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鄭州東風渠驚現一隻黑天鵝 喙部卻扎著魚鉤

2020-12-04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9月25日上午,鄭州市民高女士在東明路與鑫苑路交叉口的東風渠內,發現一隻黑天鵝,感覺十分驚奇,立即撥打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的電話。站長董朝偉迅速帶領救護人員攜帶鳥籠、抄網、藥箱趕到現場,經過近距離觀察發現,該黑天鵝的喙部上端,竟扎著一個魚鉤,時刻危及著黑天鵝的生命。為了能捉住黑天鵝拔除魚鉤,救援人員在投餵食物誘捕無果的情況下,請來水上義務救援隊幫忙。然而,黑天鵝似乎不領情,無視眾人的辛苦捕捉,一番東躲西藏後,最終拍翅飛離,消失不見。

今天上午11時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的董朝偉站長接到市民高女士來電,說她在東風渠裡發現一隻黑天鵝。為避免黑天鵝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董朝偉立即帶領站裡的救護人員趕往現場。

到了東明路與鑫苑路交叉口的東風渠邊,董朝偉看到西南角的水面上,一隻美麗的黑天鵝在水中遊動,吸引了岸上不少市民觀賞。董站長沿著河堤走近黑天鵝後,發現這是一隻成年的黑天鵝,體重大約有六七公斤。看到黑天鵝對人的靠近並不驚慌,董朝偉認為它是人工飼養的天鵝,很可能從附近養殖場或者小遊園裡跑出來的。

近在咫尺,董站長細心觀察後驚訝地發現,該黑天鵝的上喙部,竟然扎著一根帶著尼龍線的魚鉤,這讓救護工作變得更加必要和緊迫。因為金屬魚鉤如果不除去,長時間在水裡浸泡容易生鏽,容易造成傷口感染,隨時危及天鵝的生命。董站長決定先通過投食進行誘捕,現場一名熱心市民迅速買來兩個饅頭,董站長將饅頭掰開,一塊一塊往水中投放。黑天鵝可能餓極了,毫不客氣地吞食著,卻總是戒備地與董站長保存一定的「安全」距離。董站長几次想趁其吃食時伸手捕捉,都被它逃開。見董站長拿起抄網,黑天鵝立刻停止進食向渠中心遊去。直到董站長放下抄網,它才慢慢遊到岸邊繼續吃饅頭。

「這隻黑天鵝很可能是在吃魚食時,被魚鉤扎住了嘴。」董朝偉懷疑,很可能有人試圖用小魚做誘餌誘捕這隻黑天鵝,黑天鵝上當後吞下了小魚,最終掙斷了魚線帶著魚鉤逃脫。

一個小時後,董站長見用食物誘捕無果,只好向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求助。救援隊一行人趕到現場後,立即駕駛衝鋒舟進入渠中,試圖靠近黑天鵝。然而,機警的黑天鵝絲毫不給救援人員機會,在水中快速遊走躲避。救援人員駕駛衝鋒舟快速追趕,在接近黑天鵝時,兩名救援人員迅速伸出抄網,眼看就要罩住,但還是慢了一步,黑天鵝奮力拍動翅膀,飛離水面,瞬間便將衝鋒舟遠遠甩在後面,落在數百米外的水面上。衝鋒舟再次接近,它再次飛走,沿著東風渠向東飛去。衝鋒舟加速追趕,黑天鵝卻不再降落水面,在空中盤旋後直衝去宵,一會便消失不見了。救援人員等了一會兒不見天鵝折返,只能遺憾地放棄救援。

「黑天鵝,原產於澳洲,是著名的觀賞鳥類,在我國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在野外沒有種群分布,均為人工飼養。如果該黑天鵝喙部沒有扎著魚鉤,它能正常進食,也可以不予救護,因為大自然就是它的家,可這隻黑天鵝嘴上扎著魚鉤,不僅影響其進食,時間一長肯定會導致傷口感染,最終死亡。」董朝偉告訴記者,魚鉤上帶有倒刺,扎在天鵝嘴上不會自行脫落,他希望市民一旦發現這隻隨時有生命危險的黑天鵝,要及時與救護部門取得聯繫,也可以直接撥打110報警,以便能及時進行救護。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

相關焦點

  • 鄭州東風渠綠藻瘋長几被封河 跪求治理良策
    □記者郭致遠 文圖   核心提示「31萬平方米水面,面臨著被綠藻封河的危險!」昨天上午,鄭州市城區河道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吳振江巡查罷東風渠,對水裡野蠻瘋長的綠藻,流露出幾分擔憂。一旦綠藻封河,它將迅速汙染水質,使這條景觀河變作「臭水溝」。
  • 魚鉤扎進手掌越拔越深 醫生:不可盲目拔除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陳美琳)周先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釣魚愛好者,最近卻在小小的魚鉤上吃了一虧:魚沒釣到,反而把魚鉤倒刺深深地扎手裡了。前些日子天氣晴好,氣溫回升,正是夜釣的好時機,周先生早早地跟朋友約好來到江邊夜釣。
  • 男子釣魚手不慎被扎,自行拔除魚鉤越陷越深,醫生:萬萬不可!
    湖南長沙的周先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釣魚愛好者,最近卻在小小的魚鉤上吃了一虧:魚沒釣到,反而把魚鉤倒刺深深地扎手裡了。雖然手掌刺痛明顯,但周先生沒多想,順手就想把魚鉤拔出來。誰知越是用力拔,本來沒扎多深的鉤子卻越扎越深,就醫後發現魚鉤倒刺部分已經嵌入皮內,所幸處理及時,否則可能導致感染。【來源:長沙政法頻道】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鄭州讓鳥兒們慕名而來 這些鳥你估計沒見過
    白鶺鴒灰椋鳥落滿枝頭記者平偉攝影  □策劃體娛文創部執行記者張叢博  核心提示丨鄭州的主人是誰?是你,是我,也是它——鳥兒們。在鄭州人類居民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鳥兒們也越來越多地融入這座城市,在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空間,立體享受這座城市的美好。  落戶鄭州20多年,夜鷺修了條「天使之路」  一走進鄭州自然博物館,大廳上方的藍天幕布之下,一隻夜鷺標本呈翱翔之姿,半懸於空。  夜鷺之於鄭州,有著太多的故事值得講述,那條聞名全國的「天使之路」便是它們的傑作。
  • 從「臭水溝」變身「網紅打卡地」,鄭州河流的「顏值」是如何改變的?
    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已接近收尾階段,10月完工說起賈魯河,鄭州人應該都不陌生,賈魯河發源於鄭州市西南新密、登封兩市,流經鄭州西部、北部,在東南部由中牟縣出境流入沙潁河,全長256公裡,其中鄭州境內137公裡,是鄭州市最長的一條內河,索須河、魏河、七裡河、金水河、熊耳河、東風渠都是它的支流,被稱為鄭州的「母親河」。
  • 黑天鵝見死不救事件,親眼目睹!
    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裡面居然還有黑天鵝!成雙結對的黑天鵝,細長的脖子呈S形拱起,全身羽毛點點閃爍,外側羽端上翹像豎琴一樣。他們優雅地遊來遊去,真是美極了。靠近岸邊的地方,有一隻孤獨的黑天鵝在整理羽毛,他金雞獨立,用他那紅色的長長的喙,整理身上的羽毛。
  • 這回是真的 浙大啟真湖,黑天鵝裡混了一隻醜小鴨
    通訊員 朱雅怡 劉蘇蒙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王湛近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啟真湖的黑天鵝中,混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綠頭鴨。據圍觀同學反映,這隻鴨子不僅與天鵝同吃同住,還可以騎在黑天鵝背上「睥睨群鵝」。他定睛一看,發現是一隻不知是鵝還是鴨的雛鳥在瑟瑟發抖。雖是雛鳥,但是已經比啟真湖裡的鴛鴦大了一圈,「把脖子伸直了可能有我小臂那麼長」,又長了只鴨喙,根據唐威小時候在農村的生活經歷,他估計這是一隻半個月大的鴨子。聯想到啟真湖附近並沒有鴨子棲息的場所,唐威認為這隻野鴨的生存狀況堪憂。唐威其實起初並不想幹涉鴨子的生活,但正是入冬的時節,又看它的羽毛都被水沾溼了,一直發抖,似乎還有一些受傷的痕跡。
  • 鄭州一隻疣鼻天鵝不幸去世
    5月2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以《7隻天鵝寶寶誕生鄭州景觀河》為題,報導了在賈魯河景觀河區域,一對疣鼻天鵝在此安家,孵化出7隻天鵝寶寶一事。這一家子的閒適生活,吸引了綠城市民的關注,成了不少人拍照、打卡的景點。
  • 麒麟水鄉飛來一隻黑天鵝
    8月12日午時,麒麟水鄉飛來一隻黑天鵝。它的到來讓攝影愛好者們驚喜異常,是遷徙還是「出逃」?曲靖愛鳥人士用鏡頭記錄了珍貴的瞬間。李雲平 攝李遊 攝黑天鵝是一種比較親近人的動物,主要分布於澳洲,實際上屬於外來物種,那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隻黑天鵝既有可能是遷徙候鳥,也有可能是有人餵養,逃跑出來的。
  • 10天6人被河水捲走 成都東風渠邊貼滿尋人啟事(圖)
    《尋人啟事》  ●7月29日,曾珍,女,22歲,在龍潭寺附近不慎落入東風渠中。  ●7月29日,在大豐一家具廠上班的宋小東,獨自前往東風渠遊泳,至今未歸。  ●7月30日晚,不識水性的23歲河北小夥彭宇超,到東風渠邊洗腳,不慎落水失蹤。
  • 益陽飛來「稀客」黑天鵝 網友:太可愛了吧
    紅網時刻益陽11月19日訊(記者 王新鳳 通訊員 皮尉人)明紅色的喙、纖細的脖頸、緞面般的黑灰羽毛……近日,兩隻黑天鵝出現在益陽市赫山區歐江岔鎮的柳林江上。根據近些年的觀測記錄,在益陽地區發現黑天鵝尚屬首次。
  • 這個夏天,一隻黑天鵝來到了哈爾濱伏爾加莊園
    周六的早晨,海岸去伏爾加莊園拍晨霧,晨霧沒有拍到,卻意外的在彼得洛宮後面的湖水中見到了一隻黑天鵝,還看到飛來了一隻白鷺,只是白鷺太過警覺飛得太快,沒有抓拍到它的身影就無影無蹤了。伏爾加莊園裡突然來了一隻黑天鵝讓我感覺很好奇,查了些資料。原來,2006年7月兆麟公園人工湖內飛來了兩隻黑天鵝,工作人員觀察它既沒有受傷也沒有戴腳環。開始懷疑它是其它公園「走失」的,可詢問後不是,不知來自哪裡。
  • 鄭州一愛心市民堅持十年餵養街頭流浪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在鄭州東風渠濱河公園花園路段,每天晚上7時許,總有一名中年女士,拿著一袋袋的食物,來餵這裡的流浪貓。附近居民說,該女士不論颳風下雨,十年來從沒間斷過來給流浪貓餵食。1月6日晚上7時許,鄭州市金水區北林路辦事處巡防隊員王福喜和隊友,巡邏到花園路東風渠濱河公園時,看到一名中年女士,把手中提的一個黑色塑膠袋打開放在草地上,聞到食物香味的流浪貓,突然間不知從何處鑽了出來,毫無懼怕地走到食物面前吃了起來。據了解,給流浪貓送食物的女士姓範。
  • 「歲月有痕」會餵魚的黑天鵝(文/圖/視頻/線路)
    也許是見慣不怪,些許的驚詫之後,一隻一隻慢悠悠地從我前面划水而過,仿佛一組組模特,擺著不同的造型任我拍攝。一身黑色的羽翼,可尾部偏偏有幾匹白羽點綴,更關鍵的是紅色的喙把靈動與野性襯託到完美無瑕。那頎長彎曲的脖頸與平靜水面上的倒影重合,組成了一個個靈動的橢圓,深藍的水面,黑色的精靈,豔紅的短喙,讓人目醉神迷。可接下來的一幕,更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看見黑天鵝餵魚!
  • 鄭州滿天的毛毛都是蟲? 專家避謠「只是飛絮而已」
    東風渠上漂著一層柳絮楊絮柳絮資料圖近日,「河南山東多地漫天飛舞的柳絮竟是一種叫榆四脈綿蚜的蟲子」爆紅朋友圈。「榆四脈綿蚜」是什麼?天空中飄的柳絮真的是榆四脈綿蚜嗎?榆四脈綿蚜對身體有害嗎?昨日,植保專家解釋,鄭州不具備榆四脈綿蚜的生活條件,市區飛舞的白色絮狀物是柳絮或楊絮。
  • 南京寧丹路飛來一隻黑天鵝,引來眾市民圍觀
    揚子晚報網9月7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江寧的寧丹路水溪裡,飛來了一隻黑天鵝。」連日來,在南京江寧區寧丹路附近的山下水溪旁,經常會圍一些市民,他們大多是來「圍觀」一隻突然降落在水溪裡的黑天鵝的。
  • 一隻黑天鵝銜食餵一群錦鯉,實際是黑天鵝為避免噎住,需要水軟化飼料
    而近日在江蘇鎮江,一位拍攝者拍攝到一隻黑天鵝銜著食物餵一群錦鯉的畫面,這麼有趣有愛又奇特的畫面,迅速吸引網友關注和點讚。 一隻黑天鵝和一群錦鯉這樣分享食物,在動物世界中確實是非常溫馨,但實際上並不是黑天鵝有心主動餵食錦鯉的
  • 鄭州:傷愈,小天鵝回到溫馨之家
    這隻疣鼻小天鵝來自鄭州網紅之家,它的父母今年年初來到鄭州鄭東新區北龍湖溼地,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和市民關注,5月中旬,7個小寶寶破殼而出,它是其中1隻,9口之家幸福的生活著,美麗優雅的疣鼻天鵝大家庭再次刷爆了鄭州市民的朋友圈,大家衷心祝福小天鵝們健健康康成長,更希望它們長留在鄭州,可天有不測風雲,天鵝媽媽在今年的9月15日因患病經搶救無效而離世,讓關心它們的所有人感到非常惋惜。
  • 鄭州疣鼻小天鵝誤食魚線 經過12天治療重回賈魯河
    9月29日,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董朝偉表示,9月18日因誤食魚線患病且被魚鉤鉤傷的小天鵝經過治療,可以重回賈魯河與家人團聚了。救護站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工作人員不僅發現有魚線還有魚鉤,魚鉤在天鵝寶寶的右腳掌鉤著,當時已經出血。工作人員及時採取了救護措施,將魚鉤去除,並進行消毒消炎。工作人員還帶了香油,讓天鵝寶寶吞服,以便將魚線順利取出。但幾次努力沒有成功,因為魚線已經進入腸胃了。工作人員隨後將其帶回救護站做進一步觀察和治療。經過十來天的治療,天鵝身體康復。
  • 受傷小天鵝在鄭州療傷12天,昨天康復「歸隊」
    這隻疣鼻小天鵝來自鄭州網紅之家,它的父母今年年初來到鄭州鄭東新區北龍湖溼地,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和市民關注,5月中旬,7個小寶寶破殼而出,它是其中1隻,9口之家幸福的生活著,美麗優雅的疣鼻天鵝大家庭再次刷爆了鄭州市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