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地區如何轉戰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部:防止返貧、健全政策、壯大...

2021-01-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陳銳海)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脫貧摘帽地區將轉向鄉村振興,下一步,我國將如何做好兩者的銜接?在國務院新聞辦1月1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要守住一條底線、健全一套政策、壯大一批產業。

據劉煥鑫介紹,守住一條底線,就是不發生規模性的返貧。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幫扶和監測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等導致基本生活嚴重困難戶開展動態監測,及時納入幫扶政策範圍。為脫貧地區設立五年過渡期,在西部地區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進行集中支持,增強其鞏固脫貧成果及內生發展動力。

「健全一套政策,就是推動政策舉措平穩轉型,支持鄉村振興。」劉煥鑫說,要把脫貧攻堅期內形成的組織動員、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協作幫扶、考核督導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和機制辦法借鑑應用到鄉村振興上來,建立上下貫通、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體系。

「壯大一批產業,就是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持續發展。」劉煥鑫表示,要引導和支持以縣為單位,規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完善全產業鏈支持措施,加快農產品和食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建設一批產業園、科技園和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推動產業特色化、品牌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劉煥鑫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方面工作做好,做的更紮實。

相關焦點

  • 瞭望|尹成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實現有效銜接,就要提高貧困地區的生活水平,推進共同富裕;激發脫貧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提高自身的內在發展能力;要實行「四不摘」政策,對脫貧縣要認真落實中央五年過渡期政策,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要加大扶持「鞏固拓展」和「有效對接」的政策力度,給予更多的後續支持和幫扶;加快培育新農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社會力量投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抓好人才振興,解決誰來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問題
  • 武隆召開兩會圓桌會議 ——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要推動脫貧攻堅政策由「針對性」向鄉村振興政策「整體性」轉化,重視鄉村整體發展,關注所有農戶需要,提升政策享受均等化水平。要優化配置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等工作力量,整合過渡到鄉村振興,防止隊伍一撤、人走茶涼。要持續運用脫貧攻堅階段一整套成熟、高效的督查檢查、考核評價、項目統籌、資金整合、利益聯結等機制。
  • 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開建,拼多多新農人成首批觀察員
    新農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打造一支覆蓋生產、流通、營銷全產業鏈的農村雙創力量?新農人又如何嘗試網際網路+技術?11月21日,在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農村雙創與科技分論壇上,南京農業大學鄉村振興長期觀察網絡宣布啟動建設。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牧業質量效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連日來,青海省各地幹部群眾熱議全會精神,紛紛表示,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紮實的作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生產好產業強、生態好環境優、生活好家園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
    圍繞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何改善相對貧困等熱點問題,《中國發展觀察》雜誌記者專訪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汪三貴。從消除絕對貧困到解決相對貧困中國發展觀察:「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如何看待這5年取得的決定性成就?
  • 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當前和今後將重點抓好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
  • 農業農村部部長:今年一號文件釋放了明確的重農抓糧信號
    2月20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抓好糧食生產,這始終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也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種不確定風險增加的壓艙石。韓長賦指出,今年一號文件作出了特殊強調,釋放了明確的重農抓糧的信號。
  • 蔽芾甘棠欣欣然——雙峰縣甘棠鎮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甘棠鎮黨委書記羅武群說:「我們在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打造農村產業、強化基層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倡導鄉風文明等,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攻下「窮山頭」——築牢鄉村振興「根基」「搭幫鎮裡幹部,幫我搬進了新房子。現在樓上過日子,樓下賺票子,心裡特別踏實。」12月23日,在甘棠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藤椅加工廠,已脫貧的張曉鳴說。
  • 農業農村部長:2021年確保豆製品等食用大豆國內自給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如何做好新階段「三農」工作,記者採訪了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始終繃緊糧食生產這根弦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省農業農村廳: 攜手福建超大集團發展定製農業
    本報海口8月23日訊 (記者陳雪怡)8月23日,福建超大集團(以下簡稱超大集團)與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在海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牽手合作,圍繞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合力推進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落實「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
  • 阮成發:抓牢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 確保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脫貧...
    阮成發深入昭陽區永豐鎮新民社區荒衝村小組、昭通超越農業有限公司蘋果自動分選線、靖安跨縣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青崗嶺鄉沈家溝村小組和北閘鎮塘房村鑽溝村小組,走進農戶新居、村(居)委會、村衛生室、扶貧車間、龍頭企業,調研昭通市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看望慰問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全面了解產業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社區綜合治理和服務、基層黨組織建設
  • 中國日報網評: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高質量做好「三農」工作
    會議提出,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這為新發展階段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高質量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
  • 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現代化的成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使廣大農民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吉林實現新一輪全面振興、建設現代化強省奠定堅實基礎。
  •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答記者問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李克強總理明確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業農村帶來意想不到的衝擊。
  • 白沙:脫貧摘帽不鬆勁 鄉村振興再發力
    面對著這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白沙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四不摘」和「三不減、三提高、三加強」要求,聚焦鄉村振興再發力,即總結梳理好有益經驗,同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抓手,高標準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夯實黨建 靶向發力促脫貧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 為脫貧攻堅收好「豹尾」
    要攻克最後的同時也是最為頑固的堡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防止返貧,實現真正的「兜底」保障,比任何時候都容不得半點鬆懈。在一定時期內,脫貧會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不是說達到指標了就能一勞永逸。必須著眼長遠,做好脫貧摘帽後各項政策和措施的銜接,繼續保持「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以此有效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 繼續奮鬥 勇往直前 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甘肅省扶貧辦...
    這一天,我們告別貧困,擁抱明天,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倒計時的最後一天,是告別絕對貧困的最後一天,是困擾甘肅人民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的一天。這一天,也是全省扶貧系統和省扶貧辦幹部職工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的「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 博愛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集體經濟成脫貧攻堅「加速器」
    「俺村以村集體名義成立了農業發展公司,採取『學校+村委+公司+農戶』模式進行經營,村民成了股民,人人都能分紅。」村民苗二高興得合不攏嘴。  南朱營村是博愛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縮影。該縣以試點項目為龍頭,構建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並成為脫貧攻堅的「加速器」。  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成為制約脫貧攻堅的短板。
  • 農業農村部:832個貧困縣已建成30萬個產業基地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劉煥鑫:產業扶貧政策已覆蓋98%的貧困戶,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群眾基本都參與到產業扶貧之中。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由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向脫貧地區全域覆蓋、全體受益轉變,由主要支持種養環節向全產業鏈條拓展轉變,推進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提檔升級。
  • 河源紫金縣:攻堅路上黨旗紅鄉村振興沐春風
    作為紫金縣脫貧主導產業茶產業更是展現出強大活力,今年紫金8款茶入選2020年廣東十大好春茶,這是紫金連續3屆蟬聯該活動評選榜首。品牌價值不斷上漲的背後是產業拉動群眾增收的動力折射,2019年全縣有5791個貧困人口享受茶產業發展紅利,共分紅900多萬元,茶產業作為紫金縣縣鄉村振興和脫貧奔康主導產業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