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人體內陽氣不足,則易導致無法蘊含足夠的能量來抵禦嚴寒,出現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嗜眨乏力、易腹瀉、排尿頻繁等症狀。因此冬季驅寒補陽很有必要,才能為健康護航。
中醫理論中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陽氣的多與少影響著一個人健康趨向。人的各項活動都需要消耗陽氣,寒冬時自然界陽氣非常弱,因此冬季養生重在溫補人體陽氣。
人體陽氣有哪些方法補充?
一、飲食調理
食療是祛症養生的常見方法,補氣壯陽類食材很多,例如韭菜、生薑、紅棗、肉桂、黃芪、當歸等都具有生陽氣、補氣血的功效。
二、早睡早起
長時間熬夜耗費了陽氣易出現精力不足、早衰老、體質變弱等,早睡來補陽氣,睡覺要順應大自然季節陰陽變化的規律。
三、動能生陽
拉筋、慢跑都屬於慢運動,可以讓全身的經絡、氣血、骨骼、肌肉動起來,有助於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所以老少均可。但是運動不能過量,過量則消耗陽氣。
四、泡腳按摩
泡腳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通過刺激足部數十個穴位達到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同理按摩也是通過按摩關元、命門、中脘、風池穴、腎俞穴等穴位來補充陽氣。
五、藥物護理
鹿茸是知名的補陽藥材,其性質較為溫和,營養豐富,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推薦環陽丹仙茸護腎膠囊由國家藥監局批准具有溫腎健脾的膠囊型藥品(OTC),含多味滋補陽氣的名貴中藥如灸淫羊藿、鹿茸、黃芪、川芎等,藥性溫和、開竅通瘀、固陽持久。
冬季養生重在驅寒補陽,補足日常消耗的陽氣,使身體達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才能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