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觀園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想要打造庭院景觀,但也有很多人對庭院園林不夠了解。今天,我就在這裡為大家解釋一下庭院園林造景的意義,以及對人體的好處。
所謂園林植物造景,也就是運用喬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過藝術手法,結合考慮環境條件的作用,充分發揮植物本身的形體、線條、色彩等方面的美感,創造出與周圍環境相適宜、相協調,並表達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藝術空間的活動。
園林植物造景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造景,要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與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植物與其他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築、園路之間的搭配。 園林植物造景是一門融科學與藝術於一體的應用型學科。
一方面,它創造現實生活的環境,另一方面,它又反映意識形態,表達強烈的情感,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要。
因此,要創作完美的植物景觀,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方面的高度統一,既要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與群體的形式美,以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這是植物造景的一條基本原則。因此,園林植物造景不僅是利用植物來營造視覺藝術效果的景觀,它還包含生態上的景觀、文化上的景觀。
植物搭配要美觀
既然園林植物造景是在園林造景藝術指導下運作設計的。那麼材料就一定是圍繞綠色植物展開的,其材料是圍繞綠色植物展開的,有其獨特的特徵。 以植物為主的造景和以建築為主的傳統造景正好相反,更具經濟美觀特色。
植物景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有效地淨化園林空間和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植物景觀具有特殊的園林藝術美,一樣能表現詩情畫意的意境。植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其外形不同,使植物呈現豐富多樣的色彩、形體及質地差異。植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具有差異極大的時序變化,呈現不同的外觀形貌。
如植物在葉色變化上有春色葉、秋色葉的季相變化;在不同的立地條件下植物有形體的變化,與風、雨、雪、霧等自然因素結合成奇特景象,呈現出生動性。
植物景觀具有完整獨立的可欣賞性。
優型樹、獨賞樹以及一些觀賞樹群、樹林等可像園林景觀、景點一樣,成為園林主景,而且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還呈現光景常新的動態景觀變化。植物景觀是以植物為主,存在生長期長,景觀的設計效果難以一時形成,但也易於控制和改造的特點。植物景觀最能體現園林有益身心健康的功能,是現代園林強調生態環境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造景方法。
庭院園林的功能
園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功能概括起來有生態功能(維持氧氣與二氧化碳平衡、吸收有毒有害氣體、削弱噪聲、阻止煙塵、生態防護等)、空間構築功能、美化功能(體現城市風格、增加城市建築藝術效果、裝飾生活等)、實用功能(遮陰、避雨、遮光、安全、康體保健等)、情感功能(增進友誼、陶冶情操等)、商業功能(包括直接經濟價值與間接經濟價值)、科教功能等。
在景觀設計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
一、生態功能
1、改善小氣候,植物可以調節氣溫、控制強光及反光、防風、抑制衝蝕和風蝕等實質功能。
2、調節氣溫,樹木、灌木及草坪植物,皆能以控制太陽輻射的方式調節氣溫,樹木的葉片會攔截、反射、吸收和傳送太陽輻射。樹木控制太陽輻射的效果,需視樹葉的密度、葉形以及枝條的模式而定,且可通過蒸散作用,調節夏天的氣溫。天氣寒冷時,樹木可降低風速,在逆風與順風處均可形成庇護以調節氣溫。
(2)控制強光與反光應用栽植樹木的方式,可遮擋或柔化直射光或反射光。樹木控制強光與反光的效果,取決於其體積及密度。單數葉片的日射量,隨著葉質不同而異,一般在10%~30%,若多數葉片重疊,則透過的日射量更少。
(3)防風樹木或灌木可以通過阻礙、引導、偏射與滲透等方式控制風速,亦因樹木體積、樹型、葉密度與滯留度,以及樹木栽植地點,而影響控制風速的效應。群植樹木可形成防風帶,其大小因樹高與滲透度而異。一般而言,防風植物帶的高度與寬度比為1∶11.5時及防風植物帶密度在50%~60%時防風效力最佳。
3、淨化環境
(1)降低噪聲來自於高速公路、飛機場、工廠的噪聲是城市應解決的問題。植物對於一些特定頻率的聲音的影響比其他物體更有效。如喬木能通過控制額外的低音來降低噪聲的影響。 在聲源和接受者之間的植物是通過吸收音量改變聲音的傳播方向以及打破音波等方式來降低噪聲的。為了達到降噪的目的,植物種植得必須密,通常長25~35m,寬24~35m。聲波的振動可以被樹的枝葉、嫩枝所吸收,尤其是那些有許多又厚又新鮮葉子的樹木。長著細葉柄,具有較大的彈性和振動程度的植物,可以反射聲音。
在阻隔噪聲方面,植物的存在可使噪聲減弱,其噪聲控制效果受植物高度、種類、種植密度、音源、聽者相對位置的影響。大體而言,常綠樹較落葉樹效果為佳,若與地形、軟質建材、硬面材料配合,會得到良好的隔聲效果。
(2)控制汙染植物是大氣的天然過濾器,但是如果汙染太重或達到中毒的水平,它將影響植物的生長,甚至殺死它們。植物通過降低空氣中的極細小顆粒的含量來提高空氣品質。由於植物降低風速的基本作用,可使空氣中飄浮的較大顆粒落下,較小顆粒被吸附在植物表面,主要是葉面上。許多松樹、杜鵑花等對空氣汙染十分敏感,相反,銀杏、歐洲夾竹桃等卻較能忍受空氣的汙染。
在減輕空氣汙染方面,因汙染空氣的物質有些是固體、有些是液體,植物放出氧氣以稀釋汙染物質或直接吸收硫化氫、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同時,汙染空氣的其他固體粒子,如灰塵、砂粒、花粉等亦可為植物所吸附。
總而言之,打造出合理的民用景觀,不但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身心愉悅,更能在客觀上為身體帶來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