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姥爺帶孩子,孩子大了為何他們硬要回老家?3大原因太現實

2021-01-08 文海話育兒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很多小寶寶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帶。特別是80後、90後這一代人,他們工作比較忙碌,不僅要面對房貸和車貸,而且有的人還想生二胎,不想生二胎的許多年輕人,也面臨著被催生二胎的現實。

面對嚴峻挑戰的育兒矛盾,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讓父母出面來幫忙帶後孩子,但是對於許多父母來講,這也是比較兩難和心酸的一面。

當然,有一部分父母是非常樂意帶孫輩的。但很多父母其實並不是願意幫子女帶孩子,尤其是子女在大城市奮鬥,過去之後有很多方面是不習慣的。從而讓婆媳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和糟糕,所以很多的父母幫子女帶孩子,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後,他們便匆匆地回老家了。

這讓很多的子女不解,他們覺得大城市交通便利,服務設施得當,生活也比較方便,父母怎麼就想要匆匆忙忙回老家呢?父母匆匆忙忙回老家的原因,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生活方式大不同

現在年輕人的很多方式和老年人是很不一樣的,比如年輕人的一些生活方式,在他們老年人看來,比較看不慣。一般老年人往往喜歡早睡早起,但是年輕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又形成了熬夜的習慣,晚上很遲才會睡覺,早上也起得相對比較晚,這也是父母們很不能接受的一點,嚴重的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作息。

二、父母的行為讓子女有些不滿

帶孩子時關注的孩子健康問題,不管是爸媽輩還是爺爺奶奶輩都很注重,但做法卻很不一樣,這是很多父母和子女之間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比如年輕的爸媽在給寶寶用奶瓶之前要消毒,但是老年人認為他們之前帶孩子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消毒這一說法。

現在很多父母把孩子看得比較嬌貴,無論哪方面,只要涉及到孩子的用具,都是必須要消毒的,但凡有一點點不合理、不科學的養育方式,子女便會和父母產生衝突。由於觀點不同而產生的矛盾,讓老人很受傷也讓年輕人很苦惱。

本來老年人的機體跟年輕人比起來,他們已走向衰弱,哪裡能夠經得起這樣經常生氣呀。本來帶孫輩就是為了給子女幫忙,反而落一身的不是,他們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當然想趕緊回老家,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了。

三、感到孤獨和不適應

很多老年人對於智慧型手機操作,都是有一些障礙的。他們往往不會用手機支付,用手機聊天也往往會存在很多的生疏或者不懂,所以造成他們生活的不便和不適應。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講,在這些信息便捷的城市是比較受他們歡迎的,反之對於老年人來講就有那麼一絲絲不友好了,所以他們會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特別的不方便,再加上遠離家鄉的鄉親們,難免會覺得孤獨。

結語:父母那一代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滿以為可以休閒一下了,但老來還要幫孩子去帶孫輩。在帶孫子的過程中,有些只要稍微做得不好的話,還會被嘮叨被埋怨,所以很多人並不喜歡和子女住在一起。當孩子稍微長大一點之後,他們往往會選擇自己回老家過自己的小日子。

我們做晚輩的要理解和體諒父母,多給他們一些關心,遇事好好溝通,別讓全身心付出的老人們感到心寒。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家長的責罵教育容易摧毀親子關係,父母教育熊孩子,堅持2做2不做

6個月寶寶可以添加豬肝泥嗎?寶寶吃豬肝好處多,這些方面要注意

寶寶長牙有什麼徵兆?寶寶長牙時會發燒嗎?寶媽該怎樣處理呢?

寶寶滿6個月了,該添加輔食了,推薦幾款適合6個月嬰兒的輔食食譜

相關焦點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其實付出不怕,最讓姥姥姥爺難過的是:孩子長大以後,跟姥姥家不親,跟爺爺奶奶家的親戚走得近。有的奶奶就聰明了,她們覺得孩子給外婆帶,自己就省事了。並且,他們不怕孩子跟外婆親,她們覺得孩子流的是爸爸家的骨血。在她們眼裡,願意幫忙帶外孫的姥姥就是冤大頭,她們就等著享兒孫福就行了。事實真是這樣嗎?
  • 爺爺奶奶帶孫子,兒子要帶孩子姥爺姥姥一家5口出去遊玩,怎麼看
    孩子的媽媽告訴帶孫子的奶奶,要和姥姥姥爺一家五人去旅遊,如果我是正在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會很高興的不會生氣。婆媳矛盾我媽給大哥帶孩子5年,嫂子的爸媽有的時候會來他們家裡玩幾天。第一次他們來的時候,大哥帶他們到處去玩,就讓我媽回老家幾天。當時我媽很傷心,覺得大哥大嫂的舉動對她很不公平,出去玩都會拋下自己。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何孩子卻跟奶奶親的不行?
    但是只要一見面,沒一會兒小昱就黏著奶奶,甚至有時候玩得忘了平時照顧他的姥姥和媽媽的存在。很多小孩都會有這樣的情況,除了神奇的血緣關係外,其實還有這些原因。去年暑假,姐姐帶著女兒回老家來玩。孩子很可愛,但也有不乖的時候。有時姐姐沒耐心,便會呵斥孩子:「你再這樣吵,我就把你扔在姥姥家,不帶你回家了!」侄女兒七歲,一聽這話就嚇得不行,立馬就不哭了,生怕不能回家。而且只要她哭鬧,她的第一反應便是想在回家。我悄悄問她:「如果小姨天天陪你玩,你要不要就在這裡?」她的回答是,這不是我家,開學時我要回家的。
  • 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奶奶親,這些原因讓人感慨
    俗話說,生母不如養母大,對於從小就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家人,一般是孩子更親近的,但是有一些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跟奶奶更親。現在很多姥姥也不願意帶孩子,說「現在對孩子無論多好,長大都會忘了我」,而現實確實也是這樣,很多姥姥帶大的孩子,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奶奶的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從小就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成為「白眼狼」,不親姥姥,反而更親近奶奶呢。
  • 為何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心酸
    如今姥姥已經成為了帶娃的主力,每次在小區裡看到老人帶著寶寶溜達時,大家都會忍不住地問:你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姥姥?而答案大部分都是姥姥,因為她們心疼女兒,所以自告奮勇的幫女兒帶孩子,只是為了避免和婆婆之間的矛盾,希望女兒更幸福。
  • 祖兒從小被姥姥姥爺帶大,孝順的祖兒說到陪伴數次淚奔!
    導語:祖兒從小被姥姥姥爺帶大,孝順的祖兒說到陪伴數次淚奔!說起親情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對於從小帶大自己的親人不管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會有一種心理上的依賴和感恩,人的淚點也是很奇妙,不管是看到大型的祖國閱兵還是一次充滿教育意義的快閃很多人都會熱淚盈眶,對於親情來講更是如此,最新一期的忘不了餐廳,祖兒的姥姥姥爺也來到了餐廳。
  • 為啥很多父母幫子女帶完孩子都匆匆回老家了?原因有5點,太心酸
    昨天元旦帶著孩子回老家看望父母,發現前兩年去城裡給子女帶孩子的隔壁阿姨也回來了。因為很長時間沒見,我們便聊了起來,母親問她:「你不是在城裡幫忙帶孩子嗎,怎麼回來了,該不會是回來呆兩天又要到城裡去了吧。」
  • 為啥孩子不願意去姥姥家?這3點原因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三大原因很現實家庭教育信託專家Norman曾說過:雖然很多老人都疼愛孫子,但卻很多老人都只疼自己的親孫子,而忽略自己的外孫。他們會對自己的親孫子比較寬容,對外孫比較嚴厲,再加上寶媽很少帶孩子回娘家,孩子也會對外公外婆感到陌生,從而抗拒去姥姥家。
  • 為人子女的無奈:父母幫我帶娃十幾載,如今快70卻要回老家過晚年
    她家是姥姥姥爺帶娃,如今老大已經上初中,老二也開始上幼兒園。隨著兩個孩子長大,兩室的房子顯得越發狹窄,今年碰巧她沒了工作,想著自己在家帶娃,可老人的安置成了問題。爸媽跟著自己在城市待了十幾年,老家的房子早就已經搖搖欲墜,況且老人身體開始慢慢不好,回老家住,她不放心,不回老家繼續待在城市,家裡地方小不夠住,經濟壓力也很大。老人到底該何去何從,她犯了難。
  • 把3歲娃送到鄉下姥姥家,一星期後去接,媽媽的視覺受到嚴重衝擊
    燕子的女兒今年3歲,燕子和老公都是大學畢業後在企業上班,朝九晚五,周末雙休,女兒平時沒人帶,所以就早早送到幼兒園。女兒乖巧懂事,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過得挺舒心。眼瞅著暑假到了,幼兒園放假了,燕子就想著把女兒送回老家,跟著姥姥過一個暑假,這樣一來,女兒就有人照顧了,自己夫妻兩個人可以安心上班掙錢。女兒送到鄉下跟姥姥姥爺一起下農地,玩的不亦樂乎,每次打電話說視頻一會,女兒不是跟其他小朋友玩耍就是跟姥爺出去玩了,簡直忘了爸爸媽媽的存在。
  •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啥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你家也許就是這樣
    文/最愛生活 現在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家裡的支出開銷也變得越來越大了。很多年輕夫妻壓力也很大,大多數生完孩子之後,女性都會選擇讓家裡的老人照顧孩子,產假接受後,自己繼續回到工作崗位上。一般就是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來照顧月子,還有照顧孩子的以後生活。
  • 章子怡把女兒送姥姥家暫住,孩子從「公主」變「翠花」,差距很大
    02姥姥帶娃的路子有多野?不料當醒醒從姥姥家回來後,章子怡都驚呆離開,孩子居然從「小公主」變成「翠花」,手裡端著比臉還大的盆,正大口大口喝著八寶粥,反觀去外面之前的女兒,穿著公主裙,一臉淑女的模樣,這樣的差距太大了。
  • 散文:我的舅姥爺
    大約兩周歲多的時候,我就到了姥姥家,那時剛剛牙牙學語和蹣跚走路。姥爺姥姥生了大姨和我母親兩個女兒,沒有男孩子。兩位老人將我從父母那裡要過來,有續香火的意思,更多是為了有個孩子陪伴,以慰家中寂寥,將來也好為他們養老送終。姥姥有一個弟弟,就是我的舅姥爺。
  • 寶寶和姥爺姥姥要分開,雙方不舍的畫面令人鼻酸,網友:隔代親啊
    自己小時候就總是被父母訓斥,好不容易自己長大當了爸爸媽媽又要被隔代親打回原形。總之家庭地位一如既往的低。一家人裡姥姥姥爺到女兒家裡幫忙照顧孩子。照顧了一段時間,孩子與姥姥姥爺都有了深厚的感情。當姥姥姥爺即將返程回家的時候,小孩子表現出極度的不舍,開始大哭。兩個老人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離開的時候飽含熱淚。但是仍然背過頭去不讓孩子看見自己哭泣的樣子。走進電梯的一刻兩個老人再也繃不住了,對小孫子的不舍和疼愛全都收不住了。看著孩子與老人這樣溫暖深厚的感情讓很多網友無一不為之動容。
  • 家裡的四個老人,哪個最寵孩子?排在第一的當之無愧
    很多人生了孩子之後,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於是就會請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娃。可是應該請哪位老人過來幫忙帶娃,是一個讓很多寶媽感到頭疼的問題,寶媽們都想找一個真正疼孩子的老人過來幫忙。 有人說,誰帶孩子,還就和誰更親。也有人說,血濃於水,孩子會和爺爺奶奶最親,和姥姥姥爺會差一些。
  • 孩子長大後為啥不願意去姥姥家了?並不是不想去,而是有苦說不出
    文/依肯的爸爸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幸福,尤其是老人對孩子更是喜愛,但是一般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疼愛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跟爺爺奶奶親,有的孩子跟姥姥姥爺親,但是隨著孩子長大後,孩子好像跟長輩還疏遠了。
  • 在寶寶心目中,是跟奶奶親還是跟姥姥親?孩子的答案很現實
    現在的年輕父母多為雙職工,白天需要上班的他們幾乎是顧及不到孩子的。為了讓小傢伙能夠獲得更好的照顧,同時也讓自己放心,寶爸寶媽就會讓父母來幫忙照顧孩子,於是老人帶娃就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但你知道嗎?雖然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但奶奶和姥姥之間也會存在攀比心理,非要在孩子心目中爭出個高低來。
  • 「外甥狗,吃完就走」,為啥孩子抗拒去姥姥家,背後原因很無奈
    到了門外後,兒子一邊抹眼淚,一邊對玲玲說:「媽媽,我再也不要來姥姥家了。」聽兒子這麼說,玲玲心裡也不好受,但也沒和兒子較真,只是隨口應了句,就帶兒子離開了親媽家。隔了一年的春節,玲玲要領孩子回姥姥家,卻被兒子拒絕了,兒子說:「他們不喜歡我,我才不要去呢?」
  • 老人要把孩子帶回老家照顧
    哎,又是很熟悉的一幕:小兩口在城裡忙工作,無暇照顧孩子;老人因為種種原因,或是要回老家照顧別人,或是不能適應城市生活,要求將孩子帶回老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遇到這種情況,到底該咋辦?還記得《虎媽貓爸》的開頭嗎?茜茜小時候一直被爺爺奶奶帶著,和爸爸媽媽分開住。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常見。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於是趙大媽提出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照顧一段時間,據她所知,孩子的姥姥每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應該有時間的,沒想到兒媳立刻反對: 「我媽身體不好,沒法來給我帶孩子,再說了,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娃是本分,畢竟孩子姓的是你家的姓,讓我媽帶也不合適,你哪兒難受,我明天給你開點藥先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