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導之一 江蘇如皋:工商質監藥監三合一 綜合執法顯效能
系列報導之二 江蘇姜堰:試點"雙隨機"抽查機制避免人情檢查
一家蛋糕店究竟該有誰監管?面對這個問題,有的行政執法工作者自己也分不清楚。
這是因為,按照過去的市場監管分工,從事銷售的麵包店屬於流通領域,應該由工商部門來監管;但如果有顧客現場食用,這就變成了餐飲行為,應由食藥監部門來監管。如今,這樣「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況在江蘇泰興基本不見了。
去年12月,泰興市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劃入原工商局、質監局、食藥監局職責。今年9月16日,泰興市政府又印發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三合一」基礎上率先實現「五合一」,將商務局、糧食局在市場流通領域的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一併交由市場監管局履行。
執法隊伍設置從「頭重腳輕」到「頭輕腳重」
泰興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有效彌補了執法漏洞。位於泰興市城郊的一處民房內,違規加工鴨血的團夥長期在各部門之間的執法盲區中頑強生存。此前,群眾舉報後,包括工商、食藥監、質監等多個職能部門先後到場,但一直未能有效查處。形式上有多個部門在監管,可到頭來誰也管不好。聯合執法後,一支執法隊伍便能實現統一規範管理。
「接地氣」是泰興此番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中的一抹亮色。市場監管領域原先執法隊伍眾多,規模普遍較小,導致執法力量分散。「原先質監部門只有一個執法大隊,總共16人,在一線工作的只有8個人。商務局、糧食局的更少,只有2-3個人,無論是寬度還是深度上都不夠。」泰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峰舉例。
部門整合後,市場監督管理局按區域設置了11個市場監管分局,市場監管稽查大隊按區域共設置8個稽查中隊,並按片區劃分人員、明確職責分工。將原先「頭重腳輕、浮在上面」的執法隊伍轉變成「頭輕腳重、基礎夯實」的隊伍。「現在只要接到舉報電話,市場監管稽查大隊就直接前往調查處理,效率更高、主體明確,監管更有效。」李峰表示。
「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解決了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重複執法等問題,接地氣,針對問題導向,順應群眾訴求,很多工作值得總結和深化。」在全省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上,江蘇省編辦主任俞軍充分肯定了泰興試點工作取得的成績。
「三位一體」將綜合執法的神經末梢連到千家萬戶
前不久,泰興市場監管稽查大隊接到舉報,在該市濱江鎮一處村辦工廠內,有人在生產假冒啟輝器。接報後,執法隊員立刻前往現場,成功搗毀了該處造假窩點,現場查獲啟輝器近25000隻,印製模板及膠片兩套。「以往的舉報線索很少有這麼詳細的,正是因為執法協管員提供的準確線索,我們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實施精準打擊。」執法隊員樊懿告訴記者,在這起案件的查處中,協管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他們對基層的情況最了解,有他們幫忙,我們如虎添翼。」
樊懿所說的協管員得益於泰興市實施的「市、鄉、村三位一體」綜合執法體系。一方面,泰興嘗試在鄉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增掛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牌子,設置食品藥品安全助理;另一方面,全市359個農村行政村和城鎮社區還配備了以大學生村官為主體的專(兼)職監管執法協管員,由他們承擔對村居的協助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和對村民的宣傳引導等工作,將綜合執法的「神經末梢」連接到千家萬戶。
監管關口的前移、下沉,使執法力量更接地氣,也有效解決了執法力量弱、監管範圍窄的問題。泰興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孔兵說:「三位一體是我們打出的組合拳,推動了綜合執法由單打獨鬥向合力攻堅轉變,由被動監管向主動出擊轉變,由集中式整治向日常性高壓轉變。」以往常見的「鎮村看得見管不了、部門管得了看不見」的難題在泰興得到了有效解決。
泰興市市長張育林表示,當地將持續推進「五合一」試點,完善優化「三位一體」綜合執法體系,將改革成果系統化、制度化,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充分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