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散戶:2020靠養豬脫貧,2021成本之爭下如何不返貧?

2021-01-09 豬好多網

2020已畫上句號,回首養豬業的這一年,全國各個地區無數貧困戶和普通家庭因為養豬而脫貧致富,無數中小養殖戶因為養豬而實現財富自由,「養豬」甚至為我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豬價很大可能會進入深跌周期,隨之各養殖主體之間也會由之前的資源之爭、市場份額之爭變為成本之爭,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小散戶該如何武裝自己確保自身繼續致富不返貧?

行業紅利+集團企業帶動 養豬為脫貧攻堅立下汗馬功勞

回首2020全年,生豬價格分別在2月中旬以及7月中旬出現了兩次豬價高點,均在38元/公斤以上,屆時出欄一頭肥豬利潤輕輕鬆鬆達到3000元以上。即使全年的均價按照30元/公斤計算,出欄一頭肥豬盈利也達2000元以上。這個利潤相當於正常年份的6-7倍,以小規模豬場來說,自己養個30頭母豬,一年輕鬆百萬到手!所以,2020年靠養豬實現財富自由的不在少數,尤其是有自己獨立豬場的中小散戶,絕對是一年賺了十年的錢。

除了有自己豬場的養殖戶,還有一部分養殖戶也在2020的紅利年收穫不小。他們或許是因為非瘟導致虧損沒有資金再投入,或許是因為非瘟防控能力不到位而不敢再養,又或許是因為養豬行業的高利而首次加入養豬大軍的「小白」養殖戶。這一年他們在大型養殖集團的帶領和幫扶下也抓住了時代機遇,脫貧致富。以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為例,2020年該公司通過構建「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帶貧機制,在貧困地區建立了逾百個養殖小區,帶動當地減貧,取得顯著脫貧成效。

這一年,太多的養殖戶家庭脫貧致富的故事都包含在這一串串數字裡面。不得不說,像廣西揚翔一樣的一大批大型養殖企業依靠「產業帶動」模式成為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的主力軍!

2021年,養豬已經到了拼成本的時代

今年以來,在市場利好以及政策支持的雙重刺激作用下,規模豬企加速擴大產能,中小養殖戶補欄增養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我國生豬產能加速恢復。最新官方數據顯示,11月末全國生豬產能已恢復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

隨著生豬產能的逐漸恢復,明後年豬價必然進入下行通道,未來養豬也將從「資源競爭」變為「成本競爭」。而就在近日,上市豬企先後發布公告,以7大頭部豬企三季度養殖成本為例,牧原股份為14元/公斤,新希望為14.2元/公斤,大北農為14-15元/公斤,唐人神為16.1元/公斤,金新農為17.6元/公斤,正邦科技為20.1元/公斤,天邦股份為22元/公斤。

從以上數據來看,各個上市豬企的成本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主要是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造成的成本差異較大),並且相比於非瘟爆發之前,養殖成本都有明顯的上升。究其原因,一是非瘟防控成本上升,包括用藥、生物安全防控等;二是飼料價格不斷攀升;三是母豬生產成績的差異。

為了應對明年及以後的行情下行,大型豬企已經做好應對之策。豬業一哥牧原明年主要通過智能化升級逐步降低成本,使其降至非瘟前水平;正邦科技將制定嚴格的成本考核和獎懲方案,力爭明年將成本將至16元/公斤;新希望則是通過數位技術進一步優化運營成本將成本將至11-12 元/公斤……不可否認,相比中小養戶,頭部豬企更有「憂患意識」,他們在加速擴張的同時已經開始將「降本」作為核心工作,並紛紛使出殺手鐧。

對於大型養殖企業而言,他們產業鏈齊全,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哪怕是養豬不賺錢,還能通過產業鏈上的其他環節來進行生產或銷售,從而獲取利潤。而中小養殖戶則不同於此,要知道,養豬不是靠著一腔熱情就能辦好的,更要講究方法和技術和策略。那麼,成本之爭下中小養戶又該如何在保住「不返貧」的底線下爭取更大的利益呢?

2021成本之爭下中小散戶如何不返貧?

這還要從選擇和努力兩個方面來說,對於不同的養殖戶這兩個方面都非常重要。

對於資金不充足、養殖經驗一般、抗風險能力較差的養殖戶來說,還是選擇和大型養殖集團合作的養殖模式更為「穩妥」。例如廣西揚翔就是創新利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持續為養殖戶創造利益。由公司投資建設高標準生態豬欄、流轉土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服務和統一回收產品;合作社組織社員申請創業貼息貸款,進行生態循環種養;貧困戶「養好豬」,既有效規避養豬市場風險,又讓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獲得「租金、薪金、分紅金」,體面而有尊嚴地通過勞動致富。

對於有一定資金實力和有較豐富的養殖經驗的養殖戶來說,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獨立的豬場「自己幹、拼一把」,但前提是,一定要不斷學習進步提升自己的養殖技術、做好豬場的成本控制。

而降低養殖成本可以從基因、營養、生物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著手。具體來看:

1、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自繁自養,二元母豬培育最佳;對於母豬性能差、產仔數少、成活率低的豬群,應及時予以剔除;

2、沒有能力在遺傳進展上推進,可拓寬用精渠道,尋找優質的育種企業合作,爭取「基因優勢」。

3、做好豬群飼餵保健與飼餵營養,在沒有能力提升產仔數的情況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健仔數和斷奶成活率上。

4、積累經驗,提高養殖技術,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正確認識積極應對,做好豬場衛生,定時消毒,切斷一切豬瘟傳播來源,全力做好豬場生物安全防控。

5、控制好養殖規模,最好不要滿負荷生產,100頭的豬場可以控制在保持80頭以內的存欄量,這樣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以便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6、加強交流、把控上市行情,盡力錯峰出欄上市。

7、把絞盡腦汁到處挖人才的心思放在自我提升上,依靠自己的知識和親力親為的責任心提升豬場的運營效率。

按照這樣的方法,2021無論是自己養豬還是和大型企業一起合作養殖,都能在能確保不返貧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的致富可能!怎樣選擇?如何努力?留給中小養戶思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相關焦點

  • 脫貧是它,返貧也是它,竹鼠養殖戶的2020年怎麼過?
    在脫貧攻堅戰中,低投入的竹鼠養殖業成為南方山區基層政府的優選項目。養殖竹鼠確實不像其他項目那樣門檻很高,哪怕只有五千塊錢,這個行業都是歡迎你的,起初先飼養十對竹鼠,再學習一些竹鼠飼養技術,一年後這十對竹鼠就可以發展為50對,例如可達10000元。 不像養豬、養牛需要提供大量的水才能生存生產,竹鼠養殖非常適合缺水的山區作為產業發展。只要可以種植竹子、甘蔗、象草杆、木薯杆的地方,都可以發展竹鼠養殖。
  • 勵志脫貧靠奮鬥 養豬致富奔小康-全州貧困戶王清維養豬脫貧記
    王清維房屋全景圖 時光迴轉到2015年前,王清維在廣東務工不小心落下了肢體殘疾王清維和妻子便開始養豬,因家庭貧困沒有資金建養豬場,原來就借用親戚和鄰居的豬舍養殖,一年靠買幾頭豬的收入維持著開支。 王清維一家的困境在2015年迎來了轉機。這一年,他家被列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貸款5萬元,王清維建立了自家的養殖場,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了變化。
  • 了解生豬養殖現狀,2021年豬肉價難降,發展中小養豬場是關鍵
    然而經過長達將近3年的生豬復養,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生豬存欄量具專家統計已經達到正常水平,而我國生豬價格也是不斷創新高,豬肉價格在中央儲備肉的不斷投放下越挫越勇,據個人分析在我國缺乏中小養豬戶的養豬業,想恢復正常水平有些難,因為近三年的事實是豬肉價格不降反漲。
  • 脫貧地區如何轉戰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防止返貧、健全政策、壯大...
    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陳銳海)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脫貧摘帽地區將轉向鄉村振興,下一步,我國將如何做好兩者的銜接?在國務院新聞辦1月1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要守住一條底線、健全一套政策、壯大一批產業。
  • 養豬、養雞、養牛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農民酷愛養豬?
    養豬、養雞、養牛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農民酷愛養豬?說到養豬,很多農民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早些年養豬的這幾年如果堅持住的話能夠賺到錢,但是早些年沒有養豬,這幾年進廠的話你會發現高位接盤下,養豬人太難了。難的不光是養豬人,養豬上下遊的企業養活了數千萬的從業人員,養豬是一個大的營生,所以在養豬的這個行當裡面,現如今的養殖戶,尤其是以中小散戶為主的養殖戶都很難。難是因為成本太高,並不是因為其他的。
  • 如何做到養豬成本最優,收益最大?這三點你需要知道
    近幾年來養豬行業發生很大的變化,一部分散戶和小型豬場的設備落後,安全防控做的不到位,最終經濟效益也不是很高,逐漸退出養豬行業;越來越多的技術設備應用到養豬上,一部分人看到養豬行業的發展前景,開始投資養豬和加大養殖規模。
  • 2021年養豬還會不會賺錢?
    2016年,恆大宣布將投資3億元在貴州建設110多個養豬和牧業基地。碧桂園於2018年5月發布了「養豬部門負責人」的招聘信息。同年6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萬科今年也正式進入養豬戰場。2020年3月,萬科成立了食品業務部門,以部署養殖生豬。今年五月,它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一份養豬場的「招聘令」。
  • 一個都不能少|靠養豬脫貧嘗到甜頭 自貢自流井脫貧戶建起養豬大棚...
    從4頭仔豬開始,如今趙發彬已是養豬大戶,正在擴建的豬棚建成後年出欄50頭豬,年收入超10萬元。貧困戶發展養殖 4頭仔豬讓他一家擺脫貧困2014年,趙發彬一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他家5口人,母親常年癱瘓在床,一雙兒女正年幼。「孩子讀書要花錢,妻子要照顧生病的母親不能工作。
  • 農村興起「大棚養豬」新模式,有啥可取之處?看完明白了!
    為了儘快投身養豬,傳統豬場建設費時費錢,很多人採用「大棚養豬」的模式!這種新型養豬模式到底有啥可取之處呢?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 首先,大棚養豬造價低! 作為農村散戶來說,資金不寬裕,自然要量力而行!大棚養豬初期投入成本低,建設安裝周期短,可以短時間內投入養殖!
  • 新手如何養豬?新手養豬的注意事項
    近兩年,豬肉價格高漲,使得很多新手想要投入到養豬這個行列當中。但養豬可不不像養花這般簡單,其中需要掌握的要點內容有很多,尤其是新手朋友技術和經驗相對缺乏,很容易犯錯,如果沒有及時修正,很有可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豬場的利益。那麼新手該如何養豬?一起來了解下吧。
  • 2021年跟著Robinhood散戶做投資?靠譜嗎?
    美股歷史上最動蕩的一年終於正式完結,雖然華爾街的投資者大都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遭遇巨大損失,但是隨後卻迎來了觸底反彈,三大股指均以高水平收盤。也是這一波反彈,讓美股迎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散戶投資者進場。
  • 阿布洛哈:跑好脫貧摘帽後的「接力跑」
    2020年6月26日,通村公路全線貫通,阿布洛哈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於2020年底實現脫貧。   打通「致富路」  1995年出生的吉列子日今年26歲,作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在上學時最期盼的事情,就是村裡能通一條公路,與外面的世界更近一步。
  •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
    汪三貴: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頒布。從2015年底提出脫貧攻堅,到2020年正好是「十三五」期間,兩者在時間上是重合的。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經過「十三五」脫貧攻堅,最大的成就是現有標準下絕對貧困問題解決了。
  • 散戶死拿著股票不放,主力如何讓散戶交出籌碼?莊家都怕散戶知道
    沒有人單純靠技術交易,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信仰體系交易,每個交易者都是一個獨立的交易系統。但是,不同的交易者有好的交易系統和壞的交易系統:好的交易系統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能夠長期穩定贏利的體系,是完整的、連貫的、前後一致的;差的交易系統是不完整的,間斷的,前後矛盾的,因而不可能穩定地贏利。
  • 竹鼠不能養了,如何不讓貧困戶返貧,他們這麼幹
    大洋網訊 「真是感謝扶貧工作隊和黃石街,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要怎麼生活下去。」英德市石灰鋪鎮友聯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高國紅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派駐友聯村第一書記高光澤帶領的扶貧工作隊的全力幫助下,高國紅順利從養殖竹鼠轉為養殖黃牛,使他擺脫了險些返貧的困境。
  • 2021年人類將面臨兩大超級災難,而中國則是獨一片藍天
    按照聯合國所說,2021年,我們依舊需要面臨疫情問題,專家指出,2020年我們迎來了第一波疫情危機,第二波疫情則會在2021年再度席捲全球,像美國這類疫情「重災區」,或許還會面臨第三波疫情的衝擊。值得關注的是,有不少媒體都報導過,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一向以社會福利以及經濟實力聞名,但在疫情中依舊出現了大量靠領取免費食物來維持生存的民眾。聯合國預測,等到了2021年,需要靠救治生存的人口還會增長40%。中國則是獨一片藍天。新冠疫情已經基本上控制,疫苗開始上市,唯一要做的就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 養豬茅臺,了解一下
    來源:星空財富bj作者/星空下的牛腩編輯/星空下的菠菜排版/星空下的小魚2019年,豬肉價格大漲,成就了溫氏股份(300498)和牧原股份(002714)等一批養豬公司。那時候,投資圈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 資本養豬要避免「一哄而起一鬨而散」
    要既讓消費者買得起,又讓養殖戶收入好;既讓主產區養豬有實惠,又讓主銷區吃肉有保障。日前,生豬期貨掛牌上市。業內認為,生豬期貨的價格走勢,體現了市場對未來生豬供應逐步恢復的預期。也有不少市場主體擔心生豬生產恢復後供求形勢快速逆轉,出現大起大落。如何算好養豬這筆帳,怎樣破解生豬「多了多、少了少」難題,成為行業熱點。因此,有必要適當提示一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