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孩茜茜吃了不潔瓜果感染鼠傷寒沙門菌,4歲男孩豆豆吃了生海蜇皮感染都柏林沙門菌……昨天,記者從溫州市兒童醫院兒童消化感染科獲悉,夏秋季是兒童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連日來接診的腹瀉患兒增多,其中一些小病患因不潔飲食「中招」了一種名叫「沙門菌」的細菌。醫生提醒,沙門菌並不可怕,家長只要做好預防,還是可防可控的。
茜茜上周吵著要吃西瓜,結果吃完的當晚突然發燒拉肚子,原來她吃的是前一天吃剩的用保鮮膜包好存在冰箱裡的西瓜。茜茜媽媽夏女士給孩子吃了兩天止瀉退燒藥,非但沒止瀉,還出現精神疲軟且便血。夏女士趕緊帶孩子到市兒童醫院就診,醫生建議住院治療。通過大便化驗,醫生發現茜茜感染了「鼠傷寒沙門菌」。入院治療多日,茜茜的病情得到了緩解,並於前天痊癒出院。
在市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病房裡,住著好幾名跟茜茜病情相似的小患者,這些孩子年齡在4個月到4歲,其中好幾位小病患有不潔飲食史,有食用生海蜇的,有食用冰鎮過夜西瓜的,有食用不新鮮的螃蟹的。
「這群孩子『中招』的是一種名叫『沙門菌』的細菌。」市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生紀菲菲介紹,嬰幼兒是細菌性腸炎的易感人群。當嬰幼兒感染沙門菌後,經過6至72小時的潛伏期便開始發病,中度發熱並伴有腹瀉、嘔吐,每日腹瀉數次至數十次不等。病程1周—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