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老鼠倉」行為,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強化辦案針對性

2021-01-18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今天(6月28日)下午,最高法、最高檢發布兩部司法解釋,懲治操縱市場、「老鼠倉」, 明確「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包括證券、期貨的投資決策、交易執行信息,證券持倉數量及變化、資金數量及變化、交易動向信息等。

「老鼠倉」案件中,內外勾結、合夥作案現象突出

「老鼠倉」是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行為,是資本市場中嚴重的背信行為,也破壞了現有及潛在委託人與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之間的信任關係,損害了金融行業的信用根基。《證券投資基金法》等法律法規規章明確禁止「老鼠倉」行為。

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線傑表示,此類案件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發案領域日趨廣泛,涉及基金、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逐漸從證券發行、交易環節蔓延至基金託管、資產評估等環節,呈現傳統風險與新型風險相互交織的特點。

其次,內外勾結、合夥作案現象突出。「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獲得特定信息後,與外部人員相互勾結、明確分工,有人負責操控指揮,有人負責調集資金,有人負責傳遞信息,甚至在證券監管機構調查期間達成攻守同盟,呈現出明顯的『團夥化』特徵。」她表示。

此類案件中,犯罪分子大多文化程度較高、精通金融知識、從業經驗豐富,作案前計劃周密,作案時採取隱蔽手段,作案後不易留下犯罪痕跡,導致對證券犯罪的發現難、取證難和認定難。

此外,犯罪手段網絡化趨勢明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證券市場普遍採用無紙化交易、電腦自動撮合成交以及集中託管,不僅為證券交易提供了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渠道,也使犯罪分子的股票操作、信息傳遞行為更加隱蔽,轉瞬間即可完成犯罪,增加了案件查辦的難度。

明確了「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內容

此次,兩高出臺的《關於辦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形式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針對性地作了規定,著力強化司法辦案的可操作性。

一是結合司法實踐,明確「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包括證券、期貨的投資決策、交易執行信息,證券持倉數量及變化、資金數量及變化、交易動向信息,以及其他可能影響證券、期貨交易活動的信息。

同時,該司法解釋明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中的「違反規定」,包括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全國性行業規範有關證券、期貨未公開信息保護的規定,以及行為人所在的金融機構有關信息保密、禁止交易、禁止利益輸送等規定。

明確「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的六方面

此外,該司法解釋明確了應當從六個方面綜合認定行為人「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

這6方面包括:行為人具有獲取未公開信息的職務便利;行為人獲取未公開信息的初始時間與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的初始時間具有關聯性;行為人與他人之間具有親友關係、利益關聯、交易終端關聯等關聯關係;他人從事相關交易的證券、期貨品種、交易時間與未公開言息所涉證券、期貨品種、交易時間等方面基本一致。

還有,他人從事的相關交易活動明顯不具有符合交易習慣、專業判斷等正當理由;行為人對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沒有合理解釋。

記者注意到,該司法解釋加大懲處力度,明確對出售或者變相出售未公開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等幾類情形,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般入罪標準(100萬元)基礎上降低一半(50萬元),即可追究刑事責任。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老鼠倉,這次真能禁止嗎?
    首先,兩部司法解釋充分反映了操縱市場和「老鼠倉」犯罪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進一步強化了對兩類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其發布實施有利於妥善解決好監管執法和刑事司法面臨的現實問題,是提高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強化法律責任、完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配套司法保障的重要舉措,對於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障科創板改革有序開展、有效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證監會:有效打擊私募基金「老鼠倉」違法行為
    近年來,隨著私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私募「老鼠倉」案件數量逐步上升。私募基金「老鼠倉」行為違反了基金管理人的信義義務,且與公募基金相比隱蔽性更強,如何有效打擊、遏制該類違法行為,是證監會執法關注的重點。這是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在昨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作出的表述。
  • 資本市場老鼠倉行為有新變化 操縱市場手段更複雜多樣
    中國證監會法律部主任程合紅在6月28日最高法和最高檢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依法查處操縱市場、「老鼠倉」是證券期貨監管執法的重點。資本市場近年來,資本市場中操縱市場和「老鼠倉」違法犯罪行為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變化。
  • 兩高兩部出臺4個意見,對黑惡勢力精準打擊!(附全文連結)
    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全國掃黑辦主任 陳一新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全國掃黑辦主任陳一新在發布會上指出,出臺這4個意見,為依法嚴懲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陳一新指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 公募基金又曝「老鼠倉」案, 兩涉案基金經理受審
    公募基金又曝「老鼠倉」案, 兩涉案基金經理受審  近日,又有兩起公募基金經理「老鼠倉」案件被公之於眾。  今年已有多起公募基金老鼠倉案件曝光  今年以來,已有多起公募基金「老鼠倉」案件被公之於眾。  嚴厲查處老鼠倉 最新司法解釋已於今年7月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已於今年6月28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操縱市場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司法解釋》),並於2019年7月
  • 兩高將出司法解釋 內幕交易舉證責任倒置
    據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最高法和最高檢有望對內幕交易作出司法解釋,具體做法是在證監會初步認定發生內幕交易行為並掌握一定證據移交法院審理時,法院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要求行為人自辯自己沒有從事此違法行為。這一舉措直接針對打擊內幕交易時的取證難問題。
  • 兩高出臺司法解釋:界定八種網絡犯罪的認定標準
    為適應新形勢下網絡犯罪的特點,為有力懲治利用網絡實施的相關犯罪提供明確的司法解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9月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老鼠倉」行為的法律認定
    建「老鼠倉」違背職業人的一般誠信原則和職業操守,且涉嫌犯罪。本文將對「老鼠倉」行為進行概述,並著重分析「老鼠倉」行為是如何構成違法和犯罪的。一、「老鼠倉」行為概論「老鼠倉」行為被界定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行為,其區別於其他內幕交易行為的關鍵在於發生了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建倉」的行為,而不是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其他行為。
  • 解讀關於利用賭博機開設賭場案司法解釋:把握八個問題
    《意見》根據刑法的規定,在2005年「兩高」《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2005年《解釋》)和2010年「兩高」、公安部《關於辦理網絡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2010年《意見》)規定的基礎上,結合司法實踐,進一步明確了辦理利用賭博機開設賭場案件的有關法律適用問題。
  • 證監會:無論公募還是私募「老鼠倉」行為一律嚴厲打擊
    ,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對獨軼借用他人帳戶買賣股票行為處以6萬元罰款。   發言人介紹,上述案件中的私募基金「老鼠倉」案,系深圳市凡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劉曉東、投資經理楊威、交易員李儒柏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並從事相關的交易活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第123條第1款、《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105號)第23條第(5)項規定,證監會依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第123條第1款實施行政處罰。
  • 食品安全犯罪:"危險犯"還是"行為犯"?
    6月17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鄒碧華通報了上海高院制定的《關於貫徹「兩高」司法解釋、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意見》有關情況,以及近年來上海法院審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就在當天,有媒體報導稱,實施四年的我國首部《食品安全法》將啟動修法程序,它已列入國務院法制辦2013年立法計劃。
  • 「向前」破解線索難 「向後」整合司法資源 「向上」爭取上級支持
    「向前」破解線索難 「向後」整合司法資源 「向上」爭取上級支持山東桓臺:構建全鏈條打擊虛假訴訟合力正義網訊(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於碩)「本院依法判決撤銷本案民事判決書,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日前,山東省桓臺縣檢察院針對一起虛假訴訟案提出的再審檢察建議被法院採納。
  • 兩高一部出手界定「碰瓷」行為:顫抖吧 「碰瓷」的人
    來源:央視原標題:剛剛,「兩高一部」出手!顫抖吧 「碰瓷」的人!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性質惡劣、手法也隱蔽多樣。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兩高一部聯合懲治「碰瓷」違法犯罪《指導意見》既規定了通過「碰瓷」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等常見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又明確了實施「碰瓷」所衍生犯罪行為的定性處理。
  • 「解」,檢察聽證的關鍵詞|辦案與聽證
    檢察聽證是一項涉及檢察各項職能,影響及於內外而意義深遠的工作,是化解社會矛盾、落實司法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舉措。檢察官作為聽證會的組織者和案件承辦人,對聽證活動的質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部分檢察官對於傳統辦案模式駕輕就熟,但對於組織公開聽證,將辦案置於第三方評議和社會公眾監督存在畏難情緒,把握聽證會的節奏和駕馭能力不足,亟須提升聽證工作能力。
  • 從基金公司老鼠倉想到的
    基金公司老鼠倉確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特別是在上個世紀那是很普遍的。2000年以前,很少有人討論老鼠倉,因為如人們時常調侃的那樣,幾乎所有的基金經理都在做老鼠倉。那正是我們所熟知的 「基金黑幕」時代。直到2009年2月28日,在證監會及司法部門的共同推動下,《刑法修正案(七)》出臺,將「老鼠倉」規定為刑事犯罪。
  • 上海偵破億元「老鼠倉」案 嫌疑人潛逃境外被勸回
    上海偵破億元「老鼠倉」案 嫌疑人潛逃境外被勸回 原標題:   新華社上海9月21日專電(記者朱翃)記者21日從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獲悉,警方近日根據證監會移交線索,偵破一起利用證券帳戶開設「老鼠倉」牟利案件,交易金額高達1.2億元。
  • 吳曉求:「三管齊下」打擊「老鼠倉」
    「我國對公募的信任度低於私募,因為『老鼠倉』過多。打擊『老鼠倉』需『三管齊下』,一是大數據發現,二是形成規則之制,三是處罰。」 10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期間接受中國財富客戶端專訪時表示。
  • 上海警方破獲「老鼠倉」案:交易金額過億,某險企高管被勸返
    上海警方表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實質,是經紀人對客戶不忠的「食價」行為,故被俗稱為「老鼠倉」。此類行為違背了特定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誠信原則,同時損害了公司和行業的利益,對市場參與者造成了危害,極大影響公眾信任。公安機關將同監管部門一起繼續加大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整肅力度。
  • 一種極度危險的老鼠倉出貨行為
    一個股票如果有主力機構在操盤,股價的必然受其操作行為的影響。影響程度看主力的控盤度以及操縱的嚴重性。理論上控盤度越高操縱就會越明顯。當某主力控盤個股流通盤達到30%或以上,該股的表現在主力活動期間將嚴重受其影響,這包括該股的漲,跌,橫盤三種狀態。  主力高控盤個股在莊家出貨棄莊狀態下風險巨大非常危險。
  • 協助警方破獲售賣人氣外掛案 鬥魚:堅決打擊造假行為
    原標題:協助警方破獲售賣人氣外掛案 鬥魚:堅決打擊造假行為   自網際網路誕生以來,網絡造假的事情屢見不鮮,很多人利用不法手段從中獲利,這給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