,這非常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因而它才能持續暢銷。暢銷書不光是要宣傳炒作,更要依靠有趣而又有內涵的內容,「質勝於文」,才能真正為讀者接受。
  • 電影「麥兜系列」和香港文化:粉色的小豬如此的可愛
    (文:捉風捕影)不同於日漫的天馬行空與美漫的精緻,國漫長期以來都被貼著低齡化的標籤,沒有成系統的、規模化的動漫形象,甚至很多人一提起國漫就唏噓不已。但是,在香港,有一隻可愛的粉色小豬,雖然形象低幼化,卻能夠獲得各年齡段觀眾的喜愛,並且形成系列大電影。
  • 盤點動漫中最悲情的5個人物,多少人曾為這隻豬淚流滿面
    動漫中也有非常經典的人物和故事跟我們一起的成長,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而作品很多時候都會有那麼兩個戳中人淚點的存在,那看動漫這麼久了你們有沒有哪些一聽到他的名字就會鼻子一酸的人物角色呢?今天就來看一看我們動漫中最悲情的5大人物。
  • 國產的粉紅小豬麥兜(豬的卡通形象大搜羅)
    我從來沒吃過味道這麼濃的東西,連泡麵和烤鴨的味道都沒這麼濃,火雞的味道,纏著我舌頭上的每一個味蕾,爆發,纏住,爆發,就象今晚的一切,最美,最美,最厲害,而且最溫柔。與豬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動畫動漫有很多,本期,南胖紙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哪些動畫中的小豬形象!1、麥兜出處:《麥兜故事》麥兜(Mcdull),是中國香港在全球知名的卡通動漫形象。這一隻可愛的卡通小豬,由麥家碧繪畫創造,由謝立文撰寫故事。自2001年首部電影《麥兜故事》上映,十幾年來,麥兜這只可愛的動畫豬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為國民萌物。
  • 「麥兜麥嘜漫畫故事」延伸「讀圖時代」
    本報訊(記者徐虹)關於一隻天真、簡單、樂觀卻平庸的小豬麥兜的故事―――「麥兜麥嘜漫畫故事系列」,近日,一經出版就在布波一族中流行,成為繼幾米之後又一例「讀圖時代」的成人繪本。  「麥兜麥嘜漫畫故事系列」包括《麥嘜?完美故事》、《麥嘜?寧靜聲音》、《麥兜?微小小說》和《麥兜?尿水遙遙》等4種圖書。
  • 麥兜第五部溫情首映 麥家碧:我在暗暗仰慕黃磊
    「麥兜之母」麥家碧還特意接受搜狐娛樂的專訪,和大家分享了這一次麥兜「改頭換面」的心路歷程,以及邀請到黃磊老師配音的「內幕」。  這一次,麥兜從男孩成長為男人  作為麥兜第五部電影,《麥兜我和我媽媽》第一次展現了小豬麥兜從男孩到男人的整個成長過程。
  • 電影點評《麥兜故事》:我們曾經都是麥兜,是那一隻很有哲學的豬
    在麥兜的小世界裡,什麼困難都沒有大過一個麵包,蓮蓉包,菠蘿包,叉燒包,大包,小籠包……大不了就一口吃掉,就算是有吃了半個月都吃不完的火雞一樣的,不行就丟掉算了。麥兜悟出來的所謂哲學想法在他的小腦袋裡也就出現過兩次,單純地在他的世界裡。當然麥兜還說過這樣的話,你可以頓悟人生,但是頓悟之後,你依然是你。
  • 這心愛的容顏戳痛我的淚點什麼歌 若只如初見就不會說再見完整歌詞
    最近有一首歌曲讓人聽了感同身受,這首歌曲有句歌詞是若只如初見就不會說再見,那麼抖音這心愛的容顏戳痛我的淚點什麼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抖音這心愛的容顏戳痛我的淚點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的名字叫《若只如初見》,是王耀辰演唱的一首傷感情歌,對過去的追念,對未來的憧憬,是一首很有意義的歌曲。
  • 核能級別催淚彈《烏蘭巴託的夜》來襲,對話中華千年古曲《酒狂》
    節目中,「陳家軍」派出的如墨戰隊,將帶來一曲核能級別催淚彈——經典蒙古歌曲《烏蘭巴託的夜》。四位青春樂手在曲中融入舞臺劇元素,化身「一家四口」詮釋草原上牧民家族的滄桑巨變。《國樂大典》第三季尋樂人陳軍旗下如墨戰隊「一家之主」孫快快的馬頭琴聲、「大兒子」如墨的二胡聲、「二兒子」金子琦的笙音、與「小女兒」鄭迪的梆笛聲完美交融,勾勒出一幅親子相處的溫馨圖景,頻頻戳中觀眾淚點。
  • 憨厚小豬麥兜開心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組圖)
    普通人酸酸甜甜的成長經歷,匯成了麥兜的可愛故事。這隻看似不起眼的小男豬立刻成為香港動漫歷史上的人氣王。1988年開始推出的「麥兜麥嘜系列」圖書在香港暢銷了十餘年,而2002年在內地推出的簡體版一上市就出現了讀者搶購的熱潮。而如今,只要你漫步香港街頭,隨處可見印有麥兜形象的文具、玩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麥兜已經成了香港標誌性的符號。
  • 「麥兜」上海「慶生」 大潘獻唱推廣曲
    片方特地準備了麥兜電影混剪「兜是大英雄」特輯作為生日禮物,熟悉的畫面、經典的臺詞再度出現,讓現場氣氛瞬間暖化人心。而除了主角兒麥兜與片中來自宇宙的「萌獸」屁屁怪登場外,現場還提前放送了由大潘(潘斌龍)演唱的推廣曲《心靈豬湯-無敵》MV。作為麥兜「好友」現身的喜劇人大潘表示,很欣賞麥兜的喜劇才華,為此現場兩人還較量了一番,大潘東北版「魚丸粗面」配音更是爆笑全場。
  • 佩奇真實身高近2米2,而麥兜只有45cm,都是小豬差別也太大了吧
    《喜羊羊與灰太狼》《虹貓藍兔七俠傳》都是例子,《小豬佩奇》和《麥兜故事》也在其列。《小豬佩奇》是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片,剛開始在英國的熱度還算不錯,後來引進國內之後,因為配音又實實在在火了一把。看這部動畫的觀眾在覺得配音版非常搞笑的同時,相信大部分人下意識地就會將佩奇當成一個小朋友的樣子,那麼佩奇的身高也不會太高。
  • 懷舊歌+古典樂:「麥兜」配樂竟這麼高大上!
    音樂向來是《麥兜》系列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每一部都能夠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神曲」,黃磊與女兒多多演唱的主題曲《扭腰歌》最近在網絡上也算是小紅了一輪。可是,你知道這隻呆萌的小豬和他的媽媽麥太,哼唱的不是懷舊金曲,就是古典名樂麼?從鄧麗君、鳳飛飛到蕭邦、彪德西,仔細研究起來,原來「麥兜」系列的配樂竟是如此的高大上!就讓搜狐娛樂為大家扒一扒,大家來感受一下吧!
  • 《麥兜》:最雅的古典樂+最市井的歌詞 麥兜系列出到第七部
    ­  《麥兜·飯寶奇兵》中麥太延續一貫的溫暖形象­  鳳凰娛樂訊 嘿呀,中秋檔也出現了麥兜的身影。­  不知不覺間,這隻沒有脖子沒有腰的小豬,晃著一身松肉,已經在銀幕上晃了15年,而麥兜系列已經出到了第七部。
  • 10部戳人淚點的影片,準備好紙巾,一起來痛快哭一場吧!
    10部戳人淚點的影片,準備好紙巾,一起來痛快哭一場吧!當我們遇到生活中需要發洩的壓力時,或是感到疲憊的時刻,甚至有時就是無聊,往往都需要一部影片,來打發自己這段不易度過的時間。在這裡,小編就為你推薦10部戳人淚點的影片,不管你是壓力大還是無聊,都請準備好紙巾,一起來痛快地哭一場吧!1. 《等待,只為與你相遇》這是一部根據小說原著,改編而成的影片。影片中,性格沉悶又遲鈍的男主開了家水生植物店,這店聽上去是不是就很文藝呢?有天店裡突然來了位美麗女子,不由分說,就要留在這裡做店員。
  • 《麥兜我和我媽媽》觀後感
    第一次看的時候呢,就覺得這動漫挺溫情的,講的都是一些日常的瑣碎。可是呢,偏偏這些瑣碎的,日常的東西讓人感到特別的溫馨。麥兜的天然呆,麥太對麥兜的愛,全都通過了一些瑣碎的日常表達出來。可能也是麥太擔心麥兜以後自己不能好好地照顧自己,所以才會在麥兜小的時候那麼努力地去教他,只為了以後他能在這社會上立足下去。
  • 麥兜和他的香港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4國慶檔的《麥兜我和我媽媽》       從2001年《麥兜故事》到2014國慶檔的《麥兜我和我媽媽》,麥兜系列電影已經推出六部。來自香港的小豬麥兜發過夢、學過太極拳、與華仔同臺演出過。這一誕生於香港本土,後來北上的系列電影,兜兜轉轉後又回到故事的起點。
  • 麥兜是個好孩子,本命年也不出來撈錢
    可以說,這隻小豬和魚丸粗面、紙包雞陪伴了很多人走過青春歲月。要為麥兜說句公道話:雖然這隻小豬長得不帥又貪吃,但拍的並不是撈錢電影。只是當小人物麥兜變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香港製造」也已然物是人非。寫著寫著,夫婦倆發現自己更喜歡這隻小豬,巧的是它在讀者那裡人氣也很旺,於是他們索性讓小豬當主角,開始了麥兜故事的連載。
  • 《中國新相親》成"催淚彈" 父愛如山訓犬師淚灑現場
    上期節目男嘉賓「雙爆燈」上演了一場最刺激相親,而本期《中國新相親》則開啟了「催淚模式」,男女嘉賓都是「有故事的人」,一幕幕溫暖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對白,不少網友看過節目後都慨嘆:這顆重磅「催淚彈」真是穩穩的戳中了淚點!《中國新相親》成"催淚彈" 父愛如山訓犬師淚灑現場有故事,神秘VCR引發全場齊飆淚!
  • 推薦暖心治癒番《學園奶爸》:豆瓣評分9.1,第一集就戳人淚點。
    首先帶大家來看看第一集,龍一虎太郎來見羊子婆婆,虎太郎一看到婆婆就說毛茸茸,可能主要因為婆婆的一頭爆炸毛太吸引人了,龍一覺得不禮貌就立馬捂住虎太郎的嘴,但是調皮的虎太郎依舊用胖乎乎的小手指一指,真的是太萌了啊。。。其實正如虎太郎所說,理事長確實是毛茸茸的,內心柔軟,她雖然嗓門大,但是句句在理,而且真心為他倆好,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