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情系東北抗聯

2021-01-19 海疆在線

導讀: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以楊靖宇、周保中等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廣大指戰員對黨忠誠,勇赴國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戰鬥,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黨中央對楊靖宇和東北抗聯歷來十分重視和關懷,並且給予高度評價。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以楊靖宇、周保中等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廣大指戰員對黨忠誠,勇赴國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戰鬥,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黨中央對楊靖宇和東北抗聯歷來十分重視和關懷,並且給予高度評價。

黨中央對聯絡和支援東北抗聯作出部署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先後派出楊靖宇、周保中、趙尚志等共產黨員分赴東北各地從事創建抗日武裝的工作。楊靖宇等依靠當地黨組織,創建了黨領導的十幾支抗日遊擊隊,並在此基礎上陸續組建為東北人民革命軍(後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同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的戰鬥。紅軍主力長徵後,東北抗聯失去了與中共中央的組織聯繫,1937年底以後,東北抗聯同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聯絡也完全斷絕。為恢復組織聯繫,中共中央和東北抗聯都在進行著艱苦的努力。黨中央和毛澤東多次對援助東北抗聯作出安排和部署。1935年至1938年,中共中央曾力圖派遣關內主力部隊的一部分挺進東北。隨著全國總抗戰的爆發,黨中央和毛澤東越來越把東北戰場作為全國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加以關注。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通過毛澤東起草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將「援助東北抗日聯軍,破壞敵人的後方」作為全國軍事總動員的任務之一。1938年後中共中央又多次派遣聯絡員到東北尋找和聯繫東北抗聯。1939年1月26日,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毛澤東指示,「現在的問題是使中央同東北抗日聯軍建立聯繫」,會議決定成立中央東北工作委員會,任務是「設法找到東北抗日聯軍,了解它的活動狀況」。不久,東北工作委員會在晉察冀邊區建立交通站,專門負責聯繫東北抗日聯軍的工作,並曾多次派人到東北與抗聯聯繫。1941年8月至1943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後三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派幹部到東北尋找抗聯和進行地下工作問題,並指定陳雲等負責選拔幹部派往東北。儘管中共中央和東北抗聯長期失去組織聯繫,許多指示也未能及時傳達到東北抗聯,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東北抗聯的重視和關懷。

黨中央關懷和愛護東北抗聯幹部

面對幾十倍於己的日本侵略者,東北抗聯指戰員歷盡艱辛,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東北抗聯許多幹部都曾受到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關懷、愛護。早在中華蘇維埃時期,楊靖宇就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1937年12月13日,毛澤東籤發任命書,任命楊靖宇為由25人組成的中共中央七大準備委員會的委員,這是楊靖宇擔任過的最高黨內職務,充分證明黨中央對東北抗聯的高度重視和楊靖宇在黨內的地位。1941年10月,中共中央在尚不確認楊靖宇已經犧牲的情況下,推舉楊靖宇擔任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會名譽主席團委員,當時和楊靖宇同時被中共中央提名並擔任這一職務的,只有毛澤東和朱德。1958年2月23日,楊靖宇殉國18周年紀念日,黨和國家在吉林省通化市剛剛落成的靖宇陵園為楊靖宇將軍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會,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都敬獻了花圈,中央派代表進行了主祭。毛澤東敬獻的花圈上面的輓詞是「靖宇同志永垂不朽」。中共中央的悼詞中說:「楊靖宇同志英勇奮鬥的一生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品質。他對革命最堅決最勇敢,任何困難不能把他壓倒。他對黨是最忠實的,時時刻刻都尊重黨的組織和黨的紀律。」

周保中作為東北抗聯領導人之一,經歷了東北抗日鬥爭全過程。1949年5月10日,毛澤東接見周保中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來了」。除楊靖宇、周保中外,黨中央、毛澤東對其他東北抗日幹部也十分關心。1953年3月6日,毛澤東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名義,為擔任過東北抗聯第五軍第二任軍長、抗聯教導旅第四營營長的柴世榮籤發了烈士證書,等等。這些都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對東北抗聯的重視和對抗聯幹部的關懷、愛護。

黨中央高度評價東北抗聯的英勇鬥爭

中共中央的文獻和中央領導人的著作、講話對東北抗聯都曾作過高度的評價。早在江西中華蘇維埃時期,毛澤東就以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名義起草了給東北人民革命軍義勇軍的慰問電,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華蘇維埃對東北抗日軍隊的關懷。全面抗戰爆發後,毛澤東高度評價楊靖宇等人和東北抗聯在全國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1938年2月,毛澤東在延安同美國合眾社記者王公達談話時說:「中國共產黨和東三省抗日義勇軍確有密切聯繫。例如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李紅光等等,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鬥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同年5月,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對東北抗日聯軍作出了讚譽,精闢地論述了東北抗聯的鬥爭對於全國抗戰的價值:「那裡的遊擊隊多打死一個敵兵,多消耗一個敵彈,多鉗制一個敵兵使之不能入關南下,就算對整個抗戰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給予整個敵軍敵國以精神上的不利影響,給予整個我軍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1938年11月5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發出給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和東北同胞的致敬電,稱頌東北抗聯是「在冰天雪地與敵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鬥之模範」。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彭真在聽取抗聯領導人周保中匯報時,把東北抗聯的14年艱苦鬥爭同紅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及南方紅軍的三年遊擊戰爭一併列為「我黨歷史上三件最難的事」。1949年5月,毛澤東對東北抗聯工作從總體上進行了高度評價,在為黨中央起草的給東北局的電報中指出:「抗聯幹部領導抗聯鬥爭及近年參加東北的鬥爭是光榮的,此種光榮鬥爭歷史應當受到黨的承認和尊重。」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這些評價,是對東北抗聯歷史貢獻的充分肯定。

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一直重視和高度評價東北抗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周恩來親自指示,要從多方面收集資料,編寫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建國以前二十八年歷史的回顧」中,對東北抗聯作出如下概述:「東北抗日聯軍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堅持戰鬥」。鄧小平為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的《東北抗日聯軍史料》一書題寫了書名。江澤民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的《周保中將軍和他的抗聯戰友》一書題寫了書名。200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對東北抗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上的地位作了充分的肯定。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了中國14年抗戰的時間概念。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異常慘烈,「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傑出代表」,對楊靖宇和東北抗聯給予高度評價。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緊隨八路軍、新四軍英模部隊方隊之後接受檢閱。

東北抗聯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光榮歷史的一部分,是人民軍隊光榮歷史的一部分。楊靖宇和東北抗聯將士們前赴後繼、英勇鬥爭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光輝業績和他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受到黨和人民的尊重。

相關焦點

  • 東北抗聯第八十八國際旅在蘇聯
    幾乎沒有展開爭論,與會同志便統一了思想:到蘇聯去,贏得抗聯部隊恢復戰鬥力、凝聚力的時機,將來打回東北,消滅日寇,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貢獻。由於關山重重,戰亂阻塞,抗聯黨組織和黨中央失掉聯繫。但是,不管形勢如何險惡,抗聯從未放棄過尋找黨中央的種種努力。周保中曾多次過江赴蘇,尋找中共駐共產國際遠東聯絡站,未果。
  • 東北抗聯精神是當代共產黨人的生命基因
    在東北14年的抗日戰爭中,東北抗日聯軍跋涉於林海雪原,苦戰在白山黑水,與兇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較量,譜寫了彪炳史冊的英雄史詩,凝結成光耀千秋的東北抗聯精神。面對強大而殘暴的敵人,在缺衣少糧、天寒地凍,孤軍作戰、隊伍銳減,隨時都有可能犧牲的情況下,東北抗聯將士長期與敵人斡旋鬥爭,靠的就是心中無比堅定的信念,堅信革命必將成功,堅信侵略者必將被趕走。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著那一個個早已孱弱的軀體堅韌地戰鬥著。歷史事實證明,東北抗聯恪守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領導的一支英雄部隊。
  • 堅守黨的初心與使命——東北抗聯精神與紅船精神
    1931年9月18日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共產黨第一時間發出抗日救亡的號召,並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形成了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抗聯精神。東北抗聯精神是紅船精神的繼承與發揚,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脈相承,是我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具體體現,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
  • 「只要有我在,東北抗聯的旗幟就不能倒」,紀念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
    這一天,日本天皇親自宣讀《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 《瞭望》新聞周刊特採訪研究楊靖宇和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的專家,還原一個你可能不熟悉的楊靖宇,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東北抗聯◆ 楊靖宇:「只要有我在,東北抗聯的旗幟就不能倒,老百姓抗日復國的念想就活泛。」
  • 在炮火中錘鍊的鏗鏘玫瑰 ——記東北抗聯第二軍女機槍手許成淑
    在炮火中錘鍊的鏗鏘玫瑰 ——記東北抗聯第二軍女機槍手許成淑 作者:張麗    編輯:孔笑妍    來源:吉林日報    2019-01-07 09:32
  • 長春七旬老人創作百米抗聯圖 再現楊靖宇抗聯故事
    長春七旬老人創作百米抗聯圖 再現楊靖宇抗聯故事 2019-07-04 17:46: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抗聯名將為何消失?抗聯戰士為何對此諱莫如深?戰後才知道真相
    抗聯名將為何消失?抗聯戰士為何對此諱莫如深?戰後才知道真相中國的革命,一天不脫離任何外國人的插手,一天就沒有任何的勝利希望。所以我們就有了當時的抗聯軍隊,當時軍隊的第五軍的軍長指揮官叫做柴世榮,季青是軍隊的政治委員。說到他們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了解。
  • 東北老匪座山雕幹過抗聯打過鬼子?得多不靠譜才能說出這種話
    」的東北抗日聯軍。而東北的綠林,和抗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一種傳言頗引人注目,稱座山雕曾是「抗日英雄」,幹過抗聯,打過鬼子,所以被捕後並沒有槍斃,而是在某個公園養猴終老一生。 讓座山雕養猴?這實在是個和讓孫猴子管桃園一樣異類的思路啊。 關於座山雕的很多說法與事實偏差甚大。
  • 東北抗聯抗日英雄趙尚志將軍頭顱發現始末(圖)
    趙尚志將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主要指揮者之一。1942年2月12號,趙尚志將軍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當時年僅34歲。  趙尚志犧牲後,殘忍的日寇割下了他的頭顱,把他的遺體扔進了滔滔的松花江裡,而趙尚志的頭顱也從此下落不明。  可以告慰人們的是,在抗戰勝利60周年前夕,我們終於尋找到了英雄的頭顱。
  • 重走抗聯路!省委黨史研究室率專家一行實地踏查老黑河
    ,對東北抗聯漫江活動遺址、遺蹟及我省老黑河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了為期3天的實地踏查。經過歲月的打磨這裡已變得殘破不堪,隨處可見的工事和鐵絲網,據史料記載這裡是日寇掠奪東北森林資源的大本營。最後一致認為老黑河區域是東北抗聯第一路軍遊擊區之一,是東北抗聯第二軍在南滿開闢的第一塊遊擊區,老黑河遺址區域內發現的地窨子為抗聯密營。為此,專家們建議,對長白山老黑河抗聯密營遺址進一步開展調查,繼續做好考古發掘工作,並把長白山老黑河遺址確定為「吉林省黨史教育基地」。
  • 訪抗聯足跡 「東北小延安」因中共北滿分局得名
    哈爾濱新聞網-新晚報 2011年06月14日 04時05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趙猛 耿新     日前,在「尋訪抗聯足跡
  • 與楊靖宇齊名的抗聯將領,犧牲後被割下頭顱,80多年後身首合葬
    楊靖宇是抗聯最著名的將領之一,他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其實除了楊靖宇,還有一位與楊靖宇齊名的抗聯將領,他的事跡同樣令人敬佩不已。他就是陳翰章。陳翰章是東北抗日聯軍後期領導人之一,擔任第二軍第二師師長,當時他才23歲,年輕有為。
  • 電影《楊靖宇》講述東北抗聯英烈的感人故事
    今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4周年,抗日戰爭時期,在東北大地上,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的楊靖宇,為了國家解放、民族獨立,獻出了年僅35歲的寶貴生命,他也被列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 82年的「東北二王」究竟幹了什麼?黨中央指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在1983年發生了一件讓全國人民都感到恐慌的事情,也就是現在咱們經常口中所說的「東北二王」案,他們兩個人分別叫王宗方和王宗瑋,在當時這哥倆拿著手槍和手榴彈先後多次頂風作案,導致受害者9死9傷,可以說是滅絕人性,喪盡天良,為此公安部進行了嚴密的部署,四處追拿東北二王。