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覆蓋1.5個印度地區?印媒:中國以天氣控制系統威脅印度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我國發布了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關於擴大氣候變化系統的計劃,具體內容說的是,到2025年,形成一個完善可靠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人工降雨、降雪的作業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裡以上。

很顯然,在大家眼中,這麼一個人工影響天氣的系統一旦完善,好處極多,國內天氣災害的影響會小很多,乾旱地區不再乾旱,洪水地區不再發洪水,是實實在在為百姓謀福祉,為人民謀利益的好事,但是在印度人的眼中,這麼一個用之於民的天氣系統,卻成為了解放軍威脅印度的「大殺器」。

據印度《歐亞時報》報導,對於我國發布的這個天氣控制系統,印度有分析人士稱,在中印邊境氣溫惡劣的衝突地區,這麼一個天氣控制系統將成為解放軍在惡劣天氣下取得勝利的利器。報導稱,在過去的七個月裡,中國和印度在「拉達克」東部地區發生邊境爭端,使得兩國的邊防部隊在邊境持續對峙了好幾個月,目前雙方仍然在喜馬拉雅山西部為漫長而嚴峻的冬天做準備。

印度人稱,中國對這樣的一個局面早有預料,因此多年來一直在尋求這樣的系統,這個系統能夠讓中國準確估計乾旱或者冰雹帶來的災害,同時還能夠在各種極端天氣環境下提供幫助。那麼這麼一個天氣系統如何在中印邊境打開局面呢?

按照印度人的思路,大致有兩種手段:一是準確預測即將到來的極端天氣加以防範,或者通過人工幹預改善後續的天氣狀況;二是通過改變本國天氣狀況從而間接控制印度的天氣。第一點不用多說,在這裡我們重點聊聊第二點,也就是說為什麼印度人會認為我國能通過本國天氣影響印度天氣,從而威脅印度。

印度馬尼帕爾高等教育學院氣候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表示,「(這項)雄心勃勃的工程技術的出現可能會加劇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甚至加劇敵對情緒。因為如果沒有監管的話,一個國家的天氣變化將會影響到另一個國家。」隨後,這位印度教授補充道,「儘管中國尚未顯示出『單方面』在地面上部署這個工程項目的跡象,但是其天氣變化的規模以及包括巨型水壩(如三峽)在內的其他大型工程項目,都表明了中國有能力、也願意這麼做。」

雅魯藏布江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條河流發源於青藏高原,進入印度境內後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是印度主要河流之一,也因此,印度人一直擔心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遊建立大壩會影響到印度對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使用,為了打消印度的疑慮,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會與印度共享這條河流的水文數據,對印度人防洪抗洪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2017年的洞朗對峙事件中,由於不可抗力,我國曾短暫停止分享水文資料,失去珍貴水文資料的阿薩姆邦居民再次感受了對洪水的恐懼。印度人認為,中國是在利用水文資料或者大壩的影響,讓印度人遭受了洪水的打擊,而這種影響也可以歸類於天氣控制系統裡,所以印度人認為,中國在現在發布這條信息,就是在用足以覆蓋1.5個印度的天氣變化系統來威脅他們。

而在我看來,印度此舉更大的目的,或許還是為了針對雅魯藏布江。但不管從何種角度來看,中國的天氣控制系統都是用作民用,主要任務就是預防自然災害,比如乾旱和冰雹,沒有任何的跡象能表明這一計劃會用作軍用。另外,印度人所提的雅魯藏布江的例子,原本就不具備說服力,因為向印度提供水文資料,是我們基於和平發展的美好心願提供給印度的額外幫助,我們是完全可以不這麼做的。最後,這個天氣控制系統預計建成時間也是2025年,離如今尚早,那個時候中印關係如何還不好說,印度人又何必杞人憂天?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印度雷暴天氣頻發,至少315人遭雷擊身亡,印媒分析原因有這兩點
    據印度媒體7月5日報導,近日,印度北部遭遇雷電暴雨天氣,當地時間7月4日,北方邦就有23人因被雷擊而死亡,另有29人受傷,報導稱,大部分遇難者是在稻田裡勞動的農民或是在樹下躲雨的民眾,與此同時,位於印度北部的哈爾邦在7月4日也有23人死於雷擊。
  • 拉達克接近發生地震引發雪崩,印媒:印度空軍有優勢,有戰必勝!
    高原的天氣非常寒冷,為印度邊境部隊及時提供作戰物資和後勤補給,成為印軍最頭痛的問題。印度部署的3.5萬名邊境警察部隊,卻難以忍受拉達克高原的極寒天氣,多次要求印度政府將他們撤離至平原地區休整或輪換。如果當地氣溫降至零下40度,暴風雪會把通往拉達克的陸上運輸補給線徹底封閉。印度一名退役高級將領認為,在拉達克的冬季與鄰國軍事對峙,是極其不明智的決策。
  • 印媒最新消息:2名印度士兵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死亡
    就是這倆士兵 為修橋時死的士兵安葬 【大軍事消息】印媒最新消息顯示,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兩名印度士兵死亡。
  • 中方剛從前線撤軍1萬,印度隨即宣布,將在中印邊境增加5萬兵力
    隨著冬季的深入,中印邊境高原地區的氣候愈發惡劣,其1月份氣溫可能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這樣惡劣的天氣,無論是對邊防士兵還是武器裝備而言,都是一項艱巨的挑戰。這樣的情況下,中印對峙雙方在考慮軍事任務時,也需要充分尊重室外灑水成冰的溫度。
  • 印媒稱西藏航空網將使解放軍火力覆蓋印度全境
    到2011年時,中國將在西藏有5個機場。這些機場按照幾乎相同的間隔,從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穿越西藏明顯會對印度安全產生影響的區域。  從歷史角度來看,西藏一直被視為印度的安全緩衝地帶,喜馬拉雅山脈提供了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然而,中國沿西藏邊境地帶構建機場網絡之舉,可能會使這道強大的屏障喪失效力。這些機場都能夠運行大型民用飛機,從表面上看,這是為了應對未來日益繁榮的旅遊業而建造的。
  • 印太地區將起風浪,印度組建海上司令部,美國渲染海上新威脅
    日前,印度學者、印度前海軍情報官員希希爾·烏帕德亞雅發表文章稱,印度最新宣布要在2021年前成立首個「海上戰區司令部」,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轉型的一部分。印度「海上戰區司令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印媒曝最新畫面:我軍15輕坦緊貼印度哨所部署,緩緩推進氣勢逼人
    數月以來中印在邊境地區對峙,印度一直在和談上提出過分條件導致陷入僵局。印媒公開最新畫面,顯示中方在高原前線部署15式輕坦,位置緊貼印度哨所,幾十輛鋼鐵巨獸緩緩推進,氣勢逼人。毋庸置疑,當前的局勢,對那些駐守在邊境地區的印軍,又將是一次沉重打擊。
  • 幾個菜喝成這樣?印媒:疫苗若成了主要外交工具,優勢盡在我印度
    【南方+12月10日訊】據印媒12月9日報導,新冠疫苗或成為各國新的外交工具。而印度將超越世界各國,在這場疫苗外交中,成為領導者。而據印媒報導,早些時候,由於印度新冠疫情持續加重,印度政府指定的火葬場和墓地已經「告急」。印媒稱,想要火化死於新冠病毒的親人,印度人需要排隊等候至少五個小時。
  • 印在加勒萬河谷取景拍劇,局座:印度就是有個特點,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沒想到印度竟然把這次衝突事件翻拍成了電影,拍攝團隊還親自到所謂拉達克地區實地取景,印度的這一做法也引發了熱烈討論。 從流傳的圖片來看,先是「印軍」嚴陣以待、衝鋒、雙方拿起石塊和棍棒互毆,而「解放軍」總是一群人圍毆三個一個人打(甚至還有人笑場),此外還有人輪著纏著鐵絲的棒子,在混鬥之後「印軍」俘虜了「解放軍大鬍子軍官」。
  • 印度打算用蜂群無人機對付中國?印媒潑冷水:中國在某些方面甚至...
    【環球網軍事報導】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作者尤尼斯·達爾(Younis Dar)12月2日撰寫報導稱,根據其他印度媒體近期發布的報導,為對抗中國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防空力量,印度決定加快發展本國的蜂群無人機系統,其類似於中方在邊境另一側部署的同類裝備。
  • 印度士兵能以一敵八?先看看買的美國防寒服是不是「中國製造」吧
    我們只看到印度媒體喜歡亂攀親戚說大話,莫不知,印度專家吹起牛來,也能把牛皮吹上天!據印媒報導,有印度專家在解讀中印形勢和緊張關係時表示,在所謂「拉達克」地區,一名印度士兵打得過8名中國士兵。言外之意,印度士兵戰鬥力槓槓滴,印軍在邊境地區佔據絕對優勢。
  • 挑釁中國,印度圖什麼?憑什麼?
    中國不會允許中印邊境成為中國的失血點。
  • 中國幹預天氣無人機首飛,印媒驚慌:中國的氣象武器要來了
    近日,中國的民用無人機迎來了重要時刻。由中國航空工業研製的首款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甘肅首飛,那麼這款無人機「水平」如何,作用是什麼?為何印度稱其是用來對付他們的武器呢?近日,「甘霖-Ⅰ」在甘肅金川機場成功首飛,作為國內第一款用於民用領域的大型無人機系統,「甘霖-Ⅰ」開闢了航空先進裝備應用的新領域。
  • 印度又想起一款新裝備:這可是中國沒有的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印度在2020年陸陸續續接受了法國的「陣風」戰機,當然,這一戰機也經常被印媒吹捧成世界第一的戰鬥機。不過,就在最近這段時間,印度民眾仿佛已經審美疲勞,「陣風」戰機似乎已經滿足不了印度人的精神需求了。
  • 中國研究控制天氣,印度擔心個啥?我們又不在喜馬拉雅山人工降雪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說的就是氣候或天氣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諸葛亮"借來東風",也就無法火燒曹營,周瑜的老婆自然也就被曹操納入後宮了,天下也早已一統。在古代看來,這簡直就是神話,但類似的技術,中國即將掌握。
  • 印媒:印軍在實控線附近設置帶刺鐵絲網,警告中國不要「越界」
    據《今日印度》報導,消息人士稱,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LAC)附近設置了包括帶刺鐵絲網的一些障礙物,是在向中方發出警告信號不要「越界」。消息人士稱,自8月29日以來,中印雙方幾乎每天都有旅級指揮官級別的會晤。
  • 印媒繼續「放風」:為迎零下40度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建「特殊庇護...
    談判還在繼續,印媒「放風」也沒停。《今日印度》18日報導稱,為迎接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為士兵建造了「特殊庇護所」。▲《今日印度》:為應對冬季裡來自中國的挑戰,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的庇護所升級《今日印度》援引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保證在「拉達克地區」部署士兵在冬季的作戰效率,印軍已為部署在該地區的所有部隊完成居住設施建設,包括建造快速拼裝式的庇護所。
  • 中美雷射武器太美好印度也要造,可功率僅中國1/30
    不過,時至如今似乎中國後來者居上,在雷射武器領域隱隱成為了引導者。雷射武器雖然好,但卻也不是那麼好研發,中美兩國雷射武器在暗暗較勁的同時,印度也盯上了這個「香餑餑」。近日,據印媒《歐亞時報》報導,利用雷射和微波的定向能武器可以輕易的讓空中目標喪失戰鬥能力,包括無人機,飛彈甚至衛星等。
  • 《商業內幕》:美軍和印度籤署新協議,幫助印度監視中國
    印度在軍事上對中國的忌憚之心漸弄,23日印度多家媒體報導了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視察列城的消息。除此之外,根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同一天的報導,美國的高級軍事指揮官也表示,在過去中印邊境對峙加劇的幾個月裡,美印軍事靠近,美軍方開始幫助印度密切監視中國軍隊。
  • 印度鼓吹「中國威脅」,重磅動作釋放危險信號,不料莫迪自作自受
    據環球網1月7日報導,印度「防務新聞」日前指出,在印度經濟不斷衰退的情況下,印度還在計劃增加國防預算,以應對來自於中國的「威脅」。此前,印度政界高層曾表示,印度必須要在經濟和戰略實力上「超過中國,以遏制中國的野心」。顯而易見,印度針對中國的陰謀還在進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