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自誕生以來,就被人們敬若神明,畏之如惡魔。廣島長崎核爆之後,這種有毀天滅地之能的超級武器更是讓人談之色變。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到目前為止,人類試爆過威力最大的核武器,就是前蘇聯在新地島引爆的「沙皇炸彈」,爆炸當量達到了5000萬噸TNT。它的巨大威力,不僅使全球通訊中斷,甚至造成了亞歐大陸發生輕微的偏移。
但事實上,5000萬噸當量的「大伊萬」,還是蘇聯人妥協的結果。氫彈的原理是核聚變,威力比原子彈的核裂變更大,而且能做到近乎無限制地增加當量。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展開核競賽,除了製造更多數量的核彈頭外,還在追求提高單彈頭爆炸當量。最初,「沙皇炸彈」的設計當量達到了駭人聽聞的1億噸。在蘇聯人的設想中,它是被用來進行「大決戰」的終極武器,擁有「一顆毀滅對手」的恐怖實力。按照計劃,沙皇炸彈要製造兩枚,一枚用來試爆,一枚用作戰爭儲備。
後來,蘇聯科學家經過論證發現,1億噸當量的氫彈一旦爆炸,將對地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便降低當量到5000萬噸。
事實上,蘇聯人的瘋狂遠不止於此,對於「超級氫彈」的研製,他們一直非常熱衷。與中小型氫彈的「有限核戰爭」不同,當氫彈的威力足夠大時,將造成一些更為嚴重的連帶後果,比如地質災害。
俄羅斯《對話者報》曾披露過一則秘聞:上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有過一項神秘的核計劃:製造一枚10億噸當量的史前氫彈。這種武器不會被用來轟炸敵人領土,而是埋藏在海底的關鍵位置引爆,製造出超級地震和海嘯。如果在北美沿岸引爆,數百米高的巨浪足以將紐約等沿海大城市徹底吞噬。如果在地中海沿岸引爆,會讓許多北約小國蕩然無存。
後來,蘇聯內部終究是理性佔據了上風,瘋狂的核計劃也被否決。北約也「免遭」了一次滅頂之災。
不過,據《對話者報》透露,超級氫彈的計劃雖然沒能實施,但蘇聯核潛艇卻曾在歐洲沿海地區布設過20多枚10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這些核彈的引爆裝置由蘇聯本土掌握,到了最後關頭,它們將被同時引爆,製造出海嘯、地震,給歐洲多國帶去一場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