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副院長50歲下海創業,蹬三輪賣湯圓成就速凍食品大王!

2021-01-16 蔣東文

美國有個傳奇的創業者,他5歲喪父,14歲輟學開始流浪,66歲時拿著幾百美元的社會福利金,開著一輛破汽車,向餐廳出售他研製的一種炸雞配方,88歲時才獲得成功。這個人就是肯德基的創始人山德士上校。

中國也有個同樣傳奇的創業者,他3歲開始隨軍輾轉各地,「家道中落」的他撿過廢品,打過小工,做過剃頭匠,後來奮發圖強拿上了手術刀;

50歲時,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務,蹬著三輪車賣起了自己研製的速凍湯圓,如今,他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中國速凍食品之父」、近200億上市公司三全食品(002216.SZ)創始人、河南首富陳澤民!

在食品人的認知裡,「速凍食品大王」是陳澤民最顯眼的標籤,但這遠遠代表不了動蕩坎坷、波瀾壯闊的一生。

河南是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製品生產大省,生產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麵、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速凍水餃。

另外,河南還誕生了牧原股份、雙匯發展、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多家和「吃」有關的龍頭企業。可以說,河南的公司幾乎承包了全國人民的飯桌。

在這些企業中,三全創始人陳澤民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創業史更是讓人驚嘆!

他幼年輾轉流離,少年「家道中落」,剃過頭、打過工,好不容易成了外科醫生,卻在仕途青雲之時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位下海創業;

他發明了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年過半百蹬著三輪四處去推銷產品,用一枚小小的速凍湯圓「滾」出了一個市值近200億的「中國速凍行業第一股,被譽為「速凍食品大王」,成功問鼎「河南首富」;

50歲時,他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位下海創業,成為「中國速凍食品之父」;

74歲時,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他跨界二次創業,將地熱發電的夢想變為現實;

2016年,74歲的他力排眾議,開啟二次創業。一個做冷凍食品的企業家又要去搞地熱,從玩兒冰凍小球到玩兒地熱大球,這個跨越太大了。

回顧兩次創業,陳澤民也深有感觸,做企業沒有訣竅,只有創新謀變,才能開拓未來;專注專業,工匠精神,再加上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一個人在幼年、青年時代受到的磨鍊,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陳澤民,出生於1943年重慶江津的一個軍人家庭。當時是抗戰最艱難的時期,只有3歲時他不得不跟著身為炮兵專家的父親隨軍走南闖北,輾轉各地。

後來,父親屢遭磨難,家陷困境。為了補貼家用,他不得不勤工儉學,撿菸頭、廢品賣錢,給村民理過發、做過泥瓦工、裝卸工,到處打小工,什麼苦活累活都幹過;

在別人還在叛逆任性的年紀,陳澤民卻是這樣艱苦地渡過的!

值得一提的是,陳澤民從小就是一個愛動腦、愛動手的人。從礦石收音機到真空管收音機,再到後來的半導體收音機和電視機、錄音機、錄像機,他都能組裝和維修。

高中時,他甚至利用理髮推子的使用原理,幫農民製作了一臺收割機模型。

1965年,陳澤民從醫學院畢業,主動要求到四川工作。在工作中也搞了不少發明創造,還被評選為「科技標兵」。

1979年,陳澤民調回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工作。

當時單位裡有一臺價值幾十萬元但是被水淹後報廢的大型X光機,陳澤民硬是「死磕」了幾個星期的業餘時間,不但讓這個「破爛」煥然一新,還把它升級成為一臺隔室電視遙控X光機。

陳澤民的動手能力之強,你難以想像,他甚至還仿照日本產的洗衣機,仿製了當時鄭州第一臺土造洗衣機。

1984年,陳澤民被調到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當副院長。

如若不是生長於那個特殊的年代,陳澤民也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發明家、工程師、著名外科醫生,但一個人的命運又離不開所處的時代,時代的發展,將陳澤民的命運推向了食品行業。

回看陳澤民前半生命運雖然坎坷,但卻在陰差陽錯間,做出了一些成就;

此時的他仕途青雲、家庭幸福,正是樂享其成的時候。但隨著兩個孩子逐漸長大,生活費、吃住用等壓力越來越大,陳澤民決定做個副業來貼補家用。

1989年,陳澤民向鄰居借了1.5萬元,和妻子用丈母娘的名義,在鄭州火車站中州商場開了家「三全冷飲部」,主要製作售賣軟質冰淇淋,後來不斷更新新品種,生意一度火爆。

但是,冷飲行業在每年的冬天都會進入淡季。不得已,閒暇之餘的陳澤民夫婦會做一些湯圓、米花糖等特色食品維持生意。

一次哈爾濱出差的機會,陳澤民發現當地人把包好的餃子放在屋外凍上,他靈機一動:餃子能凍,那湯圓為什麼不行!

於是,經過三個月的不斷嘗試,陳澤民終於發明出了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並在第一時間註冊申請了「三全」商標。

誰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湯圓,以後會為陳澤民帶來了數以億計的財富,更為中國開創了數百億元的速凍食品市場。

為了開拓市場,年近50歲的陳澤民蹬著三輪車去推銷,走遍了鄭州大小商場。

不得不說,「速凍湯圓」新穎儲存方式、便捷的包裝、獨特的口感一下子就在市場上火爆了起來。

都說五十知天命,平庸的人選擇認命,優秀的人卻選擇改命!陳澤民無疑屬於後者。

在意識到小湯圓是個大生意後, 1992年,還有兩年就可以辦理退休的陳澤民,毅然放棄已有的地位和榮譽,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務,下海開創三全食品廠。

民以食為天,食品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是無可取代的!

天命之年的陳澤民「賭」對了!

從蹬著三輪車賣速凍湯圓到成為速凍食品行業的領頭羊,從發明第一顆速凍湯圓,到自建廠房生產,再到擁有數百種產品的上市企業,陳澤民創造的「小球」開闢出了一個大市場,中國速凍食品產業也由此崛起。

2008年2月,三全食品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速凍食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2013年,陳澤民以 62.2億元的財富問鼎「河南首富」。

從幾個人發展到兩萬人,從一個工廠小作坊發展到現在全國8個工廠,從一個小湯圓發展到六百多個產品,一天三千多噸產量,佔全國將近1/3份額,一個小湯圓,小產品做出來大文章,小產品開闢了一個新興的產業,河南速凍食品佔全國60%的份額。

而「三全凌湯圓,味美香甜甜」,這句洋溢著溫暖和甜蜜的廣告語,也成了伴隨著兩代人成長的記憶。小小的湯圓,寄託的是家人的祝福,背後反映的更是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

50歲才下海,蹬三輪創業,陳澤民用了20多年的時間,靠著一顆顆小小的湯圓,成就了一個市值近200億的速凍食品巨頭,一年進帳60億。

據三全食品2019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86億元,同比增長 8.06%;實現歸母淨利潤 1.95億元,同比增長115.91%。

據中華商業聯合會信息中心和AC尼爾森的報告中顯示,公司長年在市場佔有率均在30%左右,是速凍食品行業中當之無愧的一方巨擘。

根據近五年的財報數據披露中,我們不難發現,三全食品的業績處於一個穩步增長的狀態,營業總收入由最初的40.9億元增長55.4億元,歸屬淨利潤也由8086萬元增長到1.02億元,五年漲幅為26%。

據公告披露顯示,三全食品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超5倍,對比之前公布的上年業績快報,比2019年全年淨利潤還高20%左右。

業績一片大好,二級市場的反應最是直接:

截止2020年5月14日,三全食品每股股價報收23.31元,總市值為186.31億元;

在A股,一天漲不叫漲,連續一直漲漲漲才是龍頭。回顧三全食品以往的股價走勢,你會發現,自2018年10月26日開始,三全食品的股價一路上漲,每股股價從最初的5.34元增長到23.31元,漲幅高達336.51%,昨日最高達24.25元,創下歷史新高。

也就是說,在近一年半的時間裡,三全食品股價漲了三倍多,而且從5月13日漲勢依舊的形勢來看,似乎意猶未盡呢。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74歲的陳澤民決定進軍地熱發電領域,跨界二次創業,只為圓年輕時候的一個夢。

賈伯斯曾說過這樣的話:「你必須相信,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裡,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

對陳澤民來說,命運顛沛流離、陰差陽錯。但永遠不能夠擊倒一個人,心中永不磨滅的企業家精神。

參考資料:

華商韜略《「滾」出來的河南首富》、

食業家《三全陳澤民:不屈豫商,中國湯圓大王!》、

正和島《中國「湯圓之王」,三全集團創始人陳澤民》、

東方財富網《漲漲漲!三全食品,偷偷地,漲得有點厲害了》

相關焦點

  • 50歲蹬三輪賣湯圓,70歲成河南首富,74歲二次創業牽手董明珠
    50歲蹬三輪賣湯圓,70歲成河南首富,74歲二次創業牽手董明珠 關注中金在線:
  • 50歲辭職賣湯圓 三全老闆在搜狐財經峰會分享他的兩次創業
    天天吃三元的湯圓、水餃,知道三元的老闆是50歲才辭職創業做湯圓嗎?知道他74歲再次又創業搞地熱嗎?他到底要折騰什麼?在11月13日搜狐舉辦的2019年搜狐財經峰會上,三全集團創始人、萬江集團董事長、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陳澤民,以「老創客,新徵程」為主題,分享了他兩次創業的故事。站在講臺上的陳澤民,精神抖擻,雙目堅定有神,「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上帝。」
  • 速凍食品創新 今後早餐店吃的手抓餅、包子可能也是速凍
    超市裡正在售賣的冷凍食品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攝河南商報記者 吳軍以前,一提起速凍食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湯圓和水餃,現在,你在早餐店吃的手抓餅、包子、菜角和糖糕等,很可能也是速凍食品。中國冷凍食品產業大會的發起人、中國食品報社社長助理穆培龍稱,河南食品產業在全國排名第二。1992年,第一顆速凍湯圓產自河南的三全公司。如今,全國每10個速凍湯圓中有6個產自河南,每10個速凍水餃中有4個產自河南。肯德基的油條、必勝客的比薩、味千的拉麵、呷哺呷哺的牛肉,有相當一部分也是「河南造」。
  • 42歲蹬三輪賣冰棒創業成功!三次登頂中國首富,不向銀行貸一分錢
    富可敵國的股神巴菲特在50歲以後才成為億萬富翁,99%的淨身家都是50歲以後掙得。據統計,巴菲特「如願」在30歲那一年成為百萬富翁,40歲剛出頭的巴菲特也遭遇過財富危機,43歲的淨身家為3400萬美元,到44歲時因美股暴跌降至1900萬美元。50歲時,巴菲特的淨財富已經上億,在56歲成為了「十億富翁」,60歲之前淨身家達到38億美元。與當前身價值對比,巴菲特近96%的財富在60歲以後才擁有。
  • 合肥市抽檢速凍食品67批次樣品 全部合格
    65g×50個/袋2018-08-16速凍食品 33安徽省巢湖市長江東路安徽省巢湖市晶品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鄭州市惠濟區天河路中段安徽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肥東禹洲中央廣場分公司安徽省合肥市三全凌湯圓(黑芝麻)1千克/袋
  • 肯德基「後廚」裡的男人:被稱「河南油條大王」,曾是思念老闆
    方便麵、火腿腸、辣條、速凍水餃、速凍湯圓、調味品……你家廚房裡的很多食品,都是河南製造。 河南的知名食品類企業眾多,如雙匯、三全、好想你、春都、科迪、白象、衛龍、王守義十三香、蓮花味精、牧原、雛鷹農牧……還有一些食品巨頭,在河南設有生產基地,如康師傅。 這些公司之中,有很多是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很是活躍,並且這個隊伍還在繼續壯大。
  • 講好黃河故事:鄭州惠濟區用鮮花湯圓造就高質量發展產業
    鮮花撐起年產50億元產業  50萬平方米的營業面積、年交易額突破50億元,輻射河南全省及陝西、山西、甘肅、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全國20多個省市,並與荷蘭等花卉產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如果不是親眼見證,很難讓人相信在惠濟區有一支又一支花朵形成的產業。
  • 煮速凍湯圓,不要水開了才下鍋,教你正確做法,湯圓完整不露餡
    以前人們只有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吃湯圓、吃元宵,而現在人們生活好了,想吃隨時能買到,不用專門等到元宵節那一天,不過平常人們吃湯圓,多半是買現成的速凍湯圓,這樣方便省事,如果親手做比較耽誤功夫。說到煮速凍湯圓,想起自己第一次煮湯圓的時候,那時還不會做飯,當時想吃湯圓了,買了一袋速凍湯圓,水煮開了將湯圓丟進去,煮了一會兒發現湯圓裂口了,根本沒法吃,後來我索性多煮了一會兒,把它活生生煮成了一鍋粥。
  •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旺旺作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標誌,從無到有,再到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的臺灣食品企業,至今已經磕磕絆絆邁過四十餘載。縱然旺旺已經不那麼好賣了,但旺旺掌門人蔡衍明的財富傳奇依然精彩:他不愛讀書,卻是身價超610億的臺灣首富;他不愛營銷,卻創造了循環洗腦的魔性廣告。古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今有魔音灌耳,欲罷不能。
  • 河南千億首富豪賭養豬場:身家超雷軍,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
    他以90億元的身家超過輔仁藥業的朱文臣,首次成為河南首富。 這一次的登頂只是個開始。之後,「豬司令」連續多次問鼎河南首富。在豬價的一片漲聲中,他的財富雪球也越滾越大。 2019年,牧原股份的總市值超過溫氏股份。
  • 河南今三麥:致力於成為國內一流的美食供應商
    生產的餃子、餛飩、湯圓、粽子等暢銷全國,年業務增長率超過50%,品牌美譽度和行業地位名列前茅。這家名聲鶴起的企業,就是河南今三麥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企業品牌美譽度和行業地位名列前茅,被速凍食品行業評選為「行業成長之星」,被中國品牌認證聯盟和中國質量監督委員會評定為「中國著名品牌」。
  • 「果凍大王」登地方首富!老字號營收超百億,也遇「中年危機」?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果凍、布丁和海苔等休閒類食品生產、銷售企業,老字號「喜之郎」鮮少活躍在網絡媒體上。據海西商界記者搜索發現,近2年來,關於喜之郎公司的相關新聞,寥寥無幾。從「兒童殺手」到「童年記憶」,年輕人不愛吃果凍了嗎?喜之郎的背後,是一個「布丁王國」的崛起。
  • 挖地球、揉湯圓,三全二代接班十年,陳氏父子上演反轉劇
    陳澤民說,「我一輩子搞了兩個球,一個小球,是湯圓;一個大球是地球。小球是三全食品,是凍的;大球是地美特(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地熱。不了解的人說這是跨行。實際上它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熱交換。誰有我了解地熱?誰跑過世界100多個地熱發電站?」為了陳澤民的地熱創業項目,父子三人似乎經歷過一段歷時不短的爭論。最後父親贏了。但不許用三全的一分錢。
  • 河南公布2019農民工返鄉創業和脫貧攻堅優秀名單,看看都有誰?
    根據名單,固始縣、欒川縣等16個縣(區)被認定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鄭州二七區櫻桃溝特色種植旅遊園區等34個創業園區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鄭州市富坤種植專業合作社等50個創業項目為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項目,新密市祥樂老年公寓等101個助力脫貧攻堅項目為河南省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
  • 農夫山泉創始人再次成首富,賣水為什麼這麼賺錢?
    隨著公司上市,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成了中國首富寶座的常客。 繼兩次短暫的中國首富之後,11月17日,鍾睒睒以644億美元的身家,超越馬雲、馬化騰再度成為中國首富。 賣水為什麼這麼賺錢?對創業者有什麼啟發?
  • 養豬養出3000億,從河南主義者到放眼全國,河南財富故事不中庸
    在河南富豪中,不止秦英林夫婦與中國人的「吃」有關。《2020胡潤百富榜》河南富豪的前十位裡,三全食品的陳澤民家族以150億排名第6,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以107億排名第9。雖然財富遠遠不及秦英林,但萬隆與雙匯的經歷可能是河南富豪中最傳奇的。1982年,42歲的萬隆轉業回到家鄉,在漯河市肉聯廠成了一名辦事員。
  • 美國的首富在做科技,法國的首富在賣奢侈品,那中國的首富呢?
    基於美國是一個出版大國,圖書發行行業市場空間較大,Jeff.Bezos最終選擇了賣書籍,並開始了漫漫的創業之路。 1995年,Jeff.Bezos從紐約搬到西雅圖,主要是因為西雅圖有現成的技術人才,而且離大型渠道分銷商Ingram圖書部門的俄勒岡倉庫十分接近。
  • 元宵節將至湯圓唱主角 現場滾制元宵受市民青睞
    手工湯圓受追捧隨著元宵節臨近,城區各大超市速凍食品區內的湯圓成了當仁不讓的主角。近日,記者走訪後發現,傳統口味的黑芝麻湯圓最受市民歡迎,而一些商家現場滾制的湯圓同樣贏得不少市民的青睞。昨日,記者來到琵琶山路、洸河路的多家超市看到,售賣湯圓的專區成了人氣最旺的一角,專區的冰櫃裡擺滿了不同口味的湯圓。今年的湯圓新寵有水果湯圓、鮮花湯圓、水晶湯圓等,不僅包裝精美,活動優惠力度也很大。據超市導購員介紹,最近幾天前來超市選購湯圓的市民較多,除了傳統的黑芝麻、桂花、棗泥等口味外,還有一些新品種的湯圓,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
  • 想買元宵誤買到湯圓 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正月十五鬧元宵,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中國素有「北元宵,南湯圓」的說法,那麼,湯圓和元宵到底是不是同一種食物呢?如何區分元宵與湯圓?不少人以為元宵和湯圓是一種東西,只是南北方叫法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