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一枚直徑為2.5米,長約12米,尾部有一個降落傘裝置的氫彈被裝在蘇聯空軍一架圖一95戰略轟炸機上。
這架圖-95飛機滑出跑道,迅速爬升到了1.5萬米的高空中,向著投放點飛去。到達投彈點後,隨著地面指揮員的一聲令下,這枚氫彈便從機艙落下。當機組人員看到它的3個降落傘已順利打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風馳電掣般地逃離試爆點上空。按蘇聯科學家的計算,氫彈將在4500米的空中爆炸,從投彈到爆炸大約17分鐘,在這段時間裡,飛機必須脫離危險區。
當這架圖-95飛行了250公裡後,突然一道白光閃過,隨之飛機被一股氣浪衝得上下劇烈顛簸,在飛機身後,一個閃著橙紅色的蘑菇雲迅速膨脹並盤旋上升。圖-95飛機上的機組成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成為這位「超級死神」所「邀請」的第一批客人。
在爆炸的中心地帶,厚3米、直徑25公裡的冰塊很快被融化了,修築在爆炸地進行試驗的工事消失地躺在地上,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模樣。那些被用來做實驗的動物,已根本找不到影子了。在距離爆炸點2000公裡範圍內的動物大多全身脫毛,然後痛苦地死去。用這次爆炸的目擊者的話形容就是慘不忍睹、駭人聽聞。
全世界都知道了這次不同尋常的核試驗,特別是在美國更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蘇聯對外宣稱:我們還有1億噸當量的氫彈,不過我們不想進行試驗,因為我們擔心把自家的窗戶震壞了。
據稱,蘇聯的「阿爾扎馬斯-16」實驗室還研製過當量為10億噸級的氫彈。假如這枚10億噸當量的氫彈在美國的海邊爆炸,將會掀起高達1500米的狂浪吞掉整個美洲大陸。雖然,從軍事角度而言,製造如此大當量的氫彈並沒有太大的用場,但當時在冷戰思維下,美國和蘇聯都想通過利用軍備競賽方式超過對方。
所以,1961年的這次令世人震驚的核爆炸後,蘇聯以勝利者的姿態屹立在世界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