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16 寧波晚報
  昨天,小選手在比賽中。 記者 胡龍召 攝

  □記者 戴斌 通訊員 胡君

  

  經過兩天角逐,2015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精英賽寧波站於昨天落下帷幕。本次比賽共吸引11支代表隊241名小選手參加,其中6支代表隊來自寧波。比賽設短式網球、過渡網球和標準網球三個項目,最終寧波選手包攬了全部單、雙打冠軍:短網,單打孫沁瑤,雙打孫沁瑤/屠頌雯;過渡網球,單打李翔,雙打吳嘉寧/汪晗;標準網球,男單徐偉濤,女單竺捷,男雙周溢霖/江鎧言,女雙羅心若和陳啟寧。

  少兒網球建立排名體系

  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成立於今年2月10日,建立該聯盟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整合國內青少年網球發展資源,促進我國青少年網球發展的組織建設,擴大網球人口,奠定人才基礎,實現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賽事方面探索建立「利用周末假期,遍及大江南北;降低參賽成本,減少學生請假;激發網球興趣,適合社會需要;集短式網球、過渡網球、網球為一體」的聯盟積分排名賽事體系。

  與以往國內其他青少年賽事不同,聯盟積分賽分地區賽、精英賽和總決賽三個級別,填補了國內低齡網球運動的賽事空白。三級賽制模擬職業賽事制度,為小選手提供了更多比賽機會。本次寧波站賽選手年齡為4-12歲,絕大部分是小學生但球齡已有三四年。羅心若、李雨婷、陳啟寧、羅嵐這次代表寧波小球訓練中心隊參賽,她們分別來自廣濟中心小學、江北第二實驗小學、華泰小學,卻在賽場邊形影不離。「練網球認識了不同學校的好多人。」羅心若告訴記者,她們每天放學後都會到市小球中心網球場練球。

  羅心若、李雨婷、陳啟寧、羅嵐在場下是朋友,但比賽中經常是對手,今年的市運會上就代表各自所在的區隊,其中羅心若和陳啟寧在女單決賽中相遇,最後羅心若拿到冠軍。「以前輸球就哭,現在我不會了。」陳啟寧說。「我從來沒哭過。我媽媽每次比我還緊張,每次我輸球她比我還難過……」李雨婷說。這些孩子覺得訓練和比賽都很快樂,不過問她們是不是想當職業網球選手,她們說「不是想當就能當的」。

  小將參賽注重規矩禮儀

  說起訓練,小選手們一致認為「夏天曬死,冬天凍死」,可是因為喜歡都堅持了下來。羅心若說:「我是以前看到別人打網球,自己想學的。現在每天在學校下課就趕緊做作業,然後參加訓練,有時候晚上還要看大滿貫賽電視直播。」她們幾個人最喜歡的球星是莎拉波娃,理由是她球打得好,人長得漂亮,衣服也穿得好看。

  其中羅心若今年國慶期間還前往北京接觸到了中國網球名將鄭潔,參加了「鄭潔杯」青少年賽並且贏回一把球拍。「要通過選拔賽才能去北京打『鄭潔杯』決賽,在上海選拔時我是10歲組女子第一名。」羅心若說。而上月鄞州國際網球賽,她們也都去看了決賽,陳啟寧和羅嵐印象最深的是:「雙打決賽上看到運動員打得冒火摔拍子了,不過我們參加比賽時如果摔拍子要被扣分的,我們比賽有很多禮儀規矩要遵守。」據了解,當前各類青少年賽事規程中一般都有禮儀方面的規定,諸如不能染髮、刺青,比賽中說髒話等也會受警告處罰。

相關焦點

  • 寧波大學男籃 創造歷史!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供圖    昨天,在福建泉州進行的第22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一級聯賽全國賽男子組八強戰爆出冷門,寧波大學隊96:86力克「三冠王」北京大學隊,隊史首次挺進CUBA四強。    賽後,寧波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寧大男籃前主教練任峰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2009年第一次帶隊徵戰CUBA,已過去十多年了,一步步走來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我們有很多次可以衝擊前四,但都失之交臂。這一次我的學生江慈擔任主教練,把比賽拿了下來,我非常非常開心!寧大男籃的精神,責任、寬容、奉獻,不管在訓練還是比賽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打造寧波的體育名片。」
  • 一顆「螺絲釘」的溫度與光芒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他實際上很了不起: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前夕,獲得2020年度「最美寧波人」提名獎、2020年度「最美浙警」兩項榮譽。    他叫陸明光,是寧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民警,榮譽的背後是他從警35年的不忘初心、默默奉獻:他專注本職,是將道路交通管理「寧波經驗」推向全國的宣傳能手;他筆耕不輟,是業餘創作出版300餘萬字公安文學作品的高產作家;他投身公益,是10年資助白化病孤女的熱心志願者。
  • 海洋世界回應「白鯨咬人」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謝舒奕) 昨晚9點半,寧波海洋世界在官方微信發文闢謠,並曬出當事人回應「寧波海洋世界白鯨咬破潛水員衣服」事件的聲明。    推文內容顯示,「近日,網上流傳『寧波海洋世界白鯨咬破潛水員衣服及襲擊潛水員視頻』等信息,獲悉後,我公司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核查。經查,該視頻信息實屬謠言,景區並未發生流傳事件。」
  • 田徑賽場期待 「小謝震業」「小李玲」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田徑也是寧波代表團優勢項目之一,比賽首日我市小將就已披金掛銀:女子17-18歲鐵餅比賽陳佳輝奪冠,男子17-18歲三級跳遠王哲辰奪冠,女子15-16歲100米倪雨洋摘金、王子怡獲銅牌,男子17-18歲100米盛乾東獲得銀牌,女子15-16歲鉛球胡嬌霞名列第二。
  • 馬友友姐姐馬友乘:音樂可以鼓舞人心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周建平 攝    與家鄉父老鄉親見面敘舊,即興演奏樂曲《我愛你中國》,和家鄉的琴童、音樂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接受媒體採訪……昨天,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的胞姐馬友乘博士應邀帶領紐約青少年交響樂團來寧波進行返鄉巡演活動,在首場演出前,馬友乘馬不停蹄地參加了多項活動,她爽朗地回答了家鄉人的各種提問,還分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學琴故事。她說,音樂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 工藝大師出資千萬元收藏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皇家十六人抬轎流入民間    這頂十六人抬轎如今存放在寧海國際會展中心,為寧波中華文化促進會紅妝文化委員會主任李和康收藏。    花轎——很多寧波人都見過,但是初見十六人抬轎,還是令人非常震撼。轎身朱金木雕,金碧輝煌,樓閣層層疊疊,飛簷、廊柱龍鳳呈祥,精緻與豪華無與倫比。
  •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王先生說,最近天氣比較冷,他已經回老家了,可能要春節後才會回寧波。「如果他們有人想要狗,等天氣暖和了,我養大一點再給他們換,退錢是不可能的。」王先生的態度很堅決。    消保委:活體寵物買賣沒有相關標準    據了解,海曙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解,但由於店主只同意換狗或者幫忙飼養,不同意退錢,因此調解沒有結果。
  •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去一年裡,寧波市民愛買哪方面的書。    少兒閱讀類一騎絕塵    「非虛構」類銷量平平    「我們的年度銷售數據按『黨政學習』『學生必讀』『少兒閱讀』『虛構』和『非虛構』等幾個門類來劃分。不考慮工具書與教科書,單從文學領域來看,『少兒閱讀』類書籍在2020年的銷量是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
  • 蝴蝶專家見證幼蟲出生全過程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它是十分珍稀的種類  跟普通螳螂相比,濃裝眼斑螳在寧波野外十分罕見。一直到去年10月,才在我市被首次發現。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個雙休日,林海倫去象山縣牆頭鎮的深山中,在一片花叢中發現一隻奇怪的螳螂正在啃食。這隻螳螂的翅膀上有一個大大的眼斑圖案。「我在寧波的野外轉悠了26年,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奇特的螳螂。」林海倫說。
  • 速度與激情的對決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北侖區汽摩協會成立於2017年,主要由寧波國際賽道領銜的汽摩圈重點企業共同組建而成。現有會員單位8個,累計會員380餘人。會員不僅來自寧波、溫州、上海等長三角城市,更有不少來自廣州、香港、河南等地的優秀車手、資深愛好者。目前有裁判團隊800餘人。
  • 外來資本來寧波「爭搶」寵物醫院 - 東南商報•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寵物醫院市場近來又受到資本追逐。近日,深圳瑞鵬花5500萬元戰略入股寧波佳雯寵物醫院。由此,其旗下寵物醫院一下增加了50餘家。而佳雯也沒閒著,從今年初至今,已陸續將浙江省內16家寵物醫院收入麾下。    目前,中國寵物醫療界已進入「三國」時代,瑞派、瑞鵬、高瓴「三大資本」非常顯眼。
  • 四合村裡的老宅院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 滿是石頭傳說的寧海伍山古村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寧波市區東南面,三門灣畔坦蕩如砥的濱海平原上,有五座海拔不足百米的低山丘陵,自北向南分別叫松岙山、道士巖、三角塘山、下長山、纜頭山,習慣被稱為「伍山」。      伍山村,就坐落於此。它建村在南宋末年,距今有近850年的歷史,為寧海長街東部地區最早的村落,由伍家嶼、松岙、洋嶺、三角塘四個自然村合併組成,全村總戶數650戶,有人口2100餘人。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據悉,各區縣(市)已全部掛牌成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並出臺了「三定」方案,共核定事業編制149名、編外210名;「9+N」線上線下工作平臺均已入駐,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要求,基本做到空間重構、功能重組、資源重整。與此同時,我市134個鎮級矛調中心初步建成,村級平臺建設正在同步推進。
  • 巧手摺出 繽紛世界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 晚清時期用真人骨架當教具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記者昨天從市教育局獲悉,近日寧波教育博物館千餘件展品亮相。在60件珍貴展品中有一件特別展品———有100多年歷史的真人骨架。據介紹,這副骨架在晚清時期就被寧波一所教會學校作為醫學教具在課堂上使用,令觀眾嘖嘖稱奇。  這具真人骨架,淨高157釐米,重6千克。博物館孫國華副館長告訴記者,經考證,這是晚清時期一所教會學校保存下來的人體骨架。
  • 受傷的日本松雀鷹 治癒後昨放飛藍天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現在寧波的環境越來越好,珍稀鳥類也越來越多,協會今年已救助了近30隻列入國家保護動物的鳥類。」施建慶說。記者 邊城雨
  • 「一人一藝」讓晚年生活更幸福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講述人:寧波東海薩克斯樂團張斐斐        老是有人問我,66歲了為什麼還這麼顯年輕,我跟他們講這都是吹薩克斯帶來的好處。我參加東海薩克斯樂團10多年了,每次穿上演出服在舞臺上演奏,一點沒覺得自己老了。
  • 有人在餘姚田頭抓到「黃金蛇」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 陰雨沒有要「喘口氣」的意思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