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豬嵌合體胚胎培育成功: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倫理爭議大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新華社華盛頓1月26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並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
-
明明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器官移植為何用豬?原因與它有關!
而由於每個人的基因是不同的,因此在接受器官捐獻前都會做血型匹配,為了避免後期出現排斥反應,因此在這一步上也會刷下很多不合格的捐獻器官。所以在移植手術中,能夠匹配上的器官少之又少。面對這樣的巨大壓力,有科學家就提出能否把動物的器官轉移到人體上呢?
-
什麼動物的器官跟人類最接近?想不到吧,就是我們熟悉的豬!
很多人有疑問:豬的器官真的可以移植到人身上?12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畜牧專家:小型豬的器官與人非常接近是異種器官移植的理想供體 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小型豬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受到普遍關注。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武英表示,這是因為小型豬是人類異種器官移植最可能的供體。
-
豬和狒狒的「換心」試驗成功,人類可以接受動物器官移植了?
1967年12月3日,人類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51年後的今天,科學家成功將豬的心臟移植到狒狒體內,並存活195天。人類接受動物心臟移植,還遠嗎?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12月5日發布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經過基因編輯的豬心臟移植進狒狒體內後正常存活超過半年。
-
改變人類醫學:加州校園旁的「人豬嵌合體」
不過他們研究的思路跟楊璐菡博士正好相反,是在豬的身上長出人體細胞(器官),又成為「人豬」嵌合體(chimeras),目的也是解決移植器官短缺的問題。楊璐菡博士用的「魔剪」CRISPR 技術是一種很流行的基因編輯手段。
-
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發表
科技日報記者劉傳書美國時間3月5日,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華大等團隊共同完成的一項題目為「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的研究發表於Science(影響因子41)。該研究基於多種轉錄組學方法和抗體圖譜技術,對大腦不同區域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子解析,並且提供了高質量的蛋白編碼基因的分子圖譜,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大腦是哺乳動物體內最複雜的器官,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理機能,錯綜複雜的細胞結構以及極為豐富的基因表達。在不同腦區、細胞和亞細胞層面鑑定大腦的分子構成,必將推進我們對正常和患病狀態下大腦功能的認識和理解。
-
科學家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望解決移植器官來源不足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有望解決移植器官來源嚴重不足難題: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
一頭豬要如何拯救人類?異種移植從科學研究正走向臨床治療
2020年6月11日,在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上,前衛生部部長、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說,目前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缺口很大」。
-
日媒:美日科學家將在美進行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實驗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30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的雙料教授中內啟光計劃於2015年8月在美國啟動一項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的實驗。將利用人類的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在豬體內培育胰臟和肝臟。目標為在5到10年內實現實用化,以此領先世界的其他研究者。
-
人類器官移植為什麼要用豬,而不用黑猩猩?看完漲知識了
猩猩大家也很熟悉,它們是與人類最相似的靈長類動物。而豬在農村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動物,並且豬渾身是寶,最主要的是豬肉還能吃。而且一些寵物小香豬也是很可愛的。但是為什麼器官移植要用豬而不是黑猩猩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狒狒能在跨物種移植研究中代替人類,那麼移植豬的心臟後會怎樣?
儘管猴子是我們進化中的表親,在實驗中可以很好地代替我們,但是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卻是人體試驗中無法成為器官捐獻者的。有一些人擔心猴子的器官可能會將一些傳染病帶給人類接受者,並且靈長類動物養殖起來並不容易。但是有一種動物人們已經有養殖並且是成群長大的,他們很容易從基因上編輯,並且有著與成年人類的器官奇怪地相似:家豬。
-
日本要在豬體內培植人類臟器 稱因二者內臟大小最相近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研究人員培植克隆豬。(圖源:路透社)海外網12月3日電人類臟器的移植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大課題,相關動物實驗也層出不窮。最近,日本一個研究團隊就準備在豬的體內培植人體胰臟,目前,這一項目已提交該國政府審批。
-
異種移植新方法:科學家培育人豬嵌合體胚胎
圖片來源:海外網 希臘神話中有種獅頭羊身蛇尾的怪獸叫基梅拉(Chimera,又譯凱米拉、喀邁拉),這個英文單詞也被用來指生物嵌合體,即擁有兩種不同物種的細胞或組織。目前為應對全球範圍內移植器官短缺,多國研究人員開展有關動物與人的嵌合體的研究。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研究面臨巨大爭議
資料圖新華社華盛頓1月26日電(記者林小春)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並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人豬嵌合體研究面臨巨大的倫理爭議,但科學家認為,這項工作最終有助在動物體內培育出可供移植的人類器官,從而解決移植器官來源嚴重不足的難題。
-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
新華社華盛頓1月26日電(記者林小春)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6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宣布,他們把人類幹細胞注入豬胚胎中,首次成功培育出人豬嵌合體胚胎,並在豬體內發育了3到4周時間。首先,利用有「基因剪刀」之稱的CRISPR技術,刪除豬胚胎內形成器官的關鍵基因,創造遺傳「空位」;其次,把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注入豬胚胎內。誘導多能幹細胞從人類體細胞中直接獲得,具有與胚胎幹細胞一樣分化為各類細胞的能力。 囊胚是動物胚胎發育的一個早期階段,是一個中空的細胞球。吳軍介紹說,他們使用3種不同狀態的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別植入1500多個豬囊胚。
-
破譯豬鞭蟲基因組揭示人類免疫之謎
豬鞭蟲也稱作豬毛尾線蟲,是寄生在豬盲腸的一類土源性寄生蟲。鞭蟲可以寄生在人體的盲腸中引起鞭蟲病。
-
一頭「二師兄」價值上百萬 基因豬讓異種器官移植成為可能|尋訪黑...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器官短缺一直是制約器官移植領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有大量晚期器官衰竭的患者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2005年,潘登科博士自主研發,成功培育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豬,為異種器官移植事業奠定了基礎,15年來,潘登科帶領著他的團隊精心鑽研基因編輯與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低免疫排斥醫用豬。
-
怪豬雌雄同體長有兩套生殖器 村民爭睹(圖)
怪豬雌雄同體長有兩套生殖器 村民爭睹(圖) 2011-10-13 09:37:00 作者: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夏立玉 生殖器 怪豬 母豬 睪丸 公豬 兩性豬 種豬 排尿 兩性畸形 [提要
-
豬年話豬|豬的體脂率比你低?科學家為何熱衷移植豬內臟?
長白豬,原名蘭德瑞斯豬,屬於瘦肉型豬,是世界上優秀的醃肉型豬種,產於丹麥。1895年由英國大約克夏豬與丹麥當地白豬雜交選育而成,上世紀60年代被引入中國。這意味著很難用人類意義上的肥與胖去衡量豬。根據美國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對女性來說,運動員的體脂率在14%至20%之間,健康的體脂率在21%至24%之間,32%以上屬於肥胖。
-
人豬嵌合體胚胎研究員吳軍:不會造出有人腦的聰明「二師兄」
傳說中,這種怪物長著羊頭、獅身,尾巴像毒蛇,口中噴吐著火苗。吳軍等人的爭議性人豬嵌合體胚胎研究成果,26日發表在生命科學領域頂尖學術刊物美國《細胞》雜誌上。 「人與豬的一個最大不同是大腦,人腦發育時間比豬腦要長得多,因此人類細胞對豬腦(發育)的貢獻的水平與程度可能有限制。所以在我看來,您提到的可能性是非常不可能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