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爆紅網絡的寧波老話「六級考」 你能達標嗎?
1、「繁色西類」的意思是
A.煩死了B.很多顏色C.繁雜的東西D.彩虹的顏色
2、「殺割」的意思是
A.殺B.割C.一種動作D.厲害
3.「母告事體」的意思是
A.母親叮囑我B.母親高興的表情C.母親投訴的事D.一點事沒有
4、央溝洞裡———
A.拆按摸弄B.秦鈴共龍C.七言八對D.野氣拔出
5、阿里種東西寧波寧伐缺?
A.田螺 B.螺螄 C.移螺 D.割香螺
6、節末考試考了只鴨蛋,納窩裡寧全部派來打糯,梭東西伐是兇器?
A.拖瘋餅 B.哈底牌 C.手骨
7、問:某寧,哆衣裳收收進吶。回答:
A.有數類B.黑眼類C.阿姆類D.飯關類
8、昨碼,看見一個小娘賊噶好看,眼睛
A.藍眼B.血赤絲紅C.歪眼D.青盯
9、「贊」的意思是
A.好B.拽C.很窄的意思
10、「煩關類」的意思是
A.語氣助詞:不好了…… B.煩惱的人 C.關上門 D.請關門
傳說中爆紅網絡的「寧波話六級考試」,你敢試試嗎?不準攜帶通訊工具,不準交頭接耳,更不準問「度娘」哦!
筆者從中節選了10道題目,邀請「魚寶寶」、老徐和「linsky」等一些網友做了測試。測試結果無人全對,看上去證明難度真的不小。其中「魚寶寶」答對1題,嚴重不及格;老徐答對8題,快滿分了;「linsky」答對7題,達到寧波話四級標準。
各位親,「寧波話六級考試」你能達標嗎?這10道題目,答對8題,你就有機會獲得價值200元的有機蔬菜禮券一張(由天勝「四不用」農場提供)!參與方式:7月31日前,將你的答案以文字或照片等形式發給@寧波日報(新浪),我們會按照參與的先後順序,從答對8題及以上的網友中選出10名幸運網友,並於8月1日在寧波日報手機客戶端上公布正確答案和獲獎名單。
如果你想參與更多「寧波話考級」測試,歡迎登錄寧波日報手機客戶端。掃描下邊二維碼下載,安卓用戶還可在豌豆莢、機鋒市場、小米應用商店裡安裝下載,蘋果iPhone用戶可通過App Store搜索下載。
1號選手「魚寶寶」:寧波話一級,沒及格。
「兇」和「吮」分不清遭惡搞
「又犯錯了,鬱悶,剛被領導兇(xiong)完!」
「你們領導吮(xiong)你?」
「可不是嘛,動不動就兇。」
「吮(shun)得厲害嗎?動不動就吮啊!」
……
緊接著,餐桌上一陣哈哈大笑。從安徽來寧波工作的網友「魚寶寶」,認為寧波話是全球最難懂的方言,特別是各種奇葩的發音,簡直匪夷所思。前不久,她傻傻分不清寧波話發音,把釋義「親吻」的「吮」聽成了「兇」,被同事們當眾「調戲」了一回。
還有一次,她去菜場,誤把賣菜老阿婆回答的菜價當成了「罵人話」,於是氣急敗壞地跟阿婆吵了起來。多虧旁邊一個年輕人用普通話解釋,她才知道自己鬧了烏龍!自那以後,心懷愧疚的她,成了老阿婆的常客。
有了這些「教訓」,她開始學說寧波話。「我拜了個師傅,每天一起吃午飯,順便學幾句寧波話。」網友「魚寶寶」說,師傅教她的第一個詞「交關好」,被她誤解成了「茭白」,逗得師傅直接噴飯。
功夫不負有心人。前晚,她這個寧波話「屌絲」終於成功「逆襲」!還是那個菜場,一邊是白皮膚的老外,一邊是攤主,雙方比劃了半天,也沒交流明白。這時,她走了過去,用流利的英語了解了老外的需求,又用現學現賣的寧波話進行了翻譯。霎時間,她成了菜場耀眼的「明星」!
2號選手老徐:寧波話五級,快滿分了!
「火油燈盞」,
老寧波的童年回憶
年近六旬的網友老徐,出生在西門口,讀書在鼓樓附近,工作在天一商圈,每周末在月湖散步。這份「寧波話六級考試」,給他最真切的感受是懷舊。
小時候,一盞小油燈旁,母親弓著腰,借著燈光穿針引線,縫縫補補。他則跟兄弟姐妹,圍坐在油燈旁,有時大眼瞪小眼,有時瘋作一團,有時乖乖地躲進母親懷裡撒嬌……這一幕,是老徐兒時最溫暖的回憶。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電燈尚未普及,「火油燈盞」(翻譯成普通話就是「煤油燈」)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神器!由於從前生活不富裕,一件普通的衣服,要穿好幾年,破了,就用針線縫補,也就是老話所說的「新阿大、舊阿二、破阿三、爛阿四」。
「寧波灘簧」(甬劇初期名稱)也是老徐兒時的難忘記憶。沒有華麗的舞臺,只有一張舊桌子和一把破椅子,可老藝人們卻能用說唱的表現形式,展現趣味生活。「那時候,真是場場爆滿!笑聲不斷,掌聲不斷!」半個世紀過去了,那鮮活的一幕幕在老徐心裡仍揮之不去,作為寧波老話鐵桿粉絲的他始終堅信:「寧波老話,就是阿拉的『聲音載體』,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3號選手「linsky」:寧波話四級,快80分了!
「大阿福」「矮銅鼓」
「橄欖頭」活靈活現
關於寧波話,網上有這樣一則搞笑段子。大概內容如下:
有人問我:「寧波話裡螃蟹怎麼說?」我說:「哈」。她重複:「你們螃蟹怎麼說?」我說:「哈」。她無奈地問:「那魚怎麼說?」我:「嗯」。她奇怪地問:「蝦怎麼說呢?」我說:「嚯」。她又問:「那鴨怎麼說呢?」我說:「啊」!她又重複:「鴨怎麼說?」我說:「啊.....」她很同情地看看我:「多好的一個孩子,可惜是個啞巴。」
笑過之餘,更讓人感覺到寧波話的靈動和活潑。這點,有過海外留學背景的網友「linsky」特別有感觸,「有些用普通話很難解釋清楚的,寧波話一句就惟妙惟肖了。」
上周末,她帶六歲的侄子去奉化鄉下參加婚禮。宴席上,侄子被一位阿婆喊「好日(「日」音「熱」)黃狗」,問她什麼意思。她愣住了,琢磨了半天,也沒搞懂。當晚回家後,她問母親後才知道,原來全句是「好日黃狗奔弄堂」,「好日」指結婚大喜之日,「黃狗」即狗的俗稱,全句意思為大喜之日,狗也激動得在巷子裡瞎跑。「這其實是一道很美的風俗畫。寧波人說話很形象,借狗的行為來比喻愛瞎起鬨、瞎忙碌的人,與己無關的事總喜歡去軋一腳鬧猛。生活中,這種行為大人批評小孩的比較多。」
為了解更多鮮活的寧波老話,她專門去圖書館搜集了資料。
「寧波人說話幽默、形象,言語略帶詼諧和調侃,甚至有點小壞刻薄。」她笑道,比如,喊小胖子「大阿福」,寓意圓臉、月牙眼、一臉福相;把又矮又胖的人叫「蹲地炮」、「張果老」和「矮銅鼓」;把生得黑的人叫「印度黑炭」;把生氣發飆的人叫「關公」;把兩頭尖的人叫「橄欖頭」等。寧波日報 記者 王博 漫畫 丁安 製圖 金雅男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