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類綜藝再度刷屏,誰將成為下一個《演員的誕生》?

2021-01-08 麻辣娛投

文/Eric

最近郭敬明與李成儒的唇槍舌戰引發了一波熱度。

在日前開播的演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上,出演過《大腕》、《重案六組》的老戲骨李成儒連用「如坐針氈、如芒刺背」的辛辣評語給了臺上董力、郭俊辰兩位年輕演員的表演一記重錘。

批評臺詞、質疑原著小說,不斷「開炮」的李成儒讓旁邊的郭敬明臉色十分難看,畢竟董力、郭俊演的這場戲是他調教的,劇本也來自於他早期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

隨後,不甘示弱的郭敬明強勢反駁,「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它是第一部校園霸凌題材小說」,言語間充滿了火藥味。

不得不說,郭敬明不上《奇葩說》可惜了。這套放任四海之內皆可用的說辭直接避開討論焦點,上升到寬泛而空洞的行業意義層面,對於該場表演的提升基本沒有幫助。

討論孰勝孰負這裡不再討論,必須承認的是,二者的針鋒相對已經讓這檔騰訊視頻出品的演技類綜藝登上了熱搜榜,並且還在持續發酵中,累計播放量達到1.34億,成為播出當周網絡綜藝播放量冠軍,而焦點人物郭敬明又一次闖入了公眾的視野,甚至不少人為此對其路轉粉、黑轉粉。

從節目營銷角度來看,這場互撕是值得的。

據麻辣娛投統計,接下來第四季度《演員請就位》將會與即將上線的優酷《演技派》、愛奇藝《演員的品格2》等多臺演技類綜藝同場競爭,而在衛視方面浙江衛視的《我就是演員2019》、湖南衛視的《閃耀的路人甲》也即將亮相。

一夜之間,新一輪的演技綜藝潮已經來襲,而上一輪熱潮還是由兩年前的《演員的誕生》引領的。

那麼為何演技類綜藝再度開始刷屏模式?市場究竟需要怎樣的演技類綜藝?

演技類綜藝即將刷屏,模式迭代創新

如果說上半年是音樂類、偶像類綜藝的天下,那麼下半年主角接力棒則交到了演技類綜藝手上了。

儘管扎堆湧現,但目前來來這場捲土重來的演技綜藝潮並沒有陷入同質化的怪圈,反而是紛紛亮出不同的招牌。

作為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的演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選擇以導演視角出發來闡釋演員的表現。可以說這種模式開創了市場先河,也是其區別於其他演技類綜藝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既然選擇導演視角進行,那麼《演員請就位》導演的人選就成為決定節目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這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導演的話題性,另一個是導演的專業能力,前者決定了節目的傳播,後者決定了節目的質量。

當《演員請就位》節目組將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這樣一套導演組合推出時,咋一看挺奇怪,但仔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四位風格迥異的導演顯然兼具了前面提到兩個特性。

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李少紅作為拍過《大明宮詞》、《紅樓夢》的女性傑出導演,二者都是業內權威,保證了節目的基本品質與水準。而趙薇與郭敬明都屬於半路出家從演員和作家轉型至導演,導演功力暫且不論,但二者絕對屬於話題性十足的代表,無論是趙薇的深陷股市風波,還是郭敬明的抄襲、炫富事件,二者一路走來幾乎就是伴隨著爭議而來的。

也就是說,陳凱歌、李少紅的專業性與趙薇、郭敬明的爭議性構成了《演員請就位》的底色。

果然從播出第一期的觀眾的反饋來看,陳凱歌點評一針見血,李少紅專業公允成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而趙薇憑藉頻頻抖出的金句和雙商在線的接地氣表現重新俘獲了一批原本粉轉黑的觀眾,郭敬明則用與李成儒的一場爭辯將《演員請就位》的熱度推上了頂峰。

這樣來看,《演員請就位》在創新地引入導演視角模式後,憑藉對四位導演的不同定位將這種創新性最大程度發揮出來了,從這一點上看《演員請就位》無疑是成功的。

除了《演員請就位》外,《演技派》、《演員的品格2》、《我就是演員2019》、《閃耀的路人甲》四部演技類綜藝均未開播,市場反應尚不得而知,不過這幾檔節目也同樣在模式上玩出了創新的路數。

比如《演技派》主打 「養成類」與「無舞臺」的賽制方式,同樣頗具爭議的「金牌編劇」於正與吳鎮宇、張靜初,張頌文等演員一起組成選角教研團,通過體驗式教程、劇本排演、試鏡角逐等過程展現演員真實的演技狀態。

而《演員的品格2》在吸取第一季導師專業資歷受質疑的教訓後,目前已經確定了何炅、沈騰、陳可辛的板子搭配,模式上避開了許多演技類綜藝重新演繹經典影視劇片段的套路,而是選擇在尚未被拍攝過的熱門IP故事中挖掘演員的演技。

《閃耀的路人甲》的導師陣容暫時沒確定,模式上則打破 「演員」的身份固有屬性,選擇素人群眾演員+推理的真人秀賽制安排,無形之中大大擴散了演技類綜藝全民性與觀賞性。

《我就是演員2019》目前來看模式上沒有太大創新亮點,依然延續了原來《演員的誕生》中「導師制」競技模式,即評委既是導師又是被挑戰者。

不管各家平臺的模式有何不同,總之第四季度將迎來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演技類綜藝秀,真正的較量即將拉開序幕。

演技類綜藝湧現背後的市場邏輯是什麼?

不同與音樂、舞蹈、喜劇等觀眾早已熟悉的類型題材綜藝節目,2017年推出的《演員的誕生》讓大眾第一次近距離參與到「演技」這一抽象化,又極易引發討論性的話題中。

隨後《演員的誕生》一度引發收視熱潮,CSM52城的收視均位列前六位,並有十期節目衝進了前三位。

緊接著市場上開始接二連三的出現類似形式的綜藝節目。2017年11月CCTV-6電影頻道推出了《今日影評表演者言》; 去年1月湖南衛視推出了《聲臨其境》,9月浙江衛視播出《演員的誕生》第二季《我就是演員》,12月愛奇藝推出了《演員的品格》。

今年第四季度再度延續了這種熱潮。固然,後入場者都想重現《演員的誕生》的收視佳績,但這種熱潮湧現的背後或許還暗含著更多的市場變化。

1、垂直化綜藝成趨勢

2017年成為中國綜藝的一個分水嶺,原本偏小眾的嘻哈音樂讓《中國有嘻哈》大獲成功。

自此之後垂直化綜藝成為各個平臺不斷試水的新領域,舞蹈、音樂、科技、文化等各大類型綜藝下面不斷衍生出更細化的綜藝類型。

比如在《舞林大會》等舞蹈類綜藝之後,垂直類的街舞逐漸佔領市場,《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街舞綜藝開始進入「神仙打架」局面;又比如《最強大腦》引發科學競技綜藝熱潮後,《我要上太空》、《中國AI創業者大會》等專注於其他垂直科學領域的綜藝也開始不斷出現。

顯然,這股「垂直綜藝」熱風也吹到了針對演員的演技綜藝類別。以前演員上綜藝無非是走泛娛樂的真人秀、脫口秀、訪談等類型,這次則回歸了其自身的老本行,也是一種垂直化的體現。

這種趨勢自然有其自身的行業邏輯所在。對於觀眾而言,隨著不斷固化的類型綜藝進入審美疲勞期,類別更多、範圍更廣的垂直類綜藝無疑帶給觀眾全新視聽觀感體驗。

對於節目製作方而言,相比較於做大而全的頭部綜藝,做細分垂直領域可以更精準地聚焦的觀眾群體,在直擊觀眾心理的同時提高觀眾的黏性,由此可以探索出更大的變現空間和商業價值。比如《中國有嘻哈》不僅拿下了天價冠名費,其製作方愛奇藝更是將節目中圈層嘻哈文化挖掘出各項產品線,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2、流量演員備受詬病

在用戶獲取成本不斷攀高之時,網際網路圈內有句名言,「天下苦流量久矣」。

不過這句話放在當下的影視圈,或許苦的是流量明星。

這幾年,可以說是影視圈的時代,無論是知名大導演還是新銳導演都沒能避開流量明星的「雷」。

似乎片方認為擁有了流量明星有了上了票房保險,但當各種面癱、數字小姐等怪象不斷拉低電影審美,挑戰觀眾智商時,市場的忍耐終歸是有限度的。

今年以來,多檔大IP+高投入+流量明星的影視作品接連遭遇撲街,反而爆款都是由中年老戲骨打造的,「流量明星」招牌不斷失靈其實凸顯出觀眾對於演技的要求從未丟失。

而這其實也是演技類綜藝能夠引發討論度、收視率最重要的內在動力所在。

當觀眾被流量明星的拙劣演技一次次擊敗時,他們仿佛在炎熱的沙漠中急需一口「神演技」解渴,他們也需要一個平臺來疏通他們對於演員演技積壓已久的心理訴求,而演技類綜藝恰好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某種角度上看,恰恰是之前被流量明星充斥的影視亂象,為如今的演技類綜藝鋪墊了觀看心理。

3、劇綜聯動

可以發現的,目前的許多演技類綜藝都打出了「優異選手參加導師新作品」的路數。

比如在《演員請就位》中勝出選手可以參加到四位導演的下一部影視作品中,於正也稱《演技派》留到最後的選手將參演歡娛影視下一步大劇中。

很明顯,演技類綜藝還承擔著平臺方或者製作方選角的功能,充當劇綜聯動的首要入口。

事實上,這在此前的演技類綜藝節目中已經有所體現,像《演員的誕生》就將很多演員推到了觀眾面前,比如彭昱暢、曾舜晞等等。

又比如《演員的品格》一期結業後,24強新人演員影視綜藝邀約總計已破百部,最高者超10部,出品方愛奇藝更是為八強定製了青春劇。

事實上, 如何把新人培養成合格的演員推向市場、如何選擇合適的角色、如何持續擴散綜藝節目的影響力一直是經紀公司、影視公司、出品方三個平臺的難題,而內嵌劇綜聯動模式的演技類綜藝為這三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思路。

本身,演技類綜藝對於經紀公司而言就是一個提升自己藝人演技、增加演技曝光量的平臺,而影視公司也通過節目打開選角新渠道,出品方則通過將磨鍊完成的選手推向影視市場來將早期節目積累的關注度延伸至劇集中,持續擴散節目的影響力。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演技類綜藝成為影視產業新的資源樞紐站,同時扮演了經紀公司、宣發、IP轉化等多重角色,這也是演技類綜藝不斷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

演技類綜藝最大雷區不在演技,而是炒作

當市場不斷向演技類綜藝拋去橄欖枝,同時也能看到它鎂光燈背後的些許隱患。

這個隱患同樣跟戲有關,只不過不是選手尷尬的戲份,而是節目不斷埋坑的「炒作大戲」。

去年,《演員的誕生》第二季已經改名為《我就是演員》,今年繼續延續了這個節目名稱。作為演技類綜藝裡的頂級頭部爆款,《演員的誕生》的名號光環怎會捨得丟棄,最終仍改名的重要導火索就是節目後期的大量炒作。

在前期引發爆點後,《演員的誕生》在後期明顯沒有處理好節目內容本身與話題炒作之間的平衡關係,「評委互懟」、「剪輯混亂」「袁立怒撕節目組「等炒作事件不斷掩蓋節目本身的演員演技焦點。

最終《演員的誕生》豆瓣評分不斷下滑至5.4,反而是改名的《我就是演員》減少了炒作氣質,重新回歸到選角與試鏡的本心後,豆瓣評分上升到6.8。

可以說,《演員的誕生》把一張非常優質的牌通過炒作徹底打壞。目前來看,已經播出的《演員請就位》也隱隱顯現出偏離節目本身的的跡象。

數據顯示,《演員請就位》首期節目播出後就排名貓眼數據平臺全網熱度榜首,並位居藝恩數據網綜TOP2,微博上也是不斷登上頭條。

但《演員請就位》登上熱搜的話題卻大多是「郭敬明反駁李成儒」 、「趙薇太有梗了」、「明道看不起自己」等與演員演技無關的話題。八卦搶走了本應屬於演技本身的風頭,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開頭。

另外還未開播的《演技派》也因炒作好手於正未播先熱。9月初,於正就因「演員演不好是導演問題「的言論引發熱議,隨後又用 「中秋我跟真正的嫦娥過」的微博上演了一場自導自演的好戲,直接為《演技派》打了一波軟廣。

站在節目方角度看,出於收視率的壓力尋找一些話題和爆點上可以理解,但本身應該在節目整體定位與傳播方式上做出權衡。演技類綜藝最終還是要回到為整個行業樹立標本、淨化流量亂象做出表率。如果因為收視率包袱而丟失節目初心,被流量綁架,那麼只會踏入《演員的誕生》掉過的坑。

總之,市場需要的是演技類綜藝幫助演員的誕生,而不是又一個炒作過度的《演員的誕生》。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於正退出《演員3》,導師只剩一個章子怡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遭遇了國產綜藝史上前所未見的導師接連退出之後,節目的導師點評環節將直接變成章子怡點評環節,這也就意味著這款老牌演技綜藝將不得不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依靠導師之間的宮鬥大戲上熱搜的演技綜藝傳統玩法,顯然已經不適合它了。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於這款正在遭遇三年之癢的演技綜藝來說,這或許是好事。
  • 才下綜藝又上綜藝!李誠儒的對臺戲唱的哪一出?是否不夠地道?
    11月25日,浙江衛視演技類綜藝《我就是演員3》官宣:李誠儒以「演員召集人」身份加盟。剛退出《演員請就位2》,一轉身就應邀加盟另一檔演技類綜藝,簡直是無縫對接,足見李誠儒的搶手程度。可才下綜藝,又上綜藝,辭掉《演員2》,扭頭登臺《演員3》,儘管節目組換了,舞臺也不同,但同樣是演技類綜藝,同樣坐在「並不舒服的椅子上」點評演技,許多人不禁疑惑:李誠儒這場對臺戲,究竟是唱的哪一出?
  • 金星對真人秀節目《演員的誕生》表示不屑,稱:看演員的蛋疼!
    另外,最近國內的一檔新綜藝真人秀節目《演員的誕生》也頗受關注,幾乎沒一期都會製造出一個新的噪點,引發全民大討論,有不太"紅"但通過這個舞臺獲得觀眾的演技派,也有一些表現太差而被全民批"演技差"的演員,因此對於這個節目褒貶不一。
  • 《王牌對王牌3》演員十五強狠拼「演技傳聲筒」
    網易娛樂2月2日報導 歷經了一年的等待與期盼,浙江衛視大型室內競技真人秀《王牌對王牌3》將於2月2日(周五)20:30熱力回歸。本季,節目獨具匠心主打「惪系」綜藝,不僅在現有的IP對決基礎上多角度挖掘節目深度與綜藝理念,還邀請了喜劇大咖沈騰擔任新晉「王牌隊長」,與王源進行王牌戰隊大對決。
  • 曾因「小貓隊」而誕生的小虎隊,解散多年的他們將再度合體
    小虎隊組建之後,創造了很多記錄,在當時先是創下了20多場演唱會場場爆滿,僅僅是《逍遙遊》和《愛》兩張專輯銷量就接近1500萬張,後來小虎隊成為當時組合中的翹楚。乖乖虎蘇有朋和霹靂虎吳奇隆以演員的身份取得了自己的成績,反而小帥虎陳志朋卻走上了與兩人不一樣的演藝道路。在知名度上,蘇有朋和吳奇隆都要高於陳志朋。回想小虎隊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哪一首《愛》,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個同心圓!
  • DC《蝙蝠俠》貓女演員,對羅伯特·帕丁森的演技,表示讚美
    馬特·裡夫斯導演的《蝙蝠俠》正在拍攝當中,在這部電影中,羅伯特·帕丁森將穿上超級英雄的服裝,搖身一變成為DC的超級英雄。除了羅伯特·帕丁森會出現在《蝙蝠俠》外,好萊塢著名女演員佐伊·克拉維茲也會出現在這部劇中,扮演塞琳娜·凱爾(貓女),對於DC粉們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 陷入「盲盒邏輯」的《我就是演員3》,開始批量輸出「歐陽娜娜」?
    《我就是演員3》既不是圍繞在校生專業技能成長的《一年級》,也不是聚焦還原劇組生態的《演技派》,而是以職業演員為標準的評級考核,節目容量只能如實呈現地愛豆們當下的演技,而淘汰的賽制並不能為愛豆們提供足夠的成長空間,反而是在個人履歷濃墨重彩地添加一筆演技不好的「黑歷史」。由此可見,《我就是演員3》或只能實現節目初衷裡前半句的訴求,即讓觀眾和業內看到新市場下的新演員演技差得各有千秋。
  • 「人人都想做演員」:成為一個名人,為什麼對年輕人有吸引力?
    在最新一期的某演技類綜藝中,作為「演技考核官」的章子怡面對選手們生硬的表演,提出了一個「靈魂拷問」:「為什麼一定都要當演員呢?演員難道是最低級的職業嗎?」章子怡真正想懷疑的可能不是演員這個職業的低級,而是它的進入門檻不斷降低。章子怡在某演技類綜藝中。
  • 看夠了綜N代,2018年綜藝節目有哪些新花樣?
    北京衛視的周五檔是原創舞蹈競技節目《舞力覺醒》,根據業內人士預估,2018年舞蹈將接替嘻哈誕生出新的爆款綜藝,尤其是垂直性更加明顯的街舞,然而北京衛視搶先出發卻獲得撲街的成績,不得不讓後來者仔細考量下舞蹈綜藝究竟如何做才能出現爆款。
  • 一周下飯綜藝指南,看誰是你的菜
    從最開始的綜藝節目到越來越多的真人秀節目,到現在更多類型的節目湧現,從最開始的旅行類真人秀到現在的客棧類,音樂類綜藝,舞蹈類,選秀類,吐槽類,偵探類,遊戲類,最近更是湧現出了更多類型的綜藝節目,例如職場類,主持類,詩詞類,「演員再就業」類。接下來小編就來幫大家盤點一下近期的綜藝,並以一周盤點來開始!
  • 4K+5G綜藝直播帶貨,《師父來了》帶您創造「客廳刷屏」新方式
    廣東歌舞劇院、南方歌舞團、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珠影樂團、廣州歌舞劇院、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等各文藝團體代表、中國大型人氣女團GNZ48一同見證這檔新興節目的誕生。
  • 《演員請就位2》說出了真相:最好的演員要有流量又要有演技
    而最後的獲獎結果,胡杏兒獲得「最佳演員」稱號,丁程鑫獲得「最受觀眾喜愛演員」稱號,達成了微妙的平衡,也通過它透露了一個影視圈真相:好演員最好既有流量又有演技。  S、A、B的市場定級,而且評級從開始一直貫穿到結束,看得出來節目組希望弱化導演的主導地位,想在賽制上讓演員成為主角,跟市場形成對話。
  • 細數這些科班出身的演員,他們究竟會成為下一個誰?
    作為內地新生代演員,出道不久就已經參與出演過多部高質量的影視劇、話劇。待播劇《秋蟬》中任嘉倫身邊的小六,《天盛長歌》中的楚王衙役,與秦昊、萬茜合作出演的《尉官正年輕》等等。科班出身的新生代演員宋春澤,外表帥氣,質感十足,又極具痞帥男神特質。演技在線,收穫好評如潮,在這個「痞帥男神」盛行的時代,發展潛力簡直不容小覷。
  • 演員請就位:海洋演藝團 演技大賞
    最近,一檔名叫「演員請就位」的綜藝節目成為了各大社交媒體的熱議話題。在這檔綜藝節目中,演員們進入模擬真實行業生存環境的搶角與競演之中,通過表演一個個角色,直面殘酷的S、A、B市場定級。評委評定他們等級的核心因素是他們的演技。「演員請就位」中的參賽選手的演技,有的十分純熟,有的則略顯生硬,但他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特別像作為打工人的我們為生活努力奔波的樣子。
  • 從一開始,他的目標就只是成為一個好演員
    有的只是一個普通年輕人的熱血、正義和對市民百姓的善意。而從他抓住小偷後,毫不在意地伸手一把抹掉自己臉上鮮血的這個細節裡,一個不太顧及自身、頗有英雄夢想、理想主義的警察,誕生了。這個段落看下來,尤其是他最後那個乾脆利落又帶點狠勁兒的神情,你會忍不住覺得,咦?這真的是李易峰嗎?
  • 把演技當做愛人的她如今是世界級演員!
    今年《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四冠王,也成為了眾人心目中2019年的最棒影片!除了電影非常優秀之外,出演該作品的各位演員也都是數一數二的演技實力派,因此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就是該電影的主演之一趙茹珍,一起來看看她的人生經歷!
  • 金莎爆料:《演員3》有劇本:「好可憐,評委也要演戲」
    之前表揚過Angel baby這類被公認毫無演技的演員,覺得baby演技進步飛快,又鼓勵孟美岐這類選秀出道的歌手當演員…卻忍不下18歲就出道的金莎的演技…這種典型的雙標難怪會引起大家的不滿。 那麼金莎是否毫無演技?
  • 被吐槽演技「誇張」,吳鎮宇護額望天,這位演員有多「戲精」?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演員請就位》爆紅之後,又出現了很多類似的綜藝節目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像《我就是演員2》、《演技派》等等,雖然內容都是大同小異,但其實本質上的區別還是有的,就像《演技派》,如果說《演員請就位》是「筆試」的話,那《演技派》應該就是面試了,在這裡沒有彩排,沒有指導,有的只是考生的臨場發揮,不得不說,這種能將演員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的播放形式
  • 因在網綜打碟時離席DJ臺而刷屏的「吳雙東」是何許人也?
    視頻來自明星的誕生 視頻版權屬於原主周知,中國DJ/製作人們較少使用真實姓名作為主藝名,即使作為藝名,也往往只是作為一個中文記憶點輔助認知。起初,筆者對「吳雙東」這個名字似乎有些記憶,但又談不上耳熟能詳。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吳雙東」以後便會發現,這不是經常出現在媒體視野的ATTACK嗎?
  • 誰是演員黃宥明、奧運冠軍陳一冰、奇葩說辯手小黑等明星心中的...
    自9月23日「校花雲面試」啟動以來,已有近千位選手接受了包括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等十多位面試官的考核。青年演員黃宥明、查傑,歌手林超澤,奧運冠軍陳一冰,冷幽默唱作人、綜藝接梗王許天奇,奇葩說辯手小黑等人,也受邀擔任雲面試官,他們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為追逐夢想的選手提供幫助和指導。搜狐視頻將全程直播「雲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