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軍重組首推海上戰區司令部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2月23日發表了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作者為印度金達爾國際問題學院副教授、印度前海軍情報官員希希爾·烏帕德亞雅。文章認為,新成立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將成為印度首個新的「地緣」戰區司令部,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全文摘編如下:

推動軍事重組

印度最新宣布的在2021年前成立首個海上戰區司令部的消息是一個重大進展,也是印度武裝部隊早該進行的轉型的一部分。

據報導,新成立的印度海上戰區司令部的總司令將駐紮在印度西海岸的格爾瓦爾,其將擁有對印度現有的西部和東部海軍艦隊、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海上攻擊機和運輸機,以及安達曼-尼科巴聯合司令部麾下的兩個兩棲步兵旅等部隊的全面作戰控制權。

海上戰區司令部將成為印度首個新的「地緣」戰區司令部,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獨立之初,印度陸軍、海軍和空軍隸屬於不同的作戰司令部。這種安排影響了總體作戰規劃和效率,造成了巨大的浪費,特別是在新的採購、設備的兼容性、演習/程序、培訓和後勤等問題上。

在比平·拉瓦特將軍被任命為國防參謀長後,印度宣布了一系列將要實施的改革措施。印度即將擁有為數不多但責任區面積龐大的戰區司令部,比如海上戰區司令部、防空司令部等聯合行動司令部以及聯合後勤司令部。

成力量倍增器

在海上戰區司令部的領導下,擁有印度海軍資產的空軍和陸軍將發揮「力量倍增器」的作用。例如,最近成立的蘇-30MKI戰鬥機中隊配備了「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目前部署在南部空軍司令部轄區內的坦賈武爾,現在將成為海上戰區司令部的一部分。由於「超日王」號航空母艦是印度海軍武器庫中唯一可以用於作戰的航母,因此在該地區維持可靠監控和主導地位急需額外的裝備,而蘇-30MKI戰鬥機中隊剛好能提供一針強心劑。

未來幾年,印度空軍很可能會在其他地方(比如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部署更多軍機,俯瞰具有戰略意義的馬六甲海峽。這可能會提升印度深入印度洋的海上和空中監視與打擊能力。同樣,印度陸軍部隊與海軍兩棲力量的整合將有助於加強印度的遠徵能力。當然,無縫整合三軍各層面的力量需要進行嚴格的訓練,並發展新的聯合理論和戰略,而這些很可能是新司令部開始運作前需要進行的幾個步驟。

資料圖片:蘇-30MKI戰鬥機將成為新的印度海上戰區司令部的重要力量。(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相關焦點

  • 美媒吹印軍海上司令部:遏制馬六甲,制霸印度洋!
    今年6月份的時候,我國和印度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了武裝衝突,對方被冷兵器打的一敗塗地,印軍死亡20多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印度自然就成為了美國在南亞地區最好的"突破口"。(馬拉巴爾2020演習中,印度和美軍航母協同)日前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了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將印度準備成立的所謂海上司令部亂吹了一通。
  • 印軍計劃重組軍隊,推出海上戰區司令部
    而立志成為有聲有色大國的印度也終於在近日做出行動,推出第一個整合印度海陸空三軍力量的海上戰區司令部。 這次推出的海上戰區司令部是自從1947年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在印度獨立初期,其陸海空三軍分別屬於不同的軍種分屬不同的軍區,隨著戰爭的現代化發展,這種軍事力量的安排嚴重影響了聯合作戰的部署與效率
  • 兵韜志略|印將成立「海上戰區司令部」,獲戰力「倍增器」?
    熱點新聞:近期,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題為《印度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巨大飛躍》的文章,稱印度將新成立 「海上戰區司令部」,這將成為印度首個新的「地緣」戰區司令部,也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實施的規模最大的軍事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 印太地區將起風浪,印度組建海上司令部,美國渲染海上新威脅
    印度將組建新的海上戰區司令部。日前,印度學者、印度前海軍情報官員希希爾·烏帕德亞雅發表文章稱,印度最新宣布要在2021年前成立首個「海上戰區司令部」,這是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轉型的一部分。印度「海上戰區司令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 高原對峙數月後,印軍終於決心,建立新戰區司令部
    坦克在高原對峙數月後,印軍終於決心,建立新戰區司令部。印度目前的18個司令部全部是單兵作戰司令部,其中陸軍和空軍各有七個司令部;海軍有剩餘的四個。對印度核武器有作戰控制權的戰略部隊司令部是唯一的聯合部隊司令部,但是屬於戰略級單位,計劃為單列。18個司令部在不同一地點,分別進行訓練,計劃等等。這樣的工作效率寫得相當有低,因此提出了聯合戰區司令部的問題,打算將所有的司令部歸併成5個戰區司令部,又稱為:MTC。
  • 印軍前線部隊扛不住了,印媒卻對中國倒打一耙?西部戰區有言在先
    印媒藉機對此事進行了不實炒作。在中方的交涉下,該走失士兵已於1月11日由印方移交中國邊防部隊。 中國軍方指出,個別印媒對此次意外有一些炒作,與事實不符。印方應嚴格遵守兩國有關協議協定,抓緊向中方移交走失人員,為當前中印邊境局勢降溫緩局增添積極因素,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據中國軍網1月11日報導,根據中印雙方有關協議,中國邊防部隊走失的士兵,已由印方於1月11日中午移交中方。
  • 印媒:印軍在實控線附近設置帶刺鐵絲網,警告中國不要「越界」
    針對7日班公湖南岸的鳴槍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印軍再次非法越線挑釁發表談話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印方行徑嚴重違反中印雙方有關協議協定,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性質非常惡劣。
  • 印媒擔憂邊境衝突蔓延到海上,印軍高官:正密切監視中國海軍活動
    答:安達曼和尼科巴司令部(ANC)已經發展為三軍司令部,建立在聯合作戰的精神之上。ANC也將成為海洋戰區司令部的一部分。為了使司令部有效運轉,三軍之間保持了有效的協作。我們正在制定計劃增加適當的海軍裝備和基礎設施來加強這個司令部,以提高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整體安全。問:ANC中有哪些新的軍事平臺和其他基礎設施?
  • 印軍在邊境舉步維艱?一場巨大危機悄然降臨,中方狀態截然不同
    但隨著冬季的來臨,邊境環境愈發惡劣,印軍不得不面臨致命難題。據印度快報消息,"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正在艱難地維繫作戰任務。    印軍在邊境"艱難度日"?面臨致命難題   印媒報導稱,該地區的山峰近2萬英尺,寒冷天氣對印軍作戰造成影響。在軍事歷史上,印軍部署10萬大軍的情況幾乎沒有。印度陸軍前軍長帕努表示,由於受到自然環境影響,印軍已經處於不利態勢。  此外,由於印軍受到大山阻隔,修建工程過於龐大,面臨嚴峻困境。而且,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被喜馬拉雅山阻擋,降雪量大大增強。印媒稱,中方地形較為平坦,有利於基礎設施的建設。
  • 美軍放風: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軍一起……
    與此同時,美國陸軍徵兵司令部還在努力尋找適應北極環境的士兵。此外,安德裡亞克的部隊還將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他介紹說,與印軍聯合舉行的「準備戰爭」演習每半年舉行一次。過去十年來,演習定期在華盛頓州「劉易斯-麥克喬德聯合基地」舉行,但演習現在的重點是應對極寒環境下的戰爭。「2021年,我們將在阿拉斯加舉辦。2022年,應該是在喜馬拉雅山脈」。
  • 美軍戰區運輸投送指揮體制發展回溯
    例如,盟軍專門成立了「集結指揮組」,負責統一指揮駐英盟軍登陸部隊的集結和裝載上船,但該小組並不是盟軍司令部的直屬機構,而是受盟軍各軍種司令部指揮、由美英兩國各軍種參謀共同組成的鬆散型協同機構。戰爭期間,美軍遠東戰區的陸上、海上、空中投送行動還是由各軍種獨立掌管的,其中,公路運輸投送由戰區陸軍第2後勤司令部指揮,鐵路運輸投送由戰區陸軍第3軍事鐵路局指揮,空中、海上運輸投送則分別由戰區空軍、海軍司令部指揮。事實證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暴露出的諸多指揮問題,在韓戰期間又重複發生。
  • 1944年,第四戰區司令部遭美軍誤炸,200多名國軍軍官當場被炸死
    1944年,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勝利,日軍損失慘重,中國駐印軍也在東南亞發動反攻,給予日軍沉重打擊。盟軍的協同作戰使得日軍在東南亞地區還有各個島嶼之間的交通線受到了嚴重威脅。為此,日軍企圖以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將侵華日軍各部分貫通起來,並聯繫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日軍,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
  • 印軍高調展示美棉衣和步槍,宣稱贏得美國支持,開始主導邊境局勢
    印媒高調展示美棉衣和步槍,宣稱贏得美國支持,開始主導邊境局勢!美國緊急提供的11000套棉衣已經到位,並且配發給了部分印軍士兵手中。同時印軍從美軍購買的大量步槍也開始到貨,不少印軍士兵已經開始配備。在印軍獲得了美軍棉服和步槍之後,印軍進行了高調展示。
  • 印度大刀闊斧搞軍事改革,倉促進入戰區指揮制,專家建議不要太急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印度軍方重組現有的17個單一司令部以優化現有資源和資產的最新報告值得審查。由於海上領域正在獲得更大的戰略顯著性,因此需要仔細研究是否可能建立第一個總部位於卡爾瓦爾的海上戰區司令部。該報告表明,戰區司令部最終計劃已提交政府批准,一旦獲得批准,新的命令將在一年內到位。
  • 從七大軍區到五大戰區劃分圖解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與原南京軍區轄區相同,加上軍區內的東海艦隊、空軍、火箭軍、武警,司令部駐南京,陸軍機關駐福州。負責領導和指揮江蘇、福建、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的所屬武裝力量。陸軍下轄3個集團軍,71集團軍、72集團軍、73集團軍(即原南京軍區的第1、第12、第31集團軍)。
  • 美偵察機飛越臺北事件一再反轉 美國太平洋空軍認錯更正...
    美媒先是確認RC-135W飛越臺灣 1、 10月21日,多家跟蹤美國軍機動態的專業平臺發現,編號為62-4134美軍大型電子偵察機RC-135W侵入臺灣省臺北市上空。 此事非同小可,各方十分關注,臺媒更是呼籲臺當局給出明確答覆。當天下午,臺「空軍司令部」極力否認此事,稱「此為假訊息,並非事實。」
  • 【印軍邊境部隊難忍惡劣環境想回家】據印媒近日報導,在中印邊境西...
    文 / 夏洛特2020-12-30 00:01:11來源:FX168 【印軍邊境部隊難忍惡劣環境想回家】據印媒近日報導,在中印邊境西段執行任務的印度邊境警察部隊發出申請,因飽受惡劣天氣和高海拔環境折磨,希望後撤。
  • 印媒:列城氣溫即將降至零下30℃,印軍仍考慮增派一萬兵力,還要擴建...
    開往邊境地區的印軍運輸車隊 報導稱,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國防部此次計劃增派的1.2萬人的部隊在抵達列城東部地區後需要先花費一定的時間熟悉當地環境,以便於在必要的時候直接進行作戰部署
  • 美官員欲解釋「印太戰略」含義 美媒:難以信服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導 美媒稱,3日,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黃之瀚通報了「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FOIPS)有關情況。對這屆政府來說,現在有了決定其對亞洲態度的明確方案。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4日報導,首先,黃闡述了FOIPS的「自由」部分:「我們說到的自由首先是國際層面的。
  • 印媒繼續「放風」:為迎零下40度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建「特殊庇護...
    談判還在繼續,印媒「放風」也沒停。《今日印度》18日報導稱,為迎接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印軍在中印邊境所謂「拉達克地區」為士兵建造了「特殊庇護所」。▲《今日印度》:為應對冬季裡來自中國的挑戰,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的庇護所升級《今日印度》援引軍方消息人士稱,為了保證在「拉達克地區」部署士兵在冬季的作戰效率,印軍已為部署在該地區的所有部隊完成居住設施建設,包括建造快速拼裝式的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