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養出3000億,從河南主義者到放眼全國,河南財富故事不中庸

2021-01-16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無忌君

文 | 江小橋

鬱鬱蔥蔥,水草豐美,遍地大象在平原上棲息,這是古生物學家對古河南的印象,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

但簡單的「平原」二字沒法成為河南這片土地的標籤,對於如何解答「什麼是河南」,知名的地理內容媒體「星球研究所」在知乎上有一個接近2.2萬贊的回答,在一開頭就表達了「困惑」:人們會說豪爽山東、天府四川,卻很難用一個詞來準確描述河南——因為它並非一個特質鮮明的省份,就如同它所處的位置,不南不北、不偏不倚,相當「中庸」。

沿著縱向的歷史維度來看,河南的關鍵詞似乎是「惋惜」。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曾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引領中華風氣超過3000年,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更是不乏溢美之詞,「以開封為中心的河南引領宋代達到了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從北宋時期開始的斷崖式衰落,到近代的自然災害與動蕩,以至於人們一度對河南形成了一種貧窮與落後的成見。

但現在再看河南,河南已經既不中庸,也不再讓人惋惜,相反在整個中國人生活中地位越來越重要。一個最直接的體現是,從「天下糧倉」到「國人廚房」,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和畜牧業大省的河南正在承包下中國人「吃的問題」。

而在製造業方面,河南鄭州引進富士康已經成為一個城市思變的典型。

看一片土地之變,經濟是最好的晴雨表。而一份富豪榜,既是官方統計數據的一個投射,也是民間傳奇和風物人情的縮影,從中可以看到一個豐富的河南。

河南首富前十,三分之一跟「吃」有關

在不久前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前10名中出現了3位新人,養生堂的鐘睒睒、順豐的王衛和牧原集團的秦英林、錢瑛夫婦。後者是河南首富,當下國內的第一「豬倌」。

中國擁有數千年的養豬史,目前保有2600萬左右的養豬場戶。但秦英林只有一個。

1989年,秦英林從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畢業,分配至老家南陽的國營肉聯廠工作。1992年,他與獸醫專業的妻子錢瑛辭職創業。

養豬產業素有「賺一年、平一年、賠一年」的「豬價周期」,此外還面臨瘟疫、環保、土地、資金等諸多難題。

秦英林夫婦從22頭生豬起步,創業28年,穿越一個又一個「豬價周期」,終將牧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生豬規模化養殖企業——2019年出欄量1025萬頭,公司淨利潤61億元。

在上市後的最近3年中,牧原股份(002714.SZ)市值一路走高,今年一度市值衝破3000億。

這帶來的是秦英林夫婦的財富暴增。2018年,秦英林以245億元身家排在福布斯榜單60名開外;而2019年,得益於超級豬周期肉價持續走高,牧原集團實現淨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秦英林夫婦也憑藉1174億元身家躋身福布斯排行榜第9位,超過丁磊。而最新的《2020胡潤百富榜》顯示,秦英林夫婦財富已經達到2000億。

在河南富豪中,不止秦英林夫婦與中國人的「吃」有關。《2020胡潤百富榜》河南富豪的前十位裡,三全食品的陳澤民家族以150億排名第6,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以107億排名第9。

雖然財富遠遠不及秦英林,但萬隆與雙匯的經歷可能是河南富豪中最傳奇的。

1982年,42歲的萬隆轉業回到家鄉,在漯河市肉聯廠成了一名辦事員。

第二年年底,由於國家政策改革,物價普遍上漲,豬肉居然一斤漲了5毛。肉聯廠的廠長覺得這是個機會,便想囤積1500 噸豬肉準備到春節售賣。但萬隆卻斷定,春節後豬肉價格肯定將大跌,並力勸廠長及時銷售。果然,春節還不到,大量豬肉忽然入市,豬肉價格急速下跌,半個月價格就跌了20%。萬隆由此得到器重,不到半年時間就被提升為副廠長。

1985年,漯河肉聯廠完成改制,45歲的萬隆不負眾望成為首位民選廠長。上任後,萬隆面對肉聯廠破敗不堪的面貌和人浮於事的現狀,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最多時候,萬隆一次性開除過15 人,連廠裡一位市領導的侄女也被他開除了。

肉聯廠也因此日月換新天,業務全面開花,產品遠銷到港澳和東南亞,甚至一度出口蘇聯,迅速成為河南乃至中國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

但好景不長,到1992年時蘇聯解體,肉聯廠失去了重要的出口市場。52歲的萬隆十分焦慮,親自東奔西走尋找機會。結果在一次火車途中,萬隆注意到了一種叫「火腿腸」的新玩意。萬隆意識到,社會發展帶來的生活節奏加快,便利又解餓的食品大有前途。在多次調研和慎重考慮後,萬隆決定肉聯廠全面改產。他不顧眾人反對,押上肉聯廠1600萬的全部老本,從日本、德國等地買來一批專門生產火腿腸的設備,開始轉向肉類加工。

即使到了現在,很多人仍然還記得雙匯火腿腸著名的電視廣告。當時,《編輯部的故事》紅遍全國,雙匯趁熱請來「李東寶」的扮演者葛優,又找來相聲演員馮鞏,模仿劇情拍了個廣告。

「冬寶,幹嘛呢?」

「想葛玲呢。」

「別想了,我給你介紹個新朋友(拿出雙匯火腿腸)。」

「還想葛玲嗎?」

「葛玲是誰?」

雙匯就此火了。

上市之後,雙匯(000895.SZ)憑藉著「冷鏈生產、冷鏈銷售、冷鏈配送、連鎖經營」的模式打破了中國數千年來只賣肉無品牌的歷史。之後,雙匯又併購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並以1400億的營收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而萬隆也順勢躋身河南頂級富豪。

河南富豪榜前10位三分之一是「吃」的生意,與河南發達的農業密切相關。

儘管在中國的美食地理上,除了胡辣湯和燴麵外實在乏善可陳的河南並不顯山露水。但另一組數據或許會讓你驚訝——河南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的1/10,小麥佔1/4,糧食加工全國第1位,其中麵粉實際產量佔全國的37%,居全國之首;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居全國第3位,佔1/10;油料作物產量居全國第1位,其中花生、芝麻產量均佔全國第1位;水果產量居全國第7位,其中蘋果居第3位;畜牧業總產值居全國第1位,佔全國8.2%;肉類加工和速凍食品分別佔全國市場份額的70%和60%,均居全國第1位。

三全、思念速凍水餃,雙匯火腿腸,衛龍辣條,王守義十三香,仲景香菇醬……此外,河南不僅是全國最大的餅乾生產基地,在方便麵生產上,河南又是中國第一。

自調味料到方便速凍食品,從零食到飲料,從餐桌到下午茶,中國人「吃」的問題,幾乎全由河南承包。

不認可「首富」的首富黯然墜落

2019年,河南省全省生產總值54259.20億元,排名全國第五,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這些老牌經濟大省,河南早已遠離了人們的傳統印象。

而從今年的胡潤百富榜來看,雖然「吃」還是一枝獨秀,但河南富豪們的產業布局也多元化,生物製藥、水泥、鋁業、房地產、醫藥製造、教育,折射著河南區域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行業發展的變遷。

有興就有衰。今年的河南富豪,現任首富牧原的秦英林有多風光,前首富朱文臣的墜落就有多黯然。

10月26日,歷時一年有餘的*ST輔仁財務造假案落下帷幕,證監會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對輔仁藥業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以及未及時披露關聯方擔保的行為、報送和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及提供的信息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責令輔仁藥業集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合計120萬元罰款,對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處以60萬元罰款;對實控人朱文臣處以150萬元罰款,對朱文臣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資料顯示,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躋身河南首富。2018年,朱文臣個人財富達到120億元。2019年8月,朱文臣躋身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榜第2057名。

但有意思的是,朱文臣從不認可這些財富榜單排名,他曾如此回應:一來不知道,二來不承認。

無論承認與否,都改變不了這一事實——全國知名醫藥製造企業輔仁藥業,從一度風光無兩到債務高企,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和實控人朱文臣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

朱文臣

1997年,朱文臣設立輔仁集團。那個年代,是國內仿製藥市場的黃金時代,輔仁藥業靠著仿製藥迅速在河南醫藥行業嶄露頭角。

接下來,輔仁藥業不斷收購河南焦作的懷慶堂、開封製藥以及河南天康製藥等,2006年,輔仁藥業終於借殼ST民豐上市,成為河南省最大的藥企。

隨著輔仁藥業完成對開藥集團的重組,公司規模和業績迅速暴增,總資產規模從2016年的12.73億元增至2019年的117.36億元,同期,營收規模從4.96億元增至2019年的51.71億元,歸母淨利潤從0.18億元增至4.61億元。

在醫藥行業大展拳腳的同時,朱文臣還染指「酒局」,獲得了宋河酒業控制權,成為這家擁有宋河糧液、鹿邑大曲等中國歷史文化名酒企業實控人。

朱文臣的墜落始於一場分紅。2019年7月22日,是輔仁藥業原定派發現金紅利的日子,但夫人並未兌現承諾。2天後,輔仁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因資金安排原因,未按有關規定完成現金分紅款項劃轉,無法按照原定計劃發放現金紅利,並承認公司經營有一定的流動性困難。

而2019年輔仁藥業一季報則顯示,輔仁藥業貨幣資金期末餘額為18.16億元。

那麼,錢都上哪裡去了?

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一年過後,*ST輔仁的資本迷局被揭開。《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5 年以來,輔仁藥業(含控股子公司)將貨幣資金提供給控股股東輔仁集團(含控股子公司)、輔仁集團母公司輔仁控股(含控股子公司)使用。輔仁藥業未將提供給輔仁集團、輔仁控股的資金記入財務帳簿,也未對輔仁集團、輔仁控股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予以披露,導致其披露的2015年、2016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隨著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未披露,上市公司儼然成為了控股股東的「提款機」。

輔仁藥業自從2019年7月「爆雷」後,公司在財務、內控等方面的危機全面爆發,截止今年9月18日,輔仁集團逾期債務約38.45億元。因逾期債務,輔仁集團同時還面臨多起訴訟,訴訟涉及金額約38億元。

朱文臣的命運則是完成從首富到老賴的身份轉變。近日,他再收限制消費令,所持股東已被多輪候凍結,公司處於暫停上市邊緣。

相比財務造假上的謎團重生,朱文臣身上還有謎團仍未解開。

1966年出生的朱文臣,其傳奇人生似乎從29歲才開始。這一年,他和朱氏兄弟成立河南三維藥業,正式涉足醫藥行業。但朱文臣此前的創業經歷似乎是個謎,有人傳言他靠做包工頭攫得第一桶金,也有人說他是之前是倒騰石料生意,而朱文臣對媒體一律三緘其口。

從「河南主義者」到放眼中國

在河南商界,如果要選一個精神領袖,河南建業當家人胡葆森當仁不讓。

胡葆森給人的印象是喜布衣粗食,愛舞文弄墨,和善堅毅,豁達智慧。在中國地產界,一直走「省域化」戰略,堅守中原的胡葆森選擇偏安一隅,因此顯得非常低調。

胡葆森生於河南濮陽市,1979年鄭州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紡織進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1982年又被派往香港參與組建外貿公司。

1992年是中國房企的集體誕生年。這一年,碧桂園、雅居樂、保利、綠地等重量級房企陸續建立,已經在香港磨礪10年的胡葆森帶著炒樓花賺到的第一桶金回鄉,與當地的建行合資成立建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從1993年的位於鄭州的第一個高檔小區項目「金水花園」開始,胡葆森推出「按揭賣樓」、「十年回本」的模式,迅速打開了市場。1996年,胡葆森買下了建行的股份,建業集團變身為一家獨資企業。

以鄭州為起點,建業轉戰胡葆森的老家濮陽,正式啟動「省域化」發展戰略。

2008年6月,建業集團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改名「建業地產(00832.HK)」,成為內地中西部地區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企業。而就此開始,胡葆森決心全力推進「省域發展」戰略,不再走出河南。

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

相比胡葆森的保守,另一個同樣也是地產行業的河南人則憑著更大的志向和野心,朝著中國首富的位置進發。

當胡葆森回河南創辦建業時,34歲的鋼鐵公司車間主任許家印選擇從老家周口走出,懷揣積攢多年的兩萬元現金獨闖深圳,進入地產行業。

1996年,在深圳中達集團磨礪四年的許家印來到廣州創立恆大地產公司。憑藉「小面積、低價格、低成本」的策略,恆大第一個樓盤——金碧花園當年實現銷售額8000萬,許家印為此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僅僅3年之後,恆大地產便躋身廣州地產10強。

十年後,許家印對恆大提出了「拓展全國、邁向國際」的發展口號,以潛力最為巨大的中國二線城市為主要方向,並逐步向三四線市場進軍。

到2009年,恆大的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十倍,這一年的11月5日,恆大敲響了上市鐘聲。當日,恆大(03333.HK)股票收盤價較發行價溢價34.28%,市值達705億港元。受益於此,許家印以479.49億的身價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再一個十年過去,恆大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地產公司,而是成了一個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

許家印的冒險精神和野心,與胡葆森的保守,看起來好像是兩極,但這其實無關個人商業格局,而是人生追求不同。

從河南走出去的富豪故事還有許多,最近的一個傳奇河南富豪,則是一個80後的年輕人王寧。

隨著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09992.HK)上市並市值達到千億港元,33歲的泡泡瑪特CEO王寧一夜成為頂級富豪,王寧夫婦身價合計近500億元。

泡泡瑪特CEO 王寧

王寧也是一個河南人,出生於新鄉,曾就讀於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主修廣告學。鄭州大學畢業的胡潤富豪榜單上河南富豪,還有建業集團的胡葆森和正商集團的張敬國。

但商業格局最大的河南人,或許是那個小學考初中差點沒考上的駐馬店人張磊。

高瓴資本集團董事長、CEO張磊,1972年出生於河南駐馬店市。小學考初中時,最低錄取分是140分,他考了141分,剛好多1分。但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太好的張磊其實是個隱藏學霸,他曾經公開表示是從高二時開始努力,努力了一年,就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

1998年,張磊赴美國耶魯大學求學,後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係碩士學位;2005年,他創建高瓴資本。憑藉對騰訊、京東、滴滴、美團、百度、格力、Airbnb等公司的投資,創造出投資界的傳奇。

從押注滴滴、百度、騰訊、京東、去哪兒等網際網路企業,到賭贏百麗、格力、藍月亮、公牛等傳統實體產業,再到重倉微創醫療、華蘭生物等新興醫療產業,張磊的高瓴資本幾乎已經改寫了中國的經濟版圖。

「我發現自己最大特點就是愛折騰,不滿足現狀,愛挑戰自己。」張磊的這句自我描述,是全世界成功人士的通用標準。但如果放在整個河南人身上,這個標準好像又顯得尤其有說服力,畢竟這片土地曾經經歷過頻繁的動蕩與困苦,才有了今天最大的窮則思變動力。

河南的確很難定義。胡葆森曾經對自己有一個自嘲,「樸素的狹隘的河南主義者」,既然如此,那麼當下的「河南主義者」應該是如何?這片土地低調務實,又不乏活力,這裡的人們既滿足現狀,也放眼世界。新的「河南主義」,仍然是一個正在不斷充實的,不斷書寫中的文本。

相關焦點

  • 豬肉漲價:這些養豬的都是大學生,有碩士海歸,首富財富為2千億
    其實,這位段子手錯了,如果不好好學習,現在連養豬的資格都沒有。不久前,新希望劉永行說,他們現在養豬都是大學生,還有海歸;牧原前幾年就開出天價年薪招聘大學生甚至博士。豬倌富豪們,也多是大學生,最差的也是中專生,還是華南理工的碩士,北大才子。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說網際網路沒有學渣,現在學渣也沒資格養豬。
  • 萬元戶,43人過億元,首富財富為2千億,養豬是一部富豪的生產史
    這封信很快以《關於發展養豬業的一封信》下發,隨後全國興起了一個大辦養豬的運動,養馬、牛、驢要被作為「尾巴」割掉,養豬卻被大大鼓勵。領導不僅僅考慮吃飯問題,還養豬已被上升到了「業」,涉及肥料等綜合問題,是致富的問題。
  • 養豬改變命運:中國養豬龍頭演繹造富神話,河南千億首富公司賺爆
    今年,在豬肉價格的一片漲聲中,這個問題有了新答案:養豬。在11月出爐的2019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養豬大戶」秦英林家族闖進了前十,以1173.8億元的財富高居排行榜第9。相比2018年,秦英林家族的財富增長了928.8億元,繼續牢牢地佔據著河南首富的寶座。有網友感慨:「現在想想,當年老師叫我回家養豬,原來是為了我好。」
  • 養豬是一部富豪的生產史:第一個萬元戶,43人過億,2千億首富
    這封信很快以《關於發展養豬業的一封信》下發,隨後全國興起了一個大辦養豬的運動,養馬、牛、驢要被作為「尾巴」割掉,養豬卻被大大鼓勵。 領導不僅僅考慮吃飯問題,還養豬已被上升到了「業」,涉及肥料等綜合問題,是致富的問題。 20年後,養豬出了中國第一個「萬元戶」,45年後, 一家養豬企業有43人富豪一夜間財富超過1億元,60年後,一個河南人靠養豬財富達到2000億元。
  • 河南畜牧企業紛紛招聘名校學生養豬,最高年薪可達36萬!
    最近豬肉的價格也在飛速成長,漲到了30~40元一斤,類似「簡直快吃不起豬肉了」這種言論也經常徘徊在了耳邊,這不,在2019年福布斯排行榜公布的中國內地千億富豪排行榜,牧原企業以1173.8億排名富豪榜第9名,只不禁讓人感嘆了畜牧養殖業的發達。
  • 河南千億首富豪賭養豬場:身家超雷軍,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
    直到2014年,牧原股份(002714.SZ)在深交所上市,秦英林的名氣才隨財富大漲。他以90億元的身家超過輔仁藥業的朱文臣,首次成為河南首富。 這一次的登頂只是個開始。之後,「豬司令」連續多次問鼎河南首富。在豬價的一片漲聲中,他的財富雪球也越滾越大。
  • 豬肉價連續下跌2月,10家豬企蒸發近2000億
    近一兩年來,豬肉價格基本都是在飆升的路上,在老百姓直呼吃不起豬肉的同時,國內養豬大戶大呼過癮,他們紛紛加養生豬,而網易、京東、萬達等企業甚至跨界養起豬來,基本上,養豬企業在過去一兩年都賺得盆滿缽滿。就在去年年底,豬肉價格還一路飆升,到了今年年初,豬肉的價格一度高達36元/公斤。
  • 廣州市長與網易CEO聊養豬:丁氏黑毛豬暫無利潤
    為何養豬  全國一年吃豬六億頭,產業仍處低端  一個搞網際網路的企業家,怎麼想到去養豬?在廣州「兩會」上自稱「農民代表」的陳建華,與丁磊這位「新農民」找到了共同話題。  丁磊坦言,決定養豬是因為「好多因素糾結在一起」。丁磊表示,自己經常到農村玩,發現目前農村的生產能力還是很差。
  • 中小散戶:2020靠養豬脫貧,2021成本之爭下如何不返貧?
    2020已畫上句號,回首養豬業的這一年,全國各個地區無數貧困戶和普通家庭因為養豬而脫貧致富,無數中小養殖戶因為養豬而實現財富自由,「養豬」甚至為我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豬價很大可能會進入深跌周期,隨之各養殖主體之間也會由之前的資源之爭、市場份額之爭變為成本之爭,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小散戶該如何武裝自己確保自身繼續致富不返貧?
  • 放眼全國,廣西公司打造初生蛋高端品牌
    我國人均雞蛋佔有量已達到18.5千克/人,總產量為2550萬噸,市場規模近3000億元。然而,95%的蛋雞養殖場都沒有自己的品牌。未來,蛋品行業實際成為整個大農業領域整合的關鍵。放眼中國大農業領域,在與民生最接近的肉、蛋、奶、菜幾大行業中,除了蔬菜是非標準品,難以整合外,肉類與奶製品均已完成產業整合,行業集中度達到較高水平。
  • 河南餐飲大閱兵 預計2018年營收3000億 今年還有大事幹
    這是2018年全國餐飲總收入及增速(中國烹飪協官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21日發布)。全年餐飲收入超4萬億,「與中國烹飪協會預判吻合」。「3000億元」,「11.4%」(均為預計)!這是官方發布的2018年河南省餐飲全年「估分成績單」。一個擁有一億人口基數的河南,一個不靠邊、不沿海的內陸大省的「文化自信」就藏在這些數據裡。
  • 河南村民釣到一隻「烏龜」,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
    河南村民釣到一隻「烏龜」,背上插著4支箭,專家:這一竿值18億前言璀璨的中國文化,孕育了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古人的智慧,為後世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那些珍稀的瑰寶,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洗禮,到如今已經是無價之寶了。然而這些誘人的寶物,成了很多盜墓賊覬覦的對象。他們不惜鋌而走險,以至於很多古墓遭到破壞。不光盜墓賊喜歡搞破壞,就連西方列強也在戰爭後掠走了不少國寶。時光流逝,到如今就還有很多不能衡量價值的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另外,現如今國家飛速發展,修路架橋等一系列的工程開展,導致很多文物從地下被翻了出來。
  • 養豬、養羊、養牛、養驢、養雞、養兔、養鴿子,哪個利潤高?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養殖行業裡面也有很多出色的人,靠在農村裡面,養豬,養羊,養牛,養驢,養雞,養兔養鴿子等等,賺了不少錢,有的甚至在一兩年賺了100多萬,但是農村,有一句話說得好「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由此可見,養殖行業還是很有風險的,但是利潤也很高,風險,往往是與利潤,並存的。
  • 河南首富身價暴漲900億 曾2萬...
    先是高盛斥資近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一帶大手筆全資收購養豬場,後是德意志銀行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豬場30%的股份。彼時,外資投行「炒豬」的言論令市場咋舌不已。   跨界養豬最著名的還是網際網路巨頭。   早在2009年,網易丁磊就喊出了養豬計劃。
  • 廣東省養豬飼料顆粒機_河南晟元機械
    廣東省養豬飼料顆粒機,河南晟元機械,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素有「南通十省」北供神京之美稱,歷史文化悠久、罕見孔子真跡——「殷比幹墓」等眾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枚不勝數,是歷史商賈雲集之地。廣東省養豬飼料顆粒機, 刀口和濾網之間的間隙一定要合適!
  • 實地考察丁磊養豬細節:歷時一年考察養豬強國-實地考察,丁磊,養豬...
    據說最先觸發丁磊養豬,是他3年前一次吃火鍋時見到色澤非常可疑的豬血,但仔細想想,吃到不潔食物的人不計其數,既然如此有錢,想吃好豬肉還怕買不到嗎?為什麼非要親力親為去養豬?網易到底為什麼養豬?網易到底想養什麼樣的豬?他們到底會怎樣養豬?從古至今,中國近萬年的養豬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一群讀書人,大把大把花錢,到世界各地考察遊歷,撲心撲肝專注養豬。
  • 皇帝居然禁止全國養豬殺豬吃豬肉,原因根本說不出口
    這道聖旨的內容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居然是禁止民間養豬、殺豬、吃豬肉。這道禁令在《明實錄》上有明確記載,當時沒有人知道當朝皇帝禁止民間養豬的用意是什麼,但可以看到禁豬是嚴厲的。這道禁令一出,迫使農民把家裡養的豬,殺淨吃光,小豬也一起扔掉。豬肉作為食品,也是一種商品。
  • 女白領回鄉養豬成全國勞模
    視界網消息,今天(9月12日)上午,全國農業勞模、重慶市養豬大王郭平向榮昌婦女姐妹講述自己的的奮鬥故事現在,郭平的養殖基地年存欄母豬超過600多頭,年產種豬、仔豬12000頭以上,帶動了周邊50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她由此獲評「重慶市百名農村婦女科技致富能手」、 「重慶市養豬大王」「榮昌區十佳創業女性」。去年12月,郭平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親切接見!
  • 一頭豬一輩子不殺,能長多大?一起看看河南大爺養的「豬王」
    一頭豬一輩子不殺,能長多大?一起看看河南大爺養的「豬王」豬是農村地區常見的牲畜之一,豬的生長速度極快,最短的,一年時間就能夠出欄,絕大多數人養一頭豬都不會超過兩年,如果豬一輩子都不殺,到底能長多大呢?一起來看看河南大爺養的「豬王」。
  • 劉永好:再投90億建9個大型的養豬場 再養680萬頭豬
    「通過新好養殖模式,我們研究出了一種七級的隔離措施,使得非洲豬瘟病毒不容易或者不可能進入我們的養殖體系,同時我們用新風體系,智能防禦格局使得我們養豬能夠存活率高,即使面對疫情,我們新希望的養豬體系的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新好養殖模式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