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剛結束,蔣介石在全國成立的九個軍事大本營,都是誰擔任主官

2021-01-18 熊熊講歷史

行營;全稱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某地行營,比如皇帝出宮遊玩,在外面住宿則稱之為御營。而主管軍事的將軍與元帥,出行在外辦公的地點稱之為行營。如果最高軍事長官不在的話,行營還設置了行營主任職位,替最高長官管理行營。而且行營主任權力也很大,主要工作策劃、部署、指揮的軍事一系列活動,還撐握這一片地區的生殺大權。因此也稱為軍事大本營,而主任就是軍事主官。

然而,在抗戰剛結束時,蔣介石也在全國成立了九個行營軍事大本營,那麼 都是誰擔任這九個行營的軍事主官。(排名不分先後)

蔣介石

第一個是武漢行營,主管華中地區的軍務,而擔任這個軍事大本營的國軍將領是程潛,他可是國軍元老級別的人物,曾經被中山先生欽點為黃埔軍校校長,後來讓蔣介石給奪走了,但也體現出程潛在國軍中的資歷有多老。

第二個是徐州行營,主管中原地區的軍務,同時徐州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因此蔣介石讓抗戰時期的虎將薛嶽擔任。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薛嶽是抗戰時期殲敵最多的一個戰區司令長官,有資格,也有能力成為一方軍事主官。

第三個是鄭州行營,這個軍事行營區,蔣介石讓國軍五虎將之首的劉峙擔任。這位人生早期也是一名常勝將軍,只是後來變樣了,從名將級別的人物,變成為一名常敗將軍。

劉峙

第四個是北平行營,這個地區主管華北地區,擔任行營主任的是李宗仁。他是桂系頭目,也是一位抗日名將,像臺兒莊戰役就是他指揮的。

第五個是西北行營,該行營軍事管理區在西北一帶,戰略位置也不是很重要,因此蔣介石讓張治中擔任。他也是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但是在軍事上並沒有取得十分出色的戰績。

第六個是東北行營,這個地方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抗戰剛結束後,兩黨為了搶佔東北大打出手,為了就是佔領東北。可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蔣介石讓心腹謀士熊式輝擔任,並且又讓杜聿明擔任東北保安司令。

張發奎

第七個是廣州行營,該軍事管理區,主管兩廣,福建等地區,因此,蔣介石讓粵系王牌悍將張發奎擔任。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張發奎是北伐時期的名將。當時擔任新四軍軍長,以北伐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八個是重慶行營,這個地方是抗戰時期的大後方,包括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遷都南京後,重慶依然擔任陪都的重要角色。因此蔣介石把這個行營主任交給了何應欽,國軍二號人物。

第九個是衢州行營,也稱綏靖公署,主任是擁有廣州王之稱的餘漢謀擔任。他也是屬於粵軍將領,雖然沒有打過什麼勝仗,但卻官至陸軍總司令,深得蔣介石的信任。

相關焦點

  • 同一級別的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連長和指導員作為連隊的軍政主官在行政級別上都是連級、軍銜一般都是上尉,那麼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只是存在於連長與指導員之間,事實上連以上的各級單位都存在軍事主官與政治主官的權限問題。
  • 一·二八淞滬抗戰,蔣介石真的沒有派兵增援第十九路軍嗎?
    孫科政府面對內憂外患的糟糕局面,窮於應付,甚至連軍餉都不能按時發放。 1932年1月13日,蔣介石從老家溪口來到杭州,公開表示「願以在野之身,盡個人之責」。18日下午,蔣介石、汪精衛、孫科、張繼、張靜江等人,在西湖煙霞洞舉行會談,蔣、汪達成一致,要想方設法應付目前種種內外危機。
  • 孟良崮戰役之後,蔣介石下令嚴懲了四個高級將領,他們都是誰?
    當時,蔣介石對於整編第74師這支王牌軍的覆滅痛心疾首,下令嚴懲了四個作戰不力的高級將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被蔣介石下令嚴懲的這四個高級將領都是誰?看看他們最終都是什麼樣的結局?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顧祝同是江蘇漣水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忠誠得到蔣介石的器重和賞識,名列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在孟良崮戰役期間,顧祝同擔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是蔣介石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的實際指揮官。孟良崮戰役之後,蔣介石把整編第74師全軍覆沒的責任一股腦推到顧祝同的頭上,下令罷免顧祝同陸軍總司令的職務,不久改任為國防部參謀總長。1949年末,顧祝同敗退到了臺灣,於1987年因病去世,終年94歲。
  • 大事記 - 超大防務|超級大本營軍事網站-全新視覺呈現最有營養的...
    2002年11月,超級大本營軍事論壇成立,使用CGI開發的雷傲論壇程序LeoBBS。 2002年12月28日,超級大本營軍事原論壇被黑,數據被刪,進入第二次建網時期。 2004年5月 超級大本營軍事因安全問題,將論壇程序轉換成為ASP+MSSQL開發的動網論壇程序DVBBS。
  • 參與北伐的八個軍,各軍軍長都有誰?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汪精衛擔任政府主席,胡漢民任外交部長,許崇智任軍事部長,廖仲愷任財政部長,蔣介石任廣州衛戍司令。後來,廖仲愷遇刺身亡,蔣介石支持汪精衛驅逐胡漢民出國,不久又將粵軍總司令許崇智排擠出了廣州,隨後他開始逐漸收編粵軍部分師旅,並安排自己的黃埔嫡系擔任軍中要職,一躍而成為國民黨內握有軍事實力的首要人物。北伐戰爭打響後,蔣介石升任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下轄八個軍,先後打垮了北洋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今天咱們就聊聊當年的「八大軍長」都分別有誰。
  • 抗戰勝利後東北為何成國共爭奪的焦點
    主要內容是:蘇聯、美國和英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2個月或3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其條件是:一、外蒙古維持現狀。二、租借中國旅順為蘇軍海軍基地。三、大連商港國際化。四、中長鐵路蘇中合營。五、庫頁島、千島群島等一些島嶼歸屬蘇聯。六、出兵時間為歐戰結束後3個月內。羅斯福心中暗罵史達林老辣,但他也為美國人不再流血而慶幸。反正史達林得到的不是美國的,得過且過吧。
  • 國民黨五大主力部隊,他們除了是蔣介石的嫡系,彼此還有什麼不同
    第18軍成立於中原大戰,第74軍成立於淞滬會戰爆發之際,第5軍成立於抗戰相持階段,新1軍和新6軍同時成立於反攻緬甸的戰場上。第18軍資歷最老,戰功最卓著,只有蔣介石與土木系將領能夠駕馭這支部隊。第74軍的首任軍長俞濟時是蔣介石的同鄉,在整個國民黨軍事集團中,浙江系高級將領雖多,但跟蔣介石具有更近的同鄉關係的,就非俞濟時莫屬。正因如此,該軍成立伊始,就獲得了蔣介石的絕對信任。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最終都是什麼結局?三個人活到了90歲
    大家都知道,八大金剛指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共有8位幹將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第一位是何應欽。何應欽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振武學校。
  • 抗戰勝利後,美國允許中國派5萬人佔領日本,蔣介石為何放棄
    二戰結束後,盟國對軸心國進行軍事佔領,成了國際通例。1945年7月,美、蘇、英、法四國對德國實施分區佔領。 一個多月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隨即牽頭召開11國會議,商議對日本的戰後處置問題,其中對日本的軍事佔領成為核心問題。
  • 紅15軍團6位師級主官:兩位叛變,一位犧牲,三位授銜成開國名將
    紅15軍團成立後,張紹東被任命為73師師長,跟著軍團長徐海東先後參加了針對東北軍的勞山、榆林橋、直羅鎮諸多戰役,後面為了迎接紅四方面軍,又參加了西徵戰役。抗戰爆發後,張紹東又擔任徐海東344旅687團的團長,是當時八路軍的12名團長之一。可惜的是,在平型關戰役後,張紹東率部在河北平山休整。
  • 蘇聯軟禁蔣經國,建議蔣介石妥協換取兒子的性命,蔣介石回答3個字
    蔣介石以退為進的權力走向可歸納為4次。■第一次:1925年7月,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汪精衛為主席。跟隨孫中山打軍閥的蔣介石,在4個月前國父病逝後,這個「小嘍囉」就失去了靠山。他只是一個軍人,粵軍的第二參謀長。無黨內領導身份。這時,軍事將領蔣介石表態:軍人不應該參與政府運作,拒絕擔任政府委員。這無形中強化了其高尚、無私的革命者形象。
  • 淞滬抗戰爆發後,他的父親剛去世,他穿著孝服就奔赴前線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所謂的「全面進攻」四處受挫,不得不轉為「重點進攻」,而被劃入重點進攻對象的山東解放區,面臨著國軍三大兵團的威脅,即王敬久部、沈澄年部和吳紹周部。結果,沈澄年和吳紹周都成了我軍的俘虜,只有王敬久一個人逃了出來。下面,咱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王敬久。
  • 海南島戰役結束後,3位國軍將領逃往臺灣,都是誰?
    此戰結束後,有三個國軍將領逃往了臺灣,他們分別是誰?薛嶽薛嶽出生於1896年,廣東韶關人。他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革命軍中的著名將領。他在抗戰期間被稱為「戰神」,參與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在長沙會戰中,他使用自創的「天爐戰法」,殲滅日軍十萬之眾,有效地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他也是我國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 八路軍三個師的番號是怎麼來的?蔣介石為此可謂費盡心機
    八路軍的番號是蔣介石點頭批准並授予的,但很少有人知道,起初「八路軍」的名氣並不大,而且下屬的三個師的番號在國民黨軍中地位極低。我軍早期的武裝力量,即中國工農紅軍,這是開天闢地以來的人民武裝。蔣介石曾先後發動五次圍剿,又在長徵路上圍追堵截,到了陝北繼續「討逆」,但最終也沒能消滅紅軍。「西安事變」爆發後,迫使蔣介石接受8項主張,結束了十年內戰的局面,並基本確定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 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了3人,他說:不走不行,都是國之重寶
    抗戰戰爭爆發時,國共雙方積極合作,一起對抗日本侵略者,雙方在不斷戰鬥的過程中進行了很多深入合作,期間有一些國民政府的高級領導,因為認可革命組織的思想和辦事方案,秘密加入革命組織,成了其中一員,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民政府卻沒有認清現實。
  • 日軍進攻鄭州,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堤壩,曾親眼目睹炸出黃河蛟龍?
    有傳言稱,當今世界上僅存三條蛟龍,其中一條在蔣介石炸黃河的時候就被發現了,當時稱為花園口慘案。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
  • 日本人眼裡的中國三個半軍事家指的是誰?
    蔣百裡此次自殺的緣由眾說紛紜,有說是憤於軍校學風浮躁,有說是向陸軍部請求撥款未果,也有說是對中國當時軍界及政界之絕望.不論何種說法都只能部分成立.蔣氏自殺,最大原因是他的驕傲.自殺者往往是最驕傲者,懦夫不敢也不配自殺.
  • 老周打假第四篇:羅斯福問蔣介石常德守將是誰,有這回事嗎?
    老周打假第四篇:開羅會議上羅斯福問蔣介石常德守將是誰,還記在筆記本上,有這回事嗎?老周摘要:開羅會議時,正是常德保衛戰進行地如火如荼之時,所以羅斯福特意向蔣介石詢問常德守將是誰,還將守將餘程萬的名字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鱷魚的眼淚,皖南事變之後蔣介石流下的悔恨的淚水
    1940年10月,蔣介石退守重慶,中國國土淪喪大半。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不思全心全意抵抗日本人的入侵,還在各個地方和八路軍與新四軍搞摩擦,儼然把打內戰的優先級又放在抗戰之前了。在此情形下,蔣介石電令新四軍北上,要求新四軍退出東南地區。
  • 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所改編和組建國民革命軍,故對其統稱為德械師抗戰電影《八佰》的票房與話題度不斷呈正比攀升,箇中部分情節與臺詞格外引發爭議。譬如魏晨飾演的朱勝忠痛斥「逃兵」們道「就是因為你們這幾十萬雜牌軍,國軍才讓日本人打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