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不是靠人脈和錢,要牢記這七言

2021-01-08 遼寧臺情感導師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放在男人身上也同樣適用。沒有人做什麼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過程中都會經歷磨難,這些都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都說男子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都需要廣大的人脈和金錢,但是王陽明卻認為,男人的後半生走向,不是靠人脈和錢,而是牢記七字真言。只有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金錢。

王陽明一生擔任過許多職位,他匯集畢生經驗與智慧,提煉出了七個字:「行、勤、知、底、心、誠、耐」,以此來告誡世人,幫助其早日成大器。

一、行

「行」指的就是言出必行的意思,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然說出了話,就應該努力做到。如果你總是說而不做,時間久了別人就會覺得你言行不一,從而不再相信你;而當你自己有所意向時,也應該儘快付諸行動,這樣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勤

常言道勤能補拙,業精於勤,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勤奮,在成大事前,都要經歷一番磨難,從而取得成功。

三、知

這個字暗示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所謂立志從心,人貴自知,想要成大事,這是好事,但是在此之前應該清楚自己的定位,思考一下方法是否適合自己,不要一腔熱血用錯了方向,努力了一番卻成了徒勞。

四、底

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線。想要成大器一定要有底線,每個人的底線都不一樣,需要自己去定奪。

不管你處於什麼環境,遇到什麼人,做事都得要有底線,不能被金錢所誘惑。

五、心

有一個好心態,凡事都要上心、走心。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總是浮躁,就會很容易迷失自己。

其實所有問題都是來自於內心的問題,只要擁有強大的內心,能夠積極的調整自己的心態,那麼遇到什麼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六、誠

對人要真誠,成為一種至真至誠之人。和別人真情交流不虛假,展露真性情,能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感覺。

真誠還需要配合上述的「知」,有自知之明,做事鬆弛有度,就會給人一種很值得相處的感覺,認為可以與你合作。

七、耐

「耐」就是要有耐心,人生變化無常,當自己處在不理想境地的時候,就需要有耐心。

若想成大器,忍耐必不可少,只要學會「耐」,就必會有出頭的一日,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蓄力,從而達到更高的成就。

王陽明在歷經人生低谷,面對人生的功名利祿與榮辱毀譽時,悟出這「七字真言」,「行、勤、知、底、心、誠、耐」,這包羅了人生的諸多哲理,就看大家是否可以領悟了。

但王陽明的心學遠不止於此,想要更多地了解王陽明的心學,去閱讀《王陽明》這本書是一個極佳的選擇。當你內心浮躁,久久難以平靜之時;當你遇到困境,遲遲難以逃離之時,不妨看一看王陽明,既可以修身養性,又可以從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告誡: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在春秋戰國時代有個叫鬼谷子的大神,他的徒弟各個出將入相,在他眼中江山便是一局棋,數千年很多人都自稱為是他的徒弟。鬼谷子以後,在明代又出了一名叫王陽明的大神,這兩個人一個是避世大神,一個是哲學大家,他們的觀念和著作都影響到著成千上萬後人之人,備受青睞。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的命運不是靠金錢和人脈,而是靠七字真言
    想把工作做好,首先要利用那個器皿,這樣的道理即使放在男性身上也同樣適用。好的男性雜誌在四方,要成為成功的男性需要很多要素,除了必不可少的人脈,王陽明的七字真言也很重要。如果好好理解七字哲理,男人下半場的運氣會越來越好。 到底哪七個字,有這樣的力量?
  • 老祖宗告誡: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3字真言
    特別是是男人,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身上肩負著很重的擔子,可能前半輩子都闖蕩在風雨中,但有的男人通常會後半生開始轉折。有的男人,後半生從窮到富有,而有的男人則恰好相反。所以,不管你人生處於什麼樣的階段,境遇有多麼的糟糕,都有翻轉人生的可能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王陽明:男人40歲後,靠的不是錢和人脈,而是這7字真言
    一個男人想要成就大事,事前的準備很重要。男人40歲之前,想要成功需要金錢和人脈,但40歲之後,王陽明認為,外在的物質已經無法在支撐,一個男人應該牢記這七字真言,注重修煉靈魂。一、心相由心生。二、知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實力,而不是盲目追求一些目前還無法做到的事,拼搏也找到方向和目標,明確正視自己的能力。三、行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一個男人要注意謹慎發言,說話要算話,言行要一致,別人才會對你產生信任,自己也能早日成功。
  • 王陽明忠告:男人後半生的運勢,靠的不僅是金錢,應謹記三字真言
    尤其是男人,一家之主,背上擔負著很重的擔子,可能前半輩子闖蕩在風雨中,但有的男人往往就是後半輩子開始轉折。有的男人,後半輩子能從窮到富有,有的男人則恰好相反。王陽明忠告:男人後半生的運勢,靠的不僅是金錢,應謹記三字真言做王陽明講知行合一,意思就是: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知行合一,講究的就是想和做。
  • 王陽明:嘴巴太笨怎麼辦?牢記3句話,或許能讓你反敗為勝
    能力次之,關鍵是要不斷超越自己,而要想超越自己,就要克制自己的內心,牢記3句話,或許能讓你反敗為勝第一、與貧者言,依于謙。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當你和貧困的人交談或者是相處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對於對方的尊重,保持自己的謙遜有禮才可以。
  • 王陽明:能力不是唯一,男人慾成大器,需修煉好這12字心訣
    很多時候,男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能力並不是唯一,很大程度上要重視修煉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王陽明告誡世間人:欲成大器,需得修煉好這12字心訣。世間嘈雜,紛紛擾擾,男人只有靜下心來,常思己過,少談是非,才能由內而外地實現突破。若只盯著外界的是非恩怨,反倒擾了自己的心,做起事來也是很難順利的。4、用心:勤能補拙男人想成大事,做事需用心,只有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汗水,才能獲得回報。
  • 王陽明:一個男人須堅持「2不問3不爭」,方能成大事
    有人脈有錢就是成功人嗎,就是有本事的人嗎;不,有本事的人是在什麼困境下都能夠圓滿走出來的人。有個叫王陽明的人,一生經歷坎坷,幼時喪母,父親冷淡相對,繼母嚴苛相待,入仕途後,又被宦官劉瑾陷害被貶,既如此,依舊走向輝煌,還悟出王陽明心學。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3句話,翻身有望
    從一介布衣到「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被稱作是男人們成大器的榜樣。世人都把曾國藩稱作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他身上所具有的剛柔相濟、文圓質方的大智慧,被很多的著名企業家文學家思想家所敬佩。
  •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命很苦,難獲幸福,希望你不是
    確實,歷經幾百年,王陽明心學似乎更加煥發光彩,其很多智慧都深刻啟發了內心迷茫的人們。王陽明曾說:世間有這樣3種人,最命苦,很難幸福,希望你不是。不自重,命最苦王陽明認為,尋得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最好的教養,不僅是對別人禮數周到,更應該懂得尊重自己,這也是你能和別人平等對話的前提。
  • 鬼谷子:男人要想成就大業,先要修行這3字真言,才能飛黃騰達
    當然不是,不管你人生處於什麼樣的階段,境遇有多麼的糟糕,都有翻轉人生的可能性。「謀聖」鬼谷子在兩千多前就告訴了我們,人生沒有起色的時候,男人後半生的運勢,靠的不僅是金錢,應謹記三字真言做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知行合一,講究的就是想和做。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猶豫不決,遲遲不做出行動。
  • 王陽明心學智慧:「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
    因此 40作為人生道路最終分界點通常還要大家更為慎重,是因為大家的肩膀不但承擔著自個的後半生也有妻兒老小的將來。「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這句話是在王陽明五十知天命之時,與弟子交流心德的時,有感而發。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接下來就給大家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 王陽明告誡後人:「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
    王陽明告誡後人:「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明憲宗成化年間,出生於浙江餘姚。陽明先生終年57歲,「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這一句話是在王陽明五十知天命之時,與弟子溝通心得的時,感觸良多。
  • 人脈的關鍵是什麼?社會上多少人認為的人脈是面子和貪心裝的?
    人脈與人脈之間最關鍵的就是聯繫,並不一定說這一次你幫我下一次就一定要我幫你。而是之間的聯繫很重要,即便這一次你幫了我,下一次還是你幫了我,大下一次也並不一定我反過來去幫助你,但是至少在幫助的過程中,你們兩個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雙方之間的人脈聯繫,雖然人情可能會越欠越大。但是相比之下,總比不好意思聯繫更有意義,更能夠解決問題。
  • 王陽明:男人想成功,做到這2點,逆境變順境,你就是人生贏家
    所以男人想要有所作為,註定要經歷暴風雨,落魄的時候人的本能會選擇逃避,會因此而墮落,意識墮落可以,但不能一世。身處逆境中的男人,欲成大器,跟著王陽明學會這兩點,讓你登上人生巔峰,成為人生贏家。關於王陽明大家了解多少呢?
  •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自古「君子易處,小人難防」,而現實中,誰是小人,小人有什麼樣的特徵,遭遇了小人應該怎麼辦?在職場中,有一種人,水平通常、但本領卻非常大,晉升迅速,這些人常伴於領導幹部前後,常常德不配位,卻能哄得領導幹部暈頭暈腦。
  • 老祖宗智慧:「餓死不打親戚工」,後半句更扎心,男人一定要牢記
    為什麼要聽老頭子的話呢?老話不是聖人說的大道理,不是哪個家族的理論思維,是老祖宗口傳的民間智慧,俗語智慧。雖不見於史書,但老人言深邃,反映的都是社會現實。就像老頭子所說的「餓死不打親戚工」,是什麼意思?這下半句又是什麼意思呢?以下是我給大家的答案。餓死不打親戚工常言道:「餓死不打親戚工」,意思就是即使再窮,也不給親戚打工,不給親戚做事。
  • 《周易》:一個男人後半生好的運勢,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
    《周易》揭露:一個男人後半生最好的運勢,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很多人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縱觀古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尋到正確方向,實現人生價值的人,大都讀過《周易》。
  • 易經提醒:男人可以大器晚成,但靠的不是人脈,建議讀讀這4句話
    當今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特別是男人,在有了事業之後,大多會經歷潛伏、積累、等待時機、厚積薄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存在著差異。有的人年輕有為,幾年的時間就平步青雲,而有的人可能要經歷幾十年,這期間很多人都會選擇半途而廢。其實,男人不一定非要年輕有為,大器晚成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們奮鬥的過程中,很多人最看重的就是人脈。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3件事「心狠」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何這樣說?實際上心軟是人之常情,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多數人也都是生性善良的,懷有憐憫慈善之心。現實生活中,心軟的人也比一般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痛苦。事事心軟便會失去自己的原則,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回報,還會讓自己受欺負,窮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