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地區將起風浪,印度組建海上司令部,美國渲染海上新威脅

2021-01-08 軍青十一處

隨著全球資源、人才和科技中心向亞洲方向轉移,再加上2020年新冠的持續衝擊,美國和印度的海洋戰略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

印度將組建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

日前,印度學者、印度前海軍情報官員希希爾·烏帕德亞雅發表文章稱,印度最新宣布要在2021年前成立首個「海上戰區司令部」,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轉型的一部分。

印度「海上戰區司令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該司令部將擁有對印度西部和東部海軍艦隊、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海上攻擊機和運輸機,以及安達曼-尼科巴聯合司令部麾下的兩個兩棲步兵旅等部隊的全面作戰控制權。一次性集中了印度西海岸的海空軍力量,可以保證作戰規劃的實施和作戰效率的提升,避免軍事資源的浪費。

其次,在該司令部的領導下,擁有印度海軍資產的空軍和陸軍將發揮「力量倍增器」的作用。例如,最近成立的蘇-30MKI戰鬥機中隊配備了「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目前部署在南部空軍司令部轄區內的坦賈武爾,現在將成為海上戰區司令部的一部分。

此外「超日王」號航空母艦作為唯一主戰航母,也將在西海岸進行監控和巡邏任務,而蘇-30MKI戰鬥機中隊也能為該航母提供保駕護航的作用。

再次,在「海上戰區司令部」的主導下,未來印軍空軍還將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等地方部署更多軍機,監控馬六甲海峽。這將會加強印度的深入印度洋的遠洋打擊能力。當然,在整合三軍各層面的力量之前,還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並發展出新的聯合理論和戰略,而這些很可能是新司令部開始運作前必須要進行的步驟。

顯然,印度海軍正在向現代化、深水部隊轉型,其將戰略重點也從陸地轉移到了印度洋上,以後採取針對競爭者的海上行動將越來越多!隨著印度海上戰區司令部的推進,印度洋將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局面。或將導致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對印度形成一種依賴性,進而在一些利益攸關的問題上跟我們作對。這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並制定一系列反制措施應對來自印度乃至整個印度洋國家的挑戰。

美國也發布了新的海上戰略。

日前,美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聯合發布題為《海上優勢:通過一體化全域海軍力量取勝》的海上戰略報告,大肆鼓吹戰略威脅,意圖挑撥全球軍力平衡和地區安全穩定,負面影響不容低估。

這次的新版戰略報告主要呈現兩大特點。一方面凸顯美軍重返印太的戰略意圖,不斷渲染誇大對手的海上力量正在大幅度增長,並試圖通過控制海洋資源來顛覆國際秩序。該報告直接點名了俄羅斯,聲稱,俄羅斯正在尋求擴大影響力和破壞國際規則。為此美軍需要大力發展海上力量,以重塑屬於自己的國際秩序。

另外一方面,鼓吹搶佔戰略先機的重要性!為搶佔未來戰略先機,報告要求美國加強與盟友之間的軍事合作,並依靠海軍力量的整合來化解國家安全風險。目前,美軍已計劃進一步完善海上作戰力量優先事項、能力發展、投資、撤資和作戰方法等細節,並提供給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高層,由後者督促所屬部隊按計劃執行。

美國海軍發布這份戰略報告的目的,除了讓拜登政府關注海軍外,更多的是想要更多的軍費來推進戰略威懾能力建設,同時向印太、歐洲等熱點地區部署軍力,維持美國海軍的作戰優勢。

怎麼看,印度和美國的新版海上戰略架構呢?

無論是印度組建海上戰區司令部,還是美國海軍發布新版戰略報告,都將目光放在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上。這意味著未來,這兩片海域的準軍事活動將越來越多,使得海上對抗風險進一步增加了。

就美國和印度的關係而言,在美國推進印太戰略的同時,印度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站隊美國,成為印太地區的主要攪局者。

美國重塑海洋霸權的步伐正在加快。美國出於維護全球統治地位的需要,將會團結更多的盟友,或者通過印度這樣的「戰略合作夥伴」從中作梗,從而使印太地區陷入動蕩局勢。

第三,軍事博弈將成為印太局勢發展的主要特點。如果說以前,世界各國都可以用法理和規則限制和維護自身的權益,那麼未來誰拳頭大誰說了算將成為左右印太局勢的主流。不難預料,屬於印太地區的"多事之秋"正加速到來,更多的海洋摩擦,或許還在後頭!

相關焦點

  • 兵韜志略|印將成立「海上戰區司令部」,獲戰力「倍增器」?
    熱點新聞:近期,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稱印度將新成立 「海上戰區司令部」,這將成為印度首個新的「地緣」戰區司令部,也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 印軍計劃重組軍隊,推出海上戰區司令部
    而立志成為有聲有色大國的印度也終於在近日做出行動,推出第一個整合印度海陸空三軍力量的海上戰區司令部。 這個海上戰區司令部設置在印度西海岸的格爾瓦爾,它將擁有空前的全面作戰控制權,包括對印度西部和東部海軍艦隊,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海上攻擊機以及運輸機的絕對控制。
  • 美媒:印軍重組首推海上戰區司令部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2月23日發表了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作者為印度金達爾國際問題學院副教授、印度前海軍情報官員希希爾·烏帕德亞雅。文章認為,新成立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將成為印度首個新的「地緣」戰區司令部,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全文摘編如下:推動軍事重組印度最新宣布的在2021年前成立首個海上戰區司令部的消息是一個重大進展,也是印度武裝部隊早該進行的轉型的一部分。
  • 美媒吹印軍海上司令部:遏制馬六甲,制霸印度洋!
    今年6月份的時候,我國和印度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了武裝衝突,對方被冷兵器打的一敗塗地,印軍死亡20多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印度自然就成為了美國在南亞地區最好的"突破口"。(馬拉巴爾2020演習中,印度和美軍航母協同)日前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了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將印度準備成立的所謂海上司令部亂吹了一通。
  • 印媒擔憂邊境衝突蔓延到海上,印軍高官:正密切監視中國海軍活動
    答:安達曼和尼科巴司令部(ANC)已經發展為三軍司令部,建立在聯合作戰的精神之上。ANC也將成為海洋戰區司令部的一部分。為了使司令部有效運轉,三軍之間保持了有效的協作。我們正在制定計劃增加適當的海軍裝備和基礎設施來加強這個司令部,以提高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整體安全。問:ANC中有哪些新的軍事平臺和其他基礎設施?
  • 海上命脈危在旦夕?印度海軍艦艇傾巢而出,兵鋒直指馬六甲海峽
    繼不久之前印軍高層揚言有能力在關鍵時刻封鎖整個馬六甲海峽之後,作為南亞海上一霸的印度海軍,於近期再一次以實際行動回應了這一說法。據印度知名防務網站IDRW援引本國媒體的相關報導稱,消息人士於本周五向媒體透露,一場大型軍演已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拉開了帷幕。
  • MQ-9B將在東海掀起風浪—海保引進海上衛士大型無人機
    據社交媒體消息:10月15日起,海上保安廳開始測試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測試將持續到11月10日,期間共進行13次飛行測試,預計飛行總時長為150小時,主要測試內容包括:起飛、著陸和操縱,飛機探測、監控和發送目標實時圖像的能力,飛機實際使用中的問題及維修方法等。
  • 高原對峙數月後,印軍終於決心,建立新戰區司令部
    坦克在高原對峙數月後,印軍終於決心,建立新戰區司令部。印度目前的18個司令部全部是單兵作戰司令部,其中陸軍和空軍各有七個司令部;海軍有剩餘的四個。對印度核武器有作戰控制權的戰略部隊司令部是唯一的聯合部隊司令部,但是屬於戰略級單位,計劃為單列。18個司令部在不同一地點,分別進行訓練,計劃等等。這樣的工作效率寫得相當有低,因此提出了聯合戰區司令部的問題,打算將所有的司令部歸併成5個戰區司令部,又稱為:MTC。
  • 保護「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駝海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目前認為,全球駝海豚屬動物共包含4個物種,分別為大西洋駝海豚、印度洋駝海豚、印太駝海豚以及澳大利亞駝海豚,它們廣泛分布於東大西洋、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水域。其中,印太駝海豚因獨特的體色變化,以及模式標本首先發現於我國珠江口水域,由此得名「中華白海豚」。
  • 聚焦臺灣、印度、南海?美「印太戰略」解密,對我們未嘗不是好事
    1月12日,白宮網站發布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的聲明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框架》於2018年2月獲得政府批准,在行政機構之間執行,現在對公眾發布「以與美國人民及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進行溝通,傳遞美國對使印太地區長期自由開放的持久承諾」。據悉,這份文件大有來頭,制定於2017年,原本應該在2043年才解密,現在提前給大家「欣賞」,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 美官員欲解釋「印太戰略」含義 美媒:難以信服
    文章稱,新術語的使用發出了明確的地緣政治信號。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國作為「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主要捍衛者實現復興,顯然是遏制中國的新方法,這個遏制體系更加精妙。  文章稱,這一切對俄羅斯及其在亞洲的地位意味著什麼?首先,這將加強海洋空間成為大亞洲地區主要競技場的趨勢,也就是說,將使美中的注意力稍稍轉向印度洋。
  • 監視中國的果然不止印度!美國軍方蠢蠢欲動,解放軍直接亮明態度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的最新報導稱,美國軍隊的一名高級指揮官表示,由於近段時間中印之間的邊境局勢不斷緊張,所以為了體現美印之間情報合作交流的升級,美國軍方正在幫助印度密切監視中國軍隊。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10月底,美國和印度籤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按照該項協議印度可以使用美國的衛星地圖和數據。籤訂該項協議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局長羅伯特·夏普曾在活動中公開表示,BECA成功的擴大了美印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並為兩國之間交換基礎信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從偷襲珍珠港到決戰中途島,英國曾是海上霸主,為何幫不上美國?
    ,隨即對其發起一次成功的深水炸彈攻擊,並迅速將此事上報給駐夏威夷瓦胡島港口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你們可以將這封信視作一個戰爭預警。1942年年初,在日本人的迅猛攻勢面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處境日益危急,它們與宗主國英國乃至美國之間的紐帶隨時有可能被切斷。  戰爭爆發之前,大英帝國曾經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承諾,一旦他們遭受到日本人的威脅,英國皇家海軍將派出一支「強大的艦隊」前去保護他們。然而,當這種威脅真正變成嚴峻現實的時候,皇家海軍卻無法兌現承諾,在缺乏有效的空中掩護的情況下,英軍戰艦無法派到那麼遙遠的地方。
  • 戰時海上運輸(11)打蛇不成被蛇咬
    日本海軍的商船改裝航母海鷹,原阿根廷丸,13600噸1943年12月15日,原本被聯合艦隊用於飛機運輸的護航航母大鷹、海鷹、雲鷹轉入海上護衛司令部。20日,神鷹改造完成,也編入海上護衛司令部。這下海上護衛司令部一下有了4艘「鷹」字護航航母。
  • 《商業內幕》:美軍和印度籤署新協議,幫助印度監視中國
    種種跡象表面,印度自冷戰以來嚴格保持的不結盟立場開始動搖了。據《商業內幕》報導,美印在10月籤署了一份軍事協議,在名為《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協議》(BECA)的協議中,美國將為印度提供情報支持,據美方籤署人,美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局長羅伯特·夏普介紹,BECA將使兩國擴大合作夥伴關係,並交換基礎信息。
  • 中國海上救助飛行隊開始海上搜救訓練 - 新聞中心
    中國海上救助飛行隊開始海上搜救訓練         華聲報訊:交通部上海救撈局上海海上救助飛行隊一架S—76C+型搜索救援直升機,飛臨正在救助巡航中的「滬救撈5號」輪上空,與救助船開始進行海上立體救助落水人員訓練。
  • 印度大刀闊斧搞軍事改革,倉促進入戰區指揮制,專家建議不要太急
    為了從軍事角度應對周邊的挑戰,國防部總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將軍建議,「勸阻威懾」是印度和志趣相投的國家的首選姿態。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印度軍方重組現有的17個單一司令部以優化現有資源和資產的最新報告值得審查。由於海上領域正在獲得更大的戰略顯著性,因此需要仔細研究是否可能建立第一個總部位於卡爾瓦爾的海上戰區司令部。
  • 研究顯示英國海上風電場或威脅部分海鳥生存
    新華網倫敦9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儘管海上風電場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但其運轉也可能影響周邊動物生存。英國一項新研究就顯示,該國準備建造的海上風電場由於離塘鵝棲息地較近,運轉的風車葉片很可能會傷害這種海鳥。
  • 美日印澳四國大軍集結!又拉虎皮當大旗嚇唬誰?周邊國家需要警惕
    據央視網消息,美日印澳四國海軍參與的「馬拉巴爾-2020」軍事演習當地時間11月17日在阿拉伯海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演習。據報導,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和美國海軍的「切斯特·尼米茲」號航母都將參演。此外,四國海軍還將進行水面和反潛戰演習、實彈射擊等海上演練。
  • 為在邊境取得優勢,印度緊急從美國進口無人機,目的:監視中國
    文/南風據印度媒體報導,據上次租借美國的兩架海上衛士無人機之後,印度為了在中印邊境上取得優勢,又緊急從美國進口了10架艦載無人機,增加在印度領海上的監視能力,從而加強對中國的軍事行動上的監控。據了解印度是想擴大在海上的監視範圍,這份計劃上還表明了印度會對現有的這些無人機做出升級。據相關報導MQ-9B在執行時長上能夠超過30個小時監視敵方的任務,該機型在去年11月中旬到達印度,並且在到達一周後進入到作戰的狀態,現在正在拉賈利基地。和美國的交易中,美國的供應商也在操作上對印度進行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