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大海》這個紀錄片可以說是教科級,沒有夾雜任何個人情緒

2021-01-08 曲奇味小魚乾

這部電影可以說就是正經挖掘當年世越號沉船真相,事實證據想要一個真相。影片中極大的工作量與難度也阻止不了揭開真相的心,我只想得出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我深信敢於質疑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之一,而一個讓質疑走上檯面的系統才是健康的系統。謹慎,執著,不畏強權探尋事情的真相,這是媒體與媒體人應有的態度。

作為紀錄片既有這嚴謹科學的風格,又並不讓觀眾感覺到枯燥和乏味,藏不住的真相,封不住的嘴巴。向接近真實的勇氣力量智慧致敬,理性克制地論證表達,讓尋找真相的堅持不懈變得有意義。嚴謹論證揭露的真相讓人背後發冷,儘管不願相信,但那就是真相,心都碎成渣還在堅持反覆推導。

還原數據致敬為尋找真相的堅守和不放棄,這才是希望。紀錄片就是要尊重事實,以客觀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目的在於記錄和呈現,那天大海很好的做到了,總分總的形式條理清晰,感謝金導演。影片裡面的交叉調查,極力避免孤證不立如此所得的假設與復原,即便與歷史的真實仍有差距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這樣看起來,真相從不是靠官方公布,站不住腳的矛盾,只能靠多元來驗證了。就像導演在開始說自己拍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每一個國家都太需要這樣冷靜的調查新聞了,尤其是當政府就是那個說謊者的時候。特意上來馬克這部紀錄片,和潛水鐘看完這兩部加上別的料,會覺得99.9%是了。

這兩部片子對我的主要功效會讓你對世界的疑問和困惑頓時消解,你會覺得對世界這種種亂象,從此不再鬱悶,原來人類一隻腳還在原始社會,神馬平等博愛文明,扯大詞容易,文明還實在依然久遠。so無論在多先進的國家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足為奇了。 電影不僅僅是藝術更是可以連接社會紐帶,更是能夠反映社會的鏡子。

在真相面前,導演通過科技手段,一步步拆穿政府的謊言,我們的國家也需要這樣的導演及製作團隊,我們也需要一個真相。「對他們最好的悼念,是找出真相」這不是個鼓吹陰謀論的電影,它只是在記錄一個探索真相的過程。即使我們都知道,一切過去以後就很難還原,但還是想要更靠近一點,它沒有眼淚,甚至很少憤怒,但你卻可以從中看到一條對待真相和質疑應有的道路。

相關焦點

  • 《那天,大海》[根據韓國「歲月號」沉船拍攝][韓國/紀錄片][2018/HD1080P/韓語中字]
    ◎譯名: 那天,大海◎片名: 그날, 바다◎導演: 김지영◎主演: 鄭雨盛◎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18-04-12(韓國)◎片長: 110分鐘◎又名: Intention / 那一天,大海(臺)◎IMDb連結:http://www.imdb.com/title
  • 《那天,大海》:有人在燒毀春天,有人在種植花田
    自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看過太多的專訪和紀錄片,其中不乏沉痛的追思和憤懣的問責,甚至在傳言之中有政治鬥爭、邪教祭祀的傳聞,但是這部《那天,大海》,並非單純的「提出質疑」,而是以「事實」為依據,在四年期間尋根溯源,呈現了一部特殊、完整而縝密的「世越號事件」紀錄片。
  • 《那天,大海》揭開世越號的沉船真相!
    誰也沒有想到,或許沉船原因才是關鍵,甚至能解開不進行救援的謎團。而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及其製作團隊,就去追問了那個被很多人忽略的問題——「為什麼世越號會沉沒」,並用嚴謹的邏輯抽絲剝繭得到了答案。作為觀眾的我們也一步步地跟隨著他們的思路,在憤怒中恍然大悟。
  • 事實的發掘者,歷史的見證者,真理的衛道士《那天,大海》
    最近朝韓關係又再度緊張,朝鮮半島問題現在是全世界的焦點問題,今天我們推薦一部關於韓國的紀錄片《那天,大海》。從2014到2018歷時4年耗資9億韓元,通過目擊者、科學實驗、現代技術、專家諮詢,最後填加異乎尋常的執著,「瘋狂的金導演」金智永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這部讓你看完「毛骨悚然」的紀錄片《那天,大海》。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 世越號之謎(五)《那天大海》說的是真的嗎?
    這就是「外力撞擊說」和「船錨拖底說」。而這兩種說法所指向的,都是「某些組織的陰謀」:外力撞擊說裡,最常見的是「美國核潛艇撞擊」、「北朝鮮魚雷攻擊」等等說法。而「船錨拖底說」,則是認為船員中有人故意要讓世越號沉沒,而放下了左舷的船錨。而「船錨拖底說」,也是一部紀錄片《那天大海》中,所支持的結論。
  • 《東向大海》導演手記——一部紀錄片是怎樣煉成的?
    我想做的,不是主題先行的議論文,也不是以情感人的記敘文,而是一篇不帶情緒的「好看的說明文」,真實記錄,理性表達,客觀呈現。同時,它應該是有著國際視野的紀錄片,面向不同語境的觀眾,都能做到「沒有一個字誇東海好,卻講好了東海的故事」。當然,理清思路,確定目標,只是第一步。用說明文語態講好東海故事,對每一集的導演而言,意味著將接受更大的挑戰。
  • 樸槿惠被判20年,這部紀錄片曾揭露她執政時期不為人知的黑幕
    而從紀錄片《那天,大海》中可以窺見到端倪。 在紀錄片《那天,大海》的結尾,檀園中學的孩子們輕快地哼著「春天又來了,我們見面時的香氣依舊 」,一張張笑臉閃過,只有「已故」粗體黑色的字幕定格。 250名高中生在聽了船長原地待命的廣播後,放棄了跳海自救。在等待救援的最後兩個小時,救生服像夏橙一般明快的顏色成為了整部紀錄片唯一的鮮亮。
  • 2部轟動韓國的紀錄片,揭示「世越號」304人的死亡之謎
    >《那天,大海》、《潛水鐘》這2部紀錄片有一個共通點,都講述了四年前的一場震驚世界的海難事故——韓國世越號沉船。讓我們用《那天,大海》這部紀錄片來「說話」——識別下方二維碼,觀看《那天,大海》韓國導演金志英歷時4年拍攝的紀錄片《那天,大海》上映後,再次在韓國轟動。
  • 哈士奇陪小主人同床,沒想到二哈的表情亮了,教科級懵!
    大家都知道哈士奇是一隻可愛而又搞笑的狗狗,它們不僅擁有神奇的腦迴路,而且它們的表情也是一道風景線,每當看到哈士奇生氣或者高興的時候,從它們的表情當中可以看到它們的內心想法,這讓養二哈的寵主們非常喜歡哈士奇,完全是快樂小天使。
  • 韓國世越號6周年祭,相關紀錄片你都看過嗎?
    船長棄船而逃,救援隊遲遲不作為,政府阻攔民間救援隊等一系列的事情,讓「獻祭說」愈演愈烈。對於這件事,韓國先後拍攝了三部紀錄片。《正義仍缺席》,這是李承俊執導的短片,今年一月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提名。這部時長僅28分鐘的短片,清晰地展示了災難發生之後的事情。先是一名潛水員的視角,他自發加入了救援隊,共收屍292具。
  • 《那天 大海》一部真正讓你後背發涼的恐怖片
    《那天 大海》這部電影以紀錄片的形式,從事實證據出發,逐步推理。沒有道聽途說,不管是官方還是民眾方。在事發後國民會談中,樸槿惠說道:「我可以很有把握的告訴各位,學生們並沒有平白犧牲。我們要知道,他們的犧牲創造了大韓民國重生的機會。」犧牲?學生們為誰而犧牲?說回影片。後來,政府終於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然而公布的資料漏洞百出,無法自圓其說。一年後,調查組便以節約資金為由解散了。
  • 因為這個封面,還是忍不住想要推這部超高分紀錄片
    我也慢慢理解了一個中年男子每次假裝中立地說:哎,你要不要看看這個新出的貓電影的小心機。不過今天這個系列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良心吸貓系列。嚴格來說,吸的不僅僅是你腦中出現的貓咪,而是吸這個家族全家。這就是BBC在2018的開年大作,《Big Cats》。一個關於整個貓科的紀錄片。
  • 紀錄片《東向大海》今日收官,《乘風》講述東海人的故事
    紀錄片《東向大海》將在今晚21點40分播出第三集,也就是最後一集《乘風》。《乘風》主要以當下東海人的視角,講述新時代的東海人從民間自覺到政府主導,用科技改變生活、以數字經濟擘畫未來的故事。你知道網紅打卡地嵊山島「無人村」的來歷嗎?你知道三門為什麼會產青蟹嗎?
  • 金星被問「你是男人還是女人」,她淡定4字回應,堪稱教科級回答
    有段時間,金星和朱丹的一場對話,而這個對話不僅因為朱丹說話沒有情商而上熱搜,還因為當時金星的回答也上了熱搜。其實關於朱丹的主持能力和說話情商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網友們吐槽了,而她的情商被網友吐槽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在參加金星節目的時候,說了一句身為明星最不應該說的話。她問金星:「很多網友都想知道,你是男人還是女人?」
  • 總有那一天的,我們在大海裡團聚
    師妹,從此以後我是個沒有媽媽的孩子了,她沒有歇斯底裡,也沒有過度悲傷地口吻,她說自己不痛苦,只是心疼爸爸要一個人吃飯睡覺了。聽到這個消息我並不驚訝,因為她說起過媽媽的身體狀況,也早就告訴過我她生命裡有一件時刻要做的事,那就是說服自己接受即將到來的分別。媽媽遺物裡的一封信。她說。媽媽十年前就寫好了遺書,遺書最後有一句話,「總有那一天的,我們在大海裡團聚」,是寫給爸爸的。
  • 大海!
    ——克裡希那穆提《關係的真諦》《東向大海》田野調查持續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可以說是我在浙江衛視經歷過的所有紀錄片項目裡田野調查時間最長的。因為海洋題材紀錄片創作拍攝的特殊性、專業性、系統性、可行性,對於之前從未接觸過任何海洋相關領域的主創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整個紀錄片裡,我主要負責第三集《乘風》的創作。
  • 這個冬天不再寒冷!瀋陽一學生核酸檢測巧遇老師,夾雜驚喜與感動
    這個冬天不再寒冷!瀋陽一學生核酸檢測巧遇老師,夾雜驚喜與感動我們都知道瀋陽市最近的疫情不是那麼良好,同時很多學校已經採取了一定措施。瀋陽尹老太的事情給人們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可是就在1月5日那天,冬天不再寒冷!
  • 芭比娃娃走過 59 個年頭,一部紀錄片探討了這個玩具的社會意義
    紀錄片《Tiny Shoulder: Rethinking Barbie》的導演 Andrea Nevins 就是在這個時候扛著相機走進了美泰爾公司在加尼福利亞州的總部。紀錄片海報 / Youtube在官方發布的預告片中, Gloria Steinem 說了這樣一句話:「芭比代表了我們不想成為卻被要求成為的一切模樣。」作為文化符號的芭比一直備受爭議。一方面,少女們渴望在她的完美外形中進行自我投射,而另一方面,許多人擔心這樣的女性「榜樣」控制了年輕女孩的審美和自我認識。
  • 我參與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到底是講什麼的?
    上周(11月18日)這部名叫《我的遊戲童年》的紀錄片正式播出了,那麼揭曉第二重、也是最大的驚喜,就是最後的成片裡並沒有我(準確的說是未見其人,孩子們的採訪是我做的,第一集一開始倒還保留了我一句提問的聲音)。因為整理了素材之後,大家一致認為,既然是「我的遊戲童年」,看孩子們玩就夠了,不需要一個人在旁邊叨叨了。
  • 那天,他開著法拉利衝向了大海!
    作者 | 不一高曉松曾在《魚羊野史》中寫道:美國有好幾個州都是買來的....以我個人在美國生活的感覺,我覺得佛羅裡達州買得最值....佛羅裡達州是美國最美麗的州之一。畢竟每個屁都有自己的想法,怎麼可以沒有姓名:有時快速,有時緩慢,有時響亮,有時嘶啞,有時帶著一點點粘稠感......於是一拍就是6個月,後來被老闆發現了,炒了他的魷魚,他索性去當了個屁聲博主......有些人表面不動聲色,背地裡已經放了個悠長而無聲的屁。(請自行腦補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