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工作時,她是鄞州人民醫院裡一名普通的電梯禮儀工;業餘時間裡,她則是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摺紙達人。任玉梅,1968年5月出生於鄞州五鄉。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打過工、創過業,最終她在摺紙的世界裡找到了樂趣。20年來,她幾乎把全部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摺紙上。今年5月,經侄女推薦,她參加了鄞州區婦聯主辦的區首屆女紅節,她的紙藝作品首次亮相就牢牢地吸引了觀眾和評委的目光,獲得了銀獎。
□記者 陳愛紅
文/攝
偶遇摺紙藝人學手藝
1997年暑假快結束的時候,任玉梅帶著剛上小學的女兒佩佩到海曙區城隍廟國泰街買衣服。在國泰街的小巷裡,她和女兒被一個擺滿了紙藝的小攤位吸引住了,攤位上紙做的小天鵝和遊龍惟妙惟肖,女兒拿著其中一對小天鵝看了許久,最終還是懂事地放了手。攤主是一位年近六旬的阿姨,她一邊用上海話柔聲招呼顧客,一邊手不停歇現折現賣。
回家後,任玉梅的腦海裡還浮現著天鵝S形的長頸和美麗的翅膀。那時任玉梅正在一家單位食堂上班,中飯後的時光比較空閒,她想在空閒的時間裡學著摺紙。第二天,她就跑到了那位上海阿姨的攤位附近,想偷偷看看天鵝到底是怎麼折出來的,沒想到上海阿姨那天下午都在用紙條折三角插。任玉梅只好走上前去與她聊天,那位上海阿姨姓蔡,年輕時跟人學過摺紙,年紀大了就擺個小攤消磨時光。看到任玉梅有興趣,她也樂意有個伴幫她做摺紙。蔡阿姨說,每個紙做的小動物都是由三角插組合而成的,一對小天鵝,至少需要800個三角插。她不停地折,然後把它們一個個插好,變換出不同的動植物造型。連續近半個月裡,任玉梅每天下午都去幫蔡阿姨折三角插,有了足夠的三角插後,蔡阿姨就可以做小天鵝了。
任玉梅給自己定了個目標,爭取在教師節前折一對小天鵝作為禮物送給女兒的老師。為了折好小天鵝,任玉梅不僅白天請教蔡阿姨,還買了蔡阿姨的一隻小天鵝做樣品,晚上在家裡模仿著做。拆了做做了拆,反反覆覆做了近一個星期,任玉梅做的小天鵝終於有模有樣了。
教師節那天,任玉梅去接女兒,順便將自己折的小天鵝帶到學校,送給了女兒的班主任錢老師。得知這對紙天鵝是任玉梅親手摺出來的,辦公室裡的老師們都說:「佩佩媽媽的手真巧!以後可以折了拿去市場上賣了。」老師們的稱讚激勵了任玉梅,她沒想到除了自己,還有這麼多人喜歡這小小的摺紙藝術,她決定繼續折下去,折更多有趣的東西出來。
在位於鄞州區黃鸝新村的任玉梅家裡,有一間四五平方米的摺紙工作室,臨窗的小桌子上擺滿了折好的各種顏色的三角插(一種紙折成的半成品),另一張靠牆的小桌子上擺放著用這些三角插組合成的龍、天鵝和筆筒等紙藝作品。身著盤扣衫的任玉梅和記者交談時,手也沒閒著,一段段裁好的白色包裝紙片在她的手裡左折右翻後變成了美麗的樣子……20年來,任玉梅用普通的包裝紙變出了繽紛的紙藝世界,她的故事鮮為人知。
摺紙是體力活也是腦力活
任玉梅的摺紙作品,尺寸最小的要200多個三角插,尺寸最大的要3000多個三角插。每一個三角插都是任玉梅見縫插針地利用空餘時間折出來的。起初,任玉梅一分鐘只能折一個三角插。後來,為了更好地利用時間,她將包裝紙裁成統一規格的大小,隨身帶著,坐公交車時折幾個三角插,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也掏出來折幾個,出去旅遊歇腳的時候也折上幾個。現在,她十秒鐘就能折好一個三角插。折好的三角插,一盒盒裝起來放在家裡,吃過晚飯做完家務後,她就在小桌子前坐下來,把三角插組合成不同的動植物造型。
蔡阿姨教的造型有限,任玉梅就自己在家裡琢磨。為了折出層次感來,任玉梅選取了寬度不同的包裝紙,折出不同大小的三角插,天鵝的身體部位使用的三角插和嘴巴處使用的三角插不僅顏色不同,在大小上也不同;蔡阿姨的天鵝翅膀基本上是與身體垂直向上的,任玉梅發現如果將翅膀平展開,天鵝的造型就有了動感,於是她考慮調整三角插的排列順序達到想要的效果;蔡阿姨的龍沒有龍爪,任玉梅用比龍身三角插小一點的三角插折出了龍爪,讓龍看上去更威猛一些;蔡阿姨的筆筒是素色的圓筒形,任玉梅用不同的色彩讓筆筒上出現了吉祥的圖案……為了折出更多的紙藝造型,任玉梅還到書店買了相關的摺紙類書籍,借鑑國內同行的經驗。
任玉梅說,這些在原有基礎上的模仿與變化不算太難,最難的是要自己琢磨出新的造型來。沒有照相機和電腦時,任玉梅就留意在生活中找原型。為了折出孔雀,她在帶女兒去動物園的時候專門在孔雀旁邊觀察了半天。為了折出逼真的花朵來,她仔細觀察小區裡的花朵,用鉛筆畫出花樣來,再照著折。她還喜歡收集有各種圖案的紙片,從中尋找創新的元素。有一次,她在地上看到一張糖紙上的菠蘿畫得很漂亮,就撿了回家,晚上她用黃色和綠色兩種顏色的三角插組合出了一隻紙菠蘿。有時候,她琢磨做一個新造型,在半夜裡醒來突然有了靈感,就馬上起床去折。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特別有靈感,她自創的紙藝造型很多是在深夜折出來的。而現在,她的手機裡存了一個寶塔不同側面的照片,她正在醞釀一個新的紙寶塔造型。
摺紙不僅愉悅了自己,也快樂了他人。朋友的生日,她送上一束紙玫瑰;鄰家的孩子開學了,送上一個紙筆筒。當收到禮物的人發出由衷的讚嘆時,任玉梅也收穫了滿滿的喜悅和自豪。
願與更多人分享摺紙的樂趣
任玉梅說,摺紙的樂趣在於分享。在參加女紅節前,她的摺紙樂趣只在親朋好友間分享,而參加了女紅節後,她要在更大範圍內分享摺紙的樂趣。現在,她加入了鄞州「寸草心」工作室,結識了一群心靈手巧的姐妹,可以相互交流學習彼此的技藝。她還學會了使用微信,將自己的紙藝作品發到網絡上與更多的人分享。下一步,她還希望有人能幫她把摺紙的過程做成小視頻,放在網上讓喜歡摺紙的人也跟著學。
在醫院裡見到了太多的生老病死,任玉梅最心疼的是醫院七樓的一群患白血病的小朋友,她說這些孩子就像「剛剛出土就遇到了暴風雨打擊的秧苗」,她有一個心願,要為這些患白血病的孩子們組織一場摺紙愛心義賣活動。她從義烏小商品市場一次性買回了大量包裝紙,她不僅用三角插折出了蝴蝶、海星、金魚等作品,還嘗試用新的方法製作紙花,她在兩分鐘內就可以折出一朵紙玫瑰。她爭取在退休前把義賣的作品準備好,家人都很支持她的想法,這段時間她過得忙碌而充實。
明年5月,任玉梅就要退休了,她說退休後她會更忙,她要做更多的公益活動。到時她不僅會到「寸草心」工作室去教大家摺紙,如果有社區或學校需要,她也願意去傳授摺紙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