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國軍中央軍畏縮不前,打仗全靠雜牌軍,對此你怎麼看?

2021-01-10 小北最光陰

關於抗戰之事,我國國內一直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對日作戰之時,國軍中央軍大都畏縮不前,戰場之上多是地方雜牌軍與日軍作戰。

2011年,近代史學者李敖在廈門大學發表演講時,便稱:「抗戰最重要的是雜牌軍」。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麼?

我們便以抗戰初期發生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及武漢會戰來舉例。

淞滬會戰之時,我國軍隊先後投入了70餘個師的兵力參戰,其中包括:中央嫡系師12個、川軍師9個、桂軍師7個、粵軍師5個、黔軍師3個,其餘兵力都是改變之後的,東北軍、西北軍、鄂軍及湘軍部隊。

中央嫡系師,這自不用說,肯定是中央軍的嫡系部隊,此時的鄂軍和湘軍也都已經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整編和領導,也可算是中央軍半嫡系部隊。

戰爭爆發之後,最先與日軍交火的是87師、88師、36師和教導總隊,這些部隊都是中央軍德械精銳,在淞滬戰場也表現得極為英勇。

如87師堅守閘北兩個半月的時間,其部傷亡慘重;88師在作戰之時,陣亡了2個旅長、3個團長、11個營長;36師傷亡官兵1.2萬餘人。

這些部隊下去休整之後,接手他們的陣地,繼續迎擊日軍主力是胡宗南、羅卓英、宋希濂等所部中央軍嫡系,在淞滬戰役中,中央軍所屬空軍、海軍更是損失殆盡。

南京保衛戰之時,當時守衛南京的部隊,有:中央軍嫡系的5個軍和教導總隊、川軍的2個軍、粵軍的2個軍等部隊。

此戰之中,最先迎擊日軍的還是中央軍嫡系的教導總隊、71軍和72軍,這些部隊血戰雨花臺、中華門等地,同樣是英勇無比。

接下來便是武漢會戰,此戰的規模更大,我國軍隊先後投入了129個師的兵力,其中包括:川軍的20個師、桂軍的11個師、粵軍的7個師、滇軍的4個師,其餘部隊都是中央軍系統的嫡系和半嫡系部隊。

抗日名將孫元良曾說:「自淞滬會戰至武漢會戰,中央軍精銳喪失大半。」

由此可見,抗戰之時,中央軍皆畏縮不前之語未免就有些太過荒謬了。

小編認為,無論是哪個黨派哪個地方的部隊,只要敢參加抗戰,就是英雄,中央軍也不例外,他們的抗日功勳也不容抹殺!

對於中央軍和雜牌軍的戰鬥力和抗日意志問題。

日軍將領岡村寧次曾言:「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於中國4億民眾,亦不在於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於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之200萬抗日敵軍,而只在於以蔣介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系統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系軍的抗日意志。只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

常言道:最了解一個人的,往往都是他的敵人。

由此可見,在日軍將領眼中,蔣校長和中央軍在抗戰戰場上的作用還是無比重要,甚至是首屈一指的!

那麼問題來了,中央軍刻意保存實力的問題存在麼?

小編可以肯定的說,這個問題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在當時不單單是中央軍有這個問題,地方軍閥也有!

如世人讚譽最高的桂軍:

淞滬會戰結束之後,桂軍部隊從上海撤下,原本桂軍還要奉命前往保衛南京,但白崇禧「恐桂軍全部犧牲,不讓桂軍入南京……坐觀南京成敗。」

1944年,桂柳會戰之時,「敵軍沿黔桂路進逼,桂軍避戰,聽由敵軍長驅直入」,以至於鬧到最後,只能讓作為重慶衛戍部隊的97軍出動應敵。

這些難道不是地方軍閥刻意避戰保存實力的例子麼?

但是我們能因為地方軍閥的這些刻意避戰保存實力之舉,就抹殺了地方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累累功勳麼?

這肯定是不能的,因為想要刻意避戰保存實力的是軍閥領袖,而在抗戰之中風裡來雨裡去,建立了烈烈功勳的是中國軍人!

若是沒有這些抗戰先烈的英勇殺敵,就沒有我們新中國的今日昌盛,我們不能因為軍閥領袖的刻意避戰,便否定了抗日先烈所流的鮮血!

小編不是『果粉』,之所以想寫此文,只是祭奠一下中國軍人的抗戰之功,不關係其他!

對此,你怎麼看呢?

本文由小北原創,抄襲必究!

深耕歷史文化,每天都會分享歷史軍事文章,喜歡請關注。

新人作者,請多多關注支持,謝謝您了!

相關焦點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譬如魏晨飾演的朱勝忠痛斥「逃兵」們道「就是因為你們這幾十萬雜牌軍,國軍才讓日本人打成這樣」。還有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在撤往上海英租界前夕向守衛四行倉庫的孤軍勉勵稱「八十八師的弟兄們,你們都是受過教育的德械軍團,每一個人都是國家最需要的戰士,也是這個國家一味最好的良藥」。
  • 抗戰時國軍士兵吃什麼 看完想哭 有的吃得還不如日本軍狗
    從某種意義上講,打仗就是打後勤。誰的後勤更給力,就會在戰爭中佔得先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與日本的後勤保障完全不是一個層次。這就使得國軍不但武器落後、缺乏訓練(部分蔣介石嫡系部隊除外),還常常面臨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艱巨問題。那麼,抗戰時期國軍能夠吃些什麼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份國軍的夥食單。
  • 四行倉庫戰役一年後,中國雜牌軍狠挫日軍銳氣,堅定國人抗戰信念
    不是因為中國人冷血,而是抗戰以來,激烈而又血腥的戰鬥實在太多,幾百人規模的戰鬥數不勝數,沒有被記錄在案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而真正讓全國人民振奮起來的是一年後的臺兒莊會戰,中國軍隊給予日本侵略者當頭一棒,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次會戰也是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第一次擊敗日軍的大規模進攻。
  • 抗戰中的國軍,竟然有個軍長操槍參加肉搏!
    因劉昌義並非中央軍嫡系,而是偽軍中最常見的西北軍將領。他是馮玉祥麾下悍將,曾經擔任過反蔣軍第2方面軍第8師副師長,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3師師長。抗戰中偽軍有戰鬥經驗的高級將領,大部分來自兩個系統:就是東北軍和西北軍,尤其西北軍將領最多。十大偽軍將領中,有七人是西北軍出身。包圍劉昌義以後,日軍認為劉可能會投降。
  • 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上,國軍除了五大主力外,還有哪些王牌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全世界到處都在打仗,無論是歐洲,還是非洲,還是亞洲,太平洋等地域都遭到了戰火的糟蹋。當時亞洲戰場主要參戰國家有日本,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以及東南亞的英國,美國。但是作為亞洲戰場上同盟國主力軍肯定是蔣介石的國軍,當時中華民國是同盟國四巨頭之一,蔣介石本人也是中國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 被鬼子多次降落到機場縱火拔旗:抗戰裡的國軍空軍到底有多爛?
    是否在抗戰中僅此一例呢?答案是否的。因為無獨有偶的是,早在1938年7月18日日機混合編隊空襲南昌時,第15航空隊艦爆分隊長松本真實少佐所屬的小川正一中尉所率小野了、德永、濱上等4架95艦爆一舉突破了中、蘇戰機的攔截,對南昌新機場實施轟炸,小野了2空兵甚至明目張胆地降落於新機場,肆無顧忌地將地面我戰機5架放火焚毀,再升空歸隊,並報稱擊落我2架戰機,其囂張氣焰不可一世,戰後榮獲殊勳。
  • 抗日戰爭,國軍為何總是吃敗仗?根本原因其實只有兩個字
    國軍的這種慘敗一度危及到了老蔣的地位,羅斯福曾經數次要求他將中國戰區的指揮權交給史迪威。那麼,國軍在和日寇交戰時為何總是敗多勝少呢?武器裝備不如對手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第三次戰役之前,志願軍沒有得到蘇聯的任何援助,硬是靠著「萬國造」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抗戰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軍的部隊實力以及裝備在相比抗戰之前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
  • 阿蒙:破譯國民黨雜牌軍抗日勁旅密碼——「雲幹班」
    是什麼能讓一支半「中央軍」系部隊屢次重創日軍,在民族解放戰鬥中寫下自己的名字?讓我們穿透歷史的迷霧,探尋70軍背後隱藏的秘密。 國民黨雜牌軍抗日常年在一線作戰,蔣介石用日本人的手剷除異己——「打勝了除外賊,打敗了除家賊。」無論從軍餉還是武器、兵員補充蔣介石動足了腦筋、使盡了手段。 留給雜牌軍的有兩條路,一如臺兒莊大捷立下赫赫戰功的龐炳勳戰敗投降當偽軍;一如龍雲系60軍。
  • 全國抗戰,川軍霸蠻盡力,廣西狼兵彪悍,敢問湖南湘軍何在?
    湖南人怎麼了?」 全民抗戰,湖南子弟兵-湘軍當然不會缺席! 可是,相較於戰史輝煌的四川「川軍」、廣西「桂軍」,湖南「湘軍」在抗戰中的名頭卻並不響亮。 確實,在抗戰期間,湖南軍隊打「湘軍」旗號的時間不太長,在這一點上,湖南軍隊跟四川「川軍」、廣西「桂軍」沒法比。
  • 國軍廣東敵後抗戰史記
    2015年9.3大閱兵時的華南遊擊隊方陣 國內長期談起廣東敵後抗戰,只知中共東江縱隊,珠江縱隊,潮汕韓江縱隊等華南遊擊隊 筆者前作《國軍敵後抗戰史記》中,曾提及廣東敵後抗戰;但當時史料較少。近期收集到新的史料,故單獨一文講述國軍廣東敵後抗戰的歷史,並含軍統,第三方武裝和中蘇中美空軍轟炸廣東敵後。以紀念國軍敵後抗日英烈。
  • 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國軍抗戰照,圖6手拿大刀赤膊上陣!
    時隔多年,現在的許多電視劇都在播放所謂的抗戰神劇,裡面的人物個個都是頂級高手,子彈打不死,炮彈轟不著,鬼子戰鬥力落後那些奇俠幾條街,但抗戰的真實歷史並非這樣。這一組老照片是反映國軍抗戰的真實照,圖為國軍大刀隊。
  • 舌尖上的抗日:國軍戰士吃什麼?有的吃得還不如日本軍狗
    常聽人說,在抗戰時期,國軍的戰鬥力與日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並不明顯。一部分國軍德械師的武器裝備甚至好於日軍。差距最大的其實是士兵的身體素質。在單打獨鬥時,一個日本士兵,對陣兩三個國軍士兵,往往也不落下風。
  • 臺軍承認:演習補給靠外賣 媒體:打仗怎麼辦?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12月11日,臺「國防部政戰局」所屬媒體「青年日報」網上發布了一則「聯勇操演」的紀實片,片中提到此前一直為媒體和民間詬病的「演習全靠『小蜜蜂』」(出售飲料和零食的攤販)一事,居然已經成了臺軍的「正式」做法。
  • 國軍五大主力,每一個軍都擁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
    世人皆知國軍五大王牌軍,但是,每一個王牌軍都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這三師都是國軍裝備最好的王牌師,尤其是58師首任師長是蔣介石的外甥俞濟時,所以,好裝備任其選擇,全師共有重機槍54挺,輕機槍274挺,擲彈筒243個,山炮、野炮、榴彈炮16門,迫擊炮、平射炮30門,算是頂級裝備。
  • 為何只有共產黨能堅持敵後抗戰
    蔣在內部說過,這一仗就是打給外國人看的,希望英美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而幹預。英美卻未以強力阻止日本,蘇聯也未出兵,蔣不能不考慮戰爭的持久性。 1938年春,國民政府軍委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研究下一步戰略,素有「小諸葛」之稱的桂系將領、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提議:「黃河以北的國軍部隊一律不許過河,就地開展遊擊戰。」當時有人反駁說:「國軍未演習遊擊戰,此議是否可行,尚需考慮。」
  • 抗戰初期中日兩國差距到底有多大
    日軍制式步槍第三,關於軍事裝備,首先,中國基本沒有製造重型武器的能力,而且大部分槍械武器全靠仿製,除去蔣介石的中央軍,其他各地軍閥部隊的武器堪稱「萬國牌」。而蔣介石最為精銳的德械中央軍一個標準步兵班(12人)不過是裝備十支中正式步槍加一挺輕機槍。反觀日軍,一個小隊(大約50人)的日軍裝備40—50支步槍,3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3—6具擲彈筒,而且每人標準配額120發子彈。而在中國的某些軍隊,一個士兵卻僅僅只有3—5發子彈,很多時候只能打肉搏戰。
  • 《雪豹2》轉向解放戰爭,又是國軍棄暗投明,文章恐是撐場的配角
    文\娛鋪子又是國軍棄暗投明,《雪豹2》劇情俗套恐淪為神劇,文章只是配角。近日,抗戰劇《雪豹》原班人馬再聚首,於6月28號開始了《雪豹2》的拍攝。不過從《雪豹2》在豆瓣網的劇情介紹來看,「劉志輝」無疑是戲份最多的男主角,而文章和飾演的角色「周衛國」極有可能是走走過場,只是劇組宣傳時的噱頭。
  • 一隻狗打趴「國軍」 臺現役陸軍少將申請退伍「不玩了」
    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對此表示譴責與質疑,隨後虐狗憲兵、臺海軍司令、參謀長、「國防部長」等人先後致歉。 臺軍虐狗(來源:中時電子報) 張俊達:一隻狗打趴「國軍」,「不玩了」 虐狗事件曝光後,「國防部長」馮世寬出面道歉獻花,海軍司令黃曙光被抗議人士丟花束
  • 3部無法超越的抗戰劇:《雪豹》第三,《亮劍》第二,第一看不膩
    導語:全網「零差評」的抗戰劇,《亮劍》僅排第二,第一被當成神劇眾所周知,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是我們比較喜歡的題材之一,它們的誕生可以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戰爭年代的不易,同時也可以起到督促後人銘記歷史的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樣的情懷成了無良投資商賺錢的工具,為了彰顯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