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護鳥志願者撿21枚綠頭鴨蛋 已人工孵化5隻小鴨

2021-01-08 齊魯網

     原標題:黃鼠狼趕走「鴨媽媽」志願者客串「鴨爸爸」

  青島大學嶗山校區千劍湖吸引了鴻雁、斑頭雁、綠頭鴨等野生鳥類在此繁衍後代,湖邊的黃鼠狼卻前來搗亂,不僅咬壞了綠頭鴨窩裡尚未孵化的鴨蛋,還咬傷了綠頭鴨趕走「鴨媽媽」,護鳥志願者只得客串「鴨爸爸」,人工孵化被遺棄的綠頭鴨蛋。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志願者經過20多天人工孵化,已經有5隻綠頭鴨寶寶破殼而出。1個多月後,這些人工孵化的小綠頭鴨將重返千劍湖。

  志願者幫小鴨破殼

  上午9時許,記者在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同樂三路救助點看到,志願者正在悉心照料剛孵化出來的5隻小綠頭鴨。鴨寶寶在孵化器裡瞪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世界。其中一隻因為是剛孵化出來,身上的絨毛還沒有幹。「昨天早晨我們查看孵化情況的時候,發現有5枚鴨蛋出現了裂縫,但直到晚上,鴨寶寶也沒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破殼,我們只好幫助它們去除了蛋殼。」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負責人張世平告訴記者,因為這些綠頭鴨的鴨蛋在野生孵化過程中被母鴨丟棄,期間「閃」了幾天,小鴨子體能因此受損,沒有力量自己破殼。為幫助小鴨子們破殼,張世平一晚沒睡好,清晨7點多,又有兩隻小鴨子在他的幫助下爬出蛋殼。「這裡還有1隻鴨蛋也有裂紋,再沒有動靜,我也要幫它扒掉蛋殼。」張世平介紹說。

  「青大千劍湖這些年棲息了不少野生鳥類。」張世平告訴記者,千劍湖從4年前開始,陸續有了綠頭鴨、鴻雁、斑頭雁等野生鳥在此棲息,之後由於大家保護得當,冬季來臨前還會有許多遷徙的野鳥飛來,湖裡野鳥數量不斷增加。每到冬季,僅綠頭鴨的數量就能達到上百隻。為了爭奪繁衍後代的「地盤」,開春天氣回暖時,綠頭鴨就開始相互打鬥。敗下陣來的綠頭鴨先後離開湖區,遷徙到別處「自謀出路」,冬季時再回來扎堆越冬。因此到了眼下這個時節,湖裡僅剩下20多隻綠頭鴨,這些「常勝將軍」在此孵蛋繁衍,這些人工孵化的鴨蛋都是這些「常勝將軍」的。

  鴨媽媽棄窩扔蛋

  「6月中旬,我們在千劍湖發現了兩批鳥蛋,總共21枚。」王世平告訴記者,今年千劍湖周邊的黃鼠狼比較多,經常會吃綠頭鴨、鴻雁、斑頭雁窩裡尚未孵化的蛋。雖然湖心設置了人工島,可會遊泳的黃鼠狼仍能到人工島上偷蛋吃。為防黃鼠狼破壞鳥蛋,志願者在封閉的半幅湖區裡面放養了兩隻狗。「兩隻狗起了作用,嚇跑黃鼠狼,可狗有時也會糟蹋鳥蛋,我們只好又把狗圈養了起來。」王世平說,狗被圈起來之後,黃鼠狼捲土重來繼續搞破壞。它們不但偷蛋,甚至咬傷了兩隻母綠頭鴨,嚇得鴨媽媽再也不敢進窩孵蛋。志願者將被遺棄的綠頭鴨蛋收集起來,使用專用的孵化箱進行人工孵化。張世平告訴記者,他們對撿回的鴨蛋體檢發現,大部分都已經孵化了一周,部分還有繼續孵化的可能。

  野鳥胃口大市民可認養

  「救治的野鳥越來越多,食物的花費就是一個大問題,大雁每天要吃1元左右的糧食,綠頭鴨每天也得5毛錢,協會沒有固定經濟來源,基本都靠志願者自己掏錢。」張世平告訴記者,小綠頭鴨孵化後,經過1個多月的人工餵養,就可以重新放歸千劍湖,開始野生環境的生活。但隨著小野鴨飯量增大,食物又成了新的問題。「市民可以認養這些小綠頭鴨。」張世平說,前段時間他們人工孵化的7隻鴻雁,放回湖裡之前,被兩名熱心市民認養了。認養的市民可以為自己認養的野生鳥類提供飼料等食物,也可以給他們起名字。人工孵化的野鳥放養前,志願者可以將認養人的名字或野鳥的名字做成環牌,套在野鳥的腿上。

  志願者每天撿菜餵野鳥

  「平時千劍湖裡的野鳥都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來負責餵養,除了餵養豆粕、玉米碴等飼料外,他們還會到周邊的菜市場撿拾菜葉,一般情況下湖裡的大雁、野鴨一天能吃上滿滿五六塑膠袋青菜。」張世平介紹說,老師和學生志願者在3年前便開始照料湖裡的大雁、野鴨等野生鳥類,期間從來沒有間斷過。每天一大早到菜市場撿拾青菜葉,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除了餵養千劍湖裡的野鳥,志願者每天還會到千劍湖內巡視,看看有沒有鳥寶寶被孵化出來,有沒有新的鳥蛋被產下,如果看到有鳥蛋被遺棄,他們則要儘快將它們送到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以確保鳥蛋不被損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志願者救200枚野鳥蛋:小鳥孵化 破殼瞬間萌翻了
    原標題:志願者救200枚野鳥蛋:小鳥孵化 破殼瞬間萌翻了   天津北方網訊:本月8日,本網以《志願者救下150多野鳥蛋》為題,報導了濱海新區溼地保護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在漢沽東部鹽鹼灘發現有人偷盜野鳥蛋,成功攔截下150多枚鳥蛋送往河北省樂亭縣大清河野生動物保護站進行人工孵化
  • 最「詩意」的護鳥志願者,追尋「神話之鳥」
    在這之後,鳥類學家、保護區管理局採取人工招引和種群恢復技術,和全國各地的愛鳥人士一起幫助這些瀕臨滅絕的「神話之鳥」在浙江東部的無人小島上建立家庭、繁殖後代。如今,在浙江東部觀察到的中華鳳頭燕鷗從最初的不到20隻增長到近百隻。
  • 撿了550多枚鳥蛋 三女子不僅被判刑 還要賠8萬多元!
    6月21日下午,3人一起從城南坐車來到松門礁山碼頭,準備去撿藤壺。在碼頭,3人僱了一艘擺渡船,前往沙鑊島附近。當時,潮水沒退,不能撿藤壺。3人決定,到一座島上看看有無金銀花可採。她們上的無人島叫龍門雞冠嶼。在島上,她們發現了很多白色的鳥和棕色花紋的鳥蛋。「我們看這些鳥蛋挺不錯的,不知道好不好吃,就決定撿一些回去吃吃看。」孔某稱。
  • 野生鳥蛋被偷,現已無孵化可能,專家嘆氣:這可是500多個生命啊
    6月29日消息,在溫嶺市松門鎮,一起非法掏拾野生鳥蛋的案件曝光,3名嫌疑人前往無人小島,"淘"到500多枚鳥蛋,企圖回家吃掉。目前三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刑事拘留。據錢江晚報報導,報案人王女士稱,事發當天她乘船經過小島時,注意到三名女士在島上專注地掏拾鳥蛋。
  • 非法捕鳥高峰已到,哈爾濱志願者1天解救300餘只野生鳥
    隨著氣溫驟降,黑龍江北部開始降雪,大批候鳥陸續南遷,非法捕鳥也進入高峰期,僅一天巡護時間,冰城野保志願者就救助了被困籠中的多達 300 餘只各類野生鳥。10 月 23 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志願者團隊一行 14 人開展今年秋季第 21 次護飛行動,重點對哈市候鳥遷徙重點區域城鄉結合部、村屯開展巡護與普法宣傳,行程 200 多公裡,沿呼蘭河巡護了呼蘭區一些村屯,以及哈平路附近的樹林等地,現場解救並放飛黃雀、白腰朱頂雀、斑鳩、燕雀等野生鳥 283 只,通過寄養方式救助蠟嘴雀、雲雀等 21 只,另無害化處理黃雀等野生鳥死體 8 只。
  • 破網拯救禾花雀,大連護鳥志願者在行動
    短短4天,共解救放生各種鳥類300多隻,掩埋不幸死亡野鳥1000多隻。近日,大連的護鳥志願者們深入莊河市、普蘭店區一帶,開展破網救鳥行動。只要禾花雀其他鳥類不管死活莊河市、普蘭店區一帶,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的現象雖然幾經打擊,但一直難盡人意。今秋候鳥遷徙季到來,大連志願者將巡護重點放在了這裡。
  • 3女子撿走555枚野鳥蛋煮著吃 因非法狩獵罪被刑拘
    「真是心痛啊,這裡可是500多隻野生鳥的生命啊!」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松門派出所民警在得到專家回復時,感到心都碎了。因為鳥蛋被人觸碰過,再加上在冰箱裡低溫保存過,這500多枚野生鳥蛋全部失去了孵化成鳥的機會。
  • 人工孵化丹頂鶴蛋 近期將迎來鶴寶寶
    十餘年前,兩隻受傷丹頂鶴得到妥善救助,傷好後,受野外生存能力限制,只能靠人工餵養。前不久,丹頂鶴先後產下兩枚蛋,針對前年丹頂鶴產蛋自己孵化沒成功的問題,為了增加產蛋數量和鶴寶寶成活率,野生動物保護中心採用人工孵化器來孵蛋……  昨日,記者在葫蘆島興城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看到了人工孵化場景。
  • 又一項偉大事跡:我國首次人工孵化的「遺鷗蛋」,已成功破殼而出
    目前,全球加起來遺鷗的數量已經只剩13000隻了,就是這麼少的數量,才使的遺鷗這個物種也因此要瀕臨滅絕了。在今年5月份,有一批愛鳥志願者前往陝西遺鷗繁殖地,觀察曾經在天津渤海灣的那批遺鷗情況,他們到達陝西的時候,剛好陝西正在下大雨。又因為遺鷗在水中或者草灘中築巢或繁殖,所以洪水吧鳥巢衝散了。
  • 候鳥遷徙季 護鳥志願者在行動
    兩次護飛行動,參與志願者人數4.9萬餘人,巡護裡程39萬公裡,發放宣傳材料74.2萬份,懸掛宣傳條幅1.2萬餘條,開展科普講座683場,開展主題攝影展、徵文比賽319場,舉辦書畫展、放飛、觀鳥等活動650場,7800多條「護飛」相關新聞被央視新聞頻道、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內各類媒體報導和轉載,共拆除鳥網等非法獵捕工具2.8萬餘件,救助、放飛鳥類4.1萬多隻,無害化處理鳥屍1.7萬多隻,向主管部門反映違法情況
  • 圓明園內7枚黑天鵝蛋險被拿走!「護蛋」還是「偷蛋」?
    就在3天前,它的七枚蛋被一名遊客拿走。一位圍觀的遊客說,她經常來此遛彎,這是這對黑天鵝在今年孵化的第四窩。「真希望剩下的六隻蛋能在今天晚上都孵出來。」一旁,一位遊客滿懷期待。12月18日晚上,窩裡正在孵化的7枚天鵝蛋被人拿走。「一雙黑手伸向了圓明園曲院風荷景區的一個黑天鵝窩,被看守的保安和管理人員抓住。
  • 沐川15對朱䴉喜結良緣 已人工孵化7隻幼鳥
    朱䴉被譽為「東方寶石」,也被人們稱為愛情鳥、吉祥鳥、和平鳥,系世界珍稀瀕危鳥類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朱䴉繁育中心獲悉,今年該中心已人工孵化7隻「䴉二代」,且長勢十分良好。↑小朱䴉生長良好。
  • 從非法獵捕者手中追回的鳥蛋孵化了
    日前,江蘇省洪澤湖漁政監督支隊一大隊就追回了112枚須浮鷗蛋,來自洪澤區、宿遷泗洪縣的兩名非法漁民也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立案處理。記者了解到,上百枚鳥蛋被緊急運往合肥龍棲百鳥園進行人工孵化,目前已有三隻小鳥成功孵化。   百隻鳥蛋被非法獵捕,有的已經開始脫殼
  • 野外放飛朱䴉成功孵化三隻幼鳥 今年朱䴉孵化數將創歷史新高
    雛鳥抬著頭用長長的喙點了點,成鳥就立即張開嘴巴,讓雛鳥把喙伸進自己食道夾袋裡吃食。「野外自然孵化成活率是很高的,像這個巢裡的三隻小鳥基本上100%可以長大成年,然後離巢。」每年3月到7月是朱䴉的繁育期,往年朱䴉的孵化季都是在3月15日前後。相比較以往,今年的氣候較為暖和,考慮到繁育期可能會提前,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針對野外朱䴉,早早安排了兩組工作人員尋找它們的巢穴,並對有條件的巢穴安裝攝像頭,安排人員24小時實時監控。
  • 綠會志願者巡護髮現白洋澱景區鳥蛋「不翼而飛」
    目前正值白洋澱鳥類遷徙的高峰期,也是夏候鳥棲息繁衍的時期,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此事,經與田主任商議後,表示將加大保護和宣傳力度,立即組織縣鄉村和民間志願者共同開展巡查,發現有撿拾鳥卵和其他破壞棲息地的行為將嚴厲打擊,並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同時準備近期開展一次包括水區重點鄉村在內的愛鳥護鳥宣傳,共同營造愛鳥護鳥良好氛圍。我們給安新有關部門高效的行動點讚!
  • 尋遍3061座島嶼,只為找到「神話之鳥」
    此時,卻發生了一件讓陳水華倍感痛心的事情:在護島船回大島補充物資的空檔,不法分子竟然趁著夜色,將所有鳥蛋一卷而空。陳水華這才意識到,「撿蛋」+「颱風」的雙重打擊,或許是讓包括中華鳳頭燕鷗在內許多在浙閩沿海繁殖的海鳥種群日益衰弱的重要原因。「我們在海邊大排檔發宣傳單的時候,就看到不少食客吃著海鳥蛋。一問,35元一個。」陳水華說。
  • 尋遍3000多個島,只為找到「神話之鳥」
    本報記者周夢爽攝令陳水華等人感到「柳暗花明」的是,2007年6月,8隻中華鳳頭燕鷗又回到了將軍帽島。「這次保護區專門派了一艘船守在小島邊,吃喝拉撒一步不離。」此時,卻發生了一件讓陳水華倍感痛心的事情:在護島船回大島補充物資的空檔,不法分子竟然趁著夜色,將所有鳥蛋一卷而空。
  • 倆男孩撿到倆貓頭鷹幼崽 護鳥團隊志願者緊急救助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於雪) 7月20日,本報官方微信報料平臺接到市民王先生求助,位於中山區學士街與新柳街交會處的學士街基督教堂前,有市民撿拾到兩隻貓頭鷹幼崽,希望有專業人士儘快進行救助。隨後,記者聯繫了我市護鳥團隊志願者。護鳥團隊負責人王大鵬告訴記者,經過志願者悉心照顧,兩隻小貓頭鷹身體狀況已恢復正常。但因為人類幹預,兩隻小傢伙已經不能和父母相認,由於兩隻小傢伙還沒有學會飛行以及捕食,還需要志願者們照顧,近期將會培養其野外生存能力後再進行放飛。王大鵬提醒市民,春夏季節正是鳥兒繁殖和幼鳥出巢的高峰期,也是幼鳥最容易被人類「撿」到的時候。
  • 青島已發現鳥類393種 每年都有新珍惜鳥種現身
    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19目58科114屬393種,不僅有大天鵝、灰鶴、蒼鷹、燕隼、雕梟、巖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包括丹頂鶴、白鸛、黑鸛、金雕、遺鷗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珍禽。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
  • 連雲港警方查獲400餘只白鷺鳥蛋 部分已孵化
    4月28日,江蘇連雲港市開發區公安分局接到報警稱,中雲街道江莊的村民抓住三名偷鳥蛋的人。經查,三名嫌疑人駕駛麵包車竄至駐地雲臺山雲門寺山坡上偷取共計410枚白鷺鳥蛋。鄭永波 徐蜜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目前,410枚鳥蛋已送至林業局救助站進行搶救,樣品已聯繫林業部南京鑑定中心鑑定,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圖為被查獲的白鷺蛋已經孵化出來的白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