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男孩子學做家務,讓他成為一個對家庭負責有擔當的男人

2021-01-16 寶寶知道

剛剛在一個軟體裡看到一篇帖子真的讓我有所感觸,那篇帖子裡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在吐槽他的親生母親讓他幹家務事情,他希望他的母親不要以社會實踐為藉口逼著自己幹家務,因為他才十來歲還是一個玩的年齡,別人家的孩子向他這麼大還不知道鍋開呢,而他都會做悶飯煮粥拌涼菜了。他寫完作業孩子刷碗拖地摘菜,所有的家務活母親幾乎都讓他幹。而以前這些活都是母親一人幹的,如今卻一股腦的全推給他了,他苦著臉述說著「悲慘」的遭遇。他請求媽媽不要讓一個孩子幹這些。因為他還要上學做作業。

但是他的母親微笑的拒絕了他的請求,他的母親卻告訴他,家務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男孩子你要泡的了書房下的了廚房,有擔當有責任,那麼你的未來一定很幸福,而你的那一半也一定好幸福。

男孩子還在爭取說他還是一個孩子,他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做棟梁,但是母親的一番話讓小男孩啞口無言,母親說家務勞動的能力它會鍛鍊你動手的能力,它會讓你培養感恩之心,它會讓你有愛心有耐心,你必須要學習而且以後隨著年齡而會做的更多,將來你的另一半也是一個千嬌萬寵的一個孩子,也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她要受委屈,為什麼她要承擔全部的家務,她還要帶孩子,你現在做家務長大會有責任感,你將來還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等到那一天的時候你的那一半會自豪的說,她不後悔嫁給你。

最後那位母親還說,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會說幾門語言,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純爺們。

當我看完這篇帖子的時候我深深的體會到一個男人如果沒有擔當沒有責任那他的生活會幸福嗎,另一半會幸福嗎?不會。

試想一個男的下班後就躺在沙發上坐在電腦旁玩著手機,他的妻子卻要家務孩子全搞定,一天下來臉都沒空洗,她的妻子會不會希望他能幫忙看下孩子,她好去做飯。而他卻說你不就是在家帶帶孩子打掃一下衛生吧,有啥累的,而他卻哭喪著臉說自己工作了一天回家還要做這些。這些的家庭會幸福嗎?他的妻子會幸福嗎?他的家庭會有歡聲笑語嗎?沒有。他的家庭一定每天都是在抱怨在爭吵。

我要向這位母親學習,我要好好教育我家大寶讓他好好學習的同時也要好好學習做家務,因為家務活並不屬於他的另一半,他也要承擔一部分,他也有責任付出。這樣他的生活他的家庭永遠會幸福的,而她的另一半臉上也永遠洋溢著幸福。因為她不會悔嫁給一個對家庭負責又有擔當的男人。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園園嘛嘛)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做家務的男人》能讓男人做家務嗎?
    男人與家務在這部綜藝的最開頭部分,放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出現,讓婦女能夠在社會上解放自己的勞動價值,並以此爭取對應的權益,而非僅僅拘束於家庭,讓中國成為了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前列。不過,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儘管已經被打破,但未完全杜絕。而這體現男女在非工作時間的利用比例上。
  • 《做家務的男人》告訴我們,男人不做家務
    而有趣的是,有孩子的男性,卻反而比沒有孩子的男性收入更高,並且更可能晉升為管理層。為什麼總是女人做家務?最近的熱門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便將這個社會問題拉入大眾視野,儘管由於綜藝節目效果的需要,以及各位嘉賓作為主持人或演員的職業特殊性,節目中對家庭分配家務勞動的刻畫與真實的普通家庭或許相差甚遠,但從節目中,我們還是能一窺現實社會在分配家務勞動上驚人的性別不平等。
  •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回歸
    7月30日,愛奇藝自製綜藝《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雲發布會在線直播,王祖藍夫婦、張繼科及父母、範丞丞和觀察員李誕、傅首爾齊亮相。此次雲發布會主題為「進擊的家務男團」,王祖藍、張繼科父子和範丞丞「披荊斬棘」大秀家務技能,在線競爭「家務男團」C位,此外,觀察員朱丹以及室友組成員郭麒麟以視頻方式助力家務男團。
  • 人民日報發布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在害他
    演講中,他不談孩子的成績,以及升學率,他只要求盤錦市的孩子們回家做一件事——家務勞動。 還強調「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孩子的頭等大事是是承擔家庭責任。」 給這位局長點讚。 現在孩子什麼都不缺,吃喝玩,但缺乏勞動意識。
  • 怎麼才能讓男人回到家搶著做家務??
    只要給他一點偷懶的機會,他怎麼會變得又懶惰又沒有責任心呢?這一點上,其實和男人的天性有關的,那麼在進化的過程當中,遠古時代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負責採集。狩獵這件事情非常重要,關係到一家人的生死存亡,所以男人習慣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這上面,對於他們而言,別的事情其實是無關緊要的。慢慢的這種思維習慣就隨著基因和進化傳了下來,到後面就有了我們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
  • 論撩妹,男神居然輸給他|做家務的男人2|唐藝昕|張若昀|楊文韜
    看《做家務的男人們》第二季,炸炸就被張繼科的爸媽張傳銘和徐錫英圈粉了。本來是個考驗男人家務能力的節目,但是張叔叔第一集的亮相,就無形中拔高了節目組好男人的底線——徐阿姨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坐著,發號施令,張叔叔負責執行。
  • 其實看《做家務的男人》的,都是女人
    前段時間紐西蘭議長Trevor Mallard邊主持會議邊給孩子餵奶的視頻走紅,他事後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通常情況下,議長的椅子僅供主持會議的官員使用,而今天又一位貴賓和我共享這把椅子。」 對此,有網友評論說: 看看這段視頻,誰還要說男人天生不適合帶孩子,Mallard第一個不同意。
  • 《做家務的男人》:一檔讓男人做家務的綜藝,沒想到這麼治癒
    在最新一期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魏大勳的媽媽過生日,他精心準備了一連串的驚喜,最後給爸媽獻唱的時候有感而發,哭了。(圖片來源於節目截圖)一家人吃完飯休息的時候,魏大勳聊到了小時候被魏爸暴揍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他就一個普通的傳統的中國式父親,他的很多言行舉止,和你我的父親都很像。不是不疼老婆、不愛子女,他就是習慣了「男主外女主內」,習慣了嚴肅、強勢的維護「父親」這一形象。甚至有時候,像個「老小孩」,會因為一點小事就開心的不得了。
  • 斯坦福研究:家務不僅是一種技能,還能夠提高智商,應從小培養
    沒有做過家務的男人,那些甩手掌柜們,永遠無法理解,獨自執行重複、機械的家務活,對於女人來說,消耗的不止是體力,還有心力。02.綜藝《做家務的男人》曾出示了一組數據:中國女性的就業率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男性做家務的時間排名世界倒數第四。
  • 《未知的餐桌》和《做家務的男人》,誰做的飯菜,更刺激你的口水
    在《做家務的男人》節目裡,小編把它分為兄弟家務部分和家庭家務部分。兄弟家務指的就是第一季汪蘇瀧和尤長靖;第二季的郭麒麟和範丞丞。家庭部分指的就是第一季的魏大勳和袁弘等家人;第二季的張繼科和王祖藍等家人。
  • 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合適的年齡做適合的家務,他才會更優秀
    現在可以說家裡面的孩子是越來越嬌生慣養了,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有一些家長甚至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們只需要把學習搞好就可以了,可是那些從來不做家務只專心學習的孩子,真的要比那些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加優秀嗎?
  • 《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所投射的,是年輕人面對生活及世界的方式
    隨著節目內容的橫向拓寬,其所激起的關係討論也越加深入,有人在這裡找到共鳴,有人在這裡遭遇會心一擊,其核心指向其實揭示了一個簡單道理——做家務,不僅僅是體力勞動,更是一場涉及親密關係的關鍵對話。 在普遍認知中,做家務天然是一種消耗,但事實上,做家務也是對生活,對家庭關係的整理。
  • 《做家務的男人》憑啥被封「8月必追綜藝」?看完第一期後承認了
    其實最一開始,寶叔也是被動「吃下這顆安利」的,畢竟在開播之前,並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宣傳,實在不像是一家有野心的綜藝團隊混娛樂圈的態度。然而,抱著好奇和窺探的內心,寶叔看了第一期,卻發現,這究竟是一檔什麼神仙綜藝?也太下飯了吧!不愧稱之為「8月必追綜藝」的《做家務的男人》,究竟有什麼魔力?且聽寶叔分析一二。
  • 《做家務的男人》楊子姍重度潔癖引熱議
    來源:國際在線文娛原標題:《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楊子姍重度潔癖引熱議 楊迪親手為媽媽染髮國際在線消息:《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第七期已在上周五在愛奇藝播出。楊子姍因為潔癖焦慮到哭,吳中天暖心安慰獲眾人讚嘆;楊迪和媽媽帶來他們的家庭日常,「活寶」迪媽用鍋蒸臉場面逗趣搞笑,楊迪上陣親手為媽染髮;「優秀畢業生」魏大勳返場室友家庭做榴槤味螺螄粉,範丞丞上演「真香」現場。
  • 男孩子,如何培養好的性格習慣?
    所謂慎初,就是說孩子在面對任何一件事,最開始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心中有數,就是心裡要有一把尺度,要在一開始就儘可能正確引導孩子。第二個原則就是「嚴而有方」。我想不管男孩子也罷,女孩子也罷,傳統的「嚴父出孝子」的觀念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 《做家務的男人》成了郭麒麟等90後的照妖鏡,成了80後的秀臺
    凡有抄襲者、搬運者盜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將於第一時間發現。屆時百度維權機構必將在第一時間找到抄襲者所在平臺進行交涉。屆時,抄襲者將面臨被所在平臺取消帳號的危險。自打《做家務的男人》第二季開播後,小編只看了第二期,第一期還沒來得及看呢。給我兩個感覺,頭一個感覺是這一季在兄弟做家務環節裡,郭麒麟和範丞丞在做家務方面,的確不如上一季汪蘇瀧和尤長靖那哥倆。
  • 「兒子,你爸都不做家務,家務讓你媳婦做」,好的,媽!還是你好
    曾經有一個年長者告訴我說:「如果你打算嫁給一個男人,你一定要觀察這個男人的父母在家裡是怎麼相處的,如果他的父母在家裡相敬如賓,父親很知道疼愛自己的妻子 ,那就會給自己的兒子扮演一個很好的角色,這個兒子往往結婚後就知道疼愛自己的老婆。」「相反,如果這個男人的父親,在家裡好吃懶做,什麼都不做,還覺得家務是女人該做的事情,這個男人往往就會受到影響。
  • 我培養女兒,不是為了讓她學做個好媽媽!你的行動裡有孩子的未來
    導語:「我培養女兒,不是為了讓她學做個好媽媽」,有沒有被這句話所觸動,我家也是女兒,我從沒有這樣的想法,同為媽媽的你肯定也不是,但是很多媽媽的行動可能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未來……當初閨蜜休完產假要上班了,因為遠嫁,娘家還有個哥哥的孩子要帶幫不上,又沒有婆婆,總要有個人來帶孩子才行。最終她和老公商議著請個保姆帶孩子,但是就這個事兒引來了別人的非議。
  •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13日編譯:根據家庭育兒方面的專家建議,
  • 重溫經典電視劇《婆婆媳婦小姑》:婆媳之間第一道坎兒—誰做家務
    倒是很可憐那個總是一臉笑眯眯好脾氣的男人仇家寶,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中間,可謂是顧東不顧西,照顧得了這個照顧不了那個。故事梗概是:住在上海小弄堂的小嬌,嫁給了二婚的家庭條件不錯的仇家寶,仇家寶和前妻育有一個女兒,家裡還有同住的婆婆和一個未出嫁的小姑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