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卵化石中含有未孵化的恐龍,這表明小蜥腳類恐龍並不是我們都熟知和喜愛的四足長頸龐然大物的小型化版本,具有獨特的物理特徵,其中包括類似犀牛的角。
根據《今日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今天發表的最新研究,嬰兒巨蜥(sauropods)是最大的蜥腳類恐龍群,具有突出的面部角和一對正面的眼睛,可實現立體視覺。斯洛伐克的Pavol JozefŠafárik大學的Martin Kundrat領導的作者推測,隨著嬰兒長大成人,這些面部特徵最終消失了,但並沒有達到有價值的目的。
Kundrat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解釋說:「孵化後,霸王龍的嬰兒就靠它們自己了。」 「他們必須尋找食物並捍衛自己,這是最重要的兩項生存活動。」
的確,對於這些孵化場而言,白堊紀晚期的生活並不容易。因此,直到他們足夠大,以在走動它會一直謹慎行事,他們隱藏在森林般的環境開放,Kundrat說。嬰兒泰坦犬具有立體視覺,能夠更好地獲取食物並識別危險。但是他們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它們的喙狀前頜角)已被用來尋找食物,甚至可能用於防禦,「至少在它們最脆弱的時期」,昆德拉說。
通過分析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稀有卵化石,使這些發現成為可能。至少,昆德拉特和他的同事相信這就是化石的來源。他們實際上不能確定,因為化石是從該國非法出口的。
2001年,一位阿根廷商人將雞蛋帶給了一位古生物學家,新研究的合著者特裡·曼寧。在2015年與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合著者約翰·納德斯(John Nudds)進行的一次後續會議中,交易商稱該化石來自巴塔哥尼亞裡約內格羅省巴霍·德·聖羅莎的艾倫組。此後,這個擁有8000萬年歷史的卵化石被送回了阿根廷的一家博物館,但是其地理起源仍然不確定。
第一個化石蜥腳類恐龍卵是25年前在巴塔哥尼亞的Auca Mahuevo(曾經的鈦龍築巢場)發現的。含有胚胎殘留物的僵化卵非常罕見,我們對這些動物的發育階段尚不了解。據該論文稱,新分析的化石是獨特的,因為它是屬於蜥腳類恐龍的保存最好的三維保存的胚胎頭骨。令人遺憾的是,該恐龍的其他部分沒有恢復,也無法確定其所屬的確切物種。
為了研究化石,研究人員將其帶到了法國的歐洲同步加速器輻射設施。
Kundrat解釋說:「同步加速器是一種粒子加速器,可產生強大的X射線,稱為同步加速器光。」 同步加速器的光可以穿透高密度的物體,例如巖石或恐龍蛋。同步加速器顯微斷層照相術是目前與化石一起使用的領先成像技術,這些化石超出了工業微型CT系統的掃描能力。」
這些掃描揭示了以前隱藏的特徵,例如胚胎的骨骼,牙齒甚至軟組織的內部結構。隨後,該數據被用於重建長1.2英寸(3釐米)的頭骨,從而揭示了意想不到的面部特徵。
努德斯在曼徹斯特大學的新聞稿中解釋說:「這些胚胎蜥腳類動物的頭骨的一部分被延伸成細長的鼻子或角,因此它們具有奇特的臉型。」
有趣的是,這種類似犀牛的角可能是一種「卵齒」,它幫助嬰兒在孵化過程中突破了蛋殼。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但有一些重要的限制要指出。
如前所述,研究人員對化石的來源並不完全有信心。這比警告更令人煩惱,但這確實使化石的年代有點不穩定。
更為嚴重的局限性包括動物身體和輔助化石的完全缺失,包括孵化的嬰兒泰坦龍。確實,由於「我們不知道這些蜥腳類動物的胚胎在卵內發育了多長時間這一事實,很難評估孵化時顱內形態中這些產前[特徵]仍然表達了多少」,該研究的作者寫道。在孵化之前,該胚胎可能仍會經歷重大的發育變化,因此,一般而言,它可能並不代表嬰兒的泰坦恐龍。
昆德拉特說,將需要更多的證據來確定該標本的異常面孔是否也適用於其他泰坦龍的胚胎和幼體。幸運的是,在阿根廷發現了更多蜥腳類動物的化石卵,其中可能含有胚胎的痕跡。Kundrat和他的同事做出了非常酷的發現,這得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結論,儘管只是推測。好消息是,這些都是可測試的東西-我們只需要更多的化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