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英語:細胞生物學名詞解釋

2020-12-04 新東方網

  1. 細胞(cell)

  細胞是由膜包圍著含有細胞核(或擬核)的原生質所組成, 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也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通過分裂而增殖,是生物體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基礎。細胞或是獨立的作為生命單位, 或是多個細胞組成細胞群體或組織、或器官和機體;細胞還能夠進行分裂和繁殖;細胞是遺傳的基本單位,並具有遺傳的全能性。

  2. 細胞質(cell plasma)

  是細胞內除核以外的原生質, 即細胞中細胞核以外和細胞膜以內的原生質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狀的胞質溶膠及懸浮於其中的細胞器。

  3. 原生質(protoplasm)

  生活細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質, 包括細胞核和細胞質。

  4. 原生質體(potoplast)

  脫去細胞壁的細胞叫原生質體, 是一生物工程學的概念。如植物細胞和細菌(或其它有細胞壁的細胞)通過酶解使細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質膜的原生質球狀體。動物細胞就相當於原生質體。

  5. 細胞生物學(cell biology)

  細胞生物學是以細胞為研究對象, 從細胞的整體水平、亞顯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個層次,以動態的觀點, 研究細胞和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的生活史和各種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細胞生物學是現代生命科學的前沿分支學科之一,主要是從細胞的不同結構層次來研究細胞的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從生命結構層次看,細胞生物學位於分子生物學與發育生物學之間,同它們相互銜接,互相滲透。

  6. 細胞學說(cell theory)

  細胞學說是1838~1839年間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較完善。它是關於生物有機體組成的學說,主要內容有:

  ① 細胞是有機體, 一切動植物都是由單細胞發育而來, 即生物是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組成;

  ② 所有細胞在結構和組成上基本相似;

  ③ 新細胞是由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

  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為其細胞機能失常。

  7. 原生質理論(protoplasm theory)

  1861年由舒爾策(Max Schultze)提出, 認為有機體的組織單位是一小團原生質,這種物質在一般有機體中是相似的,並把細胞明確地定義為:「細胞是具有細胞核和細胞膜的活物質」。1880年 Hanstain將細胞概念演變成由細胞膜包圍著的原生質, 分化為細胞核和細胞質。

  8. 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

  遺傳學和細胞學結合建立了細胞遺傳學,主要是從細胞學的角度, 特別是從染色體的結構和功能, 以及染色體和其他細胞器的關係來研究遺傳現象, 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機制。

  9. 細胞生理學(cytophysiology)

  細胞學同生理學結合建立了細胞生理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細胞從周圍環境中攝取營養的能力、代謝功能、能量的獲取、生長、發育與繁殖機理, 以及細胞受環境的影響而產生適應性和運動性的活動。細胞的離體培養技術對細胞生理學的研究具有巨大貢獻。

  10.細胞化學(cytochemistry)

  細胞學和化學的結合產生了細胞化學,主要是研究細胞結構的化學組成及化學分子的定位、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如1943年克勞德(Claude)用高速離心法從細胞勻漿液中分離線粒體,然後研究它的化學組成和生理功能並得出結論: 線粒體是細胞氧化中心。1924年Feulgen發明的DNA的特殊染色方法——Feulgen反應開創了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1. 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現象的科學。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質)的結 構、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來闡明各種生命現象的本質。研究內容包括各種生命過程如光合作用、發育的分子機制、神經活動的機理、癌的發生等。

  12. 分子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以細胞為對象, 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細胞生命活動的分子機制, 即研究細胞器、生物大分子與生命活動之間的變化發展過程, 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13. 支原體(mycoplasma)

  又稱黴形體,是最簡單的原核細胞,支原體的大小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直徑為0.1~0.3 um, 約為細菌的十分之一, 能夠通過濾菌器。支原體形態多變,有圓形、絲狀或梨形,光鏡下難以看清其結構。支原體具有細胞膜,但沒有細胞壁。它有一環狀雙螺旋DNA,沒有類似細菌的核區(擬核), 能指導合成700多種蛋白質。支原體細胞中惟一可見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每個細胞中約有800~1500個。支原體可以在培養基上培養,也能在寄主細胞中繁殖。

  支原體沒有鞭毛,無活動能力,可以通過分裂法繁殖,也有進行出芽增殖的。

  14. 結構域(domain)∶

  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異結構和獨立功能的區域,特別指蛋白質中這樣的區域。在球形蛋白中,結構域具有自己特定的四級結構,其功能部依賴於蛋白質分子中的其餘部分,但是同一種蛋白質中不同結構域間常可通過不具二級結構的短序列連接起來。蛋白質分子中不同的結構域常由基因的不同外顯子所編碼。

  15. 模板組裝(template assembly)

  由模板指導,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合成新的、與模板完全相同的分子。這是細胞內一種極其重要的組裝方式, DNA和RNA的分子組裝就屬於此類。

  16. 酶效應組裝(enzymatic assembly)

  相同的單體分子在不同的酶系作用下, 生成不同的產物。如以葡萄糖為原料既可合成纖維素,也可合成澱粉,就看進入那條酶促反應途徑。

  17. 自體組裝(self assembly)

  生物大分子藉助本身的力量自行裝配成高級結構,現代的概念應理解為不需要模板和酶系的催化, 以別於模板組裝和酶效應組裝。其實,這種組裝也需要一種稱為分子伴侶的蛋白介導, 如核小體的組裝就需要核質素的介導。

  18. 引發體(primosome)

  是蛋白複合體, 主要成份是引物酶和DNA解旋酶,是在合成用於DNA複製的RNA引物時裝配的。引發體與DNA結合後隨即由引物酶合成RNA引物。

  19. 剪接體(splicesome)

  進行hnRNA剪接時形成的多組分複合物, 主要是有小分子的核RNA和蛋白質組成。

  20 原核細胞(prokaryotic cell)

  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這類細胞主要特徵是沒有明顯可見的細胞核, 同時也沒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擬核,進化地位較低。

  21. 古細菌(archaebacteria)

  一類特殊細菌,在系統發育上既不屬真核生物,也不屬原核生物。它們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徵(如無細胞核及細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徵(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質的合成,核糖體對氯黴素不敏感),還具有它們獨有的一些特徵(如細胞壁的組成,膜脂質的類型)。因之有人認為古細菌代表由一共同祖先傳來的第三界生物(古細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們包括酸性嗜熱菌,極端嗜鹽菌及甲烷微生物。可能代表了活細胞的某些最早期的形式。

  22. 真細菌(Bacteria, eubacteria)

  除古細菌以外的所有細菌均稱為真細菌。最初用於表示「真」細菌的名詞主要是為了與其他細菌相區別。

  23. 中膜體(mesosome)

  中膜體又稱間體或質膜體, 是細菌細胞質膜向細胞質內陷折皺形成的。每個細胞有一個或數個中膜體,其中含有細胞色素和琥珀酸脫氫酶, 為細胞提供呼吸酶, 具有類似線粒體的作用, 故又稱為擬線粒體。

  24. 真核細胞(eucaryotic cell)

  構成真核生物的細胞稱為真核細胞,具有典型的細胞結構, 有明顯的細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質; 遺傳信息量大,並且有特化的膜相結構。真核細胞的種類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單細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動物和一些藻類細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細胞生物(一切動植物)的細胞。

  25. 生物膜結構體系(biomembrane system)

  細胞內具有膜包被結構的總稱, 包括細胞質膜、核膜、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線粒體和葉綠體等。

  膜結構體系的基本作用是為細胞提供保護。質膜將整個細胞的生命活動保護起來,並進行選擇性的物質交換;核膜將遺傳物質保護起來,使細胞核的活動更加有效;線粒體和葉綠體的膜將細胞的能量發生同其它的生化反應隔離開來,更好地進行能量轉換。

  膜結構體系為細胞提供較多的質膜表面,使細胞內部結構區室化。由於大多數酶定位在膜上,大多數生化反應也是在膜表面進行的,膜表面積的擴大和區室化使這些反應有了相應的隔離,效率更高。

  另外,膜結構體系為細胞內的物質運輸提供了特殊的運輸通道,保證了各種功能蛋白及時準確地到位而又互不幹擾。例如溶酶體的酶合成之後不僅立即被保護起來,而且一直處於監護之下被運送到溶酶體小泡。

  26. 遺傳信息表達結構系統(genetic expression system)

  該系統又稱為顆粒纖維結構系統,包括細胞核和核糖體。細胞核中的染色質是纖維結構,由DNA和組蛋白構成。染色體的一級結構是由核小體組成的串珠結構,其直徑為10nm,又稱為10納米纖維。核糖體是由RNA和蛋白質構成的顆粒結構,直徑為15~25nm,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它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27. 細胞骨架系統(cytoskeletonic system)

  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與蛋白質搭建起的骨架網絡結構,包括細胞質骨架和細胞核骨架。細胞骨架系統的主要作用是維持細胞的一定形態,使細胞得以安居樂業。細胞骨架對於細胞內物質運輸和細胞器的移動來說又起交通動脈的作用; 細胞骨架還將細胞內基質區域化;此外,細胞骨架還具有幫助細胞移動行走的功能。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微管、微絲和中間纖維。

  28. 細胞社會學(cell sociology)

  細胞社會學是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研究細胞整體和細胞群體中細胞間的社會行為(包括細胞間識別、通訊、集合和相互作用等),以及整體和細胞群對細胞的生長、分化和死亡等活動的調節控制。細胞社會學主要是在體外研究細胞的社會行為,用人工的細胞組合研究不同發育時期的相同細胞或不同細胞的行為; 研究細胞之間的識別、粘連、通訊以及由此產生的相互作用、作用本質、以及對形態發生的影響等。

  細胞質膜與跨膜運輸1. 膜(membrane)

  通常是指分割兩個隔間的一層薄薄的結構,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造的,有時很柔軟。存在於細胞結構中的膜不僅薄,而且具有半透性(semipermeable membrane),允許一些不帶電的小分子自由通過。

  2. 細胞膜(cell membrane)

  細胞膜是細胞膜結構的總稱,它包括細胞外層的膜和存在於細胞質中的膜,有時也特指細胞質膜。

  3. 胞質膜(cytoplasmic membrane)

  存在於細胞質中各膜結合細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溶酶體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過氧化物酶體膜等。

  4. 細胞質膜(plasma membrane)

  是指包圍在細胞表面的一層極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組成。質膜的基本作用是維護細胞內微環境的相對穩定,並參與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能量和信息傳遞。另外, 在細胞的生存、生長、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真核生物除了具有細胞表面膜外,細胞質中還有許多由膜分隔成的各種細胞器,這些細胞器的膜結構與質膜相似,但功能有所不同,這些膜稱為內膜 (internal membrane),或胞質膜(cytoplasmic membrane)。內膜包括細胞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等。由於細菌沒有內膜,所以細菌的細胞質膜代行胞質膜的作用。

  5. 生物膜(biomembrane,or biological membrane)

  是細胞內膜和質膜的總稱。生物膜是細胞的基本結構,它不僅具有界膜的功能,還參與全部的生命活動。

  6. 膜骨架(membrane skeleton)

  細胞質膜的一種特別結構,是由膜蛋白和纖維蛋白組成的網架,它參與維持細胞質膜的形狀並協助質膜完成多種生理功能,這種結構稱為膜骨架。膜骨架首先是通過紅細胞膜研究出來的。紅細胞的外周蛋白主要位於紅細胞膜的內表面,並編織成纖維狀的骨架結構,以維持紅細胞的形態,限制膜整合蛋白的移動。

  7. 血影蛋白(spectrin)

  又稱收縮蛋白,是紅細胞膜骨架的主要成份,但不是紅細胞膜蛋白的成份,約佔膜提取蛋白的30%.血影蛋白屬紅細胞的膜下蛋白,這種蛋白是一種長的、可伸縮的纖維狀蛋白,長約100 nm,由兩條相似的亞基∶β亞基(相對分子質量220kDa)和α亞基(相對分子質量200kDa)構成。兩個亞基鏈呈現反向平行排列, 扭曲成麻花狀,形成異二聚體, 兩個異二聚體頭-頭連接成200nm長的四聚體。5個或6個四聚體的尾端一起連接於短的肌動蛋白纖維並通過非共價鍵與外帶4.1蛋白結合,而帶4.1 蛋白又通過非共價鍵與跨膜蛋白帶3蛋白的細胞質面結合, 形成「連接複合物」。這些血影蛋白在整個細胞膜的細胞質面下面形成可變形的網架結構,以維持紅細胞的雙凹圓盤形狀。

  8. 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 )

  血型糖蛋白又稱涎糖蛋白(sialo glycoprotein),因它富含唾液酸。血型糖蛋白是第一個被測定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有幾種類型,包括A、B、C、D.血型糖蛋白B、C、D在紅細胞膜中濃度較低。血型糖蛋白A是一種單次跨膜糖蛋白, 由131個胺基酸組成, 其親水的氨基端露在膜的外側, 結合16個低聚糖側鏈。血型糖蛋白的基本功能可能是在它的唾液酸中含有大量負電荷,防止了紅細胞在循環過程中經過狹小血管時相互聚集沉積在血管中。

  9. 帶3蛋白(band 3 protein)

  與血型糖蛋白一樣都是紅細胞的膜蛋白,因其在PAGE電泳分部時位於第三條帶而得名。帶3蛋白在紅細胞膜中含量很高,約為紅細胞膜蛋白的25%.由於帶3蛋白具有陰離子轉運功能,所以帶3蛋白又被稱為「陰離子通道」。帶3蛋白是由兩個相同的亞基組成的二聚體, 每條亞基含929個胺基酸,它是一種糖蛋白,在質膜中穿越12~14次,因此,是一種多次跨膜蛋白。

  10. 錨定蛋白(ankyrin)

  又稱2.1蛋白。錨定蛋白是一種比較大的細胞內連接蛋白, 每個紅細胞約含10萬個錨定蛋白,相對分子質量為215,000.錨定蛋白一方面與血影蛋白相連, 另一方面與跨膜的帶3蛋白的細胞質結構域部分相連, 這樣,錨定蛋白藉助於帶3蛋白將血影蛋白連接到細胞膜上,也就將骨架固定到質膜上。

  11. 帶4.1蛋白(band 4.1 protein)

  是由兩個亞基組成的球形蛋白,它在膜骨架中的作用是通過同血影蛋白結合,促使血影蛋白同肌動蛋白結合。帶4.1蛋白本身不同肌動蛋白相連,因為它沒有與肌動蛋白連接的位點。

  12. 內收蛋白(adducin)

  是由兩個亞基組成的二聚體,每個紅細胞約有30,000個分子。它的形態似不規則的盤狀物,高5.4nm,直徑12.4nm.內收蛋白可與肌動蛋白及血影蛋白複合體結合,並且通過Ca2+和鈣調蛋白的作用影響骨架蛋白的穩定性,從而影響紅細胞的形態。

  13. 磷脂(phospholipids)

  含有磷酸基團的脂稱為磷脂,是細胞膜中含量最豐富和最具特性的脂。動、植物細胞膜上都有磷脂, 是膜脂的基本成分, 約佔膜脂的50%以上。磷脂分子的極性端是各種磷脂醯鹼基, 稱作頭部。它們多數通過甘油基團與非極性端相連。磷脂又分為兩大類: 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甘油磷脂包括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醯膽鹼(卵磷脂)、磷脂醯肌醇等。

  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是兩條長短不一的烴鏈, 稱為尾部, 一般含有14~24個偶數碳原子。其中一條烴鏈常含有一個或數個雙鍵, 雙鍵的存在造成這條不飽和鏈有一定角度的扭轉。

  磷脂烴鏈的長度和不飽和度的不同可以影響磷脂的相互位置, 進而影響膜的流動性。各種磷脂頭部基團的大小、形狀、電荷的不同則與磷脂-蛋白質的相互作用有關。

  14. 膽固醇(cholesterol)

  膽固醇存在於真核細胞膜中。膽固醇分子由三部分組成: 極性的頭部、非極性的類固醇環結構和一個非極性的碳氫尾部。膽固醇的分子較其他膜脂要小, 雙親媒性也較低。膽固醇的親水頭部朝向膜的外側,疏水的尾部埋在脂雙層的中央。膽固醇分子是扁平和環狀的,對磷脂的脂肪酸尾部的運動具有幹擾作用,所以膽固醇對調節膜的流動性、加強膜的穩定性有重要作用。

  動物細胞膜膽固醇的含量較高,有的佔膜脂的50%,大多數植物細胞和細菌細胞質膜中沒有膽固醇,酵母細胞膜中是麥角固醇。

  15. 脂質體(liposome)

  將少量的磷脂放在水溶液中,它能夠自我裝配成脂雙層的球狀結構,這種結構稱為脂質體,所以脂質體是人工製備的連續脂雙層的球形脂質小囊。脂質體可作為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並可作為生物大分子(DNA分子)和藥物的運載體,因此脂質體是研究膜脂與膜蛋白及其生物學性質的極好材料。在構建飛彈人工脂質體時,不僅要將被運載的分子或藥物包入脂質體的內部水相,同時要在脂質體的膜上做些修飾,如插入抗體便於脂質體進入機體後尋靶。

  16. 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

  又稱內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 部分或全部鑲嵌在細胞膜中或內外兩側,以非極性胺基酸與脂雙分子層的非極性疏水區相互作用而結合在質膜上。實際上,整合蛋白幾乎都是完全穿過脂雙層的蛋白,親水部分暴露在膜的一側或兩側表面; 疏水區同脂雙分子層的疏水尾部相互作用;整合蛋白所含疏水胺基酸的成分較高。跨膜蛋白可再分為單次跨膜、多次跨膜、多亞基跨膜等。跨膜蛋白一般含25% ~50%的α螺旋, 也有β摺疊,如線粒體外膜和細菌質膜中的孔蛋白。

相關焦點

  • 生物醫學研究院分子細胞生物學團隊揭示ASXL1突變促進白血病發生...
    近年來,已有研究相繼報導C端截短型ASXL1的突變蛋白能增強BAP1的去泛素化酶活性,影響髓系造血細胞分化(Balasubramani et al. Nat Commun. 2015);還獲得與BET家族中最重要的功能蛋白BRD4的結合能力,影響組蛋白乙醯化水平,導致ASXL1突變細胞對BET抑制劑類抗癌藥物的敏感度增加 (Yang et al. Blood. 2018)。
  • 遺傳名詞解釋
    聲明:1、該遺傳名詞解釋適用於湘雅18級及以後使用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
  • 2018粵東西北醫療招聘臨床醫學知識:內科學名詞解釋(1)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醫療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醫療招聘臨床醫學知識:內科學名詞解釋(1),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2018粵東西北醫療招聘,2018粵東西北醫療招聘醫學,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1.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表現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以上,並排除其他心肺疾患。
  • 高考英語二輪複習知識點:名詞
    【備考提示】面對英語學習中的大量近義詞,僅憑母語我們往往無法把它們真正理解和解釋清楚。要儘可能地多翻閱英語詞典,注意並比較它們的基本義,用英語的思維方式和語言來解釋和理解它們。而A項除表體力外,還可引申為可數名詞something providing force or power優點、強項,符合語境。   【備考提示】平時多翻閱英語詞典,儘可能了解最常見單詞的新義項。同時,加強英語材料的接觸,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 英語語法指南:淺談英語名詞的可數性
    (點我展開)  1.一些著名的英語學習詞典不是將名詞劃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這些詞典不是明明將horse標為「可數」?  詞典的這種做法完全是出於詞法角度來看問題的結果的。事實上,許多像horse樣的名詞,既可用作可數名詞,又可用作不可數名詞。如上述四個例子  2.上述例(3)中的horse不是有單數概念嗎?
  • 《生理學》名詞解釋
    《生理學》名詞解釋 第 1章 緒 論 1、生理學(plysiology)∶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生物體及其各組成成分正常功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 小學英語可數名詞之單復同形類名詞
    在英語的名詞詞彙中存在著這樣一類特殊的可數名詞,單復同形的名詞:所謂單復同形的名詞,顧名思義,單複數是同一個拼寫形式就是單復同形。而這一類特殊的名詞,這是語法的規定,即人為定製的規則,必須要遵守。03三、語言傳統(某些動物名詞通常在傳統英語語境中屬於獵物)在英語裡,某些動物名詞deer,fish,sheep的單複數寫法都是一樣的,那是因為在古代英語裡,表示獵物的名詞,複數形式並不使用詞尾加s或es做法。因此,獵物的寫法方式還是沿襲傳統。
  • 醫學英語:細胞通訊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在活細胞中伴隨著呼吸鏈的氧化過程所發生的能量轉換和ATP的形成, 稱為氧化磷酸化。   32. 化學滲透假說(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英國生物化學家P.Mitchell 於1961年提出的解釋釋氧化磷酸化偶聯機理的假說。
  • 永生的海拉——現代醫學之母|HeLa細胞的貢獻者
    撰文 | 雪月2020年8月1日是Henrietta Lacks誕辰100周年紀念日,Henrietta Lacks被稱為「現代醫學之母」。自1951年開始她的細胞已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進行實驗研究,她的細胞以名字和姓氏的前兩個字母命名為「HeLa」。
  • 2015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招聘公告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5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招聘公告,更多關於廣西人事考試網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醫學英語學習:醫學英語詞根快速記憶方法
    醫學專業英語詞彙往往都比較長,這心然會給廣大醫務工作者記憶單詞帶來極大的困難。那麼,如何克服困難,從而達到快速記憶的目的呢?本章通過列舉大量常駐用醫學詞彙的分解式實例,來充分說詞根在快速記憶單詞時所起的重要作用。學習才應該熟記它們的拼法和含義,除此之外,再熟練掌握一些常用的前綴和後綴,可以斷定,拼寫笛長的單詞也全變得容易記憶了。
  • 2018年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專項複習題:名詞解釋
    2018年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專項複習題:名詞解釋名詞解釋1水產動物育種 2 過渡品種 3 品系 4 品種 5 地方品系 6 近親交配系(自交系) 7 單系 8 群系 9 種群 1062馴化 63極端馴化 64漸進式馴化 65生物入侵66選擇差67選擇強度68選擇壓力69選擇反應70世代間隔71指數選擇法 72表型相關 73雜交育種 74環境相關 75轉基因品種 76 細胞工程
  • 醫療詞彙:生物及醫學
    應用生物學 Applied Biology 醫學技術 Medical Technology 細胞生物學 Cell Biology 醫學 Medicine 生物學 Biology 護理麻醉學 Nurse Anesthesia 進化生物學 Evolutionary Biology 口腔外科學 Oral Surgery
  • 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延課題組揭示細胞胞內蛋白質的新型...
    5月15日在國際著名生物化學期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General Subjects上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張延課題組的最新原創性成果《O-Linked N-Acetylgalactosamine Modification Is Present on the Tumor
  • 英語中,名詞的性問題
    性的含義性(gender)也是名詞的一種語法範疇,英語名詞在形式上沒有性的特徵和變化,名詞的性主要體現在其自然屬性上。名詞的性關係到人稱代詞(he\she\it)、物主代詞(his\her\its)、反身代詞(himself\herself\itself)和關係代詞(who\which)的使用。名詞性的種類英語中名詞的性有四種,即陽性、陰性、中性和通性(即名詞的雙重屬性,既可以表示陰性又可表示陽性)。
  • 生物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研究領域相似嗎
    >「動物生物學」介紹了動物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近年來動物生物學研究的新觀點和新成果。「生物化學」通過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代謝、營養、酶功能、遺傳信息傳遞、生物膜、細胞結構及分子病等闡明生命現象。「細胞生物學」從細胞整體、顯微、亞顯微和分子等各級水平上研究細胞結構、功能及生命活動規律。
  • 中考英語名詞考察: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關於名詞的考查要求是: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用法;可數名詞的單、複數形式;名詞所有格的用法。重點考查名詞的複數形式和名詞所有格。考生們一定要掌握名詞的單、複數形式的變化規則和名詞所有格的用法。 1. 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英語的名詞可以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複習一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複習一下文給大家帶來的是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名詞解釋複習,有需要的小夥伴可自行參考。基因型頻率:在一個基因庫中,不同基因型所佔的比率叫基因型頻率。
  • 如何申請口腔醫學,是否適合女孩學習牙醫?
    口腔科:主要培養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相關自然科學基礎,紮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以及預防醫學知識,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口腔科: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他們接受了口腔和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的培訓。它們具有診斷,修復和預防口腔常見和常見疾病的基本能力。
  • 8個基因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這一發現除了為卵細胞發育機制提供新的見解之外,還可能為產生用於生殖生物學和醫學的卵母細胞特有的高度特化物質開闢一條簡單的途徑。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2月1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constitution of the oocyte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with transcription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