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造石,文房賞石,細品園林石頭在傳統繪畫中的表現

2021-01-08 三絕緯編

「仁者樂山,好石乃樂山之意。居士好古雅,蘊千巖之秀大可列於園館,小者置於几案。」——《雲林石譜》

不同於西方造園時注重植物,中國古典園林的構建元素,更加喜歡配置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山石和水景。用假山疊石來營造自然界山體結構,水景仿造自然界中的水脈,以陰陽學說的理論為基礎,將山石和水景進行交織融合。它們是連接著天與人的最佳紐帶,是造成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境界的關鍵。

可以說,園林造景幾乎離不開石頭,一方面它們可以是山峰,也可以是水岸,是山丘,或是洞穴。另外,石頭本身也逐漸成為人們鑑賞品玩的對象,並且用石頭進行創作,將它們變成盆景藝術、案頭清供等。

《高逸圖》局部 唐 孫位

賞石文化

早在盤古開天地以來,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我們就與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史料上來看,石文化在夏商周就已經開始萌芽。漢武帝在長安建造建章宮時,在宮中開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築三座島嶼,並取名為蓬萊、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形成「一池三山」的園林模式,並在之後的園林中得以繼承和發展,其開啟了帝王玩石的文化,使山石景觀得到了藝術提升。

魏文帝曹丕,喜用奇石珍寶來建造宮殿。南唐第三任國君李煜,極愛收藏奇石,藏有名石「寶晉齊研石山」和「海嶽庵研山」,李煜在兵臨城下,江山易手之時,仍返回皇宮,寧願當俘虜也要帶上「靈璧研山」再逃命。宋徽宗趙佶,愛石成癖,在汴京東北隅修建壽山艮嶽,同時,命人搜羅民間的奇石異峰。

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展,玩石、藏石不再是帝王將相、名門望族、文人士大夫們的審美娛樂,人民大眾也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和審美精神生活,賞石、玩石、藏石己經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日常文化活動。

《八達遊春圖》部 五代 趙喦

從起初,人們的把玩或園林的置石,到歷代畫家們繪畫作品中描繪的對象,都為我們打開了探索這些石頭奧秘的大門。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品一品畫家們筆下的園林石頭。

園林中的假山石頭在傳統繪畫中的表現

一、傳統繪畫作品中的置石

置石,是石頭在園林布局中的一種表現形式,以適量山石作為點綴,達到欣賞山石的效果。將整的石塊,獨立放置,可以豎向、橫向,配以一叢芭蕉、幾叢修竹與其構成一組小景,營造「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意境。

魏晉畫像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在傳世繪畫當中,可考證的第一幅具體地描繪石頭的捲軸是唐朝孫位的《高逸圖》。這件作品表現的是傳統的竹林七賢題材,其靈感可能來源於魏晉畫像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中的兩尊奇石,既起到了連接各個畫中人物的作用,也充實了畫面空間,襯託出文人高士在園林景致中的幽逸氛圍。石頭的外輪廓,畫家用細緊柔勁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後渲染墨色,像是一個上窄下寬的三角形,石面高低起伏,玲瓏多竅,迴環往復,似有山川丘壑之勢。

《高逸圖》 唐 孫位

有描繪庭院生活場景的畫作,常常用石頭的形象作為襯託,再配以林木,支撐畫面,表現庭院風貌。比如,五代時期畫家衛賢的《高士圖》,描繪的是東漢梁鴻夫婦「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場景故事。全幅上半部分為崇山峻岭,下部是磷峋的假山,直立如碑,端莊挺拔。畫家利用高度的寫實技巧,將自然奇石的形理、常理把握得很好。在前景部分的亭臺下方,有一座頗具湖石形態的假山,窺然挺立、稜角分明,用筆極為粗礦質樸,勾皴染法所呈現的筆墨形態面貌與《高逸圖》中的石頭相似。

《高士圖》 五代 衛賢 左側為全圖 右側為局部

另外,在同時代畫家趙喦的《八達遊春圖》的背景當中,也出現了一座經典湖石形態的假山石,洞孔繁多,彼此貫通,且假山頂部似有雲端升騰之狀,其表現技法也是借鑑山水技法當中的皴染手法,較之《高逸圖》和《高士圖》而言,顯得更加溫潤細膩。

《八達遊春圖》局部 五代 趙喦

除此之外,還有為人物活動作配景的庭院置石,如宋朝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就是這樣一幅代表作品。其中,暗示庭院環境的關鍵,就是背景處的一塊筍狀奇石。畫面中的奇石,形態刻畫精微生動,特徵刻畫逼真,石身的斑駁紋理都被描畫出來,勾皴點染俱備,強化了奇石直、硬的特徵和質感。在奇石周圍,芙蓉花搖曳生姿,兩者剛柔對比,頗有表現力,不僅衝淡了湖石的呆板之氣,也充分點出秋天的節令,為兩個孩童的玩耍遊戲,渲染了一片寧靜祥和的氣氛。

《秋庭嬰戲圖》 宋 蘇漢臣

二、傳統繪畫作品中的疊山

疊山,截取其特殊的一角用以仿造自然界中山川的全貌,是山石在園林布局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比起置石,疊山規模大、用材多、結構複雜,更需要高超的技藝。

南宋佚名的《歸去來辭書畫卷》,採取分段構圖敘事形式。畫面中坐落在庭園的中間是一座假山,外形呈三角形之勢。假山上的各塊湖石向主峰聚攏,外形輪廓用細勁線條勾勒刻畫,山石上染青綠色,頗有唐朝李思訓父子的青綠山水遺風。

《歸去來辭書畫卷》局部 南宋 佚名

另外,與宋畫中以寧靜肅穆表現假山石完全不同的是,元代畫家王蒙筆下的《具區林屋圖》,畫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山澗樹林的景色。文人幽居的木屋坐落於山澗,畫面意境清幽宜人,高士隱身於此,其樂融融。畫中的石頭用淡墨勾勒,並以解索皴、牛毛皴進行皴擦,通過線的疏密,表現層巒疊嶂的效果,有點像西方繪畫中的明暗。沿著水面的石頭,層層推進的層次感在他的刻畫下盡顯太湖石瘦,透,透,皺的剔透玲瓏,望之鬱然深秀。

《具區林屋圖》局部 元代 王蒙

除了上面這副,將湖石的瘦、漏、透、皺表現得淋漓盡致的畫作,還有明朝文徵明的《真賞齋圖》。構圖簡潔別致,主題突出,用筆蒼潤,秀挺,富有表現力。圖中畫假山一組,密瘦多空,玲瓏剔透,雖然假山怪石中小孔如洞穴、上大下小的刻畫,帶著一定誇張的裝飾性,但用筆細膩勁道,皴法繁密。筆墨時而精煉時而稚拙,這種寫實中帶裝飾性、工中見拙的畫法,將書卷氣和奇特性帶入了山石繪畫中,成為了明代文人畫的新追求。

《真賞齋圖》 明 文徵明

還有,清初僧人畫家弘仁的作品《枯槎短荻圖》,描繪的是弘仁詩友的書齋。畫裡用渴筆淡墨描繪山坡下池塘邊簡陋的茅草屋,襯託出主人品格的高潔與孤傲,門外兩株枯樹,一灣清溪,水波不興,反襯出主人淡薄名利的平淡心境。屋前池潭用山石壘成,頗具園林疊石的趣味,石頭用折帶皴進行描繪,使其具有塊面感和裝飾性。

《枯槎短荻圖》 清 弘仁

三、傳統繪畫作品中的几案奇石

放置在案頭的石頭,小而精巧,深受文人雅士們的喜愛。他們將奇石配上精巧的底座,再經過藝術加工,放於廳堂或几案之上,以示孤芳自賞和高風亮節的品質。

相比較而言,唐朝閻立本的《職貢圖》比《高逸圖》對石頭的描繪時間要更早些。畫中描繪的是,使者向唐朝君王敬獻峰石、盆景、象牙、珊瑚、香料等貢品的場景。其中,可以看到與人等高的柱石。還有那些放在託盤上的案頭小石擺件,造型玲瓏剔透,技法稚拙樸實,運用雙勾皴染的方式,強調出石頭的輪廓和體積。

《職貢圖》 唐 閻立本

宋徽宗趙佶的《祥龍石圖》,算得上是賞石繪畫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了。他畫中的祥龍石,是為園林艮嶽收集的一塊石頭,因姿態如虯龍騰湧而得名。石頭宛如山峰峭拔挺立,盤曲的隆脊與玲瓏的巖穴虛實相輔,凹凸各有情致。在其頂部生出一叢綠葉,石頭和植物相互牽連融合,賦予各自生命。 而祥龍石輪廓線條勾勒得纖巧遒勁,得益於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用筆。

《祥龍石圖》 宋 趙佶

西方美學家貢布裡希曾經說過,「有成就的畫家,無一不對既有圖式作鬥爭」。對几案賞石的描繪也是沿著這樣的規律發展的。

《十面靈璧圖》 明 吳彬

提到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不能不算上晚明變形主義大師吳彬的《十面靈璧圖》,吳彬畫石另闢蹊徑。《十面靈璧圖》從十個不同的角度,描繪了同一塊連綿起伏的靈璧石,突破了一圖最多表現石頭三面的局限,每幅圖都附有米萬鐘的題識,圖文相配,是一幅寫實風格的傑作,令我們仍能體味這塊萬中無一的靈璧石的精奇。

《十面靈璧圖》局部 明 吳彬

除此之外,屬於晚明變形主義畫風的大家還有畫家陳洪綬。在他的代表作《玉堂柱石圖》裡,花、石、蝴蝶,畫得逼真細緻。畫面右側石一塊豎立的太湖石,玲瓏剔透。畫家根據不同的物象特徵,處理畫面疏密大小以及剛柔虛實關係。石頭嶙峋但勃發生機,而且又有所誇張,石腰特細,石孔特大,石尖特銳,充分描繪出太湖石的瘦、透特徵,具有很強的裝飾性,線條勾勒細膩均勻,工整中略帶稚拙,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畫法。

《玉堂柱石圖》 明 陳洪綬

總結回扣:

從古至今,中國人就對石頭有著深厚的情結和獨特的審美。石頭或成文人收藏的几案之玩,或列置於園林中。而歷代畫家們以繪畫記錄園林,又以園景陶冶畫意。可以說,繪畫為我們打開了可以探索這些石頭奧秘的大門。在文章中,主要將園林中的石頭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室外庭園中的疊山、置石和室內文房書齋中的几案賞石。通過列舉畫家們筆下這三種類型的石頭,感受畫家想傳達出來的內涵與意趣。

相關焦點

  • 賞文房供石品宋人雅趣,「高齋雋友」月底上博開幕
    陳列於書房雅閣的文房供石為歷代文人所青睞,是博大精深的賞石文化中的經典與精華。上海博物館將於4月29日至6月28日舉辦「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展品大部分來自著名旅美華人、賞石收藏家胡可敏女士的收藏,這場文人氣的展覽是向她的捐贈義舉致敬。
  • 用材推薦|假山造景 太湖石,中式庭院裡的匠心之「魂」
    石頭的一生,有兩次綻放光彩的機會:一次是物質,由萬年沉積誕生於地球之表,蒼古而悠久;另一次是藝術,被人拾取欣賞於心神之間,清奇而當下。前者屬自然之功,後者乃文人之趣。今天,我們要說的它,是常見於中式庭院裡的太湖石造景藝術,多表現為假山作品。對於太湖石,五代便有人開始賞玩,唐代特別盛行,宋代達到高峰。
  • 如何讓那些景觀石在庭院中熠熠生輝?
    在景觀設計中,景觀石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景觀石美觀實用,深受大家喜歡。景觀石用途廣泛,在景觀設計中隨處可見其身影,如天井,草坪小徑,泳池周圍,欄杆,別墅地基,涼亭,門廊等。現代生活中,人們也越來越喜歡打造自己的庭院景觀,在庭院內使用景觀石可為庭院增添生機活力,讓庭院熠熠生輝。
  • 淺談:園林綠地景石設計
    現在園林景石在三維設計效果圖中被表現得非常完美,但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由於受到現有石材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效果圖實施,這就需要現場施工人員要具有一定的藝術素質,整體把握構圖,比例均衡。 每一塊石頭都應埋入土壤中,使其仿佛生長出來似的。布置可自由靈活,高低錯落,變化有致,與環境中的自然風景相協調統一。嘉樹之下,宜點以玲瓏湖石或頑石,在梅邊點石,則宜古;松下點石,則宜拙;竹旁點石,則宜瘦;芭蕉點石,則宜頑。在河流溪澗,林下花徑,山腳山坡,池畔水際,散點數石,或斷或續,或橫或立,或半含土中,如天生的一般,並適當種植草本花卉、造型別致的木本植物。只有如此,方能達到園林藝術的效果。
  • 庭院假山中魚池的製作與石頭的選材
    在中國園林中,在庭院假山中魚池的製作與石頭的選材。 將大自然的景觀搬到小庭院裡,很大膽,也很特別的讓人欣賞,這是中國特有的寬容。 如果在庭院中間建造假山魚塘,施工方法是什麼? 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假山魚塘施工的步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賞石雜談:怎樣解決賞石資源過度開採與市場供需的矛盾?
    我國自然界的賞石資源在迅速的減少,好多石種資源已經枯竭或正在枯竭,即便是在賞石市場如此冷清的今天,我們也從沒有減緩向自然界索取的速度。四大傳統賞石中,只有靈璧石還有一些影響力,因為太湖石、英石、昆石的資源枯竭了,靈璧石也瀕臨枯竭,也沒有好石頭可挖了。
  • 巴中公園景觀石價格
    巴中公園景觀石價格園林景觀石不但美觀大方好用,並且原材料容易得到,基本上是無所不在。n很多石種都可以叫景觀石。14-很多人搞不懂許多石頭種類都能夠稱為園林景觀石。園林景觀石就是指這些在景觀園林裡能具有風景點綴功效的石塊。類型各種各樣,一般有太湖石、太湖石、泰山石跟刻字石這些。
  • 賞石| 禪寂空靈——日本水石名鑑
    從日本水石的表現形態來看,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受到中國唐宋時期賞石玩賞理念的影響和南宋時期傳入日本的佛教禪宗理念的影響。本文展現1969年由日本樹石社出版的《日本水石名鑑》一書收錄100方名石中的一部分。
  • 經典日式庭院、現代日式庭院美得讓人窒息
    傳統的日本庭院,有種與世隔絕的高雅感,隨著時代的發展,日式庭院發生了一些改變。    日式庭院中池塘是很重要的元素,池塘代表的是海和河。  日本人認為,石頭、樹木、水等所有自然之物都有神靈棲息。   在將自然本身縮影化的庭院中,建造池塘、河流、山來表現自然的庭院被稱為「池泉式庭院」。  以大池塘為中心,在園內回遊觀賞的庭院被稱為「池泉回遊式庭院」。
  • 園林風景石的奧妙及6種景石的圖文簡介(文末視頻)
    園林景石的奧妙:在造林造園的過程中,景石雖然使用面積不如綠化覆蓋面積大,但說風景石是點睛之筆毫不為過。俗話說山令人古,水令人遠,石令人靜園林中的風景石作為一種靜物,卻處處讓人感到具有一種動勢,這要歸功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姿百態的靜態置石呈現出動態的活力,勃發出一種審美的精神效果,與植物、建築、水體搭配,營造出富有趣味且意境深遠的園林景觀。
  • 記泉石匯景觀創始人劉小泉 冷僻石頭裡玩出來的大生意
    農村出身的他,正是憑著堅定的韌性、吃苦耐勞的精神,帶領他的企業成長為江西景觀石行業的龍頭企業。從小生長在安福武功山腳下的他,自幼與霧氣氤氳的溫泉、溫潤如玉的黃蠟石為伴,他從沒想到,他未來會與武功山腳下的石頭結下一生的緣分。
  • 經濟影響下的賞石文化:奇石審美導向從日本到臺灣再到中國大陸
    臺灣的賞石同仁也出版了一些賞石專著。剛開始的時候,臺灣賞石界接受和參考日本的賞石思想。日本的賞石品種比較少,但是他們對奇石的研究和認識非常深刻,他們擺設奇石的手法比較細膩考究。日本觀賞石以水石為主,日本人也把觀賞石統稱為「水石」。日本人對藝術的追求比較嚴謹,這一點在賞石文化上也能表現出來。他們擺放水石,人工做的底座、託盤非常考究,並且還要找專業的畫家給水石配畫。
  • 景觀石那麼多,怎樣放置、搭配庭院才美
    園林作為一門藝術,對於意境有著很高的要求,除了普遍的山、水組合,「石」作為現代園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也會帶給人們無窮的想像空間和精神享受。正所謂「石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除了石材本身的特性可以對景觀效果造成影響,石材的布局也是有所講究的。
  • 園林置石,「石」來運轉
    山石造景在我國造園史上一直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在景觀美化設計中,景觀石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景觀石不僅美觀實用,而且材料易得,幾乎是無處不在。
  • 自然庭院的打造,石頭是少不了的
    人們對庭院的打造越來越追求自然,也想更加的接近大自然,所以見證自然滄海桑田的石頭被我們廣泛地運用到了自己的庭院中。石頭承載著自然的滄海桑田,見證著文明的變遷,它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會使我們的小院,多了一分厚重,多了幾分自然。那麼石頭都能在庭院的哪些地方呢?
  •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置石有哪些類型及營造方式?
    置石有哪些類型及營造方式?通常有太湖石、靈璧石、斑馬紋石、泰山石、石筍、卵石等。對石的形狀、色澤、紋理、體量要求較高。常安放於樹下、水邊、寬闊的場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為特置、散置。獨峰石:體量大、色彩突出,姿態或優美或雄渾,古樸秀麗、形神兼備,置於庭園主要位置中,供人觀賞。
  • 這才是家中擺塊石頭的真正原因?
    ,從案臺到園林。  石有靈,可造景。在文人的案頭清供裡,觀賞石備受歡迎。  案上石,是玲瓏有致,是一室生機;園中石,則堅硬清瘦,是一園之重。    石頭也是人類文明的起源,自由 「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精衛銜木石填海」等遠古神話傳說家喻戶曉。
  • 趣遊大觀園 細品紅樓夢1:賈寶玉就是這塊石頭的化身
    大觀園是一座 極富特色的古典園林,也是87版紅樓夢的影視拍攝基地,在書中被稱作是「京門玉戶神仙府 ,桂殿蘭宮妃子家」的顧恩思義殿就在這裡。既有北方園林的富麗宏闊,又具南方民間園林的閒寂幽深。南門入口處大觀園的正門很氣派,五開間大門,屋頂筒瓦泥鰍脊,兩旁石獅鎮守。上面的屋瓦,門欄窗幾都是細雕時的新花樣,並沒有特意的裝飾,而是清一色的水磨牆。
  • 【談古說今】吳冠中情寄園林
    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賞石公眾平臺高端觀賞石 | 交易 | 金融 | 展覽 | 鑑賞 | 中國石譜雲今年是現當代著名藝術大師吳冠中(1919—2010)逝世十周年。吳冠中無疑是亞洲20世紀極為重要的現代主義畫家,也是當代藝術中最具時代特徵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從七八十年代起就一直致力於探尋現代繪畫與傳統水墨所融合之「中西道路」,在「油畫民族化」與「國畫現代化」所做出的貢獻和成就無人可企及。美國已故知名藝術史學者高居翰先生(James Cahill)認為,吳冠中的繪畫充滿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紀中國藝術面貌的各種特點,即東西方藝術的匯合及雜交。
  • 這塊石頭價值千萬,未來市場不可估量
    對於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石頭,石界普遍冠以「賞石」之名。為了突出賞石大多以奇絕瑰怪的外型與秀特通靈的氣質為勝,人們又普遍愛用「奇石」「靈石」這類稱呼。中國傳統賞石大致可分為文房石和園林石兩類。以「供石」為名,是對中國文人書齋賞石從形制、體量到功能、特質的整體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