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電影八佰主要講什麼電影《八佰》是由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電影主要講述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八百人憑啥阻擋20萬日軍四天四夜?《八佰》被期待,是精神召喚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第一營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能被記住,並被賦予某種精神是有原因的。
-
《八佰》背後的戰爭真相:八百壯士 四行孤軍
文|圖南自從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電影《八佰》,為何要叫八佰?真正的原因硬漢落淚,哭到不能自己
上海戰局一下變得岌岌可危,如果此時中國軍隊撤退,還為時不晚。但是當陳誠等人再次向蔣介石提出,中國守軍後撤至上海外圍,蔣不同意。日軍對上海中國守軍已經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正面的防線逐漸被日軍攻破,防禦空虛。再打下去,即使不被包圍,國民黨軍隊也會出現大的潰散。
-
四行倉庫的八百勇士結果如何?被英軍關押4年,謝晉元被叛徒刺殺
電影《八佰》現在正在熱播,這部電影我已經看過了,雖然和歷史有一些偏差,但那也只是為了營造影視效果而已,總的來說,這還算是一部比較成功的歷史系列大片。這部電影取材於抗戰時期淞滬會戰戰場上,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死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戰事。
-
《八佰》陳樹生歷史原型:留八字遺書從六樓跳下,炸死十幾個日軍
《八佰》陳樹生歷史原型:留八字遺書從六樓跳下,炸死十幾個日軍文/無計讀史「捨生取義,兒所願也。」這是四行倉庫戰士陳樹生在自己給母親的遺書裡所寫的話。身為四行倉庫保衛戰士的他,從開始保衛四行倉庫的時候,就抱著和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決心。
-
45年前,曾有另一部《八佰》,主演全是巨星,林青霞獲得影后!
9人,傷20餘人的代價,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擊斃日軍200餘人,阻止了日軍近萬人前進的道路。早在1938年,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的第二年。上海左翼導演應雲衛與袁牧之就曾組織拍攝了電影《八百壯士》,這部黑白默片也是華語電影史上的「第一部主旋律電影」,對「524團堅守四行倉庫的英勇事跡」進行了歌頌、讚揚。影片在當時的大後方及香港極為轟動,而且在東南亞甚至西歐都得到熱烈反響,可見八百壯士在當時的國人心中的影響力之大。
-
《八佰》豆瓣8.3分,首日票房1500萬,你會去影院捧場嗎?
8月14日,管虎導演的《八佰》開啟點映,一度衝上熱搜。時隔一年話題體質仍然不變。日票房近1500萬。目前,豆瓣評分是8.3的高分。《八佰》故事背景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八一三事變後期,10月26日晚,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第524團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
凌維誠:電影《八佰》四行保衛戰背後的上海女人,從女文青到農婦
電影《八佰》劇照01、英雄謝晉元壯懷激烈近日,電影《八佰》火遍大江南北,全團八佰(實際414)名戰士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堅守四行倉庫,奮勇抗擊日軍,顯示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堅強鬥志,感人至深。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全國放映場次460萬,觀影人次3339萬。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20餘人的孤軍死守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頑強對抗日軍。蘇州河南岸租界內的數萬名市民目睹了整個鏖戰過程,各國媒體也競相報導。這樣才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
電影《八佰》出現的歷史錯誤,認同它的愛國精神,但要清楚真相
《八佰》也在這場開業熱潮中第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導演管虎以813事變中的800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為原型,向我們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愛國悲歌,電影中戰士們在日軍的槍林彈雨中誓死抗爭,鮮血硝煙嘶吼槍聲,灼燒了觀眾們的眼眶。它既歌頌了為國犧牲的將士,也表達了激蕩的愛國情懷,可電影終究是電影,為了營造戲劇性會誇張真正的歷史,《八佰》中就出現了歷史錯誤。
-
劇本殺《四行往事》:跟隨八佰壯士體驗十五載國讎家情
近日,華漢唐工作室推出了歷史情感沉浸劇本殺《四行往事》,廣受好評。劇本以八佰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背景,譜寫了六位青俊男女跨越十五年的愛恨沉浮,敘事宏大壯闊,劇情撲朔迷離,在情感沉浸和推理體驗方面均可稱為上乘之作。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
終評《八佰》:煽情多了,批判就少了
文/從易《八佰》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10月,淞滬會戰進入尾聲,國軍撤離上海,留下最後一支部隊做最後的抵抗。「八百壯士」(實際為四百多人)奉命進入四行倉庫,以有死無生的姿態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八佰》的主體人物,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在日軍圍困下,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的「八百壯士」,這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的一個傳奇英雄群體。(四行倉庫)(正前往四行倉庫的524團1營官兵)面對歷史,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電影上映前,很多人都好奇導演管虎會怎麼拍。
-
《八佰》展示了人文精神的厚植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電影《八佰》再現了抗戰史上最為慘烈的守衛戰,在剛烈與血腥中融入了審美情趣與藝術手法,把一系列文化元素與電影表現藝術相結合,將「護國」主線一以貫之,讓影片不再單純地成為一部戰爭片,而是人文社科的合集,給觀眾呈現驚心動魄畫面的同時,讓他們感知中國從古至今歷史、文化、人文精神的厚植
-
汴梁說史|郭力:四行倉庫感受英勇與熱血,彈孔密布於牆
昨天有消息說,華誼兄弟投資的《八佰》要涼透了,已經被勒令停止放映了。原本定在7月5日全國上映的,但是突然要撤檔下架了。沒毛病,這部電影存在大問題。管虎導演,要崩潰哭暈了。這勾起了宏承號創始人、佛商會會長郭力先生對參加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儀式的回憶。2015年8月13日是淞滬會戰爆發78周年紀念日。
-
熱血《八佰》,海報設計與幕後概念大揭秘!
抗戰故事製作宏大,愛國熱血感人至深,演員演技爆發角色刻畫極致,從上映當天起,《八佰》的周邊話題就沒斷過。影片講述了,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多敵少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極為悲壯和燃情的故事。
-
盤點電影《八佰》裡8處與史實不相符的地方,做個明白觀影人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粗淺了解,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影片劇情與歷史的不符之處,供大家觀影時參考。第一,歷史上駐守四行倉庫的人物是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1營(對外號稱整個524團)的420多名官兵,領導者是中校團附謝晉元。駐守倉庫的都是524團1營正式編制內的人員。
-
「八佰」最悲壯的英雄,死前留下八字遺言,令後世人潸然落淚
「八佰」最悲壯的英雄,死前留下八字遺言,令後世人潸然落淚眾所周知,自從《八佰》電影的上映,不僅讓民眾感受到英雄們的熱血戰鬥過程,同時再次激起對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對於現如今的美好生活,使得我們更加珍惜其來之不易,在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中
-
從四行倉庫到燃燒的所羅門
詞:王濟民 曲:郭江偉 歌中唱到:我叫萬連卿一個通城兵,我們兩百多(湖北)鹹寧老鄉,三七年開赴淞滬戰場,早就聽說大上海很漂亮,可我只聽到槍炮作響,524團是部隊番號,謝晉元將軍是我的團長,我們四百五十二個弟留守在四行倉庫上,四天又四夜四年又四年,我和兄弟們天各一方,我的班長躺在沒有框的窗戶下,我的連長留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我的團長倒在租界的操場旁,倔強的他們再沒有回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