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脫貧靠奮鬥 養豬致富奔小康-全州貧困戶王清維養豬脫貧記

2020-12-05 騰訊網

全州縣白寶鄉北山村委坪福村貧困戶王清維同志,是全村最貧困的一戶,近年來通過黨的扶貧好政策和自己辛勤勞動,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王清維房屋全景圖

時光迴轉到2015年前,王清維在廣東務工不小心落下了肢體殘疾,因手帶有殘疾外出務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返回了家中做農,可誰知家中4口人只有1畝田種植,根本就無法解決溫飽問題。白寶鄉屬於高原石山區,積水困難,遇到旱情將顆粒無收。王清維和妻子便開始養豬,因家庭貧困沒有資金建養豬場,原來就借用親戚和鄰居的豬舍養殖,一年靠買幾頭豬的收入維持著開支。

王清維一家的困境在2015年迎來了轉機。這一年,他家被列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貸款5萬元,王清維建立了自家的養殖場,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了變化。

養殖現場圖片

2017年生豬價格上揚,仔豬繁育市場走俏,王清維看準這一商機,又養殖能繁母豬三頭,經過一年的飼養,走出了一條自繁自養的道路。由於王清維撐握了過硬的飼養技術,平時及時打掃圈內衛生,他所飼養的豬子很少發病,又有村子裡的農畜專業合作社幫助提供養殖銷路,使他在養殖路上沒有後顧之憂,更加增強了他的脫貧信心。 王清維生豬養殖場外景圖

從貧困到致富,並不只有一步之遙。王清維說,我能有現在規模,靠的是「苦幹十實幹」這一脫貧致富法寶。「不懂就學,技多不壓人。」他努力克服自己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等原因,勤學技術,刻苦鑽研,學會了這門養豬的看家本領。同時,在政府的幫助下王清維在2018年爭取到重建房屋改造款3萬元,加上自己養殖的收入建起了新房子,2018年王清維生豬養殖收入達到了5萬多元,2018年通過了脫貧「雙認定」標準,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金秋9月,走進王清維的養殖場,有活蹦亂跳的小仔豬,也有長得膘肥體壯的大豬,王清維說,現在我家養豬存欄90頭,這兩年豬子的市場行情還不錯,今年新建了100多平方的豬欄供母豬生豬仔分欄用,通過生豬養殖不僅讓我一家4口脫了貧,房屋在危房改造的基礎上加了兩層,裡外貼上了瓷磚,住上了自家的小洋房。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謝黨委政府的扶持,讓我過上了小康生活。(唐昌秀)

相關焦點

  • 臺前縣張廣全:勵志脫貧靠奮鬥 養豬致富奔小康
    家住臺前縣夾河鄉大壩村的村民張廣全患有殘疾,一直以來承受著因殘致貧的壓力,然而身殘志堅的他,不等不靠,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辦起了養豬場,不僅帶來每年幾萬元的收入,還成為了村裡的脫貧模範。【同期聲】大壩村脫貧戶張廣全:我經過大隊申請,他們討論後又報鄉裡批准公示了成為貧困戶了。大隊幹部給說腿殘疾不能幹活,家裡有慢性病,我有心臟病高血壓再加上腿又不行,要不看看養殖能行不,我以前養過母豬,15年開始慢慢養,16年就脫貧了。
  • 陳芙蓉:念好養豬「經」脫貧又致富
    那一年,我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政策,建檔立卡貧困戶生病住院自費比例不超過10%,我去醫院透析開藥基本用不了什麼錢,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家重新燃起了希望。直到多年過去,回想起當時經歷的一幕幕,我時常還會哽咽。面對病魔,「勇」不放棄。患尿毒症的10年裡,我每周一和周四都要去縣人民醫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作為家庭頂梁柱的我,一直對自己說:「不能倒下。」
  • 勵志,廣西這對夫婦的養牛養豬脫貧記!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家庭脫貧故事》欄目,宣傳我區農村貧困家庭主動脫貧、勵志脫貧,脫貧致富的故事,進一步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 一個都不能少|靠養豬脫貧嘗到甜頭 自貢自流井脫貧戶建起養豬大棚...
    從4頭仔豬開始,如今趙發彬已是養豬大戶,正在擴建的豬棚建成後年出欄50頭豬,年收入超10萬元。貧困戶發展養殖 4頭仔豬讓他一家擺脫貧困2014年,趙發彬一家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他家5口人,母親常年癱瘓在床,一雙兒女正年幼。「孩子讀書要花錢,妻子要照顧生病的母親不能工作。
  • 中小散戶:2020靠養豬脫貧,2021成本之爭下如何不返貧?
    2020已畫上句號,回首養豬業的這一年,全國各個地區無數貧困戶和普通家庭因為養豬而脫貧致富,無數中小養殖戶因為養豬而實現財富自由,「養豬」甚至為我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豬價很大可能會進入深跌周期,隨之各養殖主體之間也會由之前的資源之爭、市場份額之爭變為成本之爭,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小散戶該如何武裝自己確保自身繼續致富不返貧?
  • 巴州區白廟鄉「小雞換大雞」助貧困戶脫貧奔康
    陳正榮盤算著可喜的收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脫貧奔康的夢離他越來越近了。  在陳正榮家的雞棚旁張貼著一張「小雞換大雞」養殖責任卡,詳細地記錄了這些信息:領養品種:土雞;領養數量:100羽(其中公雞30隻、母雞70隻);領養時間:2017年3月4日……,今年67歲的陳正榮是巴州區白廟鄉百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身患高血壓、胃潰瘍、骨質增生等多種疾病,家屬身患長期慢性病,高額的醫療費造成家庭貧困,由於常年體弱多病和資金短缺,平日裡老兩口只能靠低保維持生計。
  • 養豬 養蝦 種桃 棗陽周發明上演脫貧「三步曲」
    這段時間,棗陽市車河管理區李樓社區脫貧戶周發明忙得連軸轉,有人勸他別這麼拼,靠政府救助也能吃喝不愁。他卻說,憑自己的勞動致富,心裡踏實!50歲的周發明很不幸——2008年妻子被查出患有重病,經過幾年治療,仍未保住性命,家裡因此一貧如洗。妻子去世不到3年,女兒又突發重病,雖然病癒,但大腦受損嚴重,生活不能自理。連遭打擊,讓周發明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
  • 寧鄉養蜂能人脫貧奔小康 傳授「甜蜜事業」帶富鄉鄰
    寧鄉養蜂能人脫貧奔小康 傳授「甜蜜事業」帶富鄉鄰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陳燕近日,記者走進寧鄉市夏鐸鋪鎮長龍新村7組,採訪了養蜂「能人」段仁義,聽他講述自己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段仁義1992年和妻子高映蘭結婚,屬於晚婚,育有一女,現在讀高三。
  • 【脫貧攻堅奔小康】永昌縣新城子鎮: 「咕咕雞」 「喜羊羊」唱響...
    韓國蘭是新城子鎮毛家莊村的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她通過村上實施的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小家禽、小手工 「五小產業」政策,養起了雞和羊,唱響了脫貧路上的致富歌。走進韓國蘭家的後院,雞鳴羊叫,聲聲入耳,幾十隻小羊羔正在撒歡,一群群純綠色無公害的蘆花大公雞不安分的跑來跑去。
  • 一路向陽 幸福花開——寫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
    就連曾經「肚裡長了酒蟲」的「懶漢」,也在好政策的指引下,靠種植和養殖致富,謀劃著擴大規模的藍圖……我們走進海南,親眼所見脫貧攻堅為田野、鄉村帶來的變化,為村民帶來的幸福;我們走進海南,親耳聆聽脫貧攻堅戰役中那些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心中蕩起溫暖的漣漪。  海南,烏海市三個區之一。  這裡,曾承擔著全市46.6%的脫貧攻堅任務,是烏海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挪窮窩 奔小康⑧丨耒陽導子鎮羅五成:3年時間,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今年55歲的羅五成是耒陽市導子鎮沙明村三嶺5組的貧困戶。全家4口人,其中3人是殘疾人:妻子吳美容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症,二級殘疾;大兒子羅青因雙手燙傷手指蜷縮,三級殘疾;小兒子羅斌智障聾啞,一級殘疾;他本人亦患有心臟病。之前一家生計全靠羅五成打工、務農維持。由於家庭成員長期患病,醫療費用大,雪上加霜的是2003年羅五成出車禍,又花了近20萬元的治療費。
  • 告別帳篷生活 四川阿壩貧困戶住新房忙致富奔小康
    現在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去年我們也脫貧了,今後就要努力致富奔小康了。」說起異地搬遷帶來的變化,才讓扎西難掩激動之情。才讓扎西是阿壩縣哇爾瑪鄉尕休村村民,全家4口人,兩個孩子還在上中學。以前,他們一家人過著遊牧生活,住帳篷,居無定所。
  • 【基層動態】脫貧攻堅背後,是一段段堅強勵志的「脫貧故事」
    在脫貧攻堅道路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被認定為貧困戶,但不願「等、靠、要」,他們自立自強、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
  •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2020-09-05 10:17:49   來源:新華社
  • 【三年決戰奔小康】黨旗在脫貧戰場上飄揚 ——隴南兩當縣顯龍鎮抓...
    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黨旗在脫貧戰場上飄揚  ——兩當縣顯龍鎮抓黨建促脫貧紀實  脫貧攻堅,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
  • 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以脫貧攻堅成效堅定小康信心
    黔西南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以脫貧攻堅成效堅定小康信心 發布時間:2020-01-14 15:25:53      來源:黔西南日報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奮戰在貞豐縣沙坪鎮這年村全體幹部
  • 湫坡頭何書學養豬年入20萬
    何書學是湫坡頭鎮遠近聞名的養豬能手,也是該鎮脫貧攻堅扶志扶智工作中的勤勞致富模範戶。何書學前幾年因缺資金、缺技術,他本人對生活熱情也不高,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湫坡頭鎮黨委、政府積極主動,因貧施策,精準出擊,尋找轄區有勞動能力,但缺乏內生動力和勞動技能的貧困戶,準備對這類貧困戶,多方面望、聞、問、切,多方式幫、教、學、助,志智雙扶,打造脫貧致富「動力源」。
  •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美麗鄉村②——小金縣沃日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2月,阿壩州13個貧困縣(市)全部脫貧摘帽,全州累計完成10.34萬名貧困人口脫貧,606個貧困村退出。如今的阿壩大地,一個個藏寨羌鄉充滿詩情畫意,老百姓的日子也蒸蒸日上。脫貧,還要奔康。
  •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新時代青年,了解她的奮鬥歷程。  為幫助貧困村民脫貧,肖馨絞盡腦汁,甚至自掏腰包為貧困戶買大米、買油、買牛奶、買電風扇、買電飯煲、買取暖器,卻從不在貧困戶家吃一頓飯,不增加群眾一分錢負擔。  貧困戶張德林是沃壤村店前組的貧困紅卡戶,他和妻子是殘疾人,全家5口人一直住在土坯房,遇到下雨天,家裡就漏水,全家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總是擔驚受怕。  肖馨為張德林爭取到了6萬多元的土坯房改造資金。
  • 廟壩鎮:感懷黨恩 和諧奮進奔小康
    廟壩鎮:感懷黨恩 和諧奮進奔小康 2020-05-19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