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教育體系當中,高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考之下的高中,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所有的教育都在圍著高考轉,一切都以高考為最終目的。
正如某些專家們所言,高考就是一個巨大的指揮棒。高考如果做出了改變,那麼從幼兒園到高中,所有的體系都會跟著變化。相反的自下而上的改變卻很難做到,高考幾乎不會因為初中或者是高中教育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高考對於人生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高考在未來被認為是現代社會最為公平的一種階層流動方式。通過高考普通人可以獲得一個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我國曾經有一位寒門女學霸,她在平時的成績非常好,但高考只有47分,使得她的爺爺申請查分。她是誰呢?
這位女學霸就是沈娟,從小到大她在學校的成績一直都很好。也正是因為如此,得知沈娟的如此低的分數之後,她的爺爺才會去覆核分數。
一、寒門出生的女學霸
沈娟是一個典型的寒門學子,兩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因為摩託車車禍而去世。沈娟的奶奶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得知兒子的噩耗之後就一病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艱難度日。
沒辦法,沈娟的爺爺再一次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他將沈娟帶在身邊親自撫養,同時還要負責照看沈娟的奶奶。一把年紀的他,為了照顧好這個破碎的家庭還要出去工作。
沈娟的爺爺叫做沈宏偉,在白天的時候他會出去幹農活,打理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到了農閒或者是晚上的時候,他會去打打零工,幫人送一些貨物,甚至會在晚上去菜市場撿一些商販們扔掉的爛菜葉子,一切都只為了將沈娟拉扯大。
沈娟從小便深知家庭的苦難,爺爺每天的忙碌她都看在眼裡。家庭的苦難教會了她生活的道理,在學校裡的她學習非常的刻苦,也正因為如此,她一直保持著非常優異的成績,從來不讓爺爺奶奶擔心自己。
在家裡沈娟也幫助自己的爺爺打理家務,爺爺晚上出門的時候沈娟就在家裡照顧奶奶。在其他空閒的時候她會幫爺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掃衛生,整理東西等。
沈娟的爺爺奶奶都對她抱有極大的信心,他們知道這個從小懂事的姑娘一定能夠學有所成,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他們二老非常吃苦,但他們依舊非常堅定的支持沈娟去上學。
沈娟也不負眾望,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一直成績優異,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身邊的人都知道沈娟家庭的情況,不時會對她施以力所能及的幫助。
沈娟的爺爺奶奶一直都在期待著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天,他們想要沈娟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出大山,走出這個貧窮的家庭,去外面更廣闊的天地。
然而,當沈娟成績出來的那一刻,她的爺爺奶奶大失所望。沈娟的高考成績竟然只有47分,這個成績就算是再增加10倍也不是沈娟的平時成績。平時優秀的沈娟為何會在高考當中拿到一個這麼低的成績呢?
沈娟的爺爺不相信這個分數,最初以為是改錯了卷子,因此向教育局提出了審核成績的要求。當看到沈娟試卷的那一刻,沈娟爺爺的眼淚落了下來,他明白了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
二、學霸的空白試卷
沈娟的爺爺沈宏偉要帶著她去市裡面查詢高考成績,最初的時候沈娟非常牴觸,她告訴爺爺自己平時成績並不好,高考就是這樣的一個水平。
但是沈宏偉不吃她這一套,平時老師跟他說過那麼的多話,從來都是說沈娟的成績好,沈娟也一直會將自己優異的成績當成好消息告訴他們,哪裡就有高考發揮失常拿47分的道理。
沈宏偉覺得一定是改卷出了錯誤,或許是分數沒有謄上,或者是別的什麼問題,總之他想要替沈娟搞清真相。他拉著沈娟就到教育局去覆核成績,而這一次覆核也將沈娟高考47分的真相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工作人員將沈娟的高考試卷調了出來,看著電腦屏幕裡沈娟空白的試卷,沈娟的爺爺瞬間明白了一切。這哪裡是高考發揮失常,沈娟根本就沒有用心在答卷。
回到家裡,沈娟就向自己的爺爺奶奶坦白了一切。她實在是太心疼爺爺奶奶了,家裡就她一個年輕人,如果她去學校讀書了,那爺爺奶奶的生活肯定會更加的困難。
再者,上大學要交的學費也不是她的家庭所能承擔得起的,她不想讓爺爺奶奶再受苦,她想要陪在二老的身邊,幫助他們承擔家庭的責任。
還有就是沈娟的成績在高三的時候有所退步,高三的時候時間非常緊張,沈娟放心不下爺爺奶奶,根本就無心在學習上。離開家鄉來到市裡讀高中的她滿心都在惦念著家裡,再加上並不想去讀大學,因此有所鬆懈。
沈娟心裡想的打算是高中讀完之後外出打工,將掙來的錢統統都交給爺爺奶奶,改善他們的生活,不讓他們每天在為自己操心費力,讓二老早點過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聽完沈娟的這一番理由之後,爺爺早已經是老淚縱橫。這個沈娟是如此懂事,沈宏偉是心裡既高興又難過,孫女為了自己可以放棄讀大學的機會,只想留在自己身邊,這讓他們二老很是感動。
但是,沈娟的爺爺奶奶也知道留在他們身邊終究不是辦法。沈娟還小,年紀輕輕,本來可以有更大的前途,他們不能就此剝奪沈娟選擇的權利。
而且在現在這個社會沒上大學,高中畢業外出打工又能有多大的出息呢?每月只拿了幾千塊錢,雖然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最後,沈娟的爺爺找到了沈娟高中時的班主任,他希望班主任能夠勸沈娟去復讀。
班主任向沈娟原原本本的講述了現在的社會形勢,表示如果沒有一個文憑的話,外出打工也只能幹些體力活,到時候依然沒辦法照顧到二老。不如讀個書,將來出去工作也能輕鬆一點,這樣可以真正地兼顧到二老的生活。
經過這一通勸告,沈娟最終同意去學校復讀。為了打消沈娟心中的憂慮,班主任特意為她申請了貧困助學基金,這筆錢雖然不多,但是也可以減輕沈娟心頭的憂慮。
沈娟又重新回到了高中,回到了她曾經熟悉的教室。她更加珍惜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她之前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只要再努力一年,考一個好大學應當不成問題。
爺爺奶奶的期盼成為了她學習的最大動力,她不能辜負爺爺奶奶這麼多年的付出。想要減輕二老的壓力,現在還不是時候,讀完大學之後的她會有很多的機會,只有自己變強,才能更好的照顧兩位老人。
總結
不論如何,高考依然是中國社會最為公平公正的一場考試。在現行教育制度之下沒有哪場考試會比高考更加的公平,這也是寒門學子改變自身命運的一次機會,沈娟只有把握好這次機會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如果她在第一年高考的時候就明白這個道理,也就用不著再辛辛苦苦去復讀一次,每多讀一年書,她爺爺奶奶就得再重新辛苦一年。這一切本來可以避免,沈娟應當與自己的家人多溝通,家人之間有什麼事情最好是說出來,不要悶在心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