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麻雀》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語文四年級#

與作者有關的知識點
本文的作者是俄國的屠格涅夫,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俄國的作家,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本文的譯者是巴金先生。關於巴金先生我也給大家指出其重要的考點:原名李堯棠,屬四川方言區,著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這是中國經典的文學大師,請同學們務必記住,切莫混淆和寫錯。
「每個人應該遵守生之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繫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裡。」——巴金先生

文章整體結構
這篇文章一共有七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構的順序展開敘述的。第一、二、三自然段為文章的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我」、獵狗、小麻雀3個角色陸續登場。第二部分為文章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寫的是事情的經過,第四個角色——老麻雀也登場了。第六段和第七段為文章的第三部分,寫的是事情的結果:「我」感慨於母愛的偉大,急忙喚回了「我」的獵狗,帶著它走開了。行文脈絡清晰,所表現的情感也很濃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文章重點問題分析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文章講述了一隻老麻雀奮不顧身地保護受到獵狗威脅的小麻雀的故事,讚頌了母愛的偉大。(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寫了什麼+什麼情感)
2、從文章的結尾上,你能看出什麼?
答:「急忙」說明作者害怕獵狗真的傷害到麻雀母子,這一方面說明老麻雀母愛的力量深深打動了作者,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作者對動物的愛心。
3、文章對獵狗有過三次描寫,並且都有相應的變化,試著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答:獵狗由警惕到兇猛,再到後來「愣住了」、「慢慢地向後退」,可能也是因為被老麻雀護子的勇氣和行動所震驚。
4、簡要的敘述文章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答:(起因)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現了一隻從巢裡掉下來的小麻雀。(經過)獵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奮不顧身地飛落下來保護自己的孩子。(結果)獵狗愣住了,慢慢後退,「我」喚回獵狗,帶著他離開了。

5、從修辭的角度分析下面這個句子: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從樹上飛下來的麻雀,比作落地的石頭,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老麻雀的勇敢和奮不顧身,體現了母愛的偉大。
我不是文學家。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有無限的愛,靠用作品來表達我無窮無盡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夠給讀者帶來溫暖,我就十分滿意了。我不知道燈在哪裡,但是它牽引著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巴金

這就是小編認為這篇文章中所有的重要知識點,總的來說難度不大,但是重要要把握的是文中對於「我」、「小麻雀」、「老麻雀」、「獵狗」四個角色的描寫,包括外貌、神態、動作等,從而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即如何將情景描寫寫得生動具體有溫度。好了,這就是這一篇小文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各位同學一些幫助,下期再見!
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觀潮》中的語文考點
小學語文:《精衛填海》逐句解析,我們從這裡出發學習文言文
語文寫作,用最樸實的語言,向身邊的那些陌生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