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國軍,竟然有個軍長操槍參加肉搏!

2021-01-08 薩沙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豫湘桂會戰中的豫中會戰,並不是一潰千裡,有過很多大規模激戰。期間,犧牲包括集團軍司令官李家鈺在內的多名高級軍官,甚至還有軍長直接參加和鬼子的肉搏。這個敢操槍和鬼子肉搏的軍長,叫做劉昌義。聽薩沙說一說吧!

這個劉昌義軍長名氣很大,之前竟然還當過偽軍!

在1940年6月,時任豫北遊擊總隊司令的劉昌義,率領1000多部下,被日寇團團包圍在太行山上。遊擊隊沒有重武器,連輕機槍也沒有幾挺,如何是日軍對手。

一旦日軍進攻,他們恐怕就兇多吉少了。

沒想到的是,日軍卻沒有立即殲滅劉昌義,而是派漢奸來勸降。

為什麼呢?因劉昌義並非中央軍嫡系,而是偽軍中最常見的西北軍將領。他是馮玉祥麾下悍將,曾經擔任過反蔣軍第2方面軍第8師副師長,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第3師師長。

抗戰中偽軍有戰鬥經驗的高級將領,大部分來自兩個系統:就是東北軍和西北軍,尤其西北軍將領最多。

十大偽軍將領中,有七人是西北軍出身。

包圍劉昌義以後,日軍認為劉可能會投降。

劉昌義不是中央軍軍官,沒有什麼不成功就成仁的思想。他大頭兵出身,奉行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軍閥宗旨。此刻,他已經被合圍,敵眾我寡,突圍無望,不投降就死路一條。劉昌義左思右想,決定假投降保住本錢,尋機再拉走部隊回到國軍序列就是了。

關羽也曾經投降曹操自保,後來尋機投靠劉備,劉昌義覺得自己也可以這麼做。

1942年,劉昌義乘著日偽命令他進入豫北對付抗日遊擊隊的機會,毅然拉起所部反正。劉將監視他的數百日偽軍或殺或抓,還拖走了2門野炮和幾十挺機槍。日偽勃然大怒,立即出動部隊追擊。但劉昌義已經率部進入第一戰區,日軍只能悻悻作罷。

蔣介石對劉昌義此舉非常讚賞,明白他是用心良苦。如果劉昌義僅僅是投機,就沒有必要在此時冒著這麼大的危險反正。蔣介石不但沒有解除劉昌義的兵權,反而將他從師長提升為暫編15軍軍長。事實證明,劉昌義在抗戰中和日軍拼死血戰,非常可靠。這也是蔣介石知人善用的一面。

此次豫中會戰初期,劉昌義率領暫編27師拼盡全力,甚至自己多次參加肉搏!

眾所周知,連長以上軍官基本不可能參加實戰,只需要指揮。著名美軍電視劇《兄弟連》中,米勒在擔任連長時還直接參戰,這已經讓部下驚呆了。但後來米勒提升為營長以後,就再也沒有開過槍,包括和敵人陣地犬牙交錯的巴斯託列戰役。

國軍也是一樣,班長和排長裝備實戰性強的手槍盒子炮,可以連續半自動射擊10到20發,甚至還可以掃射。但連長一般就裝備差一些的白朗寧手槍了,一般他們不用參戰。營長團長之流,一律裝備只有象徵性的左輪、白朗寧等小手槍,往往只有幾發子彈甚至不裝子彈。

一個軍人去肉搏,別說抗戰,就算在整個二戰也是基本不存在的。

但我們的劉昌義將軍,就真的做到了!

暫編15軍參謀陳正風(劉昌義的心腹)回憶豫中會戰初期的幾個戰鬥,寫到:到了傍晚,暫編27師師部(歸屬暫編15軍指揮)八崗附近日軍第37師團主力如螞蟻一樣趕到,距離八崗以北僅僅1公裡的緒張村被日軍攻佔。由此,八崗以北,再也沒有屏障,直接暴露於日軍威脅下。在當晚八點,劉昌義軍長親自率領第2營、特務連和軍官隊反攻緒張村。經過幾日苦戰,這三支部隊傷亡都不輕。近800人的第2營包括配屬的迫擊炮排,目前僅剩400多人,特務連和軍官隊也傷亡了三分之一,目前僅剩130多人。他們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500多人。劉軍長仔細觀察了緒張村的地形,決定以迫擊炮掩護,第2營、特務連、軍官隊分三路衝入村子,防止被日軍集中優勢火力在某一路攔阻。軍官隊由趙隊長負責(豫中會戰中犧牲),第2營由胡光耀營長負責(豫中會戰中犧牲),劉軍長則親自帶領特務連衝鋒。我苦苦請求,由自己率特務連出擊,軍長在後方指揮。但劉軍長堅持親自衝鋒,讓我負責指揮迫擊炮排(陳正風自黃埔畢業以後,一直擔任參謀,沒有實戰經驗)。晚上9點30分,劉軍長親自率領一部衝鋒了出去,我立即命令迫擊炮排開炮。但僅僅打了5發,炮擊就停了。我急忙提著手槍衝過去查看,發現是炮彈已經用盡了(國軍炮彈嚴重不足),只能命令迫擊炮排留下一個班看守3門炮,其餘2個排由我指揮,作為增援衝入緒張村。

陳正風又回憶:緒張村的日軍為一個中隊150多人。他們認為暫編第27師已經失去戰鬥力,此刻正在睡覺,準備第二天發動進攻。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遭受夜襲,亂作一團。遭遇軍官團從村南的佯攻後,日軍自發向村南集中,盲目射擊。而此時劉軍長和胡營長率領的特務連和第2營,分別從村北和村西殺入!衝到距離日軍十幾米,日軍才發現側後有敵人。日軍還沒有來得及調轉槍口,我們投出的手榴彈,就像冰雹一樣落入敵群。我立即命令號兵吹起衝鋒號,率領兩個班增援過去。此時村內正在激烈的肉搏戰,日軍不敵,慌忙打出幾顆信號彈,向附近其他日軍求援,但為時已晚。100多日軍全部在我軍手榴彈和刺刀下斃命,我軍奪回緒張村。

軍長都親自率隊拿著手槍衝鋒了,看來是玩命了!

更讓人震驚的是,這個玩命竟然還有多次!

陳正風又回憶稍後的許昌保衛戰外圍的和尚橋戰鬥,寫到:我剛回到麥田,就聽到近處有槍聲和日語的喊話聲!看起來,數百敵人已經距離麥田不過幾百米,馬上就要進攻了。依靠麥田裡軍官團區區20多人,如何能夠對付幾百日軍。我急忙跑向墳地,找軍長匯報情況。

沒想到,我跑到距離墳地還有200多米時,突然發現迎面有1個人快速跑來。我立即隱蔽在麥田裡,舉起手槍,大喊:口令!對方說:正風,是我啊!我一聽,這不是劉昌義軍長嗎,慌忙站起來問:你一個人到哪裡去,怎麼連衛兵都不帶?

劉軍長說:現在到處都是廝殺,我的衛兵班幾個人也派到村裡拼刺刀去了,哪裡還有什麼衛兵可帶!你去了半天不回來,我怕麥田這邊守不住,特地來看看的。

我說:軍長,小聲點,北面情況不明,日軍可能已經殺到眼皮底下了!話還沒說完,從距離我們不到50米的地方,日軍一挺機槍掃射過來,緊連著又是一陣步槍聲音。我抓住軍長的袖子向下一拽,彎腰跑了幾步,鑽入一個已經遷葬的墓穴裡面。此時,軍官隊的20多人(後來這些官兵全部傷亡)已經和日軍激烈交火了,墳地上的特務連也用機槍向麥田日軍側面射擊。此時墳地的槍聲更密,日軍集中重兵,反覆衝擊墳地上胡光耀的第3營。我軍四面受敵,情況危急,苦苦支撐。子彈一陣陣的,從我和劉軍長的頭頂飛過。

就在這時,我身邊的劉昌義軍長,突然墓穴裡面一躍而起,大聲罵道:他媽的,老子跟小鬼子拼了!他脫下大衣扔到一邊,又摘掉軍帽甩出老遠,舉起手槍就要衝過去和鬼子拼命。我不顧一切將他按倒,說:軍長,現在可不是你拼命的時候。要拼也是我們去拼!你還要去許昌指揮新29師作戰呢!

劉軍長聽到我這番話,才沒有衝鋒過去。多年後我回想那時的場景,心裡還是比較慶幸的。如果不是我這一按,性格剛烈的劉昌義軍長肯定衝過去和日軍肉搏到死。那麼,抗戰就不止犧牲15個軍級軍官,而是16個了。

豫中會戰打到軍長都去肉搏了,國軍也是拼了老命了!

相關焦點

  • 國軍廣東敵後抗戰史記
    筆者前作《國軍敵後抗戰史記》中,曾提及廣東敵後抗戰;但當時史料較少。近期收集到新的史料,故單獨一文講述國軍廣東敵後抗戰的歷史,並含軍統,第三方武裝和中蘇中美空軍轟炸廣東敵後。以紀念國軍敵後抗日英烈。
  • 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國軍抗戰照,圖6手拿大刀赤膊上陣!
    時隔多年,現在的許多電視劇都在播放所謂的抗戰神劇,裡面的人物個個都是頂級高手,子彈打不死,炮彈轟不著,鬼子戰鬥力落後那些奇俠幾條街,但抗戰的真實歷史並非這樣。這一組老照片是反映國軍抗戰的真實照,圖為國軍大刀隊。
  • 抗戰時國軍士兵吃什麼 看完想哭 有的吃得還不如日本軍狗
    而近現代戰爭中,後勤保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從某種意義上講,打仗就是打後勤。誰的後勤更給力,就會在戰爭中佔得先機。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與日本的後勤保障完全不是一個層次。這就使得國軍不但武器落後、缺乏訓練(部分蔣介石嫡系部隊除外),還常常面臨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艱巨問題。那麼,抗戰時期國軍能夠吃些什麼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份國軍的夥食單。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國軍德械師,是接受了德式(仿製德式)裝備、按德國顧問建議編組、接受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所改編和組建國民革命軍,故對其統稱為德械師抗戰電影《八佰》的票房與話題度不斷呈正比攀升,箇中部分情節與臺詞格外引發爭議。
  • 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上,國軍除了五大主力外,還有哪些王牌軍
    當時亞洲戰場主要參戰國家有日本,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以及東南亞的英國,美國。但是作為亞洲戰場上同盟國主力軍肯定是蔣介石的國軍,當時中華民國是同盟國四巨頭之一,蔣介石本人也是中國戰區最高司令長官。 作為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上的國軍,在八年抗戰時期也擁有一些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王牌部隊,想被大家熟知的國軍五大主力,都是抗戰時期的王牌勁旅。
  • 石牌保衛戰——抗戰中最大規模白刃戰,用血肉戰勝日軍
    大家在電視裡經常看到一些抗戰神劇,每當我軍發起衝鋒進行白刃戰的時候,日軍都會退出子彈進行接戰。當然這樣的編劇是不嚴謹的,只有極少數的時候才會發生。不過日本人自恃後勤補給好,身體素質強,即便是白刃戰也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在鄂西的這場石牌保衛戰終於讓日軍看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毅力,不屈的精神。
  • 國軍3個德械師,被譽為王牌精銳,卻為何沒被列入國軍5大主力軍
    而同樣是進口裝備,曾盛名的國軍德械3個師,無一列入其中。說到國軍的德械師,自籌備開始至抗戰淞滬會戰,都是歷史學者熱議話題。8.13淞滬抗戰,在抗日戰爭歷史上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日軍曾幻想「三個月滅亡中國」,在歷時三個月的大戰裡,日軍投入8個師團、2個旅團及海軍陸戰隊共20萬人,死傷約6萬人;中國軍隊投入8個集團軍(轄48個師和24個旅)共60餘萬人,據統計傷亡達33萬人。在淞滬會戰開始前,國軍德械師一直被外界譽為王牌精銳,在淞滬會戰中,也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結果來看,卻遠低出了戰前人們預期。
  • 國軍五虎上將排行版,誰稱的上是真正的戰神
    應該說國軍中也有很多棟梁之材,為國家民族獨立特別是抵禦日本侵略做出過很大的貢獻。老蔣時期評了個五虎上將,分別是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等五人。暫且不論五虎上將是如何出籠的,各自的戰功如何,先按資歷做下排位再論貢獻大小。被稱為五虎上將之首的是劉峙,年紀最大,資歷最老。
  • 抗戰時,國軍中央軍畏縮不前,打仗全靠雜牌軍,對此你怎麼看?
    關於抗戰之事,我國國內一直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對日作戰之時,國軍中央軍大都畏縮不前,戰場之上多是地方雜牌軍與日軍作戰。2011年,近代史學者李敖在廈門大學發表演講時,便稱:「抗戰最重要的是雜牌軍」。然而事實真是如此麼?我們便以抗戰初期發生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及武漢會戰來舉例。
  • 中國有個美女,曾肉搏殺死七名日軍,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
    中國有個美女,曾肉搏殺死七名日軍,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雖然我國國力衰弱、武器裝備落後、後勤保障不足,但是中國人憑藉一腔熱情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戰勝了日本侵略者的強勢進攻。在八年抗戰中,我國軍民團結一心,男女老少一起上陣,全民皆兵的氣勢對敵人造成了一次次的重創,雖然我軍損失慘重,但是好在有一批又一批捨生忘死的百姓繼續投身到部隊中,他們不畏生死奔赴前線,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今天小編要講述一個美女戰士的故事,中國有個美女,曾肉搏殺死七名日軍,國人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
  • 抗戰剛結束,蔣介石在全國成立的九個軍事大本營,都是誰擔任主官
    然而,在抗戰剛結束時,蔣介石也在全國成立了九個行營軍事大本營,那麼 都是誰擔任這九個行營的軍事主官。(排名不分先後)蔣介石第一個是武漢行營,主管華中地區的軍務,而擔任這個軍事大本營的國軍將領是程潛,他可是國軍元老級別的人物,曾經被中山先生欽點為黃埔軍校校長,後來讓蔣介石給奪走了,但也體現出程潛在國軍中的資歷有多老。
  • 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十大抗日名將(國軍篇)!
    兒莊戰役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之後又參加了: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豫南會戰等抗日戰役。
  • 抗日戰爭,國軍為何總是吃敗仗?根本原因其實只有兩個字
    國軍的這種慘敗一度危及到了老蔣的地位,羅斯福曾經數次要求他將中國戰區的指揮權交給史迪威。那麼,國軍在和日寇交戰時為何總是敗多勝少呢?武器裝備不如對手是一個重要的原因。1942年5月中旬,浙贛戰役爆發,上官雲相的第32集團軍也是參加這次會戰的部隊之一。在日軍的進攻下,上官雲相一路潰逃,從浙江跑到了江西。按說敗得這樣慘,上官雲相和他的手下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如何對付日軍才對,但他卻幹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派人將石塘地區一支抗日遊擊隊包圍繳械了。
  • 被鬼子多次降落到機場縱火拔旗:抗戰裡的國軍空軍到底有多爛?
    第12航空隊第3小隊長東山市郎空曹長、羽切松雄1空曹、大石英男2空曹、中瀨正幸3空曹竟不可一世地降落於成都太平寺機場,接下來就膛目結舌地發生了東山、中瀨兩人在舉目無人的光天化日之下,竟相約徒手一舉將指揮所縱火燒毀,再升空揚長而去。升空後,羽切松雄1空曹以單機奇襲3架「霍克」 Ⅲ組成的編隊,報稱當場擊落2架;東山市郎空曹長與僚機有田位紀3空曹向SB轟炸機編隊發起攻擊,宣稱擊落3架。
  • 揭秘;抗戰時期與解放時期,我軍戰鬥力最強的旅,都是哪兩個旅
    雖然當時的「旅」被大家不看好,但是在抗戰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有兩個旅脫穎而出,成為抗戰與解放戰爭時期戰鬥力最強的一個旅,擁有王牌勁旅的美譽。386旅抗戰時期,我軍擁有六個旅,而戰鬥力最強的應該是129師的386旅。
  • 舌尖上的抗日:國軍戰士吃什麼?有的吃得還不如日本軍狗
    常聽人說,在抗戰時期,國軍的戰鬥力與日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並不明顯。一部分國軍德械師的武器裝備甚至好於日軍。差距最大的其實是士兵的身體素質。在單打獨鬥時,一個日本士兵,對陣兩三個國軍士兵,往往也不落下風。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抗戰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軍的部隊實力以及裝備在相比抗戰之前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
  • 國軍五大主力,每一個軍都擁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
    ——雨果 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分別是第74軍,第18軍,第5軍,新一軍,新六軍,這五個軍戰鬥強,同時在抗戰時期與日軍作戰過程中,也是立功最多的一個軍,所以被世人稱為國軍五大主力。擔任這五個軍的軍長都是黃埔學生,蔣介石的嫡系戰將,一般地方將領根本都沒有資格。
  • 《八佰》四行倉庫之戰,20萬日軍為何不直接轟炸,卻要近戰肉搏
    1937年淞滬會戰是抗戰過程中最慘烈的大戰役之一,中國軍隊死傷二十餘萬人仍無法固守上海。而電影《八佰》中的淞滬最後一戰,四行倉庫守衛戰將這場戰爭的殘酷和中國軍人的犧牲精神充分表現了出來。
  • 解放軍優待俘虜是有名的,三位國軍高級將領被俘之後,直接是槍斃
    當然也不是所有投降的敵人都有這個待遇,在俘虜國軍的俘虜之中,有三個高級將領被俘之後,直接判處死刑。那麼一貫優待俘虜的解放軍,為何與之前不同呢?審判中的謝文東再後來,謝文東的部隊改編成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謝文東是軍長。但是那個時候的抗聯戰士們缺少武器彈藥的同時,還缺衣少糧,補給根本跟不上,加上與日軍持續作戰,條件越來越弱,最後是生活非常艱難,甚至吃不上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