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鼠狼趕走「鴨媽媽」志願者客串「鴨爸爸」
青島大學嶗山校區千劍湖吸引了鴻雁、斑頭雁、綠頭鴨等野生鳥類在此繁衍後代,湖邊的黃鼠狼卻前來搗亂,不僅咬壞了綠頭鴨窩裡尚未孵化的鴨蛋,還咬傷了綠頭鴨趕走「鴨媽媽」,護鳥志願者只得客串「鴨爸爸」,人工孵化被遺棄的綠頭鴨蛋。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志願者經過20多天人工孵化,已經有5隻綠頭鴨寶寶破殼而出。1個多月後,這些人工孵化的小綠頭鴨將重返千劍湖。
志願者幫小鴨破殼
上午9時許,記者在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同樂三路救助點看到,志願者正在悉心照料剛孵化出來的5隻小綠頭鴨。鴨寶寶在孵化器裡瞪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世界。其中一隻因為是剛孵化出來,身上的絨毛還沒有幹。「昨天早晨我們查看孵化情況的時候,發現有5枚鴨蛋出現了裂縫,但直到晚上,鴨寶寶也沒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破殼,我們只好幫助它們去除了蛋殼。」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負責人張世平告訴記者,因為這些綠頭鴨的鴨蛋在野生孵化過程中被母鴨丟棄,期間「閃」了幾天,小鴨子體能因此受損,沒有力量自己破殼。為幫助小鴨子們破殼,張世平一晚沒睡好,清晨7點多,又有兩隻小鴨子在他的幫助下爬出蛋殼。「這裡還有1隻鴨蛋也有裂紋,再沒有動靜,我也要幫它扒掉蛋殼。」張世平介紹說。
「青大千劍湖這些年棲息了不少野生鳥類。」張世平告訴記者,千劍湖從4年前開始,陸續有了綠頭鴨、鴻雁、斑頭雁等野生鳥在此棲息,之後由於大家保護得當,冬季來臨前還會有許多遷徙的野鳥飛來,湖裡野鳥數量不斷增加。每到冬季,僅綠頭鴨的數量就能達到上百隻。為了爭奪繁衍後代的「地盤」,開春天氣回暖時,綠頭鴨就開始相互打鬥。敗下陣來的綠頭鴨先後離開湖區,遷徙到別處「自謀出路」,冬季時再回來扎堆越冬。因此到了眼下這個時節,湖裡僅剩下20多隻綠頭鴨,這些「常勝將軍」在此孵蛋繁衍,這些人工孵化的鴨蛋都是這些「常勝將軍」的。
鴨媽媽棄窩扔蛋
「6月中旬,我們在千劍湖發現了兩批鳥蛋,總共21枚。」王世平告訴記者,今年千劍湖周邊的黃鼠狼比較多,經常會吃綠頭鴨、鴻雁、斑頭雁窩裡尚未孵化的蛋。雖然湖心設置了人工島,可會遊泳的黃鼠狼仍能到人工島上偷蛋吃。為防黃鼠狼破壞鳥蛋,志願者在封閉的半幅湖區裡面放養了兩隻狗。「兩隻狗起了作用,嚇跑黃鼠狼,可狗有時也會糟蹋鳥蛋,我們只好又把狗圈養了起來。」王世平說,狗被圈起來之後,黃鼠狼捲土重來繼續搞破壞。它們不但偷蛋,甚至咬傷了兩隻母綠頭鴨,嚇得鴨媽媽再也不敢進窩孵蛋。志願者將被遺棄的綠頭鴨蛋收集起來,使用專用的孵化箱進行人工孵化。張世平告訴記者,他們對撿回的鴨蛋體檢發現,大部分都已經孵化了一周,部分還有繼續孵化的可能。
野鳥胃口大市民可認養
「救治的野鳥越來越多,食物的花費就是一個大問題,大雁每天要吃1元左右的糧食,綠頭鴨每天也得5毛錢,協會沒有固定經濟來源,基本都靠志願者自己掏錢。」張世平告訴記者,小綠頭鴨孵化後,經過1個多月的人工餵養,就可以重新放歸千劍湖,開始野生環境的生活。但隨著小野鴨飯量增大,食物又成了新的問題。「市民可以認養這些小綠頭鴨。」張世平說,前段時間他們人工孵化的7隻鴻雁,放回湖裡之前,被兩名熱心市民認養了。認養的市民可以為自己認養的野生鳥類提供飼料等食物,也可以給他們起名字。人工孵化的野鳥放養前,志願者可以將認養人的名字或野鳥的名字做成環牌,套在野鳥的腿上。
志願者每天撿菜餵野鳥
「平時千劍湖裡的野鳥都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來負責餵養,除了餵養豆粕、玉米碴等飼料外,他們還會到周邊的菜市場撿拾菜葉,一般情況下湖裡的大雁、野鴨一天能吃上滿滿五六塑膠袋青菜。」張世平介紹說,老師和學生志願者在3年前便開始照料湖裡的大雁、野鴨等野生鳥類,期間從來沒有間斷過。每天一大早到菜市場撿拾青菜葉,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除了餵養千劍湖裡的野鳥,志願者每天還會到千劍湖內巡視,看看有沒有鳥寶寶被孵化出來,有沒有新的鳥蛋被產下,如果看到有鳥蛋被遺棄,他們則要儘快將它們送到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以確保鳥蛋不被損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