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肥管理
秋冬茬育苗時溫度高,水分蒸發量大且快,基質透水性能好,失水快,在水分管理上,播後第1水要澆足,出苗後要適當控水,以免水分過多導致幼苗徒長。瓜苗生長期,要始終保持基質溼潤,不需控水,原則上穴面基質發白即應補充水分,每次要澆勻澆透。一般1天1水,每次以噴透基質為宜,如水量太大,容易造成根部缺氧,影響根系發育;水量不夠,又使根區缺水、根尖失水發黃,原則上保持基質表層「見幹見溼」。
要特別注意中午不能澆水,溫度高時下午再補 1 水,降溫促根系生長。早春茬育苗播種後第1水要澆透,出苗後根據苗情、基質含水量、天氣狀況澆水,于晴天上午澆水,遇陰天、雪天不澆水。 當幼苗真葉展開後,隨澆水可用0.2%磷酸二氫鉀+0.1%尿素溶液或800倍液葉綠精進行葉面追肥,每7~10 天1次,連噴2~3次。成苗後,於移栽前1天澆1次透水,以利於起苗。
2 、溫度管理
播種至出苗,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促進出苗快而整齊。苗期白天保持25℃~28℃,夜晚保持 17℃~20℃。秋冬茬育苗時間在夏秋時段,要防止高溫傷害幼苗,溫度高時,不宜過分控制水分,苗床缺水應適當澆水。 早春茬育苗時,是全年溫度最低的時期,保溫、增溫是管理的關鍵。
為使種子迅速出土,需在苗床上鋪設電熱線,同時加設小拱棚、雙層膜等保溫措施。播種後在育苗床加蓋0.5米高的小拱棚,揭苫後棚溫升至25℃左右時將小拱棚的薄膜掀起,下午4時左右將拱棚膜蓋嚴,這樣對提高苗床夜間溫度也有好的效果。
當室內溫度過低時還可使用熱風爐、火爐、電暖氣或碘鎢燈等加溫設備為育苗溫室補溫。依據種苗適宜生長的溫度逐步增加通風量,要嚴防大開大合,避免冷空氣對幼苗的侵害。
3、光照管理
儘可能增加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夏秋育苗,溫度較高,光照較強,當種子頂土後要及時在溫室上搭蓋遮陽網,遮陽降溫,防止幼苗形成「高腳苗」。一般上午10時搭置遮陽網,晴天的下午 3 時後和陰雨天要揭去遮陽網。冬春育苗,在溫度允許條件下草苫早揭晚蓋,陰雪天也應揭開,增加棚內散射光照。育苗期間應隨時清除塑料薄膜上的塵土;必要時用農用螢光燈、生物效應燈等補光,儘量增加苗床光照。可在苗床北側張掛反光幕,利用其對光的反射作用,將射入溫室內的光反射到苗床上,使種苗得到充分的光照。在苗期肥力充足的情況下,長日照的雌花比例比短日照的大。
4、查苗補缺
在兩片子葉展開時,及時移苗補缺。
5、壯苗標準
葉色濃綠,子葉和真葉寬大且厚實,3葉1心,葉柄較粗短;子葉的長寬比值為1.5左右,下胚軸長與粗比值在12左右,子葉展開度與下胚軸高的比值在 1.5以上;秋冬茬苗齡25~30天,早春茬苗齡35天左右,無病蟲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