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不再只靠「奇葩」說

2021-01-08 騰訊網

第3042期文化產業評論

當觀眾發現輸出經典語錄的不是某位高知,而是女星楊冪;與薛兆豐教授辯論的不是蔡康永,而是哲學教授劉擎,走到第七年的《奇葩說》不想再一味地向外界營造「奇葩」標籤,它更想對選手坦誠,對觀眾坦誠,對自己坦誠。「奇葩」的定義常被認定為「獵奇」「瘋狂」,但如果連「奇葩」都開始「消消樂」,「奇葩說」還會成立嗎?

作者 |周矗

編輯 |楊小童

來源 |娛刺兒

正文共計5313字 |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奇葩說》竟然播到第七季了。

當觀眾在微博熱搜、短視頻平臺看到節目片段時,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直到他們發現,輸出經典語錄的不是某位高知,而是女明星楊冪;與薛兆豐教授辯論的不是蔡康永,而是哲學教授劉擎。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少女顏如晶,居然在「教育題」上贏過了好父親陳銘;穿著格子衫,看起來很不」奇葩」的程式設計師子寅,居然高票勝過了「優勢型段子手」小黑。

節目監製李楠楠也沒想到,這個節目竟然能做到第七季。每一季,他們都當成是最後一季節目做的。

她已經習慣了市場上所有的聲音。即使是有人說,《奇葩說7》的選手和辯題,為什麼感覺不再那麼「奇葩」了?

因為對於這檔節目來說,它依靠的既不是「奇葩」,也不是「說」

《奇葩說》不靠「奇葩」

冉高鳴和姜振宇用51:49,貢獻出《奇葩說7》最接近的比分時,很多網友說,他們似乎看到了肖驍和陳銘辯論的樣子。

自詡3678線小藝人的李佳潔,在海選時和女神楊冪討論起「偶像商品論」時,彈幕又開始飄過「這是第二個馬劍越嗎」

△李佳潔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作為一檔現象級網綜,«奇葩說»走了七年,火了七年。在這裡走出的馬薇薇、範湉湉、肖驍、姜思達,無一不帶著鮮明的個人標籤

到了第七季,《奇葩說》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便是,觀眾會天然地把「新奇葩」與某位「老奇葩」連線

有些網友甚至連節目都不分,把辯手臧鴻飛認成了米未的另外一檔節目中,同樣有鬍子的樂評人丁太升。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奇葩」的定義,被很多人認定成「獵奇」「瘋狂」「反常規」。但如果連「奇葩」都開始「消消樂」,「奇葩說」還會成立嗎?

監製李楠楠,給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她認為,《奇葩說》對「奇葩」的定義不是「譁眾取寵」,他們的衡量標準有二:「真實表達、有趣」

過去幾季中,節目組會對「奇葩」進行多輪面試,觀點輸出、表達特色,對抗能力都是必備要求,最終只有幾十人能夠在節目中出現。

到了第七季,節目組幾乎拋棄了過去的標準,只要選手有表達能力,就可以進入到「千人奇葩撈」中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往年進入到導演面試環節的,一般只有300人,這個數字在第七季擴大了三倍。

李楠楠覺得,這就好比很多App會通過「猜你喜歡」,只推送你喜歡的東西。一旦遵循了這樣的慣性,節目組會看不到認知之外的存在。只有徹底打破之前的所謂「標準」,才能發現意料之外的新鮮的人和事。

來自青島的「新奇葩」劉老師,是在海選現場直接報名的。按照往年的標準,劉老師沒有什麼辯論技巧,會被直接淘汰。但他卻足夠有趣,敢於表達,不但用「硬婦」一詞徵服了「門神」傅首爾,還用「硬漢」的標籤徵服了四位導師。

在《奇葩說7》的標準下,他正是節目需要的那種「鮮活」的人

《奇葩說》的海選現場是最聒噪的。在「千人奇葩撈」的3600平米演播室,吹拉彈唱、「唱跳Rap」樣樣都有,每個人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勁。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海選的賽制是,每位選手必須通過8分鐘演講打動四位「門神」,才能進入到導師環節。通過的概率幾乎是十比一,每十個人中才能有一個人見到導師。

但現場卻完全沒有「考試」的氛圍。幾乎每個人在臺上拋觀點的時候,都會接受來自場下選手的「奇襲」。

以「介紹天王嫂「著名的Amy姐上場,剛說了一句」女生都很喜歡我「,就被場下的北大學霸劉純懿駁斥」我很討厭你「。

隨後,劉純懿又陸續挑戰了很多觀點,甚至在自己被挑戰的時候,也言語犀利,一一駁斥回去,成為了海選中的「奇襲之王」。

這些「奇襲」的鮮活之處在於,這不是選手間輸贏的較量,而是觀點的碰撞。每個人表達的是自己認同的觀點,而不是用辯論技巧說違心的話。

為了保護「奇葩們」的「真誠」,讓他們能選到自己想說的題,《奇葩說7》取消了戰隊賽制,全程以個人賽進行。

觀眾可以看到,畫著眼線的TK和穿著裙子的奇奇,辯論「該不該阻止穿裙子上幼兒園」;表白型人格的康菁菁和靦腆的清華弟弟鄭博中,探討的是「畢業前應不應該表白」。

△康菁菁(左)和鄭博中(右)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包括老奇葩陳銘,他認真地說,「知行合一」就是他這一季的目標。他還當場警告了女兒未來的老師,如果孩子寫作業到半夜,他就會去找老師理論。

李楠楠透露,邀請楊冪作為女神,同樣是因為她的「敢」和「不在乎」

「在行業裡,大家可能都會比較小心自己的言論,但是楊冪有很成熟很堅定的價值觀,她很直接,非常真實。遇到不真誠的人,她就會直接懟回去。」

於是,楊冪成了《奇葩說7》行走的「金句輸出機」

提到「人間清醒」的標籤,她說「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活著的人」。被問到是否把前任當人脈,她可以非常平靜回答「我才是那個人脈」。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楊冪的真實成就了《奇葩說》,《奇葩說》的自由也成全了楊冪。

「可能平時不常有一個場景,需要冪冪她密集表達,集中輸出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剛好《奇葩說》就需要不停地觀點碰撞,所以很適合她。」李楠楠說。

「極度的坦誠就是無堅不摧」,這句楊冪用來安慰許吉如的話,同樣適用於《奇葩說》這檔節目。

走到第七年,《奇葩說》不想再一味地向外界營造「奇葩」標籤,它更想對選手坦誠,對觀眾坦誠,對自己坦誠

用真誠的人和觀點擁抱觀眾,就是《奇葩說7》「無堅不摧」的武器。

《奇葩說》不靠「說」

《奇葩說7》不但不靠「奇葩」,同樣也不依靠「說」。

「說」,在過去六季又被稱為「BB」。其中既有「喋喋不休」的語態,又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題。

前有陳銘和詹青雲在「是否支持大腦一鍵共享知識技術」上,貢獻出一場載入史冊的「神仙打架」;後有李誕在「救名畫」還是「救貓」的辯論上,用「想像的哭聲」去打破「遠方的哭聲」。

但在第七季,《奇葩說》卻開始「接地氣」了

1V1的第一道辯題,是「在廁所隔間聽到同事說我壞話,要不要大方走出來」。

第一道上熱搜的辯題,是「孩子作業多該找老師理論嗎」。

經濟學教授薛兆豐與哲學教授劉擎上場辯論時,觀眾以為他們要探討的是,「經濟學與哲學怎樣解決人類問題?」,結果給出的持方卻是,哪個學科更好」找對象「?

《奇葩說7》的錄影棚,也被裝扮成了一個菜市場,裡面布滿著「諧音梗」味兒的蔬菜,有「喜番」「勝蒜「,還有」開燻「的榴槤。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接地氣」,正是《奇葩說7》第二個大轉變

《奇葩說》有一個長期積累下來的題庫,來自於過去七季對觀眾的調研。

半年之前,導演組就就開始搜集網友的困惑和糾結。搜集到之後,導演組會把這些問題優化,再送達給網友,讓他們選擇「這些題裡,你最想看什麼」?

在第七季更新題庫時,節目組有了一個新的標準。為了更聯結當下,他們會優先選擇一些「只能在2020年討論」的題目。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如果這個題目在2018年也能聊,在2019年也能聊,甚至在2016年也能聊,那它的優先級就會被降低。《奇葩說7》首選的題目,一定是更接近當下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兩年前我們聊的是『分手之後還能不能做朋友?』,而今年我們選擇討論的辯題是『該不該把前任當人脈?』;能前幾年討論的是『情敵是綠茶,我該不該戳穿TA?』,但今年出現了一道很好笑的題目是『情敵是綠茶,我要不要向TA學習?』」

李楠楠發現,現在大部分年輕人看待問題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務實,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單純的對抗,而是越來越開放

如何去展現這樣的思考邏輯,《奇葩說7》選擇從生活細節入手。

「廁所裡聽到別人說我壞話,要不要走出來」,這道辯題的本質其實是職場關係。然而,當這個問題被套上一個生活化、細節化的場景,觀眾就可以更加接近辯手,接近問題,讓思考具象化。

果然,這道辯題剛一公布,全場就笑了。選擇這道辯題的,是子寅和小黑。兩個人對這道辯題的闡釋,恰恰展現了出了生活中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子寅作為「社畜」程式設計師,優先考慮的是辯題發生的實際場景,即不能長期佔用公共資源。小黑作為辯手,優先想到的是把辯題拆成三個詞,分別用有趣的觀點去消解。

結果,理性的聲音說服了更多在場的觀眾,子寅大比分勝出。但當下比賽的輸贏,並不能證明哪一種思維方式是錯的。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奇葩說7》在做的,只是通過呈現接地氣的人和辯題,讓節目越來越接近生活的本質。

畢竟,生活永遠在面臨選擇。無論選擇是對是錯,只有選擇,生活才會繼續。

讓《奇葩說》走出「標籤」

截至第二期,《奇葩說7》最精彩的一場辯論,當屬薛兆豐與劉擎的「文人之戰」

兩個人要為對方「高大上」的學科,證明一件不太「高大上」的命題,就是「學哪個容易找到對象」。

薛兆豐給出的論點是,哲學會讓人看上去很博學,可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開脫,且可以被允許「一事無成」。這樣幽默而又有些道理的觀點,瞬間炸翻全場。

聽到幾個論點之後,劉擎臉上明顯露出了「氣不打一處來」的神色。

在發言環節,他不但駁斥了薛兆豐對於哲學的誤解,還提出「經濟學有利於找對象,但不利於保持對象」的觀點,讓場面迅速翻盤。

△薛兆豐(左)和劉擎(右)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李楠楠笑稱,節目組邀請到劉擎老師,是因為在得到上聽了他的課

作為國內德高望重的哲學教授,劉擎老師擁有把高深的哲學問題,進行深入淺出闡釋的能力,而《奇葩說》同樣希望把生活中的問題,引入哲學層面的思考。

「經濟學是比較務實的,會告訴現代人如何做出理性的選擇,怎樣做是更有效率的。但是哲學一定程度上是經濟學的反面,哲學是進行精神層面探討的,它不是為了效率,而是為了道理或者人的自由。這兩個人或這兩個學科在一起,天然就會有碰撞。」

這種碰撞,發生在劉擎融入《奇葩說》的各個階段。

一開始,劉擎有些抗拒節目組給他準備的服裝。他覺得太浮誇了。從哲學觀點上來講,這是過度的裝飾,是非自然的。

服裝設計師袁奇奇幫劉擎設計了一套很好看的長袍,但他一直不敢穿,結果是薛兆豐先在節目裡穿上了。聊到一些過火的問題時,劉擎還會直接在現場大叫,「我們是在幹嗎?」。

海選中,選手李佳潔提到「偶像」是一種商品,粉絲花錢讓他做事情,他就應該去滿足粉絲。

劉擎老師並不能認同這個觀點,他認為人是自我的、自由的,是一種很真實的存在,把人商品化是不合理的,應該去打破這個現狀。但楊冪很直接地回應,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現狀,因為娛樂產業實際上就是造夢,就是不真實的。

△劉擎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在與薛兆豐的辯論中,哲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異,以一種更好笑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薛兆豐說,哲學家談戀愛是用語言的藝術,去創造一個理想之地。劉擎則駁斥,說經濟學家可以把「養魚」變成一個曲線圖,看收益成本,順便還提到了《小時代》的一句話,沒有物質的愛情是一盤散沙。

李楠楠認為,哲學與經濟學的碰撞本身,就是很多《奇葩說》辯題的終極選擇,即你想要的到底是月亮還是六便士?

令她開心的是,辦了七季的《奇葩說》終於可以請到兩位導師,讓他們所屬的學科能天然覆蓋到這兩個立場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在現場,兩方觀點的接受度經常是50:50。一旦劉擎的理想主義表達感動到大家,薛兆豐就會潑一盆冷水,說理性的人在現實中是不會做這樣的事的。

「經濟學和哲學是滲透人類生活很深的兩個學科。他們在場上的觀點衝突,很大程度代表的就是生活本身的衝突。」李楠楠說。

如果伴侶是「扶弟魔」,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繼續待在一起或許是一種內耗。但從哲學角度來看,繼續待在一起可以彼此救贖;

△圖源:新浪微博@奇葩說官方微博

在「還在租房要不要生小孩」的論題上,租房可能是一種「不算經濟」的行為,但生育又是哲學上一種高尚的人類精神傳遞。

生活和科技在進步,媒介形態也在不斷豐富。可以發現,願意思考和表達的人越來越多。

當」奇葩「們有了更多展現自我、建立標籤的渠道,他們也在不斷突破人們對「奇葩」的想像。不知不覺中,「奇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包容。

做了七季,辯了七季。《奇葩說》存在的意義,不僅僅製造歡樂。它們還想讓越來越多的「奇葩」們走出「標籤」,表達自己,透視生活。

不靠「奇葩說」的《奇葩說》,對於節目本身,甚至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或許都不是一件壞事。

話題互動

你對《奇葩說》第七季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奇葩說》,沒有奇葩也沒有說
    作者 | 薛望舒《奇葩說》第七季有點急躁了。隨著辯論這個小圈子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奇葩說》的風格也從「奇葩」向「說」靠攏,專業辯手不斷加入,到第六季達到了頂峰——而這也被不少網友詬病《奇葩說》的精英感太過濃重。第七季做出了改變。
  • 00後「刷新」《奇葩說》
    伴隨著《奇葩說7》回歸輕鬆的決心,00後選手的冒出,辯題選擇的進一步多元化以及受眾00後比例的明顯提升,要做到「永遠年輕」的《奇葩說》已提前瞄準好00後。 《奇葩說7》終於不再選人難了?
  • 楊冪的金句,能不能解救《奇葩說7》?
    對於《奇葩說》,很多人的態度是愛恨交加。喜歡它的百花齊放,喜歡它的劍走偏鋒,更喜歡它的自由與尊重。可是一季又一季,所有的新鮮感逐漸消磨殆盡,《奇葩說》又該如何抓住觀眾的眼球?是靠抱團,是靠撕X,還是靠花邊新聞?很顯然,這些路通通都走不通,反而讓《奇葩說》的口碑開始下滑。
  • 奇葩說第四季馬思純是哪一期 奇葩說4馬思純回應擠兌周冬雨
    奇葩說第四季馬思純是哪一期 奇葩說4馬思純回應擠兌周冬雨時間:2017-05-29 07:09   來源:泡泡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奇葩說第四季馬思純是哪一期 奇葩說4馬思純回應擠兌周冬雨 既金像影后春夏做客節目後,本周五的《奇葩說》又邀請了金馬影后馬思純做客現
  • 求變的《奇葩說》,現在的年輕人還喜歡嗎?
    從時間維度上看,《奇葩說》已經是一檔「超高齡」的綜藝,辯論的形式對觀眾來說也不再新鮮。《奇葩說7》再次定義了自己:這不是一個把人類思想塞進二元觀點的鬥獸場,也不是唇槍舌劍的辯論勝負爭霸戰,而是一個開放而自由的舞臺。在這裡,任何人都擁有自由表達的權利,這或許就是《奇葩說》的初心。
  • 自從看了奇葩說整個人都神經了,國外怎麼才能上愛奇藝看奇葩說
    最近最火的網綜莫過於奇葩說了,號稱全國最會說話的節目,現在已經是第五季第5期了《奇葩說》是一檔由 愛奇藝 出品,米未製作的說話達人秀,是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僅靠 蔡康永 、 高曉松 、 馬東 ,以及十八位「奇葩」辯手的三寸不爛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後、90後擁躉。
  • 不要讓邱晨這粒老鼠屎,壞了《奇葩說》的一鍋湯
    奇葩說第六季在2020年初已經圓滿收官,有不少人因在這個節目發表的犀利言論而知名,爆紅。有的人紅著紅著,就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了,來自《奇葩說》的選手邱晨,居然公然支持港獨,此行板上釘釘,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在這種愛國大事大非上,立場不正,怕在大陸這邊的市場真的要涼涼了,以後東山再起可能性很小了。
  • 有看點的新人紛紛被淘汰,奇葩說為啥留不住奇葩
    《奇葩說》第七季淘汰賽全部結束,竟然一期淘汰了那麼多令人驚豔的新人,實在是讓人扼腕。淘汰賽應該起到一個篩子的功能,確保能留下大多數優秀的奇葩。現在這個賽制只起到了一半的功能,只確保留下優秀的老奇葩,而把優秀新奇葩都給篩出去了,這一定是節目組的問題。如果《奇葩說》還有第八季,馬東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不行跟李誕討教討教。
  • 奇葩說第六季總決賽,送給本屆奇葩說四個字:乏善可陳
    捧著冬日的暖茶迎來#奇葩說總決賽# ,這屆確實垮得厲害,別了傅首爾的老套段子,別了大王的拙劣眼淚,別了肖驍整季低迷,別了如晶的乏善可陳,別了羅振宇的利己主義,還有三進三出的楊奇函,不討人喜的許吉如,還有一大串表現平凡到記不住的名字,送給本屆奇葩說四個字:乏善可陳剛看了完整版《奇葩說》,特別有感觸的一期。第一次看楊奇函打辯論,還挺喜歡的。
  • 《奇葩說》:陳銘,我的雞湯有點毒
    第五季《奇葩說》在上一個周末結束之前,外界紛紛傳言這一季《奇葩說》的bbking已經出來了,是顏如晶。當解釋原因的時候,外界解釋為第五季《奇葩說》結束時最後的大合照,顏如晶在C位。被一群人包圍著,身邊都是導師。
  • 從邱晨到詹青雲,《奇葩說》還有幾個小布爾喬亞?
    不說這一次,單是說「西班牙流感」究竟是發源哪裡,確鑿證據面前,怎麼沒見邱晨發聲?看來他只站在某國的立場上。而邱晨轉發評論的內容,則是在質疑外交部的言論沒有內在邏輯,似乎在這群人的眼中,自己才是正義的化身,自己已經看清世界上所有的道理,和自己相反的人都是錯誤的。
  • 《奇葩說6》「放榜」詹青雲加冕BBKing
    此外,在《奇葩說6》播出期間節目相關話題也成為各領域媒體的熱門選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網節目相關內容稿件已超13000篇,其中130篇微信稿件閱讀量超10萬。同時,節目還獲得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中國青年報等多家權威媒體認可。走過六季,《奇葩說》再一次激發各年齡段受眾的思辨熱情,引發更多人生思考。
  • 《奇葩說》邀請楊冪,因為「敢」和「不在乎」丨揭秘
    採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奇葩說》第七季於日前上線,作為一檔進入「七年之癢」的王牌綜藝節目,《奇葩說》新一季在老奇葩相繼離開的狀況下,展開了「新」的一頁。第七季《奇葩說》策劃之初,節目就定下了「要輕鬆,要務實」的節目調性,因此從辯題的選擇和選手的選擇來講,都會朝著更接近年輕人的生活,更接地氣的方向去發展。
  • 邱晨事件後,《奇葩說》該何去何從?
    更讓人揪心的是,不少網友,更是把矛頭指向了《奇葩說》這個孕育這邱晨的平臺。說起《奇葩說》,絕對是辯論愛好者收看指數最高的一個節目,也是經典辯論轉向平民化娛樂化的一個轉折點,其中節目中的黃執中、馬薇薇等一種BBking更是在辯論愛好者心中大神級的存在。這些季下來,帶給觀眾們的不僅僅是節目中嘉賓浮誇奇葩的打扮,更有那與眾不同刨析入理讓人深以為然的論點和辯證思路。
  • 邀請楊冪來《奇葩說》是因為她「敢」和「不在乎」
    第七季《奇葩說》策劃之初,節目就定下了「要輕鬆,要務實」的節目調性,因此從辯題的選擇和選手的選擇來講,都會朝著更接近年輕人的生活,更接地氣的方向去發展。節目監製李楠楠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節目只希望選手「敢講,講真的」,而不會要求必須懂得辯論技巧,必須正也能說反也能說,節目所希望的就是他們表達生活裡的自己。
  • 奇葩說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第五季開播初,小編就寫過——《奇葩說》仍然是一檔好節目。直到昨天看完剛更新的一期,小編必須要為它被詬病的辯題正名。誰說奇葩說的辯題沒有深度?《奇葩說》並沒有將節目定位為一場高級知識分子的專業辯論節目。它的受眾群體是廣泛的,是來自各個階級,不同行業,不同思想層次的人。
  • 對「奇葩說」一個辯題的新論
    這是《奇葩說》的一道辯題。偶然間,我打開一個視頻,看到李誕對此的發言,非常有趣。他支持救貓。(視頻連結:救貓還是救畫?)第一,藝術品最美就是活在人的心中,所以燃燒的蒙娜麗莎更美。如果說藝術品的價值就是其背後有故事,那麼,放棄救畫的「李誕救貓」也會成為很有故事的藝術品。第二,人是自私的,這個世界靠自私的人運轉。
  • 從「造熱搜」到「蹭熱搜」,《奇葩說7》越來越沒嚼頭了
    在這一環節,《奇葩說7》搬運了大量曾引起廣泛熱議的社會話題,「你怎麼還不生小孩?老了可沒人養你」「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說你兩句怎麼了,你也太玻璃心了」「你還年輕,到時候你就懂了」「別人都行,為什麼就你不行」…… 這些能夠簡單易懂,且能快速引起觀眾共鳴的話題,也是本季《奇葩說》的主要辯題方向。
  • 《奇葩說》第六季收官 詹青雲加冕BBKing
    此外,在《奇葩說6》播出期間節目相關話題也成為各領域媒體的熱門選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網節目相關內容稿件已超13000篇,其中130篇微信稿件閱讀量超10萬。同時,節目還獲得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中國青年報等多家權威媒體認可。走過六季,《奇葩說》再一次激發各年齡段受眾的思辨熱情,引發更多人生思考。
  • 《奇葩說》邱晨經歷了什麼,發聲明被批,從此退出節目錄製
    但在遇見你的時候,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對你投出異樣的眼光,只會溫柔地告訴你:「你並不是奇葩,只是你的愛好和別人不太一樣罷了,這也沒什麼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嘛。」而在《奇葩說》裡,我真正地見到了這群人,記得當初第一季的時候。初見這個節目我很是喜歡,對於每一個上臺的奇葩都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