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導讀】科學家成功將人類幹細胞移植在豬的身體內,結果表明轉...

2020-11-27 遊俠網

  科學家成功將人類幹細胞移植在豬的身體內,結果表明轉基因實驗豬對該移植手術並未出現排斥性。移植在豬身體中的幹細胞能夠存活下來,有望對衰竭性疾病進行幹細胞治療。

  這項突破性研究有助於治療嚴重免疫性缺陷的患者群體,當前,對於幹細胞治療有效性醫學研究的一個最大挑戰是移植或者嫁接細胞經常被主體排斥。

  美國密蘇裡大學麥可-羅伯茨(Michael Roberts)說:「實驗主體對移植和嫁接的排斥性是醫學研究人員的一個重大障礙,但是實驗表明人類幹細胞移植在豬的身體之後並非出現排斥性,我們將加快幹細胞療法研究的進度,我們將有望更近一步地治療衰竭性疾病。」

  研究小組將人類多功能幹細胞植入密蘇裡大學生殖生理學教授蘭德爾-普拉瑟(Randall Prather)培育的轉基因實驗豬體內,這隻豬的免疫系統使它能夠無排斥性接受所有移植和嫁接。

  當科學家將這些人類幹細胞植入豬的身體,它對人類幹細胞並不產生排斥性,並且能夠存活下來。普拉瑟說:「這項實驗的成功性具有顯著意義,因為豬比其它測試動物更接近人類。」

  許多醫學研究人員願意對豬進行實驗是因為從解剖學上豬比其它動物更類似於人類,體型上豬比老鼠等其它動物更接近人類,它們適用於類似的健康治療。這意味著對豬的實驗研究很可能獲得類似於人類進行不同的測試和治療。

相關焦點

  • 人豬嵌合體胚胎培育成功: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倫理爭議大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新華社華盛頓1月26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並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
  • 英研究:細胞移植可讓視網膜重生 動物實驗成功
    中新網11月9日電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視網膜受損而失明的人重構光明有了新希望,英國科學家利用細胞移植工藝,成功讓失明老鼠重構光明,未來這項工藝也可用用在人類身上。  這項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莫菲爾眼科醫院進行,科學家從出生3到5天的幼鼠取下未成熟的視網膜幹細胞,並使其發展出具有感光細胞,然後移植到失明老鼠眼球,這些老鼠經過基因改造使其視網膜受損而失明,情況類似人類因為疾病傷害視網膜而影響視力。
  • 科學家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望解決移植器官來源不足
    &nbsp&nbsp&nbsp&nbsp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有望解決移植器官來源嚴重不足難題:&nbsp&nbsp&nbsp&nbsp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 一頭豬要如何拯救人類?異種移植從科學研究正走向臨床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教授、湖南省異種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維告訴紅星新聞,「豬的器官大小與人類相近,也與人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似。以豬胰島素為例,豬胰島素與人胰島素相差僅一個胺基酸,可以在人體發揮應有的功能。而且豬與人類共同生存了這麼多年,沒有發現不可避免的嚴重的人獸共患病,全球科學家數十年的研究結果證明經過豬作為移植供體是可行的。」
  • 豬和狒狒的「換心」試驗成功,人類可以接受動物器官移植了?
    1967年12月3日,人類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51年後的今天,科學家成功將豬的心臟移植到狒狒體內,並存活195天。人類接受動物心臟移植,還遠嗎?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12月5日發布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經過基因編輯的豬心臟移植進狒狒體內後正常存活超過半年。
  • 再迎突破,幹細胞移植治療成功逆轉糖尿病
    糖尿病——β細胞的功能受損一般而言,糖尿病可分為1型和2型,胰島β細胞受損是其共同發病機制之 一。當你的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一種由胰腺β細胞分泌的激素時,就可能引發1型糖尿病。這主要與你的免疫系統有關,此時身體的β細胞死亡,胰島素只能依靠外源性補充。1型糖尿病通常是遺傳性的,兒童年輕人往往多被診斷,因此該病也曾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
  • 異種移植新方法:科學家培育人豬嵌合體胚胎
    英國媒體5日報導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將人體幹細胞注入豬的胚胎中,從而形成人/豬嵌合體胚胎。  研究人員表示,將胚胎植入母豬體內後產下的豬崽雖然外表與普通家豬一樣,但它體內的某個器官將由人類細胞組成,移植給人體後有望不引起排異反應。
  • 含有4%人類細胞的老鼠!這個『人鼠雜交』嵌合體胚胎試驗的背後
    嵌合體生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從過去發現的體內包含了好幾組DNA的人類,到人類在試驗中把一種動物的細胞嵌入另一種動物體內……然而幾天天,5月13日《科學前沿》期刊上的一篇新報導,卻引發了人們對嵌合體的空前擔憂: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科學家們,將人類細胞成功嵌入小鼠的身體
  • 小鼠—人類胚胎嵌合體含4%人類細胞
    為尋找可供移植器官生長的環境,科學家一直在嘗試培育人類與小鼠胚胎的嵌合體。據《新科學人》報導,研究者現已培養出人類細胞含量達4%的胚胎嵌合體,此前這一比例僅為0.1%左右。    相關研究成果5月14日發表於《科學進展》。
  • 豬年話豬|豬的體脂率比你低?科學家為何熱衷移植豬內臟?
    豬很聰明,一些測試表明它們的智力超過狗,能勝任許多針對黑猩猩的訓練任務。豬的嗅覺尤其靈敏,緝毒、排雷都不在話下。之所以它們還沒全面搶走功能犬的飯碗,主要在於它們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睡覺。豬愛乾淨,對清潔環境的要求很高。不像牛、羊、馬、驢等其他家畜,豬會將睡覺和排便區域分開。豬的身上汗腺很少,幾乎不出汗。它們身上時常滾有泥漿,事實上是豬為了防曬和降溫而刻意為之。
  • 科學家在渦蟲體發現神奇幹細胞,可幫人類肢體再生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也許將幫助人類實現肢體再生的夢想。科學家在渦蟲體內發現了一種幹細胞,可讓扁蟲重新長出頭部、大腦或其它身體組織。這一發現對人類而言意義重大。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新華社華盛頓1月26日電(記者林小春)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並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  人豬嵌合體研究面臨巨大的倫理爭議,但科學家認為,這項工作最終有助在動物體內培育出可供移植的人類器官,從而解決移植器官來源嚴重不足的難題。  「我們認為這項工作意義重大,是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一個裡程碑,」論文第一作者、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軍對新華社記者說,「這是第一次證明我們能培育人豬嵌合體胚胎。」  培育嵌合體胚胎分為兩個階段。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研究面臨巨大爭議
    資料圖新華社華盛頓1月26日電(記者林小春)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並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人豬嵌合體研究面臨巨大的倫理爭議,但科學家認為,這項工作最終有助在動物體內培育出可供移植的人類器官,從而解決移植器官來源嚴重不足的難題。
  • Nature:科學家用人類幹細胞恢復心力衰竭的猴子的心臟功能
    7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發表了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突破性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利用人類幹細胞恢復了患有心力衰竭的猴子的心臟功能。這一研究表明,這項技術將對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多數心力衰竭是由心臟病發作導致的心肌死亡引起的。由於心肌不再生,受損區域會被不收縮的疤痕組織替代,心臟變弱。
  • 狒狒能在跨物種移植研究中代替人類,那麼移植豬的心臟後會怎樣?
    生活在慕尼黑勒德維希馬西米蘭大學,賴克哈特實驗室的四隻狒狒,它們原本的心臟都經過手術移植了轉基因豬的心臟。其中有兩隻狒狒在活到90天後被安樂死了——這是國際心肺移植學會設定的任何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生存期,以此來做一個基準,表明跨物種移植在人體試驗中是足夠安全的。另外兩隻狒狒在萊克哈特的團隊對它們實施安樂死之前又多活了兩倍的時間。
  • 為什麼科學家還沒有複製人類呢?這不僅僅是道德問題
    這是第一種成功從成年細胞中克隆的哺乳動物,出生於1996年,科學家將蘇格蘭白臉母羊的細胞核注入到黑臉母羊的去核卵細胞中,然後培養這個新形成的「卵細胞」成胚胎,之後將其植入另一隻母羊的子宮中,最後得到了克隆的母羊。這種方法稱為生殖克隆,理論上僅在人類中使用。
  • 科學家培育「人獸嵌合體」:人類和野獸雜交
    「科學家正在研究半人半獸的嵌合體生物,」2016年5月的英國《每日鏡報》這樣寫道。而在兩個月後,《華盛頓時報》發文稱「科學家正視圖打破人類與野獸之間的藩籬」,擔心這些被用於科研的動物不久便會出現在現實世界中。科學家希望將人類幹細胞移植到動物胚胎中,長出特定的人類器官。
  • 日媒:美日科學家將在美進行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實驗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30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雙料教授中內啟光計劃於2015年8月在美國啟動一項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的實驗。將利用人類的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在豬體內培育胰臟和肝臟。目標為在5到10年內實現實用化,以此領先世界的其他研究者。
  • 改變人類醫學:加州校園旁的「人豬嵌合體」
    而在豬胎內生長人體細胞雖然也涉及一些最新的科學技術(幹細胞,基因編輯等),但它還需要更平凡的東西:一個農場,飼養牲畜,還有像「農民」科學家這樣的人,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原生態的東西。貝爾蒙特(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出生在西班牙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 8 歲就輟學在田裡幹活,母親不識字。16 歲時他才有機會重新入學。
  • 同濟大學聯合解放軍總醫院開發幹細胞新技術 從尿液中分離細胞再生...
    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基於成體幹細胞(前體細胞)移植的腎臟再生醫學新技術,希望利用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帶來新的突破。該項工作首次系統地繪製了尿液單細胞圖譜,並從中鑑定得到SOX9+腎前體細胞。這群來源於腎小管上皮層的前體細胞能夠從健康人和慢性腎病患者的尿液中分離並在短時間內上億倍擴增。團隊把擴增的人類細胞移植到小鼠腎內,成功構建出「人-鼠嵌合腎」,成功重建了腎小管結構,改善了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