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無憂行動】金鯧魚因小瓜蟲連年受創,治療手段無效,用它提前防控!

2020-11-25 騰訊網

海水小瓜蟲學名叫刺激隱核蟲,在海水魚養殖生產中,每年的4月~10月感染養殖魚類最為頻繁,會給漁業生產造成一定的損失。一般來說,當海水養殖水體有機質豐富,而水體溶氧不足時,特別是在連續低氣壓陰雨天,溶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魚體極易感染上小瓜蟲病。

小瓜蟲有明顯的季節性,與水溫變化密切相關,一般而言,在水溫在30度以上時,小瓜蟲大量繁殖的可能性不大,但導致小瓜蟲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不是溫度,而是養殖密度,漁排越多,放養量越多,小瓜蟲爆發的機率越大,並能突破溫度限制。

小瓜蟲主要侵害金鯧魚的皮膚和鰓部。當金鯧魚被感染小瓜蟲後,食欲不振(減料),粘液增多(特別是鰓部),狂遊,體表散布針狀的小白點(俗稱的白點蟲病),魚體逐漸消瘦,體色也從黃色光滑的表皮轉變成灰黑白色粗糙的表皮。最後魚因為鰓部粘液大多,阻止呼吸作用而導致缺氧死亡,又或者由於感染導致魚體創傷,繼而感染細菌,誘發爛身、出血等細菌性疾病而死亡。絕大多數殺蟲藥不能滅殺小瓜蟲,如果用藥不當,在藥物的刺激下,小瓜蟲繁殖得更快更多。小瓜蟲在體表形成一層堅硬的外層,很少有藥物級穿透這個超級保護層;另外,小瓜蟲還會刺激魚體分泌大量粘液,這些粘液本意是保護魚體本身,但也起到保護小瓜蟲的作用——粘液嚴密地包裹了小瓜蟲,形成另一層保護膜,藥物往往先行拒絕在外面。

傳統意義上的殺蟲劑,在池塘養殖施放時,濃度往往達不到殺死小瓜蟲的濃度,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濃度太高,蟲死了,可是魚也死了。常規的濃度不但殺不死小瓜蟲,反而刺激了小瓜蟲,在受到藥物刺激的作用下,小瓜蟲往往提前繁殖,形成更大規模的小瓜蟲病害。

對此,我們可以採取內服樂暢桉樹精油,從內到外,以驅代殺,安全無毒的預防小瓜蟲等寄生蟲。樂暢桉樹精油中多種成分都具有良好的驅蟲作用,而且各種成分協同發揮作用,比單一成分驅蟲效果更好、更快。樂暢不僅可以很好的驅除金鯧魚的小瓜蟲,像車輪蟲、錨頭鰠等養殖中常見的寄生蟲都可以很好的驅除,一品多效,還可以抗菌消炎,當寄生蟲感染魚體後,會造成傷口繼發細菌感染,使用樂暢驅蟲的同時還能抑制傷口繼發細菌感染,處理寄生蟲更高效。

文章來源龍昌動保,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湛江流沙港再度受創:軍曹魚紅魚鮸魚大面積死亡,金鯧魚籃子魚危在...
    湛江流沙港再度受創:軍曹魚紅魚鮸魚大面積死亡,金鯧魚籃子魚危在旦夕2016-10-10 20: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3483 次 我要評論
  • 黃顙魚小瓜蟲病治療起來不再是難題,用它?
    隨著黃顙魚養殖的病害頻發,寄生蟲病已嚴重危害黃顙魚的生長,尤其是小瓜蟲和車輪蟲,其中小瓜蟲正在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瓶頸。小瓜蟲主要爆發於冬季和春季低水溫期,病情嚴重時,全身布滿小白點,體表覆蓋了一層白色薄膜,好像身上撒了一層鹽的結晶,且粗糙不平,鏡檢會發現鰓部和皮膚有大量粘液,可見大量小瓜蟲,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 高溫下的金鯧魚危機四伏,警惕預防「小瓜蟲」
    高溫下的金鯧魚危機四伏,警惕預防「小瓜蟲」2020-08-12 09: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6431 次 我要評論 據了解,其內港潮位偏低,海水流速緩慢,造成金鯧魚出現吃料減慢現象。湛江太平越冬金鯧魚估計還有10-20萬斤,規格主要在1.5-2.3斤左右。近期頻繁的極端天氣造成養殖海區溫度和水質變化,加上養殖密度過高,出現腸炎的現象,先有零星死魚,然後到十幾條。養殖戶直呼:太可惜啦!
  • 養100萬條金鯧魚賺了170萬元?!
    陳老闆與工人一起投苗  搞養殖,不用看別人臉色,我很喜歡  水產前沿:請問陳老闆,你是什麼時候開始養殖金鯧魚,為什麼要選擇養它?  陳老闆:2016年開始養殖金鯧魚,到今年已有5個年頭,之前過打工、承包建築工程等。因看到網箱養殖金鯧魚在家鄉蓬勃發展,很多人都發財致富了,於是就萌生棄建築搞養殖的念頭。
  • 小瓜蟲病防控新局面:傳統中醫藥學理論之根發出的魚病防控新苗
    在病害防控領域,已經走到了需要反思指導思想的境地。我們應該有信心堅信:中國特色的水產養殖,必然由中國人自己找到有中國特色的病害防控之路。你我都可能成為其中一員。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彭開松教授從事水產藥物藥理學和病理學研究多年,在中醫藥防治魚病方面有著獨到見解,並成功運用「中藥內服預防」方法打破以往「外用潑灑」治療小瓜蟲病的模式。
  • 金鯧魚刺激隱核蟲,海水小瓜蟲,需要預防!
    金鯧魚刺激隱核蟲,海水小瓜蟲,需要預防!出處:德諾DN 作者:店小二 水產養殖網 2017-09-14 23:20:00 金鯧魚刺激隱核蟲,又稱海水小瓜蟲,應該是沿海金鯧魚養殖,以及各大海水養殖魚類的一個重大疾病
  • 及時安全有效防控,解決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問題!
    春天來了,氣溫和水溫不斷上升,各種病原生物活動加強,在黃顙魚養殖過程中,容易感染的小瓜蟲病,也是這幾年一直困擾各位養殖朋友的難題。黃顙魚在感染小瓜蟲後,我們常常採取各種治療措施,然而,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收效甚微。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情況?要如何進行寄生蟲的防治?
  • 學會這幾種方法,尤其是最後一種,黃顙魚小瓜蟲將不再是煩惱!
    過去曾用硝酸亞汞或醋酸亞汞作為特效藥,但這些含汞製劑已經被國家列為禁用漁藥,所以治療小瓜蟲病現在沒有特效藥。不過雖說是沒有特效藥,但人們也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來治療小瓜蟲病。 小瓜蟲對黃顙魚危害很大,蟲體能快速致死病魚,所以要控制該病,必須提前預防,才能減少損失。
  • 小瓜蟲病的病原症狀診斷流行規律及防治方法
    它依靠前端的鑽孔齒,不斷的鑽動,幼蟲就可以鑽入魚的皮膚或鰓中寄生,而魚因此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性物質將幼蟲包圍,形成肉眼可見的白色小囊泡。但被包圍在小囊泡中的幼蟲照樣可以利用魚的組織細胞作為營養,進一步發育成蟲。它長大為成蟲後,往往破囊而出,漂落於水體中。成蟲在水體中遊泳一段時間後就靜止下來,停在水池中其它物體上,然後蟲體本身分泌一層膠質膜包圍著蟲體,形成泡囊。
  • 很多黃顙魚朋友每年因為小瓜蟲損失嚴重,那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
    黃顙魚因其營養價值較高,具備較高經濟價值及市場潛力,養殖區域遍布全國各地。但由於黃顙魚自身屬於無鱗魚,沒有鱗片保護魚體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蝕和養殖過程中管理疏漏、養殖密度增大等原因而導致黃顙魚病害時常發生, 給養殖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小瓜蟲病更是令養殖戶們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鯧鯿魚」為何如此便宜 詳解金鯧魚和鯧魚的不同
    金鯧魚便宜,因為愛吃長得快  金鯧魚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雜食偏肉食性動物,給什麼吃什麼,要是帶葷腥的更好,非常好養。正因如此,個頭長得也快,半年能長一斤重。而且不停地餵它還可以不停地吃,一般一天餵兩次,養殖戶們為了讓它長個子,投餵次數會增加到一天三四次、甚至五次都沒關係。
  • 斑鱧小瓜蟲病治療有妙招,看看我們如何防治?
    就水產養殖疾病而言:寄生蟲病發生的比重高達25.5%[1],除常見的車輪蟲、斜管蟲、孢子蟲等寄生蟲病外,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nbspfouquet)病也是魚苗養殖中經常遭遇的寄生蟲病。
  • 小瓜蟲病無藥根治 只有預防和輔助治療
    &nbsp&nbsp&nbsp  自4月下旬開始,當地出現的小瓜蟲已經給鯰魚苗種造成了嚴重損失。據趙飛分析,這主要與當地養殖環境和氣候特點有關。上海水產大學楊先樂教授也表示,按照現行的國標漁藥,小瓜蟲暫時沒有好的治療藥物,只能從預防和輔助治療入手。
  • 雜交黃顙魚小瓜蟲病防治方法
    近期,有客戶反映,養的雜交黃顙魚爆發了多起小瓜蟲病疫情,雜交黃顙魚對水溫也是比較敏感。然而,在採取了治療措施之後,治療效果卻因施藥時的天氣氣溫變化出現了較大差異,這種差異是由小瓜蟲繁殖周期的特性導致的。爆發條件    小瓜蟲在水溫15~25℃易發,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不耐低溫10℃以下自動死亡,個別30℃也有發生。
  • 為啥雜交黃顙魚感染小瓜蟲會死亡量較大?
    近期,有客戶反映,養的雜交黃顙魚爆發了多起小瓜蟲病疫情,雜交黃顙魚對水溫也是比較敏感。然而,在採取了治療措施之後,治療效果卻因施藥時的天氣氣溫變化出現了較大差異,這種差異是由小瓜蟲繁殖周期的特性導致的。爆發條件  小瓜蟲在水溫15~25℃易發,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不耐低溫10℃以下自動死亡,個別30℃也有發生。
  • 水產養殖貼士:黑鯛感染海水小瓜蟲的診治技術
    &nbsp&nbsp 2009年5月底,浙江舟山一養殖戶養殖黑鯛感染海水小瓜蟲病,我們用一周左右時間控制住該疾病的進一步惡化,並治癒了大部分存塘黑鯛,現將治療方法與體會介紹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 石斑魚受車輪蟲侵襲嚴重,做好防控工作不用怕!
    但是在石斑魚的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寄生蟲病如小瓜蟲、指環蟲、車輪蟲等,今天莫愁給大家講解一下該如何應對石斑魚車輪蟲。車輪蟲是用附著盤附著在魚的鰓絲或皮膚上,並來回滑動,有時離開宿主在水中自由遊泳。遊泳時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車輪一樣轉動,車輪蟲一般寄生在石斑魚的體表和鰓部感染引起的,少量時對魚體並無不良影響,亦無特殊症狀,一旦大量寄生石斑魚會出現食慾下降或不攝食的情況,群遊於池邊或網箱邊,鰓組織潮紅、黏液增生,鰓絲髮白腐爛,出現呼吸困難、浮頭等症狀,最後在池邊或網箱邊漫遊最後死亡。
  • 小瓜蟲感染魚體的症狀及防治方法
    感染216~240小時肉眼可見魚體表有小白點了,從頭到尾鰭均有,而且白點越來越大,在深色背景環境下,鰭條上的白點特別明顯,病魚精神不振,遊動緩慢,躲在水族箱的角落不太活動,用手觸摸魚時,由於魚體極力擺動,有小瓜蟲從魚身上掉下來。生產實踐上所說的「白點病」的白點是指魚體上發育成很大個體的小瓜蟲成蟲。小瓜蟲一般喜歡寄生在運動器官,如胸鰭、尾鰭、鰓上。胸鰭上寄生的蟲體密度最大,往往最先發現有「白點」。
  • 又是小瓜蟲,石斑魚遭殃了,傳統殺蟲藥越殺越多,如何安全用藥
    近期不少養殖朋友反映下了幾天的雨,突然有晴天養殖池塘有檢測出小瓜蟲的情況,而且逐漸增多,小瓜蟲是一種比較難搞的寄生蟲,一般水溫在25℃以下很容易爆發。大家都知道小瓜蟲是沒有什麼特效藥治療的,絕大數藥物是不能治療小瓜蟲的,因為小瓜蟲會在體外形成一層堅硬的外殼,很少有藥物能穿透這層保護層,而且在用藥不當的情況下,藥物刺激會使小瓜蟲繁殖的更多更快。而且傳統意義上的殺蟲劑,在養殖池塘施放的時候,濃度往往達不到殺死小瓜蟲的效果,如果加大濃度反而因為過高的濃度殺死一些小瓜蟲,但是魚也被殺死了。那不殺蟲又該怎麼辦呢?
  • 又是因為小瓜蟲,石斑魚遭殃了,傳統殺蟲藥越殺越多值得深思!
    近期不少養殖朋友反映下了幾天的雨,突然有晴天養殖池塘有檢測出小瓜蟲的情況,而且逐漸增多,小瓜蟲是一種比較難搞的寄生蟲,一般水溫在25℃以下很容易爆發。小瓜蟲病也是石斑魚養殖中危害嚴重的一種寄生蟲病,感染小瓜蟲後不能覓食,加之繼發細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魚死亡,其死亡率可達60%~70%,甚至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