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徐碧姍
昨日下午接受天涯訪談,與網友探討《同性婚姻提案》
●(同性戀)在中學生、大學生裡,特別是大城市,接受程度已經相當高了,年輕一代根本覺得這不是個事兒了。
●異裝癖、虐戀最終都是指向快樂,並沒有對其他人傷害,這種心理是很健康的。
●一個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即使做出了大多數人看來很奇怪的選擇,我們也一定要尊重他的選擇,因為那是他的權利。
李銀河
1952年生於北京。
1969年從中學上山下鄉到內蒙古兵團,後回老家山西沁縣插隊。1974年進山西大學歷史系學習;1977年畢業到《光明日報》工作,先後調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1982年赴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社會學學位;1988年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在北京大學社會學所做博士後。隨後任北京大學社會學所副教授。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今年「兩會」期間,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第三次上交《同性婚姻提案》並將之公布於網上,引起強烈反應,有理解、有反對、有惡罵。昨日,李銀河就此接受了天涯論壇的訪問,並回答了網友的提問。
李銀河:
六成網友贊成同性婚姻
天涯(以下簡稱「天」):聽說前些日子您把提案給萬鋼委員了,但是3月5日的《南方都市報》上說,萬鋼委員否認了這件事,請問這個否認是指什麼?您怎麼想到把提案交給萬鋼委員讓他代交的呢?
李銀河(以下簡稱「李」):我在《新京報》上看到有十個委員在徵集提案,其中就有這個萬鋼,我看他還和文化、藝術有點兒關係,所以我就委託《新京報》為我轉交這份提案,然後《新京報》的記者回信說,你的提案已經轉交給萬鋼了。但是《南方都市報》去採訪了萬鋼,他說他沒有收到!「……我是搞教育的。所以就算拿到了這個提案,我也不會轉交的,我不會提出來的,我不懂。」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所以我就又轉給了另外一個政協委員,這個政協委員,我不想透露他的名字,以免給他太多的壓力,因為交給他之後,他有自己的決斷。
天:民間都很關注這個事情,而且網上的調查也表示,絕大部分人都支持。
李:在這之前,我曾經做過一個比較早的調查,其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贊不贊成同性戀應該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當時是有80%多的人表示贊成,第二個問題是,中國應不應當批准同性婚姻,當時是有60%多的人表示贊成,20%多的人明確表示不贊成,還有不到10%的人不表態。
天:就是中立,無所謂的態度?
李:對,或者是不知道,不了解。
中國的壓力主要來自傳統觀念
天:那您覺得在中國,反對同性婚姻的阻力主要是來自哪方面?
李:中國絕不像西方那樣阻力來自於宗教右派。比如說在美國,大多來自基督教右派,因為在聖經上寫著,同性戀是不對的,來自宗教的保守力量是最主要的反對力量。
在中國,最主要的壓力還是來自我們社會的傳統觀念,因為中國是一個太看重生育、傳宗接代的民族。因為同性戀不能生育,所以大家都覺得不是什么正當的事情。如果誰是同性戀,別人會覺得他很不幸,但不會覺得他特別邪惡。從父母的角度來說,即使他的孩子是一個同性戀,他也希望他能快樂,他就是擔心誰給你養老等等。我覺得,同性戀(者)的父母,應該不是反對同性婚姻的主要阻力。
天:但能接受自己子女是同性戀可能是一個接受的底線了,很多人對同性婚姻立法持積極態度,因為那個是概念性的東西,和自己沒有切身的關係。但如果身邊的人是同性戀,可能就有微小的心理障礙,而且,都明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同性戀。
李:我現在有這樣的印象,在中學生、大學生裡,特別是大城市,接受程度已經相當高了,年輕一代根本覺得這不是個事兒了。但是老一輩的人,太看重傳宗接代了,年輕人相對就不是特看重,中國的人口已經多得不得了。
同性戀、虐戀心理都很健康
天:有些同性戀者並不願意人家說同性戀是天生的,因為這樣就可能被歸結為一種病態、變態,那麼就需要所謂的「治療」。如果說他們是後天的,就是一種常態,只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那我們就應該在包括法律在內的社會各方面儘量避免對這個人群的直接的和潛在的歧視。
李:先天後天這個爭議目前在生理科學界還沒有定論。但是我覺得最好就是不要去研究成因了,沒有必要。
天:但是這樣就有一個問題,比如說同性戀應該保護,虐戀也應該保護,這樣可以類推到各種各樣的怪癖的行為,如異裝癖等。那我們所說的變態、精神失常,就根本不存在了嘛,因為都是一種個人的行為啊?
李:2001年4月不是已經把同性戀從精神病手冊裡頭刪掉了麼,這是全世界醫學界都公認的,同性戀不是精神病。
天:那您覺得精神病和少數族群的區別是什麼呢?
李:異裝癖、虐戀最終都是指向快樂,並沒有對其他人傷害,這種心理是很健康的。有個調查結果顯示,同性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周圍異性戀者沒有區別,很正常,這個人群得精神病的、心理障礙的沒有高於異性戀人群。
關於精神病,醫學界有兩個判定標準,一個是對他人和社區是否產生損害和威脅,另一個,是對個人是否產生傷害。一個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即使做出了大多數人看來很奇怪的選擇,我們作為外人也一定要尊重他的選擇,因為那是他的權利。
同性戀者成為時尚引領者
天:您說過絕大多數人都有雙性戀傾向,那您個人有沒有這方面傾向呢,或者說考慮過有同性戀經歷嗎?
李:我是一個異性戀者,我只能選擇男性,但是也希望能成為同性戀,有這方面的經歷,但對我來說,很困難,並不是什麼都是想做就能做的。我很尊重同性戀者。
現在好像同性戀已經成為一種時髦,成為一種時尚,是一種style、一種風格。比如你走進一個很有品位的酒吧,裝修很獨特,那八成就是一個同性戀開的。同性戀成為一種風格和文化精英的標誌。在香港有一個電視節目,一個同性戀小團隊專門幫助那些要談戀愛的人(多數都是異性戀者)設計衣服、個人風格。他們已經成為一般社會人群的一種時尚引領者了。
研究性學別人就在道德上否定你
天:現在網上有許多人對您有惡罵,您怎麼看待?
李:可能從開博客起就有吧。我個人感覺當然很不舒服了。
我最近有一本書《性學是什麼》,其中也談到,從來沒有一個學科像性學這樣背負這麼沉重的道德壓力。有些人在道德上否定你,物理學、天文學就沒有這個現象,沒有人說你道德怎麼樣。但是研究性學,別人就說你道德有問題,從性學出現以來一百年一直有這個問題。我所以不感覺孤單。
另外,我感覺從來沒有一門學科像性學一樣,除了科學研究之外,還肩負著匡正社會道德的義務。比如美國的金賽的性學報告給美國人開啟了解放的大門,整個國家的風氣為之大開。
網友提問
民主的社會要保護少數族群的權利
問:同性婚姻跟消除大眾對同性戀的歧視和偏見孰重孰輕,誰先誰後?是否我們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問題,而另一個問題就會得到解決呢?
答:我認為兩者同樣重要,互為因果。
問:上千網友籤名支持《同性婚姻法案》,隨後引發各界媒體報導,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您對此有什麼評價?
答:我認為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問:為同性婚姻立法和民主有何聯繫?
答:一個民主的社會一定要保護少數族群的權利,而同性戀是一個少數族群。這就是同性婚姻法與民主的關係。
問:同性婚姻制度的確立以及其他制度的寬容,是否會使性取向有些模糊的人向同性戀發展的可能性增大,從而增加同性戀者的數量?由此是否會加劇社會的異質性,影響整體和諧?
答:研究表明,無論是對同性戀壓抑的社會還是對它寬容的社會,同性戀都保持一個相似而固定的比例,那就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