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滾繡坊居民家裡抓到「四腳蛇」身份竟然不一般
近日,兩位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葑門片區(雙塔街道)滾繡坊社區的吳瑞鹹阿姨家中,將她前天在家裡抓到的一條「四腳蛇」帶走放生。
-
市民抓到的"綠蜥蜴"是保護動物嗎?網友稱是綠鬣蜥
市民在家抓到的綠鬣蜥。童建華 攝 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黃鸝新村的一王姓居民在家中發現一條『小可愛』,他認為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我們真的不懂,只能求助萬能微博,該如何辦?10月14日,江東白鶴社區民警童建華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條信息,立即引來不少網友包括野生動物專家的圍觀。 市民在家抓到「綠蜥蜴」 昨天,記者聯繫上了童警官。
-
姜堰市民捕到北美小鱷龜 專家:不可隨意放生
姜堰市民捕到8斤重的鯿魚覺得很罕見,興化市長安社區吳師傅在河裡捕魚時,意外抓獲一隻怪狀大烏龜,也吸引了不少街坊鄰居參觀。 「我長這麼大沒看到過這麼大的龜。」 昨天,在吳師傅家的院子裡,擠滿了圍觀群眾,大家圍著地上一隻四不像的「怪物」議論紛紛,都搞不清這隻大烏龜到底是什麼品種。
-
野生動物救護站「龜滿成患」 多數不能放生只能養著
最近,因為參與救助的龜類動物太多,河南省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有些「吃不消」。「龜滿為患」過冬難在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內,有兩個隔離房的水池裡爬滿了巴西龜和鱷龜。幾十隻龜互相「擠」著在淺水池裡,還有的巴西龜爬到另一隻龜背上。救護站站長董朝偉介紹,從今年1月1日到9月30日,野生動物救護站共救助野生動物約有720隻,其中外來物種就佔到了總數量的1/7左右。
-
北美大鱷龜驚現島城 專家提醒市民不要隨意放生(圖)
半島網6月7日訊(見習記者 董曉) 前天,家住肥城路的孫先生到水庫釣魚,竟釣上一隻頭似鱷魚、身有龜殼的「異型」烏龜。經專家辨認,這原來是一隻非常罕見的北美大鱷龜。 孫先生告訴記者,6月5日早7時許,他到浮山南麓一水庫釣魚時,釣竿突然被拉彎,孫先生使勁拉上來,結果讓他大吃一驚:釣上來的「怪物」身長50釐米,黃褐色,身上長滿肉刺。更讓他害怕的是,「怪物」背上長著像烏龜一樣堅硬的殼,嘴巴卻是鷹嘴狀。當天下午,孫先生將怪龜帶回家放在魚缸中,誰知第二天發現,魚缸裡的4條金魚全被這傢伙吃了。
-
市民家現罕見「四腳蛇」 身長20多釐米(圖)
前天下午,一條長20多釐米、長著4隻腳、有著跟蛇一樣頭的動物溜進黃島一居民家,怎麼趕也趕不走。經黃島區野生動物保護站專家鑑定,這是一條黃紋石龍子,俗稱「四腳蛇」,目前在青島地區已很少見,近年來在嶗山地區發現過一次,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
市民路邊買下雕鴞送到派出所 動物救助機構將放生
記者 龔國榮/攝昨天上午,一隻雕鴞(xiāo)被送至寧波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公室,接受寧波市陸生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的初步檢查。「這隻貓頭鷹是14日晚上,從東柳派出所接過來的,當時有市民將它送到了派出所。」寧波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公室專家陳文炎告訴記者,經初步鑑定,這小傢伙屬於鴟鴞科鳥類,民間俗稱「貓頭鷹」,它們一般出現在山林中,從體型上看,它已成年。
-
信陽洪水中發現稀有四腳蛇,屬國家保護動物
信陽地區洪水之中有網友發現了一條非同一般的四腳蛇,只見它長著長長的身體,外形猛地一看跟信陽地區常見的四腳蛇石龍子沒什麼區別,但定睛一瞧卻發現這隻四腳蛇與眾不同。只見這條四腳蛇背上有三道條形紋路,尾巴呈現深藍色,非常豔麗,在燈光照射下更顯色彩斑斕,非常好看,經查驗相關資料得知,這條與眾不同的四腳蛇學名叫做藍尾石龍子,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藍尾石龍子分布區域廣泛,中國南方大部分山區都有分布,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受國家法律保護。
-
開福寺前售賣野生動物,放生還是放死?
在開福寺前看相多年的何師傅說,他和周圍朋友經常看見有人售賣野生動物,就在24日還親眼見到賣出去三隻。上午11點,一處擺攤販賣鸚鵡、烏龜、兔子等動物的商販告訴記者,每年只來開福寺四次。「不少香客買動物放生,廟裡面就可以放。」在與記者攀談時,他老闆在20分鐘內已賣出2隻兔子,一隻八哥,共售價120元。
-
鱷龜吃掉小鴛鴦放生話題引市民關注
有市民爆料,鱷龜是一名老大娘放生的。 「這哪裡是放生?簡直是在害命!」一些市民對放生鱷龜者表示譴責。 「到了冬天,哈爾濱天寒地凍,鱷龜將無法生存。」市民李先生說。 記者調查發現,如同鱷龜被放生到鴛鴦湖裡一樣,由於盲目並缺少對放生物種的科學認知,放生帶來的潛在危險正在增加。
-
盤點現身合肥的「神奇動物」 安徽博物專家:擅自放生野生動物系違法
7月12日上午,合肥野生動物園一隻黑猩猩「越獄」,一時間掀起千層浪,引發全國關注。其實,這次黑猩猩所引發的動物事件在合肥市並非首例。蟒蛇、鱷魚、梅花鹿……近日,安徽省知名博物專家虞磊為我們盤點了這些年他親身經歷的,出現在合肥的那些「神奇動物」們。
-
石獅永寧鎮村民下海撿螺抓到一條蟒蛇 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昨日上午10時,永寧鎮的張自力先生將一條長2米多、重10斤的蟒蛇交給市林業管理處工作人員,請專業人士將蟒蛇放生。據了解,這條蟒蛇是其從海灘上抓回來的,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蠕動著肥胖的身軀,豎起頭部對著圍觀群眾,發出「嗤嗤」的聲響,圍觀的人被嚇得急忙後退。
-
市民在武大賞櫻遇奇怪四腳蛇 專家:不要抓捕
原標題:武大賞櫻遇奇怪四腳蛇,專家:是「三有名錄」動物,不要抓捕網友拍到草蜥 網友供圖武漢晚報3月27日訊(記者費權)27日,有網友發布微博稱:他在武漢大學賞櫻花時,偶遇奇怪四腳蛇。動物專家稱,該動物為草蜥,被國家林業局收錄在「三有名錄」動物之列,碰到不要捕抓。
-
市民清明節愛放生動物 或破壞環境生態平衡(圖)
誰料,僅僅過了三天,竟然在另外一個花鳥市場裡見到了自己當初放生的那隻龜。近日,家住松江的汪小姐就遇到了這樣一件讓她氣憤不已的事情。 隨著清明節將至,不少市民選擇用放生等方式來寄託哀思或是進行祈福,不少商家更是瞄準這一商機趁機銷售各种放生動物。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放生雖然是好事,但並非所有的動物都適合,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破壞生態抑或是導致動物大批死亡。
-
村民漁塘捕獲鱷龜 專家叮囑勿隨意放生
餘大爺介紹,費了好大勁把它抓起來,它體積大,攻擊力強。餘大爺表示,他從來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龜。自從抓到這隻大龜,每天慕名前來觀看的鄉鄰絡繹不絕。經鑑定,此龜叫鱷龜,屬外來物種,分布於北美洲東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西北部,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專家提醒,鱷龜屬外來物種,隨意放生對生態環境危害甚大。
-
四川市民發現「藍色蜥蜴」 主動上交後被告知放生-動物,野生動物...
「這裡發現了一條藍尾巴條紋蜥蜴,好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們準備上交給國家。」昨(25)日中午1點左右,市民楊先生向四川在線資陽站爆料,他在沱東新區迎賓大道附近捉到了一隻「認不到」的動物。爆料人:背部黑白條紋相間,藍色尾巴的動物到底是啥?
-
劉建國:巴西龜放生凸顯野生動物放生法律短板
作者 劉建國 「一大早去放生1500多隻烏龜。」昨日早上6點,福州市民李女士刷微信朋友圈,突然看見朋友這句話,還附有多張圖,圖中是成袋成袋的小烏龜。「這放的可是外來物種巴西龜,整個江裡得被消滅多少物種啊!」環保人士呼籲,市民「放生」也要注意物種選擇,切勿因自己的「善心」而破壞生態的平衡。
-
老人家門口抓到半米長毒蛇 專家建議去偏遠處放生
摘要:昨天中午,漢口的李先生在家門口抓到一條蛇,蛇身長50釐米左右,頭部為三角形。動物專家鑑定後稱,這是一條短尾蝮蛇,為中小型毒蛇,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建議放生至偏遠處。 本報訊(記者孫笑天)昨天中午,漢口的李先生在家門口抓到一條蛇,蛇身長50釐米左右,頭部為三角形。動物專家鑑定後稱,這是一條短尾蝮蛇,為中小型毒蛇,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建議放生至偏遠處。
-
長江宜賓段現兇猛灣鱷 當地提醒勿「放生」外來物種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5日電(王哲葉昌榮)記者5日從宜賓市翠屏區農林畜牧局漁政站獲悉,長江宜賓段發現人為放生兇猛灣鱷,當地有關部門已提醒市民勿在天然水域「放生」外來物種。當地市民在長江捕獲的「小鱷魚」。
-
「合晚快新聞」天鵝湖漂浮死亡烏龜,市民隨意放生惹禍端!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天鵝湖有一些小烏龜死亡,漂浮在水面上。6 月 9 日下午,記者從蜀山區城管局了解到,網上流傳的疑似天鵝湖水面漂浮死亡小烏龜的視頻,應該是在匡河和天鵝湖交匯口翡翠路橋附近。蜀山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天鵝湖和匡河存在一些市民隨意放生現象,現在夏季逐漸熱了起來,一些放生的小烏龜、鯉魚等出現了死亡,漂浮在水面上,但是這種現象並不多。據了解,出現小烏龜、放生魚類死亡現象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匡河以及匡河與天鵝湖交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匡河區域雜草、蘆葦蕩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