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和狒狒的「換心」試驗成功,人類可以接受動物器官移植了?

2021-01-08 新京報外事兒

1967年12月3日,人類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51年後的今天,科學家成功將豬的心臟移植到狒狒體內,並存活195天。

人類接受動物心臟移植,還遠嗎?

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12月5日發布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經過基因編輯的豬心臟移植進狒狒體內後正常存活超過半年。

負責試驗的科研人員接受CNN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人類在異種器官移植(用手術的方法將某一種屬個體的器官或組織移植到另一種屬個體的某一部位)領域又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據美國國家器官獲取和移植網絡2018年報告,在美國,每天都有人因等不到合適的可移植器官而去世。到2013年,將有800萬美國成人患有心力衰竭類疾病,但是器官捐贈者遠遠不夠。

《自然》雜誌稱,解決這種困境的途徑之一就是接受動物器官移植。

14隻豬和14隻狒狒的「換心」試驗

據《自然》最新發布的論文,這個豬心臟移植試驗始於2015年,歷時3年時間。德國科學家選取了14隻幼年豬,將它們的心臟取出進行人源化的基因修飾。

14隻狒狒被分成3組,科學家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將豬的心臟移植到狒狒身上。

前兩組試驗中,狒狒接受移植後都沒能活過40天。最後一組試驗,5隻狒狒在接受移植前接受了降血壓治療,因為豬的血壓低於狒狒。結果移植心臟生長速度比原有心臟還快,手術後2隻狒狒存活3個多月,還有兩隻分別存活182天和195天。

據BBC報導,將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類,這種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1682年。當時,荷蘭外科醫生米克倫(Job Janszoon van Meekeren)報告稱,他在修補一名俄羅斯士兵的頭骨時,使用了一片狗骨頭碎片。

後來,阿里克西斯·卡雷爾(Alexis Carrel)開創的血管縫合術在1902年為首批異種器官移植開闢了道路,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那時,外科醫生將靈長類動物的器官移植給人類,然而多數手術都在幾個月內失敗,病人也因此死亡。

據CNN,此前也有科學家嘗試過將豬心移植給狒狒的手術,不過接受移植的狒狒最久存活了57天。

不過實驗證明,豬是更好的捐贈者。《自然》雜誌報導稱,豬心的解剖學結構與人心類似,傳染疾病的風險也較低,加之豬的生長速度很快,使之成為了理想的替代品。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雖然異種器官移植帶來的好處非常誘人,但是接受移植者將會面臨感染等各種未知風險。

你能接受動物器官移植嗎?

試想一下,某一天你的心臟衰竭,急需心臟移植,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捐贈者出現。突然醫院來電告訴你有救了,但是心臟捐贈者不是人,而是豬,你願意嗎?

這並不是天方夜譚,因為異種器官移植技術正在迅速發展。

據CNN,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默裡(Charles Murry)表示,「能夠讓豬的心臟在狒狒體內存活195天,這也意味著人類也可以接受這樣的移植。」

默裡指出,以當下的技術顯然還不能進行人體試驗,但是是時候讓公眾接受異種器官移植這個概念了。或許器官衰竭的病人在等待捐贈者的過程中,可以採用動物器官移植暫且維持生命。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低溫醫學教授富勒(Barry Fuller)說,將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類,這個想法已經討論了幾十年了,但是一直沒有實現,因為人對動物器官會產生免疫排斥。雖然將豬的器官進行基因修飾之後能夠減弱人的免疫排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除了醫學技術的問題,還會引發一些倫理問題。BBC評論稱,這種手術將會引發一系列棘手問題,例如:在未來社會,究竟應該如何定義一個「完整的人」?採用非人類器官移植是否會改變我們與動物的關係,甚至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更有趣的問題在於,當作為盤中餐的豬變成能夠拯救人類生命的救命稻草時,我們是不是會不禁考慮豬肉還該不該吃。

相關焦點

  • 狒狒能在跨物種移植研究中代替人類,那麼移植豬的心臟後會怎樣?
    未加入這一移植項目中的馬裡蘭州大學外科醫生兼心臟異種移植項目主任穆罕默德·莫希丁說那個生存期是一個非凡的成就。你不能再去強調這一點,因為接下來就要進行臨床實驗了[進行人體實驗]。儘管猴子是我們進化中的表親,在實驗中可以很好地代替我們,但是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卻是人體試驗中無法成為器官捐獻者的。
  • 女孩移植狒狒心臟僅活21天,人類究竟能不能靠動物器官維持生命?
    人類移植動物器官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1906年,醫生第一次大膽的將豬和山羊的腎臟移植到兩個病人身上,結果因為排異反應,病人很快便死掉了而最令人熟知的動物器官移植的案例發生在1984年,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女新生兒,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難以存活,嬰兒的父母不忍心讓剛出生的女兒死掉
  • 37年前,醫生將狒狒心臟移植給女嬰,最後她活了多長時間?
    在美國,95%的成年人支持器官移植,54%的人登記成為器官的捐獻者,而每10分鐘就有一個新患者要加入到器官移植等待的大軍中。我國的情況和美國的情況類似,不過患者數量龐大,每年有30萬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手術,但最終只有1萬患者可以獲得合適的供體並進行手術。供需比例是1:30。
  • 明明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器官移植為何用豬?原因與它有關!
    而由於每個人的基因是不同的,因此在接受器官捐獻前都會做血型匹配,為了避免後期出現排斥反應,因此在這一步上也會刷下很多不合格的捐獻器官。所以在移植手術中,能夠匹配上的器官少之又少。面對這樣的巨大壓力,有科學家就提出能否把動物的器官轉移到人體上呢?
  • 36年前移植狒狒心臟的那個女孩,最後活了多久?異種移植能成功嗎
    在進行器官移植之前,都會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會挑選與之匹配的器官,進行器官移植最難的不是手術的過程,而是尋找合適的器官,因為一旦移植異種器官,很有可能會出現排異現象,會危害生命。在1984年,美國醫生便進行了一例心臟移植手術,這是一起異種移植,醫生將一顆狒狒的心臟移植到了患者體內,但這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手術。
  • 狒狒心臟可以代替人類心臟嗎?加州這個女孩,移植心臟後活了21天
    眾所周知,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也是如此,所以要想找到一副和自己相匹配的心臟是極其艱難的,況且即便找到了,也得別人願意給才行。也正因如此,世界上出現了不少黑色產業鏈。後來,專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想到了另一個辦法。既然人類心臟不好找,那麼是否可以用動物心臟來代替呢?畢竟動物心臟就好找多了。
  • 世界上唯一一例移植狒狒心臟的女嬰,僅活了21天
    類似的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也從未成功過(實際上,能在屈指可數的心臟捐獻者中找到配型就已經難如登天了)。正常人類心臟,史蒂芬妮的心臟,狒狒的心臟對比圖史蒂芬妮的母親沉浸在極度的悲痛之中,但還是逐漸接受了現實。在史蒂芬妮被母親帶回家中等待死亡時,電話突然響起。
  • 一頭豬要如何拯救人類?異種移植從科學研究正走向臨床治療
    除了前面提到的黑猩猩,大夫們還嘗試移植過狒狒的器官,然後最終患者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死亡。直到後來人們才意識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異種移植存在一道天然屏障,免疫系統會對外來的組織或細胞產生排異反應。 另一方面,靈長類動物有不少都是珍稀動物,對其進行器官移植會產生倫理問題。
  • 人類器官移植簡史:從「三線縫合」法到3D生物列印
    雖然沒有成功,但他敏銳地發現了移植物和接受移植的動物之間存在的問題,並表示需要在移植之前調控供體器官,或者對受體進行某種調節,以讓供體器官適應接受移植的動物的血清,這一想法比「免疫排斥」的概念早了幾十年。他甚至想到了,將射線或者苯這樣的化學物質應用到移植接受者身上,減少淋巴細胞的數量,以延長移植物在受體身上的壽命——這種方法在幾十年後真的被用於移植後抗免疫排斥。
  • 什麼動物的器官跟人類最接近?想不到吧,就是我們熟悉的豬!
    很多人有疑問:豬的器官真的可以移植到人身上?12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畜牧專家:小型豬的器官與人非常接近是異種器官移植的理想供體    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小型豬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受到普遍關注。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武英表示,這是因為小型豬是人類異種器官移植最可能的供體。
  • 人類器官移植為什麼要用豬,而不用黑猩猩?看完漲知識了
    猩猩大家也很熟悉,它們是與人類最相似的靈長類動物。而豬在農村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動物,並且豬渾身是寶,最主要的是豬肉還能吃。而且一些寵物小香豬也是很可愛的。但是為什麼器官移植要用豬而不是黑猩猩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豬年話豬|豬的體脂率比你低?科學家為何熱衷移植豬內臟?
    現代科學研究早已證明,豬非但不是蠢、懶、髒的代名詞,其實還是一種智商很高的動物。豬很聰明,一些測試表明它們的智力超過狗,能勝任許多針對黑猩猩的訓練任務。豬的嗅覺尤其靈敏,緝毒、排雷都不在話下。之所以它們還沒全面搶走功能犬的飯碗,主要在於它們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睡覺。豬愛乾淨,對清潔環境的要求很高。不像牛、羊、馬、驢等其他家畜,豬會將睡覺和排便區域分開。
  • 轉基因豬獲FDA最新批准:可防食物過敏為人體器官移植鋪路
    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種敲除了α-半乳糖(α-gal糖)的轉基因豬上市,可用於潛在食品消費和醫療產品領域。這是美國FDA首次批准用於人類食物消費和潛在治療用途的動物體內的有意基因組改變(IGA)。也是美國FDA 2015年批准轉基因三文魚後,再次批准一種轉基因動物上市。
  • 6種人類基因注入豬睪丸 改良豬長人類器官(圖)
    可用於器官移植手術,不會產生排斥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7日報導,英國生殖學專家溫斯頓爵士準備在未來的三個月內開始飼養一些已接受基因改良的豬,他的技術可以同時飼養成百上千的「基因改良豬」。這些豬能提供可用於人類器官移植的心臟、肝臟和腎。豬器官大小如人器官溫斯頓透露,這種技術的核心是,將含有人類基因的病毒注入到小豬的睪丸,或直接將這些病毒注入到精子中。溫斯頓特別指出,與其他的方法相比,他推崇的這個方法更為切實可行以及人性化;他已經為該技術申請了專利,「這個技術可以帶來無法想像的商機。
  • 一頭「二師兄」價值上百萬 基因豬讓異種器官移植成為可能|尋訪黑...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器官短缺一直是制約器官移植領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有大量晚期器官衰竭的患者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2005年,潘登科博士自主研發,成功培育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豬,為異種器官移植事業奠定了基礎,15年來,潘登科帶領著他的團隊精心鑽研基因編輯與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低免疫排斥醫用豬。
  • 「稀有血型」成功「換心」 「熊貓血」大叔獲重生
    做心臟移植手術,找到合適的心臟供體的機率只有千分之一,而「熊貓血」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為千分之一,要想二者兼顧,無異於大海撈針,但荊州市民李正純在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等到了這樣的機會。13日凌晨兩點,李先生成功「換心」,昨天已順利度過危險期,轉入普通病房。
  • 【遊俠導讀】科學家成功將人類幹細胞移植在豬的身體內,結果表明轉...
    科學家成功將人類幹細胞移植在豬的身體內,結果表明轉基因實驗豬對該移植手術並未出現排斥性。移植在豬身體中的幹細胞能夠存活下來,有望對衰竭性疾病進行幹細胞治療。
  • 中國首次克隆出哥廷根小型豬 用於器官移植(圖)
    第1頁:科學現場:前沿科學結晶 克隆小豬與器官移植 第2頁:科學現場:前沿科學結晶 克隆小豬與器官移植 第3頁:科學現場:前沿科學結晶 克隆小豬與器官移植 照片:飼養員對兩頭克隆小豬格外偏愛。
  • 人豬胚胎後世界首例人羊嵌合體誕生 可培育人體器官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了人羊嵌合體,為在動物體內培育器官用於人體器官移植鋪平了道路。該項目的成功甚至可能幫助獲得能調節血糖的健康胰腺,從而為治療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儘管此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培育了人豬嵌合體,使醫學界對利用它們培育人體器官感到振奮,但並沒有研究團隊將這一成果更進一步。
  • 含有4%人類細胞的老鼠!這個『人鼠雜交』嵌合體胚胎試驗的背後
    一方面,這次人鼠嵌合體試驗的成功,將大大推動「從動物身上培養人體器官可供移植」的進程。說到底,這類試驗的初衷還是為了人類自身,目的解決器官短缺的問題。人類需要移植的器官一直緊缺,於是科學家便開始想辦法:如果動物細胞嵌入試驗成功,不就可以在動物培育出人體器官,需要時直接從它們身上取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